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邢東偉 翟小功
在海南省三亞市育才生態區西北部,有個美麗鄉村名叫青法村。這裡山林茂密,風光秀美,村容整潔,芒果飄香,炊煙嫋嫋,一片安定祥和之氣。
可誰能想到,這裡曾發生過大規模村民圍攻事件,致使村幹部、村民兩人死亡。之後,有40名村民被依法判刑,其中兩人死刑、1人死緩。
那麼,青法村如何實現從「大亂」到「大治」的蝶變?在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光親看來,這主要得益於海南法院積極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青法樣本。
近年來,在海南高院指導下,三亞法院認真剖析該村存在的根源問題,延伸審判職能,通過強化基層黨組織、建立多元化矛盾糾紛協調解決長效機制等舉措,走出一條法院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新路徑。
築牢戰鬥堡壘
2017年2月8日,青法村多名村民春節期間圍攻砍死村黨支部原書記、村委會原主任楊其青及其胞弟楊開青,40名參與者均被判刑。
「這場悲劇的發生,表面上系偶然,實則是村裡基層治理失靈、矛盾長期疊加的必然。」三亞市育才生態區管委會副主任曾人孝說。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海南法院多次深入青法村調研發現,該村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管理方式簡單粗放、群眾法律意識淡薄等問題突出,催生並激化農村內部矛盾,最終引發重大惡性刑案。
「家裡生活怎麼樣?脫貧了嗎?」2019年5月17日,海南高院黨組書記、院長陳鳳超率隊到青法村調研,詳細詢問被判緩刑人員回村後的情況,並勉勵他們做一名守法者,共同致富奔小康。
陳鳳超在調研時要求深刻剖析案件根源,切實加強法院參與社會綜合治理的責任擔當,堅持綜合施治、依法治理、文化引領,將青法村建設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具有示範意義的和諧村、文明村、美麗村,探索出三亞特色基層社會治理經驗。
此後,三亞中院及時將案件審理中發現的村兩委軟弱渙散、治理能力差等問題向三亞市委、市政府匯報,並在宣判後做好審判延伸工作,積極配合市委、市政府開展工作,將加強黨的領導作為貫穿基層社會治理的主線,合力推進青法村綜合治理。指導青法村兩委幹部規範黨務村務,制訂完善村規民約,落實「兩議兩公開」,完善「一核兩委一會」鄉村治理制度,提高村兩委班子管理村務能力和法治化水平。
「刑庭黨支部與青法村結為共建黨支部,幫助青法村物色、培養、選任一批能幹事、敢擔事、作風正派的黨員和後備幹部,切實改善黨員隊伍結構,夯實青法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三亞中院刑庭庭長何豔說。
探索多元解紛
農忙時節,青法村一村民開挖水渠衝毀其他村民3株檳榔苗。本是鄰裡小事,因一方是該村「2·8」案件被害人家屬,另一方是被判緩刑人員,差點動起手來。
「接到村幹部報告後,我們立即指派聯絡員教育緩刑人員,村兩委和人民調解組織實地勘查現場,評估損失金額。」何豔說,經3次調解,雙方握手言和。
這是海南法院開展多元化解矛盾糾紛,促進案結事了的一個縮影。
青法村「2·8」案件的誘因之一在於缺乏長效糾紛化解機制,不能及時有效處置村民利益衝突,導致矛盾激化引發惡性案件。鑑於此,海南法院在該村探索建立多元化矛盾糾紛協調解決長效機制。
海南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童道馳在青法村調研時指出,鄉村治理需要自治、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發揮人民調解作用,通過調解將村民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創造鄉村治理的「青法經驗」。
「為把各類風險防範在基層、化解在源頭、消滅在萌芽狀態,我們聯合村委會幹部逐門逐戶排查矛盾。」三亞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胡錄耀說,三亞中院堅持把社會治理著眼點放到前置防線、前端控制、前期處置上來。
三亞中院還主動介入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指派刑庭法官助理、青法村一名村委會幹部組成「一對一」聯絡模式,並建立微信群,邀請調解員加入,法庭工作人員隨時通過微信群進行業務指導,在矛盾糾紛化解中提供法治支撐。三亞中院聯合市司法行政部門開展一村(社區)一常年法律顧問工作,推動建設專業人民調解服務站和法律援助服務站,加強訴調對接工作,拓寬矛盾糾紛疏導渠道,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
「目前,我們每月都會針對案件進展情況及青法村各方動態交換信息,及時發現化解矛盾,及時解決群眾困難,推進實時、高效、有序銜接常態化。」三亞中院辦公室主任葉茂說。
普法依法治理
「我們擬組織法官下村普法,請您收集、整理一下村民關心的法律問題!」
「村民比較關心林權證辦理、集體土地承包……」
今年6月19日,根據前期溝通整理的法律需求,三亞中院審委會委員王娜帶領環境資源審判庭、民事審判庭法官到青法村開展精準普法活動。
活動中,法官結合村裡情況進行針對性解讀,現場回答村民提出的問題,為村民送上普法書籍。針對村民反映的林權證辦理難題,法院還協調政府部門儘快為村民補辦林權證,進一步推動政府依法行政。
近年來,三亞中院不斷延伸司法服務職能,對村兩委班子收集村民普遍遇到的法律問題進行分類總結,開展送法下鄉,實現精準普法,引導村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增強農村幹部群眾法治意識。
「一直以來,當地青年存在著酗酒鬧事陋習,這是青法村『2·8』案件的直接誘因之一。」王娜說,三亞兩級法院配合市委、市政府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和移風易俗運動,普法宣傳進村入戶,引導村民改掉陋習,樹立積極生活態度,為青法村實現鄉村振興奠定法治根基。
據介紹,三亞中院經常開展巡迴審判活動,把法庭搬到青法村田間地頭,將庭審現場打造成揭露犯罪、教育群眾的法治前沿陣地。還組織法官到村裡講授法治課,印製禁毒、掃黑除惡等宣傳冊向村民免費發放。
結合「智慧法院」建設,三亞中院還為青法村送去智能普法機器人,為村民提供立體化、全天候、普惠式的網絡普法服務,並推動建立青法村法治文化中心。將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引入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中,不斷豐富多元解紛機制的技術應用廣度、深度和力度。
「3年來,法院攜各職能部門通力配合,使得青法村成功實現『由亂到治』的根本性轉變。下一步,海南法院要做好審判延伸工作,總結基層社會治理的『青法經驗』,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海南升級版。」今年7月13日,海南高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陳文平到青法村調研時說。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