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被譽為「海灣上的燈籠」新加坡蘋果第三家專賣店在濱海灣金沙正式開幕。這是全球首家水上蘋果專賣店,也是蘋果全球首個球形零售店,依舊由蘋果御用設計師Foster and Partners操刀!
開幕消息一出,預約參觀名額瞬間爆滿,門店限制了入場人數和進店體驗時長,但依舊吸引了不少顧客前來拍照打卡!
獨樹一幟的圓球形設計成城市新地標
專賣店設於已停業的夜店Avalon原址,延續了蘋果近40年的歷史,視新加坡為重要的技術和創意中心。
除了獨特的地理位置,球體的形狀讓人聯想到海上的泡沫,它光滑的曲線與其周圍摩天大樓的銳角形成對比。到了夜晚,光線從內部透出,讓它更顯得輕盈透亮。
結合「水上門店」的元素,這次的LOGO採用了鮮豔的紅色,設計師將水波紋的元素延展到LOGO圖形上,五彩繽紛的視覺設計,讓整個建築顯得更加別致。
建築採用低調前衛的藍色與濱海灣的地標建築交相呼應,全玻璃穹頂是自我支撐的,由114塊玻璃組成,僅用10條狹窄的豎條相連。可以360度欣賞新加坡的美景,濱海灣、魚尾獅、濱海藝術中心等著名地標也都盡收眼前。
在穹頂的頂端有一個「靈感來自羅馬萬神殿」的眼洞,讓整個空間充滿了光線。每根之間的遮陽板都是特地定製的,隨著高度的升高密度逐漸加大,以遮擋白天的熱量和眩光,而位於底層遮陽板為觀賞周邊的景色提供足夠的空間高度。
環繞大廳,10棵榕樹點綴在皮質的座椅之中,凸顯出「花園之城」的獨特景致,科技與自然在這裡和諧共生,十分有生命力!
高水準室內空間營造極致購物體驗
一貫的高水準室內空間和細節繼續為顧客提供蘋果標誌性的購物體驗。門店一共有三層,包括地下兩層及水面上一層,通過自動扶梯連接。這是蘋果首次在店內安裝自動扶梯,並採用鏡面拋光的不鏽鋼覆蓋,頗富未來之感。
水上一層是各蘋果產品的展銷空間,水下是蘋果的售後服務以及舉行專業活動的「會議室」。蘋果的第一個水下會議室被打造成一個溫暖的木質色調的舒適空間,是那些有興趣接受培訓人與蘋果團隊見面的地方。
同時店裡還有一個帶有巨大的視頻牆的論壇,它將成為蘋果濱海灣金沙店的亮點,用於展示當地藝術家的作品。
「海灣上的燈籠」進入方式也獨具特色,人們可以從濱海灣金沙的地下2層直接進入,穿過水下45m長的義大利Serpeggiante Castagna石材牆面通道,其中陳列著精選的蘋果產品和配件。地下通道的盡頭就是商店的自動扶梯,將你帶入核心空間球體穹頂。
也可以選擇從水面上的木質步道進入。值得一提的是,木質步道進入玻璃球之後,是一個隱秘的高反材料的LED牆背後,繞過之後球體穹頂才映入眼帘。
由於冠病疫情關係,目前訪客只能從濱海灣金沙購物中心的水底通道進店,參觀購物完畢可選擇原路返回或從一樓的水上步道離開。
進入店內後店員將對顧客提供一對一的服務,每名顧客只有15分鐘的時間可以瀏覽和購物,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兩米的距離。
一直秉持著「將高科技、生態學與本土文化結合」為設計理念的Foster + Partners不斷帶給人們驚喜。從米蘭蘋果店的流水入口,到泰國的圓柱形玻璃立面,再到美國品牌總部,每一次都突破了人們對於傳統零售店形象的認知,這次也依舊。
全球最新開幕的新加坡濱海灣金沙蘋果旗艦店,從建築、結構、設計都作出了極大的突破,為城市居民帶來了全新的互動感受,使其成功的成為新加坡的新標誌。
以社交為核心體驗,打造「城鎮廣場」
蘋果零售店遍布世界各地,新穎的設計層出不窮,他們致力於為人們提供一個「有豐富生活」之處,打造「城鎮廣場」的概念,讓交流、創造、社區、融入本土文化……
北京三裡屯店
北京三裡屯蘋果店是蘋果在中國開設的第一家分店,前不久Foster + Partners剛完成了蘋果店的重新設計。
全新的蘋果店搬遷至與前一個相鄰的更顯眼的地點,該地點尋求創造與周圍的步行街一個新的對話,解決大型開放廣場的問題,這是該地區的社會焦點。
這家商店有一個多孔的建築圍護結構,四面八方都開敞著,並連接到多層流通網絡。面向中心廣場的主要玻璃幕牆使內部的展示區域充滿自然光。商店兩邊的兩個石階通向上層的「天才小樹林」。四周綠樹成蔭,後面的玻璃幕牆讓光線進入空間,並使內外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
蘋果華盛頓Carnegie Library
2016年,蘋果決定將美國首都的一座新古典主義建築——具有百年歷史的卡內基圖書館轉變為帶中庭的時尚零售空間,並舉行活動以「娛樂和啟發當地人民」。
在改造過程中,Foster+Partners和蘋果設計團隊復原了建築原有的宏偉樣貌,走進這棟建築,與其說它是個蘋果店,不如說更像個藝術空間。
新店面共有北側與南側兩個出口。北側出口新建了大理石階梯,南側出口原是圖書館的前門,現在連接著未來將舉行演唱會等活動的戶外廣場。
蘋果店的開張,將閒置的公共空間翻修並返還與大眾使用。為呼應卡內基圖書館自由傳播知識的初衷。Apple Carnegie Library每天舉辦免費攝影、電影製作、音樂製作、程式語言、設計等活動,包括由當地藝術家和世界級創作作者帶領的課程。
米蘭自由廣場蘋果體驗中心
米蘭Apple Store圍繞著充滿戲劇性的水景展開,成為米蘭自由廣場上的新坐標。廣場上通向店鋪的臺階,層層向下遞進,形成一個小劇場,水幕則寓意劇場的幕布。
門店的設計結合了義大利廣場的兩個基本元素 ——水和石頭,而玻璃立方體作為入口的造型,是希望體驗者通過層疊包圍的噴泉,接受多感官體驗 。
噴泉在這座八米高的玻璃幕牆兩側綻放,孩子可以體驗「沉浸式娛樂,它實現了走入其中,又不被浸溼的奇妙感受。
美國紐約第五大道門店
Foster + Partners設計的蘋果第五大道旗艦店通過創造三個立面的出入口來復興該廣場,從而彰顯蘋果不斷進取和創新的精神。
門店前的廣場是成為完美展示蘋果價值觀的舞臺,被樹蔭遮蔽的線性噴泉和石制座椅在繁忙的交通中為市民創造了一個休憩之地,形成安靜的緩衝區。除此之外,旁邊還有兩個獨立的輔助入口,通往下面的商店。
訪客順著圓形升降梯,或不鏽鋼樓梯來到玻璃立方體下方。這些樓梯與升降梯的每個零件都由鏡面不鏽鋼製成,反射了周圍景觀與能量。
芝加哥·Pioneer Court廣場
Foster及其合伙人為芝加哥設計了「最雄心勃勃」的Apple商店,使用大面積玻璃作為外牆和看起來形似macbook的屋頂。它位於芝加哥壯麗大道Pioneer Court公共廣場。
設計團隊在商店的兩側放置了一對花崗巖樓梯,作為從廣場到河岸的新通道,而為了保持空間的曠達視野,巨大的玻璃牆高達近十米。
新店取代了apple公司2003年在北密西根大道建成的第一家旗艦店,這家新店也將作為社區的社交中心。頂部纖薄的碳纖維屋頂,由內部空間的四根支柱支撐。為了滿足商店內部需求,上層的分層座位供公眾放鬆,而下層的開放式空間內,展示桌延伸到底層的河岸邊。
門店將這個隔絕的歷史悠久的城市廣場與河道重新連接起來,為芝加哥提供了一個充滿活力的新舞臺。
文章素材來源designwire設計腕兒、建道築格ArchiDogs、安縵陳設、archgo建築網等平臺,由睿途旅創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