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日本的發展史,其實是慕強史。
戰後的日本,在短時期內恢復生產並迅速崛起,其中的原因自然繞不開美國。1950年韓戰爆發,日本當機立斷,火速聯繫當時已經是世界頭號強國的美國,於當年6月成立了專為美軍服務的「軍需物資供應基地」,大量的軍需物品輸入到美方,換來的是高額收入。彼時,距離美國在日本投入原子彈的時間才剛過5年,日本已經開始和美國大談合作了,是什麼讓日本人忘記傷痛?是法西斯戰爭帶來的安全感愧疚感嗎?當然不是,原因是日本人骨子裡極強的忍耐力和慕強心。
日本國土狹長,資源不足,每次的歷史飛躍都是「慕強」而來。換言之,如果只安居樂業於狹小的土地上,日本無論從文化政治,還是經濟軍事,都無法追趕上世界的腳步。彌生時代的日本人,發現了西渡而來的漢人,這些漢人可以為他們帶精美的銅器和農具,使他們逐漸學會了農耕,於是組隊朝拜漢人的天子漢光武帝,光武皇帝大喜後賜印一枚,曰「漢倭奴國王印」。
飛鳥時代時,日本已經在古天朝的照拂下建立了相應的統一政權,607年開始,日本貴族先後派遣唐使來華,彼時的唐朝已經是世界上最為強盛的國家。日本遣唐使的使命就是記錄學習唐朝的政治制度和風俗經濟,以便回國時加以運用改革。之後的日本在模仿唐朝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當然他們也逐漸變強大。明治之後,日本率先察覺世界大局,轉頭模仿西日益強大的歐國家,進而完成了維新改革,走向了軍國主義道路。
當然,二戰過後,日本明知傷痛不能平,卻礙於本國發展劣勢,只能投靠昔日之敵美國的懷抱,也正是因為有了美國軍方的大量需求,日本這個「遠東工廠」不僅得以維繫,而且大佬特撈,受益高達三十多億美元。有了這些美元,日本的經濟得以回血新生,使得日本頹靡的經濟迅速復甦。
那日本這麼發達,為何黑人卻不去定居?看了日本人的做法就明白了。
在40年前時,日本曾一度發展到頂峰,巔峰時期的日本自然有很多人心神嚮往。80年代到90年代,大量黑人跑到日本,從事非法集資和貿易活動,極大幹擾了日本市場,由於沒有相關政策的限制,導致越來越多的黑人集中湧進日本,高峰時人數達到50多萬。
眾所周知,黑人集中來源於非洲,而非洲到現在都是世界上最窮困的大洲,非洲全民都在窮困線上掙扎,全民受教育率十分低下,更別說幾十年前了。這些黑人的到來,給當地治安帶來相當多的困擾,也給日本社會安全帶來了很多不可控的風險。日本國國民一度十分不滿。日本是個十分謹慎的民族,他們對待異族是抱有相當大的警惕心的。
除此之外,日本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慕強」,黑人國度一直沒有建立出強如歐美的政權,他們的發展史本身就是一部苦難史,而黑人群體無論在政治經濟科技天文,還是在化學物理數學文學方面,都鮮有代表性人物出現,可見黑人群體是個比較落後的群體,在物競天擇的世界上,日本人並不會對黑人抱有惜弱之心,於是更加排除黑人。
因此,日本和非洲國家莫三比克籤訂了一項協議,就是將滯留在日本的50萬黑人讓莫三比克遣返回國,並給每個遣返的黑人發送1000美元安置費,這個協議對莫三比克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莫國不但獲得一筆巨額資金可以用來發展經濟,而且解了日本的燃眉之急,還能和日本保持友好互助的長期關係,於是僅僅用了一年,日本就將這些黑人送走了,不得不說他們真的精明。
如今的日本,鮮少有黑人和其他民族,大和民族佔主流,為99.9%,可見日本人對待民族問題上態度十分謹慎,而如今在日本的華人也早已高達百萬,真是將「強我者近之,弱我者遠之」發揮到了極致。
參考文獻:
《日本經濟發展史》
《80年代黑人看日本》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