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柳地質公園、九份、饒河夜市(2016.12.30)
包車去野柳地質公園和九份。
早上醒來打開窗簾向外張望,天陰沉沉的,樓下有些人在做早運動。昨晚住進來,到現在才看清楚周圍的環境。小路邊上有一座很醒目的土地廟,小小的,誇張的尖頂上看不清雕了些什麼浮起的神物。路的另一邊還開著一家土地公小吃,不知都會賣些什麼。晨起的鴿子咕咕叫著凌空飛過。
收拾好下樓在旁邊的簡易早餐店吃早餐。八點了,周邊很多小吃店都還沒有開門,後來又呆了幾天發現,很多餐飲食肆都是到了中午才開始營業,而且也不會營業到很晚。早上只有極簡單的早餐店開門。
吃好早餐,司機師傅已經等在那裡了,結果發現就是剛剛跟我們在同一家早餐店吃早餐的那個胖胖的小夥子。
臺北野柳地質公園
天色暗沉,車子平穩的行駛在路上。
透過車窗看臺北的街景。
每到一處陌生的地方總喜歡四處觀望。路兩旁沒有太多高樓,老城的感覺,因為四面環海,所以開著開著車子就上了海邊的公路,初看到湛藍遼闊的海景大家都很開心,司機師傅特地在一個點停下車讓我們在那裡照相,四處看看。再上路後才發現原來一路都是在海邊行駛的,慢慢也就不新奇了,但透過車窗看海天相接處的蒼茫,近處的海浪一波接一波湧到岸邊衝刷著礁石,不時有幾隻鷗鳥掠過海面,感覺還是很美好。
車子大概走了一個小時到達野柳地質公園。
陰天,海邊的風又大又溼冷,總有若有若無的溼氣撲到臉上和身上,可我們仍然在裡面曲折迂迴地轉了一個多小時,看海水拍岸,看各種奇石。這種特色的地質公園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據說這是臺灣獨有的地質風貌,那些奇巖怪石都是經過千百萬年的海水侵蝕風化逐漸形成的,奇石美景都是大自然的恩賜。
從地質公園出來,我們便繼續去往九份的路上。中間路過黃金瀑布和陰陽海。
黃金瀑布為坑口流出的礦水匯集而成的景象。金黃色的礦水將經過的土石染成金黃、金紅色,行成黃金瀑布的特殊景象。從自強橋旁往上看,可以看到從山上傾洩而下,再依山勢分成數道狀似瀑布的水流。
有學者解釋陰陽海屬自然現象,說起這一現象的形成還比較複雜,回來後也查了查百度大致了解了一下,我也不想做地質學家,只是看一下現象就好了。
九份
經過黃金瀑布和陰陽海後車子又在山上盤旋了一陣就到了九份。臺灣的九份一直都很出名,所以也一直都很想去看看。中午沒吃飯,就等著到九份吃些新鮮的玩意兒呢。
我們在九份只走了最熱鬧的基山街,那條街是依著山勢而蜿蜒向上的,兩邊的房屋也循著山勢而建,越往上走越好象走在別人的屋頂上一樣。那天人特別多,雖是陰天偶爾還有飄雨,但依然是絡繹不絕的人群。我們沿著小街一路走走停停,看看吃吃,一直到了山頂的阿柑姨芋圓店,進去坐下來吃了一碗熱乎乎的紅豆芋圓暖身。小店很樸素,沒有過多的裝飾,店裡的人不停削著芋頭紅薯,做著各種顏色的芋圓。從阿柑姨的店裡出來又轉到九份茶坊,茶坊喝茶需要事先預約,不喝茶也可以進去轉轉,看看店裡各色與茶有關的器物,素樸淡雅,令人賞心悅目。路過一家專賣琉璃的小店,進去看了好久,那些琉璃都漂亮極了,雞年快到了,店裡擺了許多造型各異的琉璃雞,挑了一對胖乎乎的帶回來,既可迎新又有一些此行的紀念意義。
一大早出來,到了這光景逛得也都有些乏了,打道回府,上樓睡覺。
一覺醒來,天已經黑了,大家都覺得餓了。來臺灣怎能錯過有各種好吃的夜市呢,我們查了一個近些的饒河夜市,便打車過去。
一下車,就看到夜市熱鬧的整條街,兩邊都是賣各種吃的,也有賣衣服、鞋子和飾品的。大家只顧著盯各種好吃的,一路走下來吃了好多,最有特色的是胡椒餅,賣胡椒餅的隊伍排得老長,好在一鍋可以出很多,所以很快就排到了。
從饒河夜市出來,又跑到對面的奶茶店買珍珠奶茶喝。臺灣的奶茶很出名,恰好我又最愛喝奶茶,在那裡幾乎每天都要買上一杯喝。
這一天走了很多路,好在明天不用早起,晚上回去洗洗就都睡下了。
以下關於野柳地質公園和九份的介紹是百度查來的:
關於九份:
根據《臺北縣誌》的記載,由於在清領時代初期的時候,這地方的村落住了9戶人家,每當外出到市集購物時都是每樣要「九份」,到了後來九份就成了這村落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另有當地義工說,在當地土語中「有金子的地方」發音為goubenna,被後來的廣東移民誤作「九份」,而沿用至今。
九份位於臺灣新北市瑞芳區,早期因為盛產金礦而興盛,礦藏挖掘殆盡後從而沒落。
1990年後,因電影《悲情城市》在九份取景,九份的獨特舊式建築、坡地以及風情,透過此片而吸引國內外的注目,也為此小鎮重新帶來生機,目前已經成為一個很受歡迎的觀光景點。
日本動畫師宮崎駿於2001年公開發表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中的街,便是以九份為原型,而九份的知名度在一般日本觀光客中一躍高漲。日本出版的臺灣旅遊嚮導書刊,都有介紹這段軼聞。
屬於黃金的繁華雖已褪去,但九份獨特的鄉土魅力卻吸引了八方遊客。每年都有許多的畫家、雕塑家、陶藝家聚集在這個小小的山城,來此緬懷過去,尋求創作靈感,他們給金盡人散、沉寂多年的九份又注入了新的活力。
野柳地質公園
臺北野柳地質公園已經成為臺灣旅遊業的一張名片,這是一個基本上可以說是臺灣獨有的地質風貌,這裡的巖石表面看上去就像是沙灘上的沙子一樣乾淨、柔軟,但觸摸上去,卻又很硬。由於這種特殊的巖石孔隙較多,因此經過成百上千年的海水、海風侵蝕,形成這一獨特的地質公園。
野柳奇巖怪石的形成原因:在2000多萬年前,臺灣仍在海裡,由福建一帶衝刷下來的泥沙,一層層地堆積出砂巖層,600萬年前的造山運動把巖層推擠出海面,造成臺灣島,野柳是其中的一部分。造山運動擠壓時,在野柳的兩側推出兩道斷層,斷層帶破碎易受侵蝕,所以兩側凹入成灣,中間突出形成海岬。接下來,在海浪、雨水及風的侵蝕和地殼不斷的抬升下,形成野柳的奇巖怪石。
蕈狀石的演育過程要歷經千百年,一顆顆活像是大香菇的髦狀石,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風景。宣狀石,因外觀像是一柱擎天的巨型香菇,因此又稱為擎柱石,整個野柳公園內有180餘個,完整地記錄了蕈狀石的演育過程。
為了這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體」免受破壞,野柳地質公園每天將遊客人數控制在5000人左右,遊客高峰時期採取分流路線的方式,並開始研究更為科學的保護措施,希望讓子孫後代也能欣賞到這大自然的恩賜。
野柳地質公園:
黃金瀑布:
陰陽海:
九份:
饒河夜市:
夜市裡有的攤位可以用支付寶付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