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太空世界》第二課:太空中的白天和黑夜

2020-12-14 玩科技做學霸

今天,我要帶領大家一起去探秘太空中到底有沒有白天和黑夜?白天能看到湛藍的天空嗎?夜晚能看到閃爍的星星嗎?

大家都知道,地球上有白天黑夜之分,一天24小時,黑夜和白天差不多各佔一半,地球之所以有白天和黑夜,是因為地球的自轉,加上地球周圍大氣層中的物質和塵埃會反射太陽光,所以我們白天可以看見所有的東西。

而在太空中,我們除了看到太陽及其他發光星體發出的光亮之外,眼前基本上是一片黑暗的,因此沒有地球上的這種白天黑夜之分。

但是,隨著人類飛上太空,宇宙飛船在繞地球飛行的過程中,形成了太空中能感受到的「白天」和「黑夜」。宇宙飛船的軌道高度在400千米左右,在太空約每90分鐘繞地球飛行一圈,其中約50分鐘在陽照區,即「白天」,這時候可以看到非常耀眼的太陽和藍色的地球,還有深黑的宇宙;40分鐘在陰影區,即「黑夜」,在深黑的宇宙中,漫天繁星,由於太空是高真空,不會發生大氣的折射現象,因此看不到星星閃爍,但看到星星的數量更多。由於軌道傾角的原因,有時也能看到不一樣的月亮,非常明亮,可以看到更加明顯的環形山。

大家明白了嗎?現在請大家想像一下,在太空中看到的藍色地球的樣子,你們會不會覺得我們的地球更加美麗呢?

好啦,現在我們終於知道太空中的白天和黑夜是什麼樣子的啦,趕緊去分享給身邊的好朋友吧!最後,還要考考大家,我們知道太空中的「白天」能看到藍色的地球,但在太空中遙望地球到底能看到些什麼呢?能看到海洋和山脈嗎?哈哈,別著急,在《奇妙的太空世界》第三課,我會繼續陪著大家探秘!

註: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橫濱太空世界:在地球上體驗奇妙的太空世界!
    橫濱 World是一個開放型的大型遊樂場,有刺激好玩的過山車、海盜船,更有高達112.5米的地標建物〝太空大鐘21〞(コスモクロック21)摩天輪。此外,遊樂場裡面還有其他超過30的種遊樂設施,不僅可以和朋友相約去爽快一把,也很適合親子同遊同樂。
  • 火星和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為什麼月球上卻是全天候的夜空
    夜晚,當我們在地球上仰望夜空的時候,有時候會感到疑惑,為什麼我們生存的地球上白天和黑夜那麼分明,有那麼多充足的光,但一旦離開了地球就好像進入黑夜裡一樣了呢?我們會以為地球上白天是亮的而晚上則是暗的,是因為地球自轉而太陽照亮了半個地球的關係。這只是部分原因。
  • 科普:太空中能看到星星嗎?
    太空中有星星嗎?答案肯定是有,那麼在太空中能看到星星嗎?如果是很早的時期,人們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肯定是:廢話,地上都能看見,到了太空中不是看的更清楚嗎?但是隨著人們的科學觀和思考模式的升級,人們對於「在太空中肉眼能看到星星」這句話產生了懷疑,這種懷疑不是無端產生的,從美國的登月圖片中可以看到宇宙背景一片漆黑:從太空站的展示圖中可以看到宇宙背景也是一片漆黑:人們開始產生懷疑,太空中怕是真的看不到星星
  • 太空人在外太空,看到的宇宙是白天還是黑夜?
    原本在地球上24小時只能看一次的日出和日落,在太空繞地球運行的時候能看16次。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的南北回歸線之間往復移動,它決定著晝夜的長短,同時地球的自轉決定著晝夜的更替。其實說白了,地球是球型的,太陽光理論上最多只能照射到地球的半個球體,被照射到的地方自然就是白晝,並從緯度上距離太陽直射點越近平均溫度就會越高。
  • 太空人如何在太空中睡覺?太空人在太空中連吃飯都要小心翼翼?
    太空人在太空中睡覺很特別,在失重的環境裡站著和躺著沒有區別,於是科學家給太空人提供了一種睡袋。睡袋一般固定在飛船內的艙壁上,太空人們在睡袋裡睡覺就像睡在床上一樣舒服。睡覺時太空人要將雙手放進睡袋,並放在胸前,這樣做是為了防止他們在無意中碰到設備開關,太空人們在睡袋裡即可以靠著艙壁睡,也可以靠著天花板睡,總之,就是想怎麼睡都可以。
  • 太空中如何解決性生活的需要?
    漫長的太空旅行或在空間站的工作,太空人耐不住寂寞乃至荷爾蒙煎熬的可能性是不容忽視的。據了解,美國已計劃於2018年二度實現人類登月,繼而進軍火星,屆時,美國宇航局將派出6到8名男女航天員出徵太空。然而在這場歷時至少30個月的星際旅行之中,一個不容迴避的現實問題就是——正值壯年的航天員們如何解決性生活的需要?
  • 如何在太空中記錄時間?看似簡單實際很複雜
    如何在太空中記錄時間,看似簡單實際很複雜建立太空殖民基地和長期飛行存在著諸多技術障礙,例如:人類如何在太空中獲取食物?我們如何處理太空垃圾?在地球上,這些問題被認為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未來人類實現太空生活首先需要解決一個問題——我們如何記錄時間。記錄時間的解決方法可能很簡單,帶上手錶或者查看日曆,或者刻畫記錄每一天!
  • 白晝雪地,黑夜星空!A BATHIGN APE 發布全新太空迷彩系列!
    A BATHIGN APE 太空迷彩系列1 月份的寒冷天氣,最近連地處亞熱帶的臺灣都感同身受。不過這並沒有凍結品牌的熱情,在寒冬裡紛紛祭出春夏系列,包括A BATHIGN APE 也在近日發布其「SPACE CAMO」 太空迷彩系列。
  • 全國首家太空植物展館大連開館 以外太空做背景
    中新網大連5月1日電(宋太盛 董永君)以種植展示太空植物為主,配套影像科普講座,並以外太空做背景依託的大型科普園――「旅順太空植物王國」5月1日在遼寧省大連市正式開館,當日遊客超過萬人。記者在現場看到,佔地5200平方米的種植區內,瓜、葫蘆、辣椒、西紅柿、茄子五大類共36個品種的太空植物已經碩果纍纍,隨著該植物王國的兩個吉祥物「哈哈」(太空南瓜)和「皮皮」(太空茄子)的傳奇故事,經過太空長廊、夢幻太空、秘境探險、奇妙世界和情景體驗五大展區,將這上千株的太空植物經過基因變異生長出的各種奇異果實盡收眼底,切身感受科技世界的奧妙與神奇。
  • 在太空中生活340天後,我發現了14個奇妙真相
    美國太空人斯科特·凱利用340天完成NASA「最長宇宙計劃」,在太空中生活了近一年。同時,他也是個活躍在個人博客上的「網紅」,經常更新自己與同事在國際空間站的日常,受到各國網友的追捧。通過他的記錄,更多人了解到了太空人在太空中的生活:他們看到什麼樣的景觀,面對怎樣的風險,會有怎樣的複雜情緒,又該如何適應這個未知的世界。
  • 太空針:西雅圖的地標建築,在太空飛船般的旋轉餐廳俯瞰全城美景
    在獨立日和新年的時候,太空針還會有煙火表演。城市地標,只要看過任何一部背景設在西雅圖的美劇或電影,對太空針塔都不會陌生。當初太空針塔是為1962年的世界博覽會建的,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每天接待近兩萬遊客的景點。總體而言和我之前去過的澳門塔非常像,不管是從外觀還是旋轉的觀景臺來說。
  • 航天員在太空中出艙後,不小心漂離太空飛船,該如何回到飛船?
    航天員在太空中出艙後,不小心漂離太空飛船,該如何回到飛船?隨著如今的科技不斷的發展,人類實現了飛翔太空的夢想,也帶著人們的希望一次次進入太空,探索宇宙中的奧秘,更成功的登陸了月球表面,為我們的科技和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因此,有更多的朋友產生了奇妙的想法,如果航天員在太空中出艙後,不小心漂離了太空飛船,那該如何回到飛船上面呢?
  • 非凡太空照片顯示,宛如針芒一般流星划過黑夜,與翠綠極光相伴
    當小行星2003 EH1大量碎片進入地球大氣層後,就會給地球上空帶來一場美麗的年度象限流星雨,世界標準時間2020年1月4日11:30,太空人從國際空站(ISS)上以另一種角度觀看了象限流星雨。其中一張非凡太空照片顯示,黑夜地球被無數人類燈光所照亮,天空上出現多個看宛如針芒一般的白色針狀物,它們就是划過夜空的火熱流星,碰巧的是,遠處高空還有翠綠色極光相伴。
  • 太空旅館:從概念到現實 科技
    不過下榻於這座直徑僅 4 米、形如大西瓜的小旅館中的第一批客人,是幾隻蟑螂和幾粒墨西哥跳豆。「創世紀一號」是美國億萬富翁羅伯特·本傑羅的傑作,這位旅館業大亨看中了太空旅遊的美好前景,決定把地面上的成功複製到太空中去。「創世紀一號」最獨特之處在於它是可以在太空中自行充氣展開的。這樣便突破了運載火箭對體積和重量的限制。未來只需要將幾個可擴展的關鍵模塊送上太空,就可以建造起一座 660 立方米的大旅館。
  • 太空旅行什麼樣?美載人太空艙實物模型初體驗
    隨著飛行器從「發射場」騰空而起,太空艙內座椅推背感越來越強,地面的景色漸漸模糊,最終消失在大氣層中。
  • 太空中的衣食住行
    但重達幾十公斤的太空衣,當然不可能是居住在宇宙空間中的人類的日常穿著。其實,在空間站工作生活的太空人們,平時會穿著同地面上一樣的襯衫和褲子,太空人通常會一次籌備幾個月的衣物,由補給太空飛行器定期送到空間站中。水在太空中是珍稀品,空間站上並不會配備洗衣機,太空人也不能像在地面上那樣頻繁地更換衣物——他們可能幾天才會得到一條新的T恤或者褲子。
  • 西雅圖太空針和科學館 寄託人類太空夢想
    藍天、碧海、空氣中飄動的咖啡香氣,讓這座城市成為太平洋地區一顆明亮的珍珠。太空針塔和科學館是城市中心兩座地標性建築。在近半個世紀以來,它們作為西雅圖不可或缺的文化標誌,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參觀。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兩座寄託了人類太空夢想的著名建築,都誕生於1962年的西雅圖世博會。
  •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22課《太空一日》課內練習題答案解析
    一、太空一日,充滿緊張和意外。閱讀課文,找找看,楊利偉遇到了哪些意外情況?他相應地又有怎樣的心理活動或舉動?答案:第一次意外:共振疊加,五臟六腑似乎都要碎了。第二次意外:產生「本末倒置」的錯覺,覺得自己一直在倒著飛,很難受,嚴重時還可能誘發空間運動病。心理活動或舉動:靠意志克服錯覺,最終身體適應這種情況。第三次意外:出現神秘的敲擊聲。心理活動或舉動:很緊張,邊聽邊看,冷靜觀察。第四次意外:返程時舷窗出現裂紋。心理活動或舉動:緊張、擔心,通過觀察判斷應該沒事。
  • 太空美術:用藝術徵服太空(圖)
    作為新時代美術中的一個重要題材領域,太空美術作品既反映太空時代的科學成就,又反映人類對自身現在及將來進入太空世界的各種思考,並且加以深刻揭示—太空美術是人   類探索和徵服太空的史詩和組畫。   傳承永無止境   1609年,伽利略第一個將望遠鏡指向天空,從而結束了人們用肉眼觀星的歷史。
  • 史上最逼真太空遊戲? 《星際戰鬥機》眾籌中
    雖然這些飛行模擬類遊戲能夠在VR世界中幫玩家實現遨遊太空的夢想,給玩家帶來無比奇妙的體驗,但是它們就「模擬」而言,還是沒有達到讓玩家足夠滿意的程度。 鑑於這樣的市場現狀,不少廠商紛紛推出自己認為足以替代競爭對手的遊戲產品,《星際公民(Star Citizen)》就是這樣一款遊戲。雖然這款遊戲尚未正式發售,但是已經吸引了業界廣泛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