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展現博物館為公眾提供的豐富數字文化資源,帶領公眾感受歷史文化,共享文物故事,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支持下,中國交通廣播央廣旅遊節目組推出了「聽遊進行時——智慧文博」系列節目,走進北京地區多家博物館,與大家一起了解文博背後的魅力。
第十三期節目帶領大家走進了中國園林博物館,邀請副館長黃亦工介紹館內的特色藏品和豐富多彩的線上活動。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走進中國園林博物館.mp3來自北京文博00:0009:56
中國園林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以園林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是收藏園林歷史文物、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展示園林藝術魅力、研究園林價值的國際園林文化中心。博物館以&34;為建館理念,旨在展示和傳承博大精深的中國園林藝術,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見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疫情防控期間,中國園林博物館以「閉館不閉展、服務不斷線」的工作理念,快速響應線上科普不斷線,陸續開展了「雲展覽」、「雲課堂」、「雲園林」、「雲直播」等雲端活動。博物館將部分往年優秀的臨展進行歸納整理,以雲展覽的形式進行推廣。「雲課堂」則通過「觀展、品珍、聽苑、賞景」等專題推送80餘期系列園林科普內容,豐富了疫情防控期間廣大觀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博物館還對整個建築、室內外展園進行了3D掃描與數位化融合,打造了室外展區、固定展廳室內展園、公共部分等25個場景的「雲園林」,為觀眾提供自動漫遊、手動漫遊等多種形式的沉浸式互動體驗。
暑假期間,博物館進一步融合「線上線下」科普及文化推廣的教育形式,開闢「暑期雲課堂」,將暑期活動放上雲端。活動分為館中說園、我要講園、仲夏賞園和空中聽苑四大板塊,涵蓋園林歷史、園林自然、園林典故等綜合專題內容,為廣大中小學生在暑期提升自我,了解北京城市文脈與傳統文化提供了有效途徑。
中國園林博物館由主體建築、室內展園與室外展區三部分組成。館藏主要為具有園林藝術和科學價值的園林相關文物藏品,包含歷史資料、園林建築、園林陳設、園林科研、人物檔案等多方面內容,全面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國園林文化,充分表現不同時期、地域、類型和流派的園林特點。觀眾還可以在館內看到各類園林植物、極為罕見的巨型樹木化石矽化木、傳統金魚觀賞文化景觀木海觀魚等,近距離感受中國園林文化的藝術美感。
館藏精品之一是一層大廳陳列的太湖石「青蓮朵」,原名「芙蓉石」。據史料記載,它原存於南宋臨安(今杭州)德壽宮中。乾隆十六年,乾隆南巡時看到此石曾賦詩一首。此石有800多年的記載歷史,極具文物價值和收藏價值。
在開展藏品管理領域信息化過程中,中國園林博物館將通過移動終端設備,探索信息化手段,將藏品管理日常工作跟數位化有機結合,進一步使藏品與保管、研究、展示等元素間的聯繫達到智慧化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