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語文教學設計《桃花源記》

2020-12-26 中公教師網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學設計

8年級《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熟讀並背誦課文。

2、掌握、積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詞語,了解古今異義現象。

3、把握文章的線索,體味簡潔而豐富的語言。

4、理解「世外桃源」所寄託的作者的社會理想。

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的線索,體味簡潔而豐富的語言。

2、理解「世外桃源」所寄託的作者的社會理想。

教學難點:

1、把握作品虛景實寫、實中有虛的寫法。

2、正確認識和評價課文所描繪的理想境界。

課前準備:收集課文相關材料

教學方法:朗誦法、討論法、情景設計法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了解作者和作品的創作背景。

2、掌握一詞多義及省略句的用法。

3、流暢的朗讀課文,利用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

一、導入:

有位英國文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時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學們往往也有這種體驗:當你遇事不順時,當你心煩意亂時。當你鬱悶低沉時,你會去想像一些開心的東西,你會去幻想著一切都變得美好順利歡暢的一剎,你會去遐想成功帶來的無盡的歡暢......生活在東晉的著名詩人陶淵明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生活充滿坎坷磨難,但他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桃花源記》就表達了他對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相關資料

1、關於作者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東晉著名詩人、文學家,世稱靖節先生,別號五柳先生。生於東晉末期,出身於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當時社會動亂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過幾任小官,由於不滿官場醜惡,41歲時棄官回鄉,歸隱田園,留下了「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傳世美談。他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其詩自然質樸,意味雋永。代表作有《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等 。

2、關於作品

《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是陶淵明所作的《桃花源詩並記》中的「記」。此文包括「記」和「詩」兩個部分。「記」是「詩」的序言,是一篇優美的散文;「詩」是對所記的桃源世界的歌頌和讚美,並對桃花源社會作了一些補充。兩者相互配合,共同構成了一個與現實世界相對立的為作者所嚮往的理想社會。

3、關於寫作背景

本文寫於公元421年,當時政治黑暗,軍閥割據,戰亂頻繁,生靈塗炭。當時陶淵明已歸隱多年,對於戰亂造成的苦難,有著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無法改變現狀,也不願幹預這種現狀,只好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一個與汙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三、預習

豁然開朗(huò) 屋舍儼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 )

黃髮垂髫(tiáo) 便要還家(yāo) 土地平曠(kuàng)

劉子驥 ( jì ) 詣太守(yì ) 間隔(jiàn)

四、讀課文,疏通文意

1、第一段翻譯,重點字詞的歸納。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注意太原是年號,該句交代了時間,主人公,以及他的職業。)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一天)他順著溪水划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緣:沿著。之: 的)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的兩岸數量很繁多。注意:百步其實是一個大致的數量詞,表示估計而已。)

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而美麗,花兒紛紛都落下來。古今異義:鮮美:鮮豔美麗。今:味道好。雜:別的;繽紛:繁多的樣子。)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漁人非常詫異,繼續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盡頭。甚:很; 異:感到奇怪;之:語氣助詞;復:繼續;前:向前;欲:想要;窮:形容詞-動詞 走完;其:指示代詞,這,那 )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桃林的盡頭正是溪水的發源地,便出現一座山。盡:到頭)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山上有個小洞口,洞裡仿佛有點光亮。仿佛:隱隱約約。)

便舍船,從口入。(漁人於是下了船,從洞口進去。省略句。舍:捨棄 )

初極狹,才通人。(起初,洞口很狹窄,只容一個人通過。省略句。才:僅僅)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復:繼續。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忽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然:…的樣子,豁(huò)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然:…的樣子。儼然:整齊的樣子。儼(yǎn)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屬: 類。)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田間小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村落間)雞鳴狗叫之聲都處處可以聽到。阡陌:田間的小路。交通:交錯相通。 今: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阡(qiān)陌)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人們在田野裡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樣。其:這,那。悉:都)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老人和孩子們個個都安閒快樂。黃髮:指老人。垂髫(tiáo):指兒童。髫,古代小孩的垂髮。(指代) ,垂髫(tiáo))

2、字詞翻譯

緣:沿著。 繽紛:繁多的樣子。

甚:很。 復:繼續。 欲:想要。

盡:到頭。 仿佛:隱隱約約。

才:僅僅。 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忽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

儼然:整齊的樣子。 屬: 類。

阡陌:田間的小路。 黃髮:指老人。

垂髫(tiáo):指兒童。髫,古代小孩的垂髮。(指代)

3、古今詞義

鮮美 (古義:鮮豔美麗 芳草鮮美 今義:(味道)新鮮)

交通 (古義:交錯相通 阡陌交通 今義: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妻子 (古義:妻子兒女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今義:指男方的配偶)

絕境 (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 來此絕境 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

無論 (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 無論魏晉 今義;不管(連詞)關聯詞語)

如此 (古義:像這樣 說如此 今義:這樣)

緣 (古義:沿 緣溪行 今義:緣故,緣分)

延 (古義:請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 今義:延長.延伸)

津 (古義:渡口這裡問津指探訪。 後遂無問津者 今義:口液)

遂與外人間隔:間隔:隔絕,不通音信;現代:隔開。

皆嘆惋:嘆惋:驚嘆,惋=驚;現代:驚嘆惋惜。

尋病終:尋:頃刻,不久;現代:找。

相關焦點

  • 初中語文《桃花源記》說課稿
    我說課的題目是《桃花源記》。下面我將從「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樣教」這三個維度來分享我的教學設想。一、說教材對於教材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那麼,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桃花源記》選自初中語文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3單元第9課,本文是一篇文言文,作者陶淵明敘述了漁人迷路後誤入桃花源,從桃花源優美的景色以及人們自由平等的生活等方面展開描述,進而表達了對於現實生活的不滿以及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學習本文有利於進一步了解陶淵明,了解那個時代。
  • 教師招聘面試說課稿:初中語文《桃花源記》說課稿
    我說課的題目是《桃花源記》。下面我將從「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樣教」這三個維度來分享我的教學設想。一、說教材對於教材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那麼,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桃花源記》選自初中語文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3單元第9課,本文是一篇文言文,作者陶淵明敘述了漁人迷路後誤入桃花源,從桃花源優美的景色以及人們自由平等的生活等方面展開描述,進而表達了對於現實生活的不滿以及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學習本文有利於進一步了解陶淵明,了解那個時代。
  • 四年級下冊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記金華的雙龍洞
    四年級下冊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記金華的雙龍洞 2020-08-28 16:09
  • 2020初中語文常考知識點:《桃花源記》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初中語文常考知識點:《桃花源記》,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通假   1、便要還家要通邀,邀請。   二、詞類活用   1、漁人甚異之,復前行。異,以……為異或認為……奇怪,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2、此中人語云。
  • 初中語文《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一、教學目標1.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文言知識。2.通過朗誦,小組討論的方式,梳理文章大意,理解文章內涵。3.感受陶淵明文章創作特點,體會作者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學習文言知識,理解文章大意。
  • 人教版語文教材改版:初一增加田字格規範書寫
    根據此前教育部下發的相關通知,從新學期開始,小學起始年級的「品德與生活」、初中起始年級的「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同時,義務教育階段品德、語文、歷史學科起始年級開始使用新編、修訂教材。相關負責人透露,從今年開始,人教版語文、歷史、政治教材將進行輪轉換新,新學年先從一年級、七年級進行教材更新,一年級的語文教材、七年級的語文教材、歷史教材、《道德與法治》教材全部換新。
  • 人教版語文教材改版:初一年級增加田字格,規範書寫
    根據此前教育部下發的相關通知,從新學期開始,小學起始年級的「品德與生活」、初中起始年級的「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同時,義務教育階段品德、語文、歷史學科起始年級開始使用新編、修訂教材。
  • 初中八年級語文文言文之《桃花源記》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八年級語文文言文之《桃花源記》,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般詞語:   1.緣:沿著,順著。   2.夾岸:兩岸。夾,在兩旁。   3.數:幾。   4.芳:香花。   5.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英,花。
  • 初中語文:人教版必背古詩詞大全,都是考點,收藏下來慢慢背!
    我們都知道,我國自古就是詩的國度,從詩經到樂府詩集再到唐詩宋詞,其中誕生了眾多的詩詞名篇,流傳千古,它們都是傳統文化的精髓之所在,在現在,古詩詞也是我們語文課程學習過程的重要內容。俗話說的好,熟讀唐詩300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知識點_語文知識點_鄭州奧數網
    摘要:鄭州小學生的語文課本大都為人教版,鄭州小升初語文考查的都是基礎知識,所以要做好基礎知識的複習鞏固。   鄭州奧數網11月16日 小編整理了人教版語文二、三、四、五各年級的語文知識點,2013鄭州小升初的同學們可以作為備考資料使用。
  •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測試卷,家長們你需要嗎?
    免費教學視頻: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2《姓氏歌》課文朗讀免費教學視頻: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3《小青蛙》課文朗讀免費教學視頻: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4《猜謎語》課文朗讀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測試卷家長們順手轉發記得收藏
  •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成語歸類
    今天是2020年06月04日,我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成語歸類》,它主要是把課文內的知識點形成結構體系,方便大家更好學習,更好系統性地掌握某一類型的知識點,話不囉嗦,我們現在直接進入我們今天的主題內容:
  • 如何依託統編語文教材有效開展閱讀教學實踐?人教社專家來支招
    今年秋季,部分原來使用漢語教材的民族地區開始使用統編初中語文教材。這也就是一篇老課文、一篇經典的教學設計,不能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原因。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漢語》教材以及各套人教版教材中都是一篇必選的課文,但現在我們使用統編教材時,不是把過去的教案、教學設計拿來直接用就行了,而是要有新的設計方案,因為單元教學要求有了變化。按照這樣的思路,對照上表中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要求,並根據文章的特點,我們可以把教學重點確定為:1.
  • 2020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電子課本免費下載入口
    為保證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人教社將2020年春季開學即將使用的義務教育教科書、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四學制)、普通高中教科書、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等出版物的電子版公布在網上,供廣大教師在家備課、網絡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等使用。
  • 期末單元知識複習匯總五年級語文人教版上冊
    五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第二單元 知識複習匯總 (五年級語文人教版上冊)五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單元第三單元 知識複習匯總 (五年級語文人教版上冊)五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第四單元 知識複習匯總 (五年級語文人教版上冊)
  • 統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材解讀及教學建議
    統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材解讀及教學建議本冊教材充分體現新課標中提出的「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為使學生在小學畢業後能夠適應中學教材,縮短升入中學後的不適應期,結構和思路體現與前面的教材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同時又向初中教材的平穩過渡。
  • 人教社大事記(1991-2010)
    7月,在《課程·教材·教法》編輯部基礎上,成立人教社報刊社。報刊社除繼續編輯出版《課程·教材·教法》雜誌外,還承擔《教與學》(小學版)、《教與學》(初中版)、《中小學教材教學》和《試教通訊》的編輯出版工作。8月,人教社在甘肅省蘭州市召開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實驗教材工作會。會議總結了三年來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實驗教材的實驗情況,交流了經驗。
  • 人教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教材及部分內容解讀
    以下是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本拍照圖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人教統編版語文一下第一單元「識字(春夏秋冬)」教材及部分解讀人教統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教材及部分內容解讀人教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教材及部分內容解讀
  •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反義詞彙總》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多音字組詞彙總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辨字組詞彙總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近義詞彙總》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生字組詞彙總
  • 教師資格證考試初中語文說課稿:在山的那邊
    這次說課我主要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五個方面加以闡述。一、說教材(一)教材定位《在山的那邊》是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是一篇講讀課文。承擔著單元目標引導學生追求理想、體味人生的作用。(二)教材分析:1.教材總體要求:它的體裁是現代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