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有益,有你同行
記錄歷史,相伴成長
原創第151篇,正文1720字,約讀5分鐘
作者:艾草青團,家有二女,在加州生活20載,曾在二娃公號發表《美國加州開學記》《再訪舊金山唐人街》
編者有話:進入六月,北京返校開學已經一周,而美國加州所有學校9月前不再開學。隨著各國經濟緩慢重啟,人們的忍耐力似乎快要到達極限。過去一周,發生在洛杉磯的暴亂經國民護衛隊和當地社區的清理已歸於平靜。當我們期盼一切如常的時候,州長Newsom又投入到治理和改變種族主義和系統性不公的戰鬥中。作為人口、土地面積和經濟實力都佔美國首位的大州,加州在這次疫情中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州長Newsom以科學的態度領導政府及各方通過十周的努力,確保總體感染率呈下降趨勢,各地檢測能力顯著提高,並為可能出現的反彈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為第三階段的經濟重啟賦予了信心。感謝老同學為二娃公號撰寫「新常態下的我們」!歡迎大家繼續投稿,讓我們在新常態下相伴前行。(責編:海鮮控)
紐森過去三天走訪黑人社區傾聽民意(Genaro Molina / Los Angeles Times June 4, 2020)
此文寫於2020年5月30日。
歷經了兩個多月的居家避疫,舊金山灣區的疫情雖然開始逐步趨於平緩,但是新冠病毒卻不會輕易消失。人們的忍耐力似乎快要到達極限,大家都盼望著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像以前一樣出外逛街吃飯,或者和家人一起漫步海邊。同時,高達兩位數的失業率也提醒我們,必須開始復工復產了,被重創的經濟已達衰退的邊緣。
然而,一切還能如常嗎?
我們既要時時刻刻地提防新冠這個看不見的"敵人",還要在最大可能地保證自身健康的情況下工作和生活。公眾只有了解了州政府對分階段重啟的指引,才能更充分地預見以後的生活。
加州為保護公眾健康和安全,逐步開放一些低風險工作場所,比如零售業、製造業、無法遠程辦公的特定行業、戶外博物館和限制性服務。零售業的開放,書店和百貨店只限於顧客網上下單後到商店路邊取貨。州長紐森為各縣制定了提前重啟經濟的初步標準,其中包括兩個嚴格的要求:
▪在過去兩周內,每1萬人中新增冠狀病毒病例不超過1例。
▪在過去兩周內沒有發生與covid -19相關的死亡。
一、去餐館吃飯和購物
另外,還要達到以下標準,餐廳和商場就可以開業了:
1、提供一次性菜單或手機、IPAD上使用的電子菜單
2、就餐者坐下之前,餐具、餐巾和杯子不應「預先擺放」在桌子上
3、避免使用公用調味品(鹽瓶、番茄醬等)
4、將餐具用餐巾紙預先卷好,然後交給顧客
5、必須由顧客自己打包剩菜(而非廚房或服務人員)
6、每次桌椅等使用完畢後應徹底清潔
7、餐廳內酒吧區域應關
8、用餐者不吃飯時應戴上口罩
二、去戶外活動
被憋壞的孩子們終於可以去公園了,但是可能要像西遊記裡的唐僧一樣乖乖地呆在一個白圈圈裡才能安全。舊金山等地公園開始在草地上畫上眾多10英尺長白色圓圈,每個圓圈相隔8英尺,以提醒人們在新冠爆發期間外出時注意社交疏離,不要靠近對方。
最早使用「圈圈模式」的是紐約市布魯克林區多米諾公園,如圖:
三、上班
條件允許的話,企業都讓員工在家遠程工作。Facebook最近就宣布員工可以永久地居家工作。但對不能遠程工作的公司來說,企業必須為員工提供足夠的安全防護後才能復工。
四、上學
加州沒有規定何時開放校園,州教育部正與衛生官員、學校官員以及工作場所安全專家一起制定重開校園的安全指導條例。各學區可自行決定何時開放校園。州教育部將跟蹤各學區的重開。
全州大部分公校學區都計劃可能在今秋8月或9月重新開放校園。一些學區很可能會採取遠程和現場教學結合的方式。不過,各校園將會採取預防病毒的安全措施,比如,要求戴口罩、每日清潔消毒、縮減班級規模、維持6英尺社交距離等。
五、看病
牙醫複診了。牙科醫生發來電郵說他的診所5月29日試開,6月1日正式重開。真是太及時了,孩子的牙套早已鬆動,因疫情耽擱著一直無法矯正。我馬上約了時間。去之前每人收到了關於疫情和戴口罩的通知書,還要填一份身體健康情況的調查表。到診所後,助理讓我們在門口等。然後她出來為我們量體溫後才讓進去。操作臺從原來的4個減到2個以增加病人之間的間距。醫生助理人人戴著口罩面罩。陪同就醫的家長被建議沒事儘量不要進入診所,以減少裡面的人員接觸。
疫情會不會在逐步開放後再次爆發還有待觀察。一切都是未知的。人類近代也歷經了多次大災難,強大的內心才是我們最有力的武器。近一百年前的一位猶太小女孩被戰爭困於地下,卻寫下了鼓舞千萬人活下去的話語:
「我眼看著這個世界漸漸的蛻化成一片荒野,我聽到永無止境的雷鳴般的譴責聲,那也會將我們毀滅,我能感受到千萬人正經歷著的苦難,然而,假如我仰望蒼穹,我相信一切還會變好的,相信這樣的殘酷終究會結束,相信和平和安寧一定會復返。」
「只要我還活著,能看到這陽光,這無雲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
「.古往今來,猶太人經歷了很多苦難,但是這麼多年來他們依然頑強的生存著,這麼多世紀的苦難僅僅是令他們更加堅強。弱者將會倒下,而強者將會生存下來,不會被打敗。」
——安妮·弗朗克《安妮日記》
《Christina’s World》by Andrew Wyeth
大女兒參照上幅作品用相機把主人公換成了自己
小女兒的治癒性繪畫圖案
不能想像一百年前大流感發生時人們是怎樣熬過來的?都說人經過困難和挫折才會長大,孩子們能在短時間內接受也很不容易。我也感恩那些在災難中互助互愛的善良的人們。現在加州雖然在逐步開放的階段,但我還是堅持宅家政策:不出遠門、不參加聚會和不去人多的場合。來日方長,讓我們打起精神,振作起來。疫情下的新常態,大家都準備好了嗎?
感謝點「在看」
轉發、留言、或打賞,
都是最好的支持。
賞金將如數轉交作者。
圖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我們。
往期「新常態下的我們」系列:
洛杉磯拍攝暴亂,我和子彈暴徒零距離
往期「疫情下的我們」系列(23篇):
疫情,教會我些啥?
成都篇:成都 「抗疫」雜筆
肯亞篇:走出非洲
盧森堡篇:不負韶華盧森堡
香港篇:家有倆兒,家在香港
大馬篇:乖乖待在家,我在大馬的小日子
北京篇5:前前浪壽星與後後浪神獸
北京篇4:北京隔離日記
美國篇2:當疫情遇上西雅圖
武漢篇:聽,來自武漢的聲音
瑞典篇3:如果,瑞典是一條船
北京篇3:宅家抗疫,「神獸」才藝大比拼
愛爾蘭篇:沒有「科羅娜」的復活節
多倫多篇5:疫」境人生點滴:快慢雜談
美國篇1:此時,我在波士頓保持呼吸
多倫多篇4:「畫」說疫幕下的多村(口罩3)
多倫多篇3:獻愛心,天不負 (口罩2)
瑞典篇2:在每個如約的早晨,醒來
多倫多篇2:口罩,口罩
瑞典篇1:瘟疫時期的小民
北京篇2:誰能阻攔春天的腳步
多倫多篇1:今年春節,疫情下所見所思
北京篇1:2020年,你的春天什麼時候來?
歡迎閱讀作者往期文章:
再訪舊金山唐人街
美國加州開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