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破14億,用人口城市化應對老齡化

2020-12-10 新浪財經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中國人口破14億,用人口城市化應對老齡化

舉一反三

在各種因素之間做妥善的權衡,才能利用好中國的人口總量優勢,避免人口結構性的挑戰。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中國大陸人口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總人口數突破了14億。這其中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但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

中國人口規模龐大,超過發達國家和地區總人口

我國的人口規模,形象地說,比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總人口還要多。

全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總人口,包括歐盟28國的5.12億,美國加拿大的3.64億,日本的1.27億,澳大利亞紐西蘭的0.3億,以及亞洲四小龍的9000萬,一共大約有11.2億人口,比起中國大陸人口,還要少3億。

中國的人口規模,並不是一個貧窮的人口規模。中國人口增加的同時,經濟持續發展。2019年我國GDP總量達到了99.1萬億元,總量上,與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位的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四個主要發達國家的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之和大體相當。

按照年平均匯率折算,2019年中國GDP達到14.4萬億美元,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這不但標誌著中國的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也意味著人民生活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中國人口和勞動力老齡化程度加深

不過,在人口與GDP同時增長,國家實力增強的同時,也有不少挑戰。人口的持續增長意味著,儘管中國人口紅利正在邊際遞減,但仍然是一個勞動力大國。2018年中國擁有超8億勞動力資源,依然高居全球第一,但未來的形勢卻不容樂觀。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2019年,我國出生率在千分之十以上;在新生嬰兒中,二孩的比例達到了57%,現在的生育政策發揮了成效。他同時指出,我國也面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特別是存在著老齡化的趨勢。

2018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佔比和65歲以上人口佔比分別達到了17.9%和11.9%,超過了世界銀行關於老齡化社會的國際標準15%和10%。2019年,這一趨勢繼續加深,60周歲及以上人口25388萬人,佔總人口的18.1%;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佔總人口的12.6%。由此可見,趨勢發展非常快。

與此同時,中國社會的生育意願並不高。此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為1952年以來最低。

經濟發展、社會壓力大等諸多因素都會規律性地導致生育率降低。中國也不例外。中國的總和生育率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低於更替水平,中國目前的生育率不僅遠低於2.45的全球平均水平,還低於1.67的發達國家水平。最悲觀的估計認為,中國近年來總和生育率只有1.1-1.2左右,成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中國從2014年開始放寬計劃生育政策,效果卻並不如預期。2014年12月的數據統計顯示,全國符合政策規定條件的共有1100萬對夫婦,僅有70萬對提出申請,平均申請率僅為6%。遠低於此前官方預期的18%這個數字。在全面推行二孩政策後,2016年以來國內的生育率卻不升反降。

與此同時,育齡婦女人數也在不斷下滑。2018年上半年部分地區出生人口下降超過10%。有估計認為全年中國新出生人口僅為1500萬,降幅遠超預期。此外,更嚴峻的是育齡婦女人數的下降。預計2030年20-35歲的育齡婦女人數將比2018年減少29%,其中25-30歲生育高峰期婦女將減少41%,出生人口將大幅下滑。

所以,中國人口和勞動力老齡化加深的趨勢不會改變。某種程度上,如何應對中國社會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在於另一個人口結構,即人口的地區分布結構,也即人口的城市化。

以人口城市化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

城市由於規模效應,能夠有更多的工作機會,更低成本地提供公共服務。同時,服務業的發達,又能有效地延長人的勞動年齡。比如,一個60歲的老人在農村很難繼續在田間勞作,收入也不高;但在大城市中,卻不難找到一份工資高于田間勞作的工作。對於城市化而言,越大的城市,具有越大的規模效應。

從分線城市看,當下中國人口流動整體放緩,但向一二線城市和大都市圈集聚更為明顯。一線、二線城市人口持續流入,三線城市人口略微流出,四線城市人口顯著持續流出但近年有所回流。

目前,中國一二線城市總人口大約為3億,還有進一步聚集的空間。根據聯合國預測,到2030年中國城市化率將達約70%,對應城鎮人口為10.2億,比2017年增加約2億;到2047年城鎮人口達峰值時將增加約2.76億。這些人口最終分布在哪裡,對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

解決人口結構問題,本質上與人口的財富結構息息相關。人口多,規模大,人口基數,既可以做乘法,又可以做除法。所謂乘除法,是前總理溫家寶用來表述自己的執政感受的一個比喻,他說:「一個很小的問題,乘以13億,都會變成一個大問題;一個很大的總量,除以13億,都會變成一個小數目。」如今,這個數字變為了14億。

在基建投資、國家實力上,人口多,是做乘法。一人十塊錢,就是140億,可以造軍艦,修鐵路,打造中國的大國實力。在民生福利、醫保教育上,人口多,就是做除法,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預算分配下來,都有所欠缺。

所以,在各種因素之間做妥善的權衡,才能利用好中國的人口總量優勢,避免人口結構性的挑戰。

□劉遠舉(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口破14億 這是道世界級的財富算術題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中國人口破14億,這是道世界級的財富算術題 在各種因素之間做妥善的權衡,才能利用好中國的人口總量優勢,避免人口結構性的挑戰。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中國大陸人口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總人口數突破了14億。
  • 2019年中國人口總量及人口結構,城鎮化率和老齡化實現「雙增長」
    中國城市化率從1990年的26.44%持續上升到2019年的60.60%,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距離,但遠超同期印度水平。未來幾年中國城鎮化率將持續增長,城鎮化的速度將繼續平穩下降,預計到2035年,中國城鎮化比例將達到70%以上。2019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8484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5162萬人,減少1239萬人。
  • 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
    「65歲+」5年後將破2億,應對老齡化最重要窗口期開啟自2000年邁入老齡化社會之後,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程度持續加深。到2022年左右,中國65歲以上人口將佔到總人口的14%,實現向老齡社會的轉變。
  •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我國是當今世界老年人數最多的國家,2019年底,已有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54億,預計2025年將突破3億,2033年將突破4億,2053年將達到4.87億的峰值。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讓每位老年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靜心、舒心,實現廣大老年人及其家庭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嚮往,發揮老年人在經濟社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必將進一步彰顯黨的初心使命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 任澤平: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刻不容緩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人口過多論」的理論基礎是「適度人口論」,認為中國5-7億人合適,缺乏以動態發展眼光地看待承載力問題,一邊享受14億人口的巨大人口紅利和巨大市場優勢,一邊又幻想7億人口會讓生活更美好。中國高鐵裡程居世界之首,在美國、歐洲之後第三個自行研製民用大飛機,網際網路經濟、共享經濟等引領全球,均得益於中國巨大的人口體量以及胡煥庸線以東的較高人口密度。就像俄羅斯總統普京稱,俄羅斯領土雖大、但沒有一寸多餘,中國14億人口也沒有一個多餘。
  • 陳新光: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道路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到本世紀中葉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性、綜合性、指導性文件。未來較長時期,中國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我國自20世紀末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老年人口數量和佔總人口的比重持續增長,2000年至2019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從1.26億人增加到2.5億人,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從10.2%上升至17.9%。在這2.5億老年人口中,75%的老年人患有一種以上慢性病,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約4000萬。
  • 2050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或近5億 老齡化挑戰如何應對?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經濟觀察)2050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或近5億 老齡化挑戰如何應對?中新社北京6月12日電 (夏賓)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近日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下稱「報告」)顯示,從2035年到2050年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高峰階段,根據預測,到2050年中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3.8億,佔總人口比例近30%;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接近5億,佔總人口比例超三分之一。
  • 「十四五」期間中國老年人口將破3億 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
    ,這就要求我們適時調整法律制度,以促進人口與自然、社會等方面的均衡發展● 在法律層面上,亟須對人口與計劃生育法進行更加系統、綜合、全面和根本性修改,出臺人口與計劃生育公共服務保障法,為我國新時代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供法治化保障根據相關預測,「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人,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
  • 歐洲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歐洲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歐盟27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達9050萬,佔總人口的20.3%,已整體步入「超高齡社會」。到2050年,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1.298億,佔總人口的29.4%。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老齡化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要充分評估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的影響。
  • 從歷年人口出生數據解析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總人口由1949年的5.4億人發展到2019年的14多億人,年均增長率約為1.4%。龐大的人口總量為中國經濟騰飛提供了寶貴的人力資源。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是一個綜合性的國家戰略,人口政策只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還需要其他相關政策相配合,包括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髮經濟;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等。根據相關預測,「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人,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 歐洲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際視點)
    歐洲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歐盟27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達9050萬,佔總人口的20.3%,已整體步入「超高齡社會」。到2050年,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1.298億,佔總人口的29.4%。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老齡化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要充分評估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的影響。
  • 英媒關注遼寧應對人口老齡化:提高退休年齡 鼓勵老年人創業
    參考消息網7月13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的遼寧省正計劃提高退休年齡,並鼓勵退休人員創業或繼續工作,以幫助應對這個東北省份迅速老齡化問題,遼寧省人口超過4000萬。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7月11日報導,推遲退休年齡措施在中國尚屬首次推出,該措施旨在應對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中國的近14億人口的平均壽命不斷增長,而出生率卻仍然很低。報導稱,這個問題在遼寧省尤其尖銳,因為當地經濟發展緩慢,很多年輕人都前往其他省份工作。報導還稱,省政府尚未公布新的退休年齡,目前男性退休年齡為60歲,女性為55歲,藍領女性為50歲。
  • 吳玉韶: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需形成「六個共識」
    中新社北京11月14日電 (記者 王祖敏)全國老齡辦黨組成員、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吳玉韶14日表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必須破除認識誤區,統一思想,儘快形成「六個共識」。由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主辦的「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專家座談會當日在北京舉行。吳玉韶稱,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雖已20年,但全社會對人口老齡化國情、老齡社會、如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等方面還存在著諸多認識誤區。他認為,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需儘快形成「六個共識」。一是依法應對共識。
  • 「十四五」期間中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 邁入中度老齡化
    改革生育政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 邁入中度老齡化專家呼籲  ●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核心不在於老年人數量的增加,而是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開始絕對減少,而且有愈加嚴峻之勢,國家人口均衡發展和人口安全面臨挑戰  ●人口的發展形勢是動態的,
  • 歐洲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努力挖掘「銀髮經濟」商機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歐洲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際視點)核心閱讀人口老齡化是歐洲當前面臨的一大挑戰。歐洲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歐盟27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達9050萬,佔總人口的20.3%,已整體步入「超高齡社會」。到2050年,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1.298億,佔總人口的29.4%。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老齡化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要充分評估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的影響。
  • 任澤平: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老齡化少子化加快
    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達12.6%。人口因素變化緩慢但勢大力沉,中國少子老齡化問題已日趨嚴峻,抓緊調整人口政策事關人口健康可持續和長期經濟增長。生育政策調整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一。應儘快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 中國將迎來人口危機!「老齡化加出生率下滑」,經濟發展怎麼辦?
    中國將迎來人口危機!「老齡化加出生率下滑」,經濟發展怎麼辦?推薦語:一直以來,中國都是以人口大國的形象存在,資料顯示我國人口數量目前已經達到了14億,城鎮人口比重超過60%,城鎮化水平繼續提升,勞動年齡人口有所減少,勞動力資源依然豐富。
  • 澳門研究機構發布報告探討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
    新華社澳門4月22日電(記者郭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夥伴)基地——澳門城市大學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22日發布《澳門特區應對人口老齡化研究》報告。  澳門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兼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葉桂平介紹,人口老齡化是全球面臨的主要社會問題之一,也是現今諸多社會問題的核心。這份研究報告總結了澳門特區人口老齡化現狀、特點和未來發展趨勢,結合澳門特區人口老齡化和產業結構的演變歷程,分析了人口老齡化給澳門特區經濟、社會各方面帶來的影響。
  • 每日一詞∣人口老齡化 population aging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規劃》明確,到2022年,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到本世紀中葉,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適應的應對人口老齡化制度安排成熟完備。
  • 聯合國預測2100年,世界人口將高達110億,中國的人口是多少?
    眾所周知,全球人口數量一直都以直線上升的趨勢不斷增加,在之前的一次中國人口普查中,我國居民人口達到了13億多人,直到如今,預估我國人數將達到將近14億,這是多麼驚人的增長。這僅僅是中國這一個國家,全球人口數量的增長,更是難以想像,所以說我們的地球承載了太多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