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價過高,六位數一平,逼的普通人只能住「棺材房」?

2020-12-12 九個頭條

這幾年來,每一個為了事業奔波奮鬥的年輕人都繞不開一個話題——買房,對於很多人來說,朝九晚五辛苦工作就是為了能夠擁有一個自己能夠歇腳的家。有時候買房不僅得考慮自己居住問

題,還要考慮交通、學區房、升值空間等等等等,房貸成了大多數人背負的重擔。

而在大城市的人想要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就更難了,這幾年一線城市的房間只有漲幅大和漲幅小兩個選擇,自己的工資卻跟不上房價的漲幅節奏,讓很多人望房卻步、望房興嘆。

對於北上廣深這樣的城市,五六萬一平的均價已經讓年輕人努力得十分辛苦,更不要提香港這個在全世界房價排行都能佔據前列的城市了。據今年的數據來看,香港的房價已經高達每平米16萬人民幣的價格,「寸土寸金」甚至「寸金難買寸土」的情況在香港屢見不鮮,有的人奮鬥一生的積蓄在香港都不夠付一套普通房子的首付,房價實在讓人壓力巨大。

也是因為這樣高昂的房價,讓香港的房屋設計出現小巧、便捷的特色。房地產面對香港土地越來越少的情況,相應的設計了越來越小的戶型設計,這樣的小戶型不僅能讓開發商多賣出去幾套,也能讓更多人買得起房,一經推出在香港就得到了很高的接受度。

例如「棺材房」就是其中一個代表。「棺材房」是香港獨特的一種房屋戶型,通常佔地面積非常小只能放下一張床,這也是「棺材房」的名稱來源。這類房子在香港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劏房,面積從最小的5.1平米到最大的16平米,都是非常擁擠狹小的戶型,比如16平方的,最小單位開盤定價390萬,裝修了廚房、廁所、浴室後,實際活動的空間就僅剩66尺(約6平方米)。這裡可以發現,香港的房屋尺寸甚至還有「尺」這個單位,這也是因為戶型太小,用標準單位反而讓消費者難以估測實際大小,房地產商直接用「尺」作為單位進行售賣,也能看出這些戶型通常有多小了。

在內地生活慣的朋友也可能會有疑問,這麼小而擁擠的房間真的有人買嗎?難道不會住起來很難受嗎?

事實上,在香港,每一個樓盤開售都會很快銷售一空,香港對於房屋還存在很大的缺口,再加上房價實在過於昂貴,哪怕是這樣的棺材房也至少售價為100萬人民幣上下,有的人奮鬥一輩子也不一定能買到一套「棺材房」,這樣在香港售價不算高的房子還是很有市場的。

儘管香港地區有著高收入,但是如此高昂的房價讓當地人生活壓力激增,在這樣狹小的地方生存真的能開闊眼界獲得滿足嗎?

相關焦點

  • 香港普通人的心酸:一家3口擠進10平方「棺材房」,看完令人心酸
    香港普通人的心酸:一家3口擠進10平方「棺材房」,看完令人心酸。對於大多數來到香港打拼的人來說,在香港只能夠租房子住,因為即使奮鬥了多年也難以在寸金寸土的香港立足,更別說是買房了。所以有許多的在香港打拼的普通人就只能住進了「棺材房」。
  • 全世界「最貴」的香港,現在房價高成什麼樣?「棺材房」都按尺算
    中國的房價水平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比起來一直以來都是比較高的,尤其是四大一線城市,一直都處於領先地位。但這四個城市的房價並不是最高的,我國房價最高的城市一直都是香港,而且香港的房價水平不只是國內第一,同樣也是世界第一。
  • 為什麼香港人寧願擠「棺材房」,也不想住大陸?網友:做法很明智
    在香港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每一份土地都是錢,人多地少讓這裡的房價日益緊張了起來,越來越多的人在香港買不起房子,買不起房子就只能租了,普通人租房也只能住在勉強擠得下一個人的「籠房」或棺材房中,居住環境非常惡劣,可是這樣,這些人依然沒有想過到居住條件更好些的大陸,是什麼原因呢?
  • 沒見過香港的「棺材房」 ,你都不知道住得多幸福!
    棺材房面積≤4㎡,最小的不過1.4㎡僅僅放得下一張床人在裡面只能躺著租金約合人民幣1600~3200/月當橫向空間已經無法再被利用時房東們把目光投向了縱向空間棺材房應運而生在油麻地、深水埗、觀塘有些人每晚都睡在 " 棺材 " 裡在原有的板間房的基礎上
  • 香港房價有多可怕?蔡少芬90平房子擁擠不堪,卻是香港頂級豪宅!
    確實,有了自己的房子,就不用擔心房東突然上漲租金,不用擔心租期到了沒地方住,而且住得也更自由了。但現實是,現在的房價已經瘋狂到了普通人可能連買個廁所都買不起的地步了。在以房價高為代表的幾個城市中,香港的房價用恐怖二字形容絕不誇張。
  • 香港平民居住環境狀況,「棺材房」狹窄逼仄,廚房廁所共處一室
    說到香港,很多人想到的是繁華的大都市,到處都是車水馬龍,城市永遠沒有黑暗,經濟發展迅猛,是一個奢華的發達之地,但是實際上,香港依然還有一種讓人透不過氣的氛圍,甚至讓人絕望,那就是普通人的生活狀態。香港經濟發達,土地面積小,因此房價很貴,這裡存在著大陸人沒聽過的「籠房」和「棺材房」,也就是說,人們的房子就好像籠子和棺材一樣狹窄。在大陸,一般一家三口居住在四五十平的房子裡就可以被稱作是蝸居了,但是在香港,一家幾代人共同居住在一個四十平的房子裡也很常見,就是這樣的房子,租金也要3000塊一個月,就是這樣還有很多人願意租下。
  • 香港人寧願住「棺材房」,擠在狹小空間,為何也不想到內地買房?
    很多人說香港是個「彈丸之地」,到處都是高樓大廈,然而香港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看到的電影裡那樣光鮮亮麗,其實這裡的貧富差距也是很大的,很多窮人也在為生計吃住而發愁,電影裡看到的富豪都是住的寬敞明亮的房子,但是一般普通人或者更窮一點的人呢?
  • 沒見過香港的「棺材房」 你都不知道自己住得多幸福!
    沒見過香港的「棺材房」 你都不知道自己住得多幸福! 人在裡面只能躺著 租金約合人民幣1600~3200/月 房子已經小到沒有足夠可利用空間 就開始開發縱向空間 於是棺材房應運而生
  • 為提升窮人幸福感:香港推出水管房,月租3000,不用再擠「棺材房」
    為提升窮人幸福感:香港推出水管房,月租3000,不用再擠"棺材房"隨著社會的發展,房價越來越高,很多人面臨著買不起房子的困境。特別是在第一線的城市,萬一是平的住宅價格,安家就更難了。因此,日本曾出過膠囊,香港曾出過棺材室香港是一個國際化程度很高的城市,曾經是中國大陸居民的購物天堂。作為一個港口城市,香港的經濟發展實際上比大陸的許多城市早一些。當然,經濟發展的程度相對較高。只是,我相信去過香港的人都知道,在這裡密集的高層建築中,真正的安家真的很難。香港房價之高,一般人受不了,一般地區二十萬一也要平。一般人在這裡真的很難買房子。
  • 香港推出水管室,比棺材房要好很多,提高了人們的幸福感
    隨著社會的發展,房價也是越來越高了,很多人都面臨著買不起房子的困境, 特別是在一線城市,房價高得離譜,安家就更難了, 因此,日本推出了膠囊房間, 香港推出了棺材房, 生活空間太小,很壓抑, 讓我們看看今天在香港新上市的一種。
  • 繼「棺材房」之後,香港又推出「水管房」,年輕人直呼:福音到了
    越來越多的人們會到大城市去打拼,大家都知道在一些一線城市,房價大都在七八萬一平米,從而也使得現如今租房子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但即便如此,這些大城市的房租也是相當不便宜的,為了減輕在外打拼的年輕人壓力。日本曾經也推出過膠囊房,而香港也是推出過棺材房供打拼的年輕人居住。然而繼「棺材房」之後,香港又推出「水管房」,年輕人直呼:福音到了。
  • 香港的「棺材房」,十平米住著一家三口,意外成為網紅拍照地
    你對香港的第一印象是什麼?遍地的古惑仔,還是繁華的大都市,高檔餐廳,還是街頭的魚丸大排檔,每個人眼中的香港可能不一樣,而真實的香港,確實是與很多人的印象有所不同,還有香港的「棺材房」,十平米住著一家三口,卻意外成為網紅拍照地。
  • 為何香港人寧願住8平米「棺材房」,也不去內地買房?原因很無奈
    想必大家對香港這座美麗的城市都很熟悉吧,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香港在全球都有很高的知名度。香港面積狹小,居民居住成難題香港作為國際化的大都市,當地的發展能與我們所熟知的北上廣深所媲美,正因為如此香港吸引了大量的人口。雖然當地人口僅有不到800萬,但是由於面積僅有1106平方公裡,倒是讓香港成為了世界上人口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
  • 香港最小「棺材房」開售超240萬!「我還活著,已經住進棺材了」
    「我還活著,已經住在棺材了。」前段時間,香港最小房屋出售,再次「轟動」國人。15平售價百萬,足丈不過五步,面積還沒一車位空間大,四塊瓷磚就鋪面廁所。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持續高漲的房價,物價的提升,導致籠屋、棺材房、太空艙、陽臺屋、貨櫃屋,水管屋、劏房等各種各樣為了滿足最基本住房需求的「奇葩房屋」層出不窮。
  • 25萬香港人住在不足10平的房子,更殘忍的是:活著卻住進了棺材
    25萬香港人住在不足10平的房子,比這更殘忍的是:我還沒死,就已經住進了棺材最近在微博上來自@今日俄羅斯RT發布的一個關於香港住房的紀錄片《方寸間的地獄》刷爆了網絡>那就是省錢買房而香港房價最高的地方不是中環、淺水灣或山頂豪宅而是最貧窮的深水埗這裡每尺(約0.09平),最高租金可達300港幣這樣1平米便將近3000元
  • 劏房棺材房籠屋已Out!香港現「水管房」僅需10萬
    劏房棺材房籠屋已Out!   狹小的土地面積以及高昂的房價,   香港的水管屋也不失為一種   緩解香港住房短缺問題的一種方法吧!
  • 香港住房眾生相:我花八千塊,住進棺材裡
    如果你每月只能拿出3000塊,那麼只能住這樣的。香港傲林軒劏房,平均租金8000港幣/月。單人住劏房都是奢侈,這裡往往擠著一家幾口。劏房雖小,尚有一絲煙火味,而下面要說的「棺材房」和「籠房」,人活在裡面,可能比坐牢還痛苦。
  • 繁華背後的辛酸:香港20萬人住「棺材房」,4平米空間擠下一家人
    繁華背後的辛酸:「棺材房」只放的下一張床,4平米空間擠下一家人海德格爾曾說:「人,要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然而在表面上看起來無比繁華的香港,「詩意地棲居」對許多人來說卻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望。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住房問題一直困擾著底層老百姓,對於房子:價高買不起、房租貴也租不起,於是為了滿足最基本的住房需求,香港出現了各種你意想不到的房屋構造,比如劏房 、籠屋、太空艙、陽臺屋、貨櫃屋等,沒住過香港這些奇葩的房屋,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幸福。
  • 香港最小「棺材房」開售超240萬!比「籠屋」更殘忍的是:「我還活著,已經住進棺材了」…
    15平售價百萬,足丈不過五步,面積還沒一車位空間大,四塊瓷磚就鋪面廁所。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持續高漲的房價,物價的提升,導致籠屋、棺材房、太空艙、陽臺屋、貨櫃屋,水管屋、劏房等各種各樣為了滿足最基本住房需求的「奇葩房屋」層出不窮。
  • 避免窮人再住「棺材房」,香港發明水管房,年輕人呼籲:趕緊普及
    根據數據的統計,香港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積僅有13平方米,如果將大量的百平米的住戶扣去,可以知道香港窮人的住房面積有多小,幾乎是沒有下腳的地方。對於這樣的一個寸土寸金的城市,當地窮人的生活環境特別差,所以出現了很多獨特的「房型」,就比如「籠屋」和「棺材房」。香港高額的房租讓很多窮人租不起房子,所以很多時候他們就需要一個更為差勁的住房環境,就比如「棺材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