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孔城老街的水還未退盡
新安晚報 安徽網(www.ahwang.cn)訊 「水是退了一點,但是家裡被衝得亂七八糟,現在還沒辦法回來住。」昨天下午,桐城市孔城老街70 多歲的楊女士正在家收拾東西,家裡的水雖然已經退了,但是停水停電,仍無法居住。新安晚報、安徽網記者探訪了解到,孔城老街目前水位明顯下降,除部分低洼地段仍有膝蓋深的積水外,其他地段的水已經退去,但目前沒有一位居民搬回來住。
洪水退去,居民急著回家看看
今年62 歲的鐘直國在孔城老街南端經營一間小店,由於老伴到上海帶孫子去了,他一個人在家賣點雜貨過日子。「1 號發大水,我2 號就上去了。」鍾直國說的「上去」,是指地段高一點的孔城初中安置點,他已經在那裡住了大半個月。
「今天回來看看,順便收拾一下房子。」鍾直國帶著記者走向他的小店,那裡也是老街地勢最低的地方。記者注意到,孔城老街整個北半幅已經沒有積水,而在7 月3 日記者來採訪時,這裡還有齊大腿深的水。而南半幅老街上還有積水,最深的地方依舊有膝蓋深。記者一路趟水來到了鍾直國的小店。
鍾直國打開大門,記者看到屋內仍有積水,並發出一股腥臭味。「這些啤酒、飲料都是我從水裡撈出來的,回來收拾就是收拾這些東西。」鍾直國說,老街上的水是從16 號開始退的,按照這個速度,他估計過兩天就能回家住了。「但是要收拾的東西還很多,除了淤泥、垃圾,還有床,你看洪水泡過之後,床都塌了。」鍾直國說:「走的時候我把冰箱架在凳子上,還是被泡壞了。」
記者在孔城老街探訪時發現,回家收拾東西的居民有不少。65 歲的吳女士和兒子兒媳一起在家打掃衛生。「我們住的地方很小,很想回來住,但是現在房子問題很大。」記者注意到,吳女士的房子是很老的木質結構,洪水泡過後,門都沒法關上了。
孔城鎮政府外聯辦副主任吳春富告訴記者,由於洪水剛退,供水供電還沒有完全恢復,所以目前回家探望打掃的人多,但還沒有人回老街居住。
災後重建,任務艱巨尚未開始
「桐城市的大雨一直下到6 號,雖然之後就沒有什麼大雨,但是被淹的地方水位卻沒怎麼退,所以災後恢復重建還沒有全面開始。」桐城市外宣辦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雨過後,桐城市4 個萬畝圩全部破堤,很多村莊被淹,災後重建任務較重。
據介紹,6 月30 日18 時至7 月10 日7 時,桐城市累計雨量達到456 毫米~699 毫米。截至7 月17 日8 時,有10 條河流15 處漫破,12 條河流32 處坍塌,5 條河流16 處管湧,4 條河流8 處滑坡。這直接導致受災人口眾多,截至7 月17 日8時,受災人口達40.5 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一半以上,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超15億元。
記者了解到,桐城市遭遇洪災後,社會各界紛紛解囊相助,截至7 月14 日,市鎮兩級共接收現金捐款663 萬元,物資折款442 萬元。同時,桐城市政府先後分兩批下撥救災款830 萬元用於受災群眾安置,近期準備再追加500 萬元。
「由於我市緊急轉移安置人員數量居安慶市第一,集中安置點內人數眾多,為保障他們的日常生活,我們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加之抗洪搶險各項投入以及後期水毀工程恢復任務艱巨,我市財政面臨巨大壓力。」桐城市外宣辦一名負責人說,災後重建中,希望上級部門能在搶險、救災、水毀工程恢復等經費方面給予傾斜和幫助。
李雪蓮 新安晚報 安徽網星級記者 徐文兵/文 記者劉玉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