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你想去的地方,想看的風景。
人生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
從地縫景區前往天坑景區的路上有俯瞰地縫全景的觀景臺,不要錯過。整條地縫全長有14公裡,開放遊覽,能夠進入縫底的這段天井峽,通行長度為3.5公裡。雖然距離不短,但是走起來還是很舒服的,山谷裡面陰涼舒爽,夏天應該也是避暑的好地方。這條地縫景觀還是非常獨特的,這裡的深度從80米到200米,寬度從3米到30米,所以整個峽谷顯得變化莫測,地縫兩壁陡峭如刀切,走在裡面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景區有一段路都是大塊的碎石,特別容易崴腳,雖然很原始的感覺,但是為了安全還是建議儘快修整一下,哪怕都是小塊的碎石也好,否則真是太危險了。
去天坑的路上,還會路過專門為自駕遊修的旅遊環線,因為正在施工,很可惜只探索了很短的一段,要是不自駕車,這裡是很難去到的。這條旅遊環線,起於天坑地縫,途經三橋、黑灣、茅草壩高山草場、四十二壩、石乳關,止於興隆鎮巖口子,全長54.3公裡,分布了陳家河、黑灣、皮鼓瑤、十裡溝4個觀景平臺。這次只走到了這個曬景坡觀景平臺,原名叫陳家河觀景臺,這裡視野開闊,可以看到地縫中段,遠眺西南方向遠處的三角壩興隆鎮和東北方向遠處群山掩映有神秘色彩的黑灣。
奉節前往興隆鎮的路上,有旱夔門的觀景臺,這真是意外收穫。這個旱夔門由兩塊如刀削般的600多米的絕壁構成,兩山之間形成一道400多米寬的天然大石門,其險峻堪比長江三峽之首的夔門。旱夔門的觀景臺位置雖然絕佳,但是沒有停車的地方,所以自駕車在這裡看景色很危險。不遠處有條小路可以開到旱夔門旁邊的荊竹鄉椅子村,這裡離得更近,角度更加獨特。小路的入口不顯眼,很容易錯過。
繼續往前路過荊竹鄉看到有個荊竹老街的路標,於是開過去看看。這老街也是完全沒有開發,老房子並不多,也就幾十年歷史,但是古香古色很有意思。
雲陽歷史悠久,這裡的文物古蹟名列長江三峽庫區各縣之首。值得一遊的景點有張飛廟、龍缸、登雲梯、三峽文物園、磐石城、龍脊嶺公園、彭氏宗祠等等,但是這次時間有限,只能選擇最有代表性的張飛廟遊覽,以後有時間再來好好轉轉吧。登上登雲梯頂端的磐石城,可以俯瞰雲陽的全景。
張飛廟,面江背山,依山取勢,由一組匠心獨運的古建築群組成,山水園林與廟祠建築渾然一體,相互襯託。這樣氣勢宏偉壯麗的龐大建築,很難想像也是因為原址被淹沒,整體搬遷到原址上遊30公裡外的雲陽新縣城對岸盤石鎮來的。據史料記載,張飛廟始建於蜀漢末年,後經宋、元、明、清歷代擴建,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這裡最值得一看的要數碑刻,有顏真卿、蘇軾、黃庭堅、米芾等的手跡。張飛廟前5個建築為紀念張飛廟而建,後2個建築為紀念唐代詩人杜甫在此客居兩年而建,是難得的文武合廟。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
喜歡的話,就多評論,多點讚,多收藏哦~
對了~別忘了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