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酒店行業風雲變幻,行業裡的品牌之爭更是腥風血雨。還能留在市場上,被為眾人所喜愛的酒店品牌除了擁有為了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不斷革新,追求極致服務的精神之外,其創始之初創始人或家族給品牌注入的基因亦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而奢華酒店發展至今,當人們入住奢華酒店的時候不僅是只想獲得一個留宿的地方,更需要讓自己獲得獨特的體驗,讓自己的精神得到滿足。因此,這些品牌創立的故事都值得酒店愛好者去了解。因為當你了解了品牌背後的創始故事之外,也許就能在入住過程中感受到品牌的靈魂,並獲得更好的精神體驗。1904年,星野集團創始人星野國次在離東京150公裡的輕井澤開挖溫泉、鋪設水電等基礎設施,用了整整十年建成了一家以其姓氏命名的旅館—「星野溫泉旅館」。在之後近百年的時間裡,星野溫泉旅館代代相傳,像一口古井,沒有什麼改變。
直到傳到第四代,星野佳路的時候。他的繼承像往波瀾不驚的古井中投入了一顆堅石,漣漪泛起,並很快蔓延開來。
和很多年輕人一樣,星野佳路一開始也鍾愛運動,夢想著成為一名曲棍球運動員。然而,逐漸成長的星野野開始憶起繼承父親80年歷史的溫泉旅館的責任,於是選擇到旅館科系名列美國前茅的康奈爾大學就讀,確立了接下來的人生目標是「成為一個好的經營者」。
在美國求學與工作待了五年,深深改變了星野。五年後,星野佳路第一次歸家,以副董事長身份進入星野工作。此時的星野溫泉旅館,由於經營方式老化、家族成員矛盾複雜、以及新興旅館的衝擊,已瀕臨倒閉的邊緣。於是學成歸來的星野希望開啟大刀闊斧的改革。
然而包括父親在內的很多元老都不贊成星野把家族和公司資產分開的想法。於是星夜回家才6個月就被家族公司開除並掃地出門。
1991年,星野溫泉旅館面臨更大的危機。在其他家族股東的邀請下,他的父親讓他再度回老家。星野佳路答應回家,臨危受命,但作為回家的條件,是必須答應他改革的要求。
但一開始許多老員工根本不聽他的。當他多次要求廚師改善菜色時,關係愈來愈僵,廚師甚至回嘴,「你根本不懂我的味道」。短期內就有1/3員工離職,很多人等著看他的第二次笑話。
然而這一次星野佳路的改革卻讓整個旅館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鼓勵第一線員工提經營改善與創新點子,並讓每一個員工都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星野集團最受歡迎的項目:「最接近天堂的咖啡廳」,這個創意就來自一個修護纜車的員工。
同時,集團每年有兩次員工可以提名自己升遷與調職的機會:如果他們想要成為經理,就讓他們試著成為經理,想換職位就讓他們換職位。員工覺得受重視,有自由,可以參與經營,一系列創新風格非常吸引了很多人才。
當全球的酒店管理者都試圖讓顧客在酒店的時候感受家的感覺之時,星野佳路卻反其道而行之。他提出了「非日常化」的概念。在經過無數輪和團隊員工的頭腦風暴之後,星野佳路將虹夕諾雅.輕井澤的改建方針定了下來:「打造非日常的環境」「環保,且融入自然」「提供日本精緻高端服務」圍繞著這三點,每一個員工都儘自己所能去打造全新的日式旅館。
虹夕諾雅輕井澤猶如鳳凰涅槃,一經面世,便受到了無數人的追捧。即便這裡可能需要8000元一晚,沒有電視、空調,甚至停車場離酒店還很遠……但是,在這裡能體驗到有別於生活的體驗。可以在月光下騎白馬,可以在清晨被水面升騰起的輕柔晨霧叫醒,可以在夜幕中觀賞由專人點亮的水行燈組成的浩瀚星空……
有了虹夕諾雅輕井澤的經驗,星野佳路又漸漸在其他地方開始了虹夕諾雅的建造。並在這個過程中,把精緻的日本款待精神注入到每一家虹夕諾雅之中,也讓日本的各種文化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如今虹夕諾雅已經開設了8家分號,而星野佳路終於從一片質疑聲中殺出重圍,成了跨國旅館集團的掌舵者,年營收近400億日元!而他還在不斷突破,讓每一家虹夕諾雅都給世人帶來驚喜。
要說起亞洲酒店,香格裡拉酒店必須擁有姓名。而香格裡拉酒店的掌舵者郭氏家族的故事更是值得深扒。創始人郭鶴年於1923年10月出生在馬來西亞。很早下南洋的郭氏家族已是當地富商,因此郭鶴年也得以到新加坡萊佛士學院學習。
1947年,24歲的郭鶴年從父親那裡拿了一筆資金開始創業做起了米麵生意。不久父親去世,郭鶴年肩負起了家族未來的重擔。郭鶴年從小就展示除了驚人的商業天賦,除了繼續買米買面,郭鶴年還開始接觸了船運生意,25歲便成立人生第一家公司力克務,後來改名郭氏兄弟集團。
20世紀60年代,郭鶴年白糖業取得輝煌成就,它旗下的製糖公司生產的產品佔領馬來原糖市場80%,世界糖市場的20%,也因此被譽為「亞洲糖王」。
1960年,郭鶴年表示想在新加坡建造一家高級奢華的酒店,為新加坡的上流社會服務,酒店選址地正是如今新加坡最繁華的烏節路。可是要知道,當時新加坡一年的旅遊人數僅有40萬,而當時的烏節路澤僅有少數平房和一些果園。但當時的郭鶴年堅持要進行這一筆投資,並認為:雖然新加坡現在觀光人數少,但是前往新加坡的人素質都非常高,他們對於生活與物質上都非常講究,也要求最佳的服務。
於是耗資三百八十萬新幣,樓高25層的奢華酒店就此落成。同時因為郭鶴年鍾愛Jams Hilton的書作品《消失的地平線》,因此便以「香格裡拉」為名命名了這家傳奇酒店。
1971年第一家香格裡拉酒店落成,並成為了亞洲最豪華的酒店之一。1981年,郭鶴年在香港九龍開設了第二家酒店之後集團在1982年設立了香格裡拉酒店集團,品牌由此正式開啟酒店業務管理。在郭鶴年的悉心培植下,香格裡拉酒店集團已成為一個跨國性的酒店網絡。據統計,到1993年,該集團的酒店數量已達到22間,客房數一萬多間,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酒店集團之一。郭鶴年本人繼「糖王」之後,又贏得了東南亞「酒店大王」的美譽。
從左到右依次是:郭孔華、郭燕光、郭惠光
更傳奇的是,郭氏家族的後代一個比一個優秀,以至於原本希望在70歲的時候宣布退休的郭鶴年無法決定接班人,即便90高齡的他依然奔波於馬來西亞和中國之間,各種訪談和峰會都親自參加。
多年以前,郭鶴年就有意讓長子郭孔丞接班,而現在郭孔丞任嘉裡集團的董事長,二房長女郭惠光任香格裡拉集團主席。郭孔丞很早就接觸集團的管理業務,之前還與著名歌星鄧麗君訂婚,但後來這段婚姻卻無疾而終。郭惠光澤畢業於哈佛大學文學系,在09年任南華早報董事總經理兼行政總裁(後來南華早報被阿里收購併取消了紙媒業務),並於2017年擔任香格裡拉集團主席。
二房的次子郭孔華畢業於哈佛經濟學專業,04年就進入了嘉裡控股,並參與嘉裡控股的管理工作。嘉裡集團在內地三十多個城市投資發展項目都能看到郭孔華的影子。而郭鶴年最小的女兒郭燕光更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學霸公主人設。從史丹福大學畢業之後,郭燕光先是拒絕了父親在紐約安排的工作,自己回香港買賣二手奢侈品,然後還開始著實經營其自己的社交網絡。
郭氏家族成功打造香格裡拉酒店品牌後,開始推崇城市度假精品酒店品牌嘉麗酒店。這時候,郭燕光的社交網發揮了作用。她集結了香港各界名流之後,為這個年輕的酒店品牌做推廣。2017年開業的香港嘉裡酒店更是出自郭惠光的好友、澳門賭王傅老榕之孫、亞洲最有才華的青年設計師傅厚民之手。
如今整個香格裡拉集團已經在世界各地擁有、運營和管理著100餘家酒店,包括四大品牌:香格裡拉酒店與度假酒店、嘉裡酒店、JEN酒店和盛貿飯店。97歲的郭鶴年以及整個郭氏家族仍舊在野心勃勃,希望創造更大的輝煌。
薩奇斯兄弟來自伊朗,他們全都極有商業天賦,而當時已經日趨普及和繁忙的海上經濟更讓他們發現了巨大的商機。於是他們毅然決定離開家鄉伊朗,來到當時歐亞海上經濟的重要港口的新加坡。
19世紀的時候,歐洲酒店們已經進入「豪華」時代,有著精緻的床品、浴室、完備的服務體系,但遠東地區卻沒有。於是,在歐洲酒店業已經頗有建樹的薩其斯四兄弟便想在遠東開設一家豪華酒店。
四兄弟租下了一棟原本用作男生宿舍的別墅,並將其改造為一處只有10間房間的酒店。1887年12月1日,以新加坡之父命名的萊佛士酒店首度開門營業。高標準的服務和設施,讓酒店一經面世就深受富裕階層的人喜愛,成了當年的「網紅酒店」。不少包括伊莉莎白·泰勒、麥可·傑克遜、查理·卓別林在內的名人都莫名而來。
因為生意太過紅火,1890年酒店在原建基礎上增擴了兩翼,之後又在1894年完成了新加坡萊佛士酒店著名的「棕櫚閣」建設,隨後在1899年,標誌性的主樓揭開了神秘面紗。
萊佛士酒店殖民地建築風格,與周圍的現代摩天大樓形成鮮明對比,更特別的是它白到「晃眼」的牆。為了保證酒店的外牆的白色統一,多年以來,萊佛士酒店用來刷牆的白漆,都使用指定牌子的指定色號,同時,為了時時刻刻都保持完美的白色,酒店還特地聘請了好幾位油漆匠,每天提著油漆在外圍檢查。一旦發現牆壁或柱子上的油漆脫色,或沾上擦不掉的汙跡,就會立刻補上新漆。
然而萊佛士酒店的經營並沒有一帆風順,上個世界動蕩不安,萊佛士酒店也隨著歷史的逐流飄蕩。除了經歷過瀕臨破產的境地,二戰時還被日軍佔領改為「昭南旅館」,好在新加坡政府懂得如何保護這一難得的酒店文化,於1987年把萊佛士酒店列為國家級古蹟。
此外新加坡最出名的酒飲,「新加坡司令」也誕生在萊佛士的長廊酒吧裡。當時的調酒師嚴崇文發現,由於當時統治新加坡的英國在習俗中不允許女士在公共場合飲酒。因此,在男士喝酒時,女士卻只能選擇果汁飲料或茶。於是,他決定打破這個禁忌,為女士們調製一款別的雞尾酒。萬萬沒想到,新加坡司令廣受歡迎。
轉眼百年,如今萊佛士這個奢華品牌已在世界各地開設了二十多家酒店,並於2016年被雅高集團收購,成為雅高集團旗下的最重要的奢華品牌。但萊佛士依舊繼續在世界各地書寫著奢華的傳奇故事。
不可否認,半島酒店在奢華品牌酒店的強者之林裡,總能位列前茅。這與其創始人的故事密不可分。和創造了萊佛士的薩奇斯家族一樣,憑一己之力締造了酒店品牌的百年輝煌的嘉道理家族也同樣來自中東。
1880年,伊拉克社會動蕩,人民生活難以為繼。年僅18歲的伊利·嘉道理決定離開祖國謀生。當時的他身上僅有的五百塊錢,但也毅然決然離開家鄉前往中國上海,他在上海從商行小販做起,後來又開了股票經紀。嘉道理後來又輾轉去到了香港做生意,並成立中華電力公司。極富經商天賦的他,在短短幾年就涉及了各種行業,並都獲得巨大商業成功。
在香港通過電力、地產、金融等產業發家致富之後,嘉道理同樣萌生了締造奢華酒店的想法。於是,在1928年,嘉道理投資了四十萬美元,建立了香港半島酒店,打造了當時亞洲最豪華的酒店之一。更重要的是,它開業第二年就迎來了英國亨利王子的下榻,使得半島酒店更是一炮而紅。
半島是當時香港唯一的六星級酒店,擁有全球最大的勞斯萊斯車隊。而半島也成就了嘉道理家族,讓他們成為享譽世界的巨富。半島更是深受世界各界名流的喜愛。張曼玉、鍾楚紅排隊也要在半島喝下午茶,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美國總統尼克森來港都指定要入住半島酒店。
也許是因為嘉道理離開家鄉後首先到達的目的地是上海,因此嘉道理家族對上海頗有情愫。2004年,嘉道理宣布開設上海半島酒店,並在09年在外灘正式開業。酒店的外觀建築由美國 BBG 打造,原址是友誼商店,那也是外灘70年來唯一的新建築。上海半島也成功續寫了嘉道理與上海的百年情緣。
如今,嘉道理家族已經成為了除怡和、太古、滙豐之外另一著名的英資財團,早在03年內就以45億美元的資產被《福布斯》雜誌列為香港第四大富豪。而在香港髮際的半島酒店已在世界各地開設了9家分號,並在每一座半島中延續香港半島最奢華的服務理念。
要說萬豪集團是世界第一的酒店集團,恐怕根本沒有人會反對。特別是在2015年對喜達屋SPG進行收購之後,無論是在旗下品牌數量,還是酒店客房數上都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而萬豪集團的發家史比其酒店本身更加傳奇,與阿斯特家族這樣在創造華爾道夫之前已經是富可敵國的老牌貴族相比,萬豪的創始人約翰•維拉德•萬豪創造萬豪的故事則是不折不扣的白手起家的年輕小夥逆襲史。約翰•維拉德•萬豪(John Willard Marriott)1900年生於美國猶他州的一個農村家庭裡,在家裡8個孩子中排行第二。約翰從小在自家的農場上幫父母種甜菜和餵牲口。但極富經商天賦的他,在13歲就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單生意:招集兄弟姐妹在農場上一塊相對貧瘠的土地上種植生菜,並盈利了2000美元。後來他把這筆收入全都給了父親。而父親也因為這件事對二兒子刮目相看,並充分信任。第二年,竟然就讓14歲的約翰一個人押送3000隻羊到舊金山去販賣。後來,約翰通過開辦經營各類小公司,例如向伐木工人兜售毛紡內衣等支付了全部自己上大學的學費。大學畢業後,他隻身來到美國首都華盛頓創業。因為發現了根汁汽水的市場非常大,便搞到了這類飲料的代理權,與合伙人於1927年5月20日開了一家萬豪飲料店。
小店開業2周後,約翰回到猶他州與愛麗絲•希茨結婚,並生下了兩個兒子小約翰(John Willard Marriott Jr.)和理察(Richard Marriott)。同時,極富危機感的約翰也在不斷思考,夏天賣飲料生意可以特別火爆,但一旦天氣轉寒,那就難以維持生計,因此妻子愛麗絲又向墨西哥駐華盛頓使館的廚師學藝,開辦了「熱辣店」兜售熱狗、漢堡和墨西哥菜。後來「熱辣店「又發展成了連鎖餐廳。
夫妻兩相互幫襯之下,把生意不斷做大,商業模式也不斷推陳出新。1936年,他們又發現了汽車司機很難有時間坐下吃飯的商機,因此在路邊為司機提供路邊停車的車上餐飲服務car-side service。 並在下一年開始為各大航空公司配送機餐。1956年,他們甚至開創了直升機旁的餐飲服務 propeller-side service。
萬豪真正進軍酒店業是在1957年,當時約翰首先開的是一家汽車旅館。酒店開業時,從酒店張貼的圖片,到所有懸掛的窗簾,都出自愛麗絲的一手設計。1964年,酒店成為一家公司,愛麗絲既是董事會一員,更是一位女性高管。
在接下來的28年,直到1985年約翰去世,他幾乎從不休息,無論是企業經營、店鋪的選址都親力親為。即使在1972年,他的長子小約翰在40歲時被正式任命為公司總裁併全面接手公司運營後,他仍然沒有退休。
1966年,Marriott-HotShoppes,Inc.成立後,萬豪家族進入代際傳承階段,家族二代32歲的小約翰·馬裡奧特(J.W. Bill Marriott)子承父業,出任總經理。第二年,他將公司改為萬豪集團,自此萬豪進入快速發展期,逐步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酒店管理公司。
到1981年,萬豪家族開設的酒店(包括加盟)數量,已超過100家。1984年,小約翰以父親的名字,在華盛頓特區創辦了著名的J.W.萬豪酒店,實現了老約翰當年初到華盛頓想要建立一個超豪華酒店的夢想。J.W.萬豪成為萬豪品牌的全球首家奢華酒店。
小約翰也是一個工作狂。在成為萬豪集團CEO的1970年代,他曾一度每周工作70小時。在父親去世後,小約翰1985年成為萬豪集團的董事會主席,當時的他才53歲,和弟弟理察共同管理家族企業。
1989年,57歲的小約翰突發了一次心臟病,於是就在自己的4個子女當中考慮接班人問題。然而長女黛比已然是5個孩子的母親,儘管十幾歲時就在萬豪工作,但她更需要在家相夫教子。 長子史蒂芬身患衰竭性疾病,雙目失明,雙耳基本失聰;最小的兒子戴維雖然很有管理潛力,但仍處於學習階段,因此次子約翰三世就成了最合適的人選。
不過,約翰三世不僅劈腿法國小三,還有過吸毒、酗酒、藥物濫用和試圖自殺的不堪過往。 這讓很信奉注重家庭的摩門教的萬豪家族難以接受。嚴格意義上的摩門教徒是禁止接觸煙、酒、茶和咖啡的,但約翰三世流連於各種派對,從17歲就開始喝酒了,之後就與酒精和毒品為伴。
周邊人發現,約翰三世在公共場合就會緊張,而且在公司內部做起決策來反覆無常(據說是酗酒和藥物濫用的後遺症),這讓他愈來愈不適合接班。最終,小約翰找來了外姓人阿恩•索倫森掌舵萬豪。
索倫森沒有辜負小約翰的信任,萬豪在2016年收購喜達屋之後成為全球第一大酒店集團,總資產比排名第二的希爾頓集團高出50%。萬豪最近的季度利潤為3.92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了460%。
而約翰三世仍然在戒毒和復吸中徘徊,並開始出軌,這在摩門教中也是不被接受的。2014年,52歲的約翰三世和一個法國女人「墜入愛河」,這段婚外戀延續至今,而他也因此和髮妻離了婚。離婚成為最後一根稻草,讓小約翰對這個兒子失望透頂,直接把他掃地出門。
至此,萬豪家族也開始逐步更多的聘用職業經理人對集團進行管理,萬豪家族成員對酒店本身的管理亦逐步減少。
圖片素材均來源網絡
/ 今日互動 /
你還知道哪些品牌背後的家族故事?
歡迎在留言區和我們討論~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