人教版初中語文教學設計
8年級《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熟讀並背誦課文。
2、掌握、積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詞語,了解古今異義現象。
3、把握文章的線索,體味簡潔而豐富的語言。
4、理解「世外桃源」所寄託的作者的社會理想。
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的線索,體味簡潔而豐富的語言。
2、理解「世外桃源」所寄託的作者的社會理想。
教學難點:
1、把握作品虛景實寫、實中有虛的寫法。
2、正確認識和評價課文所描繪的理想境界。
課前準備:收集課文相關材料
教學方法:朗誦法、討論法、情景設計法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了解作者和作品的創作背景。
2、掌握一詞多義及省略句的用法。
3、流暢的朗讀課文,利用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
一、導入:
有位英國文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時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學們往往也有這種體驗:當你遇事不順時,當你心煩意亂時。當你鬱悶低沉時,你會去想像一些開心的東西,你會去幻想著一切都變得美好順利歡暢的一剎,你會去遐想成功帶來的無盡的歡暢......生活在東晉的著名詩人陶淵明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生活充滿坎坷磨難,但他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桃花源記》就表達了他對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相關資料
1、關於作者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東晉著名詩人、文學家,世稱靖節先生,別號五柳先生。生於東晉末期,出身於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當時社會動亂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過幾任小官,由於不滿官場醜惡,41歲時棄官回鄉,歸隱田園,留下了「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傳世美談。他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其詩自然質樸,意味雋永。代表作有《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等 。
2、關於作品
《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是陶淵明所作的《桃花源詩並記》中的「記」。此文包括「記」和「詩」兩個部分。「記」是「詩」的序言,是一篇優美的散文;「詩」是對所記的桃源世界的歌頌和讚美,並對桃花源社會作了一些補充。兩者相互配合,共同構成了一個與現實世界相對立的為作者所嚮往的理想社會。
3、關於寫作背景
本文寫於公元421年,當時政治黑暗,軍閥割據,戰亂頻繁,生靈塗炭。當時陶淵明已歸隱多年,對於戰亂造成的苦難,有著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無法改變現狀,也不願幹預這種現狀,只好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一個與汙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三、預習
豁然開朗(huò) 屋舍儼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 )
黃髮垂髫(tiáo) 便要還家(yāo) 土地平曠(kuàng)
劉子驥 ( jì ) 詣太守(yì ) 間隔(jiàn)
四、讀課文,疏通文意
1、第一段翻譯,重點字詞的歸納。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注意太原是年號,該句交代了時間,主人公,以及他的職業。)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一天)他順著溪水划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緣:沿著。之: 的)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的兩岸數量很繁多。注意:百步其實是一個大致的數量詞,表示估計而已。)
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而美麗,花兒紛紛都落下來。古今異義:鮮美:鮮豔美麗。今:味道好。雜:別的;繽紛:繁多的樣子。)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漁人非常詫異,繼續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盡頭。甚:很; 異:感到奇怪;之:語氣助詞;復:繼續;前:向前;欲:想要;窮:形容詞-動詞 走完;其:指示代詞,這,那 )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桃林的盡頭正是溪水的發源地,便出現一座山。盡:到頭)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山上有個小洞口,洞裡仿佛有點光亮。仿佛:隱隱約約。)
便舍船,從口入。(漁人於是下了船,從洞口進去。省略句。舍:捨棄 )
初極狹,才通人。(起初,洞口很狹窄,只容一個人通過。省略句。才:僅僅)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復:繼續。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忽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然:…的樣子,豁(huò)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然:…的樣子。儼然:整齊的樣子。儼(yǎn)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屬: 類。)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田間小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村落間)雞鳴狗叫之聲都處處可以聽到。阡陌:田間的小路。交通:交錯相通。 今: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阡(qiān)陌)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人們在田野裡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樣。其:這,那。悉:都)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老人和孩子們個個都安閒快樂。黃髮:指老人。垂髫(tiáo):指兒童。髫,古代小孩的垂髮。(指代) ,垂髫(tiáo))
2、字詞翻譯
緣:沿著。 繽紛:繁多的樣子。
甚:很。 復:繼續。 欲:想要。
盡:到頭。 仿佛:隱隱約約。
才:僅僅。 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忽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
儼然:整齊的樣子。 屬: 類。
阡陌:田間的小路。 黃髮:指老人。
垂髫(tiáo):指兒童。髫,古代小孩的垂髮。(指代)
3、古今詞義
鮮美 (古義:鮮豔美麗 芳草鮮美 今義:(味道)新鮮)
交通 (古義:交錯相通 阡陌交通 今義: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妻子 (古義:妻子兒女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今義:指男方的配偶)
絕境 (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 來此絕境 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
無論 (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 無論魏晉 今義;不管(連詞)關聯詞語)
如此 (古義:像這樣 說如此 今義:這樣)
緣 (古義:沿 緣溪行 今義:緣故,緣分)
延 (古義:請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 今義:延長.延伸)
津 (古義:渡口這裡問津指探訪。 後遂無問津者 今義:口液)
遂與外人間隔:間隔:隔絕,不通音信;現代:隔開。
皆嘆惋:嘆惋:驚嘆,惋=驚;現代:驚嘆惋惜。
尋病終:尋:頃刻,不久;現代: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