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西行 13】隧道模式 沿著烏江騎行,感受喀斯特地貌中的無盡隧道!

2021-03-03 未憶Yuan

2020年7月10日,我跨上自行車從家裡出發了。此行的目的地是拉薩。雖然有些倉促,卻並非心血來潮。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去做了。我不知道路途有多遠,但我絕不回頭。最終我堅持了下來,完成了這次騎行。從江西贛州至西藏拉薩全程超4000公裡,單人單車獨自騎行,歷時49天!全程視頻記錄,於是有了這部個人騎行紀錄片——《單車西行》。

這一路從中國地理的第三階梯跨越至第一階梯,包含東南丘陵、長江中下遊平原、雲貴高原、四川盆地、橫斷山脈、青藏高原等地形,還有森林、湖泊、江河、山地、懸崖、峭壁、天塹、高山、草原、雪山、冰川等地貌。一路跨過了贛江、湘江、烏江、長江、岷江、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帕隆藏布江等江河,領略了贛南紅色文化、湘西秘境、蜀道之難、雪山之絕美、高原之壯闊。

人生就像旅行,前途尚不可知,但不論是平坦大道,還是艱難險阻,你我都必須勇敢地往前走!不留遺憾、不要後悔、不要回頭!這短短的一生我們最終都會失去,你不妨大膽一些,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願你滿懷熱情,擁抱美好世間!

【觀看上集】

2020年7月22日,從贛州騎行去拉薩的第13天。

路程:重慶市秀山縣—酉陽縣丁市鎮。

進入重慶後開始體會到蜀道之難,路沿江而建,一旁是流淌的江水,一旁是險惡的巖壁。

這一路開啟了隧道模式,在峽谷間穿行!

【打賞3元,您就擁有提前觀看本集的特權。該小程序支持安卓用戶付費觀看,iOS用戶可酌情點擊文章底部打賞連結。視頻全程獨立完成,前期路途艱辛,後期燒腦掉發,我要攢錢買生發產品,請您支持,謝謝!】

這一路上部分風景:

相關焦點

  • 共享單車放隧道 究竟安的什麼心
    五經路隧道內莫名停放了約40輛共享單車,險些引發交通事故。隧道內禁止非機動車和行人進入,因此不管是停車的還是想騎車的,只要進去用車就會違規。那麼這些車該怎麼辦呢?「五經路隧道裡停了好多共享單車,剛差點撞上。」
  • 騎手騎共享單車上大橋跨島危險 騎進隧道被罰款
    原因在於,連接島內外的「四橋一隧」均禁止非機動車駛入,而目前廈門沒有跨島慢行通道供非機動車騎行。儘管如此,還是有一些騎手硬闖。昨日,記者蹲點廈門大橋20分鐘,發現6人騎車上橋,與疾馳的機動車「相伴而行」,十分危險。[現場]20分鐘內6人騎車上橋昨日下午,記者在廈門大橋調查發現,20分鐘內,有6人騎共享單車上廈門大橋。
  • 有種時髦叫「騎行」臺灣單車騎行8條經典線路
    臺灣最長鐵馬隧道單車迷與鐵道迷的聖地沿著路上的紅色線標,可選擇海濱路徑或木麻黃林路徑,步道上並有豎立生態看板,極具寓教於樂功能。推薦景點:鹽寮抗日紀念碑:屹立在鹽寮海濱公園中,八邊形的底座,正方形的碑身,高約8.8公尺。
  • 騎行臺灣 8條單車線路推薦
    在隧道南北洞口外周邊整修成為服務小站,讓民眾方便享受單車追風的樂趣。  舊草嶺隧道自行車道  推薦景點:  舊草嶺隧道南口:  草書題字「白雲飛處」(大正十一年五月,賀來佐賀太郎題)。有一說是「國雲飛處」彰顯當時日本當時國力雄厚。
  • 騎手騎共享單車闖進大屏山隧道 被罰款20元
    通訊員供圖廈門網(微博)訊(海西晨報(微博)記者陳小斌通訊員陳奕川)為了趕時間圖方便,騎手竟然無視標識標誌,把小黃車騎進隧道內,顫巍巍地走在車流中,讓人捏了一把汗。前天,這樣一件事發生在大屏山隧道,小黃車騎手也因此被處罰。
  • 【攻略】單車騎行臺灣 8條景點線路推薦
    沿著路上的紅色線標,可選擇海濱路徑或木麻黃林路徑,步道上並有豎立生態看板,極具寓教於樂功能。推薦景點:鹽寮抗日紀念碑:屹立在鹽寮海濱公園中,八邊形的底座,正方形的碑身,高約8.8公尺。騎行攻略:自行車道小檔案:長度:福隆火車站至舊草嶺隧道北口產業道路2.3公裡、隧道2.2公裡,往返約9公裡。龍門鹽寮自行車道單程約5公裡。騎行時間:1-2小時,視個人騎行速度而定。單車服務:福隆火車站周邊有多家商店提供自行車租賃服務。
  • 喀斯特地貌的成因與美景,超愛
    在中國南方水對大地的改造持續上演大地溶蝕、山嶽重塑新的景觀不斷產生它們被統稱為中國南方喀斯特(喀斯特是水對可溶性巖石改造後形成的一系列地貌,因西方地理學家最早在南歐的喀斯特高原進行研究而得名,也被稱為巖溶地貌;下圖為中國南方喀斯特分布,製圖@鄭伯容&
  • 市民騎共享單車穿行隧道 公路部門將與交警聯手整治亂停放
    廈門網訊 據廈門新聞廣播消息,今天上午10點左右,我市公路部門在雲頂隧道內發現兩名市民騎著共享單車在隧道內穿行。今天下午,又有4名人員騎行共享單車由鐘鼓山隧道植物園入口進入,經匝道往萬石隧道騎行,之後將單車停放在匝道與萬石隧道主路連接處的路沿石上,步行走出隧道。
  • 我們跟著騎友踩單車上班,一路上膽戰心驚!還畫了一幅廣州騎行「奇葩」地圖
    我們跟隨騎友徐建輝的足跡,從他家騎到工作單位感受逆行的冒險和與汽車為伍的膽戰心驚。騎行路況有多差?我們用腳丈量廣州城區,記錄13個「騎行難」的奇葩景象。2016年12月27日,我們跟隨騎友徐建輝的足跡騎車上班,從棠下BRT出發,沿著中山大道西,穿過天府路,向黃埔大道東一直往前,終點在暨南大學南門。上午8點40分,他戴上口罩和手套,在廣州自來水天河供水管理所內的草坪上「掃」了一輛橙色共享單車,駛向中山大道。
  • 美麗島國單車環島閒遊,沒有了遠去的喧囂,騎行在秀麗的景色之中
    早前臺灣推廣單車環島的宣傳給力,吸引了臺灣及世界各地的車手齊齊挑戰,軟體上和配套做得非常完善,到處都是適合專業車手挑戰的自行車道。10月份開始,秋高氣爽,氣候怡人,世界各地的單車愛好者已準備好,到臺灣一展身手,今次就先介紹一下臺中的單車好去處。
  • 高清:寶島騎行遊之體驗宜蘭舊草嶺隧道自行車道
    高清:寶島騎行遊之體驗宜蘭舊草嶺隧道自行車道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2013年07月18日19:08 由於「舊草嶺隧道」就位在「新草嶺隧道」旁邊,在此騎乘單車,偶爾還能聽到火車經過時傳來的隆隆聲。「舊草嶺隧道自行車道」是以「鐵道博物館」的概念設計,不但「單車道路面」是以仿造鐵路鐵軌的型式建造、「照明燈具」也是使用具有復古風味的油燈燈罩、同時利用隧道的避難洞口營造「火車行駛的音效」、並且於其中裝置許多廢棄的鐵道文物。
  • 喀斯特洞穴長達27公裡,你需要坐火車進出洞穴
    斯洛維尼亞共和國西與義大利接壤,北與奧地利和匈牙利接壤,東與克羅埃西亞接壤,南與亞得裡亞海為鄰,西南與亞得裡亞海為鄰。19世紀後期,一位德國地質學家在一個叫Kras的地方發現了一種奇特的石灰巖地貌。斯洛維尼亞語的單詞Kras很難拼寫,所以它被稱為喀斯特,略有變化。針對該高原最典型的石灰巖侵蝕地貌,將其命名為喀斯特地貌,國際地質學界至今仍沿用該名稱,著名的postoyne溶洞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
  • 貴廣高鐵首嘗試按圖行駛 被稱穿越喀斯特地貌過山車
    貴廣高鐵首嘗試按圖行駛 被稱穿越喀斯特地貌過山車 2014-11-28 13:00:43作者:責任編輯:李歡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被稱為「穿越喀斯特地貌
  • 世界最棒十大隧道,中國入圍的兩條長什麼樣?
    隨著現代隧道掘進技術的岀現以及英法兩國經濟的發展,這一理想終於得以實現,英吉利海峽隧道成為了隧道工程史上最蓍名的典範。為了預防隧道中出現火災等事故,設計師們在兩個主隧道之間設計了一個小型的輔助隧道。這個輔助隧道主要是用作逃生通道。
  • 騎行天下 單車探索臺灣原住民之旅
    每年臺北車展之後,照例是地坎納環臺騎行。去年騎行的主題是探索單車文化,從宜蘭開始沿著蘇花公路接駁臺九線,領略東部海岸、花東縱谷的田園風光和南回公路的原始和淵源。登錄花蓮後進行了簡單的午飯,我們就開始從七星潭沿著海岸往北騎行。從七星潭出發到武嶺頂峰正是每年臺灣KOM的比賽線路,這段路我們分開三天來完成。第一天的騎行任務並不繁重,只需要騎40km,爬上太魯閣400m高的布洛灣山月村就能落腳休息,相對輕鬆的騎行全當作是一個熱身,一行人輕輕鬆鬆地就在下午四點爬上了布洛灣。
  • 高清:寶島騎行遊之體驗宜蘭舊草嶺隧道自行車道【4】
    「舊草嶺隧道自行車道」位在新北市貢寮區,是一條北臺灣以鐵路隧道改建而成的鐵馬隧道,全長2167米。由於「舊草嶺隧道」就位在「新草嶺隧道」旁邊,在此騎乘單車,偶爾還能聽到火車經過時傳來的隆隆聲。
  • 又一龍貓隧道新秘境 絕美單車道奇幻感十足
    自臺中龍貓隧道引發全臺隧道打卡熱潮,屏東也被遊客發掘一處龍貓隧道秘境。
  • 西行記——24天騎行川藏線,相剋宗-紅龍鄉,隊友高反差點出事
    在過去的川藏線中,相剋宗-理塘的一百二十公裡,前輩們是用2天時間來完成,第一天到紅龍鄉,第二天從紅龍鄉騎行到理塘,然後在理塘休整半天。但是,現在理塘隧道已經修通,使得很多騎友選擇從紅龍鄉直接騎行前往毛埡大草原的禾尼鄉,不在理塘休整。具體的計劃和安排,應該根據隊伍抵達紅龍鄉的體力消耗來安排行程。建議的話,不趕路還是在理塘休整半天,因為理塘的風景真的很美。
  • 2016-追逐太平洋的風-臺灣環島騎行
    有時會穿過稻田和縱谷,有時毗鄰波濤擊打的海岸,有時貼近安靜的海港和喧鬧的夜市。自行車道幾乎遍布在這座島嶼的每一個角落,它們是這座島嶼的生活節奏,島嶼上的人們踩著這樣的節奏騎行在風景中。除此之外,完善的公路路網和補給設施,相似的文化和語言,距離似乎剛剛好的路線,外加熱情和專業的單車文化,必定會讓騎行的車友印象深刻。騎行臺灣的想法,來自於一個真實臺灣的吸引力。
  • 臺灣13天單車環島記
    ,去深入感受福爾摩沙之美。從臺北出發的地方最好選擇關渡或者八裡,因為這一帶租車的比較多,然後繞海邊環島的話也方便,最重要是臺北是盆地,如果不沿著海邊走的話,其他各個方向都要爬大山才能出臺北。我們選擇在關渡租車,但是關渡沒有什麼住的地方,所以我們到離關渡只有一站捷運的竹圍住下。早上起來沿著淡水河邊的綠道騎行,從關渡大橋橫跨淡水河,來到八裡左岸風光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