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下午,福建漳州細雨濛濛。
在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直屬大隊(漳州110)基地會議室,「漳州110」正在召開會議,部署推進「踐行新使命、忠誠保大慶」實踐活動。
「繼續打頭陣、當先鋒!」……參會人員熱情高漲。
與此同時,在漳州市區的11個治安網格中,正在執勤的「漳州110」民警、輔警巡邏防控、處警處置、服務群眾,穿梭匆忙。
「警情就是命令,號令就是行動!」……轄區內,巡邏警力熱火朝天。
在日前啟動的「踐行新使命、忠誠保大慶」實踐活動中,公安部要求全國各級公安機關要強化黨建引領,發揮典型模範的示範作用,大力弘揚新時代「漳州110」精神。
作為被公安部確立的全國典型,「漳州110」民警倍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人民的110,人民的保護神。
「我們將以習近平總書記『人民的保護神』的讚譽為指引,按照公安部、福建省公安廳、漳州市公安局黨委的部署要求,深入開展實踐活動,發揮典型示範作用,不斷凝聚警務正能量,引領公安工作不斷發展,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創造安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巡特警支隊直屬大隊大隊長黃海強說。
—— 忠誠教育 ——
他們倍兒有精神!
4月12日9時,佔地180餘畝的福建漳州110基地。
「漳州110」事跡展覽館迎來了漳州一上市公司的訪客,他們要在這裡舉行一場主題黨日活動。
「2016年,展覽館搬遷重建後,每年都會吸引大量訪客前來學習、取經,成為社會各界尤其是全國各地公安機關的精神高地。」巡特警支隊直屬大隊教導員鄭瑞鍾說。
同時,新時代「漳州110」精神更是漳州市公安局開展新警培訓、政治學習、忠誠教育的重要內容。
「每年的新警培訓,到『漳州110』事跡展覽館參觀、學習新時代『漳州110』精神並在此重溫入黨、入警誓詞都是一門必修課。」漳州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黃華安說。
展覽館裡,有三面寫著「人民的110」的錦旗:一面是轄區群眾送的,一面是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的,一面是國務院授予的,共同構成了一個「旗」來有自的故事。
工作最苦、壞人最怕、百姓最愛、形象最好——如今,新時代「漳州110」精神有了新的內涵和新的示範作用,也成為漳州市的靚麗名片和精神象徵。
「入警第一天,領導就組織我們到展覽館學習。」巡特警支隊直屬大隊八中隊民警陳建平畢業於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17年入警,「老一輩『漳州110』民警無私奉獻、善於創新、敢於鬥爭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向未來進發。」
此外,「漳州110」尤為重視平素的政治學習和行為習慣的養成。
「每周都有黨小組集中學習、每月開一次支部大會,定期上主題黨課——按照黨中央關於『三會一課』的要求和部署,我們將此項制度的效用最大化,通過黨建帶動隊建,為做好公安業務工作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信仰指引。」鄭瑞鍾說。
據統計,2018年,「漳州110」共接處警3.6萬餘起,其中糾紛求助類警情2.3萬餘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440餘名,收到群眾送來的錦旗(感謝信)245面(封)。
「當先鋒、打頭陣不是簡單說說、喊喊口號,而是需要我們引導民警、輔警拿出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實實在在行動,將對黨忠誠、公安姓黨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黃海強表示。
—— 科學用警 ——
他們倍兒有力量!
與全國很多地方的110指揮中心主要承擔接警、分配警情任務不同的是,「漳州110」從誕生開始就是一個戰鬥實體。他們不僅要承擔24小時的主城區街面巡邏,更要承擔漳州市公安局110指揮情報中心分派110警情的第一時間處置重任。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快,是我們最顯著的特點。」黃海強說,從誕生之日起,「漳州110」就努力實現快一步處置警情、快一步服務群眾、快一步保護人民。
在前期持續推動「快接快處」警務運行機制的基礎上,2016年7月,「漳州110」啟動新一輪警務改革,構建起主動預警、精細布警、多維接警、動中出警和智能化指揮、精準化服務、標準化執法、專業化建設的「四警四化」警務新機制,有效提升了打擊與服務的即時性、準確性和實效性,「兩搶一盜」等可防性案件數壓降46.2%,群眾滿意率達100%。
目前,「漳州110」有民警120名、輔警120名,下設八個中隊。
據黃海強介紹,「漳州110」推出全新的「八班五運轉」勤務模式,按照每班次6小時的標準安排勤務,有效提升勤務效率、保障了民警訓練和休息時間。
「根據警情量和面積,我們將轄區科學劃分為11個網格,同時在城區4個重點部位設置固定站勤點,派出警力在責任網格開展車巡、步巡,依託覆蓋市區的高清視頻監控探頭進行視頻巡查,保證一旦發生警情,警力可以第一時間到達現場處置。」
4月12日15時許,記者跟隨「漳州110」民警詹滿偉和輔警郭少斌所在巡邏組在漳州一中龍文校區執勤。
「有人報警,請前往處置!」
15時30分,隨著漳州市公安局110指揮情報中心一聲令下,詹滿偉等立即駕車前往事發地,處置一起因網購發生的消費糾紛。
10分鐘後,糾紛雙方握手言和。報警人對民警的處置速度和糾紛的處置結果表示滿意。
「無論傳統還是現代,無論步巡還是車巡,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改革強警和大數據警務戰略,落實科學用警、科學勤務,將有限警力化為強有力的勤務力量,確保社會安全穩定有序。」黃海強表示。
—— 強化保障 ——
他們倍兒有活力!
採訪中,漳州110基地宣傳欄上張貼的一則表揚通報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4月8日下午,民警王建龍、輔警林藝斌在沒有救援船隻支援的情況下,第一時間利用泡沫板下水搜尋跳江女子,給予了人民群眾最大的希望和守護。當天,為表彰先進、激勵鬥志,大隊支委迅速研究給予二人通報表揚。
「一直以來,我們將戰時表揚落到實處,即時申報表彰獎勵,通過表彰獎勵和績效考評機制,激勵廣大民警、輔警全身心投入警務工作。」鄭瑞鍾說。
「漳州110」事跡展覽館裡有一輛警車複製品。「這是『漳州110』誕生時第一輛處警車輛的模型。」黃海強介紹,「當時條件艱苦,老一輩民警使用大量報廢汽車的零件,拼裝出了第一輛處警車輛。」 2018年,漳州市公安局為「漳州110」配備了12輛全新的警務巡邏執勤車和一批新的警務通等先進裝備,各項保障工作逐步完善配套。
記者採訪時,一場以新裝備展示為主題的警營開放日活動在漳州110基地開展。
無人機、防暴車、雲梯車……一件件全新的巡特警裝備吸引著轄區群眾的眼球,也展現著漳州110基地不斷提升的警務保障水平和能力。
「我們隊伍中的年輕人多,如何保證他們幹得安心、幹得順心是我們大隊領導必須面對的課題。」鄭瑞鍾說。
「作為新警,我們最擔心的是執勤過程中群眾不理解、不配合。」民警楊錦煌畢業於中國刑事警察學院,2017年入警後進入該大隊。
「只要遇到這種情況,大隊、中隊領導會都第一時間介入。」黃海強說,「我們及時幫助解決民警在執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維護民警的執法權威和法律尊嚴。」
「這為我們民警公平公正執法吃下了定心丸!」楊錦煌說。
「漳州110」成立29年來,先後47次獲得省部級以上集體表彰,總計進入38批次共457名民警,無違紀違法情況。
踐行新使命、忠誠保大慶。
4月13日6時45分,吃完基地食堂為民警們烹製的可口飯菜後,詹滿偉和郭少斌來到自己負責的網格,準備開始新一班執勤。不遠處,漳州一中龍文校區的學生們陸陸續續到校上學。
此時,遍布全市的警車、警燈和醒目的「漳州110」標誌正保障著百姓的平安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