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雲峰去阿爾及利亞的機票和護照
招工簡章
回國承諾書
中介已人去樓空
7月4日,雖然房雲峰迴國已經一個星期了,但是回憶起不久前自己在阿爾及利亞的種種遭遇,他還是有點心有餘悸,同時也心存不甘。
今年2月,30歲的房雲峰在電視上看到了一則招聘海外務工人員的中介廣告,4個月後,這位來自鎮江句容的電焊工便踏上了阿爾及利亞的土地。
他和勞務公司籤了兩年的合同,但是連他自己都沒想到,不到一個星期他就想回家了。而且為了儘快回國,他不惜以不能適應當地氣候為由,在繳納了14000元之後「自願回了國」。
從頭至尾,他只在阿爾及利亞待了半個月……
看上去很美
招工簡章上稱海外打工「年收入12萬元,不封頂」
事情起始於今年的2月18日,房雲峰和父親在電視上看到了句容金利勞務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利公司)打出的一則中介廣告,聲稱「相比國內,去阿爾及利亞房建項目打工能賺到更多的錢」。
他父親很是心動,向金利公司繳納了一萬元報名費,其中五千元為出國準備金,另五千元為協議押金。
後房雲峰的父親因故未能前往,而當房雲峰聽說施工方也需要電焊工時,便考慮頂替父親出國打工。
金利公司的招工簡章寫得很明確:「本公司受江蘇大型對外承包資質建築企業的委託,急招赴阿爾及利亞大型住宅工程項目瓦工、木工、鋼筋工、油漆工、水電工、架子工、電焊工等300名……」招工簡章也宣稱:合同保底工資280元/天,夥食費自理15元/天(主要避免浪費),採用計件包工制,多勞多得,一般年收入12萬元左右,上不封頂……
「家裡條件不太好,出去就是想多掙點錢。」房雲峰對現代快報記者說。
直到出國,房雲峰他們始終沒拿到打工合同
5月底,金利公司叫房雲峰等來籤署合同,合同另一方是常州君邦建築安裝勞務有限公司。 準備籤合同時,有人發現合同文本和招工簡章的說法不太一致。
「合同上寫的是點工,280元一天,扣除每天15元夥食費就只有265元。而招工簡章上說的是包工。」房雲峰說,「當時中介解釋說,280元一天是保底的基本工資,多勞多得還有得漲。他們讓我們放心,說合同就是走個形式。」
大夥在合同上簽了字,但合同始終沒有回到房雲峰和這些出國打工者的手中。他回憶,「合同一式三份,中介說要給我們一份,但必須是在他們蓋過章我們出國後,由家屬來領。」
7月5日,現代快報記者越洋聯絡到了仍在阿爾及利亞打工的房雲峰的工友吳宇航。他證實了房雲峰的說法,「現在的待遇確實是點工,幹一天活拿一天錢,一天總共只有280元。」他也證實,他和同一批來自句容的工友都沒有拿到合同。
記者隨後撥通了常州君邦建築安裝勞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才和的手機,他對房雲峰沒拿到合同的說法矢口否認,「他人都回來了怎麼會沒有合同呢?他沒合同是怎麼出去的?」
而據房雲峰介紹,就在前一天,該公司會計吳某在電話中還承認沒有給他合同,「會計說,你跟本公司解除勞動關係了,要這份合同已經沒有意義了,況且合同都沒有蓋章。」
果然有貓膩
想回國遭中介反問「人家能做你為什麼不能?」
6月9日,在自己支付了體檢、護照、車票等一系列出國費用後,房雲峰踏上了去往阿爾及利亞的旅程。 6月11日,包括房雲峰在內的總共47位工人到達了目的地。
施工方負責人第二天召集大家開會,他提醒說,這邊醫療條件、環境、安全措施都比較差,出了事要自己負責。
房雲峰說,「這和他們招工時說得不一樣,我就打電話問國內的中介,結果中介反問我『人家都能做,為什麼你不能』。我說你這是欺騙。」
之後大夥打聽到確定是每天工資總共就只有280 元。房雲峰很氣憤,「中介說一年不低於12萬我才去的。如果我知道是去做點工,一年也就賺七八萬,我就不去了。我在家還賺六七萬呢。」
也是在那次會議上,施工方以幫大夥填一些信息為由,把每個人的護照收走了。
說好的電焊工竟然變成了「熟練抹灰工」
房雲峰介紹說:「中介說工地靠著市中心買東西很方便,還有無線網。去之後才發現都是土胚房,夥食很差,到處是蒼蠅。」
覺得受騙的房雲峰待了一個星期後便提出要回國。他打電話給中介的李姓負責人索要護照。李讓他找施工方,中介與施工方相互推諉。最終,施工方根據其產生的費用,提出只要交兩萬塊錢便歸還護照。而在詳細列舉了費用清單後,房雲峰繳納了14000元,並寫了一份自願回國承諾書,稱「不適應此國氣候」才得以回國。隨後施工方將包括護照在內的所有證件交還給了房雲峰。房雲峰意外發現一份公證書,上面寫明他被金壇某建設公司證明為熟練抹灰工……
「我從沒接觸過這家建設公司,我報名時和合同上寫的都是電焊工,怎麼到了這裡就變成泥瓦工了呢?」實際上到了工地,房雲峰才得知這裡需要的是泥瓦工,而非電焊工,「他們說以後會有電焊工的活,但最多做一到兩個月,其他時間我不會做泥瓦工就只能做小工。」讓一個電焊工去做小工,這也是他決定回國的原因之一。
而常州君邦建築安裝勞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才和在與記者通話時,則稱此事「不存在」。
回國討說法
中介已人去樓空,說沒有的中介費也有了
6月27日,回到句容的房雲峰試圖找金利公司討說法,但金利公司已人去樓空。該公司李姓負責人在電話裡給出的解釋是「並未跑路」,「最近不招工了,九月還會回來。」
當房雲峰索要押金時,金利公司給出的說法則是,「這是中介費,不會退還。」房雲峰對此很氣憤,「我們交給中介是一萬塊錢一個人,5000塊錢是協議押金,另外5000元寫的是出國費用,沒有中介費。可等我回來,中介只願意退我5000塊出國費用。如果一開始就知道有中介費的話,我就不會去。」
現代快報記者隨後多次致電李姓負責人,但其手機始終為語音留言。
律師:中介虛假宣傳,應付法律責任
現代快報記者就此事採訪了江蘇諾法律師事務所律師彭其軍。他表示,如果中介公司確實是通過虛構待遇欺騙勞動者出國打工的話,就需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同時,他也提醒,勞動者在籤署合同時一定要多加注意,一切都以合同為準,就這件事來說,無論房雲峰與其工友們籤署的是勞動合同還是中介合同,都應留存一份合同作為證明。
「遇到類似事件一定要多注意收集證據。」彭律師表示,如果證據充分,勞動者可以考慮走法律途徑,對侵犯其權益的相關機構提出法律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