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淨山金頂贊》
佛教聖地梵淨山, 亭亭玉立矗雲端。 金頂海拔三千米, 一望無際白雲間。
高山流水悠悠走, 泉水清澈甘又甜。 雲霧匍匐半山腰, 蟲鳴鳥飛迎客還。
絕壁生輝花爛慢, 奇峰怪石雲霧間。 心曠神怡心無住, 主峰直上九重天。
挺拔松柏如傘蓋, 遠離塵世車馬宣。 若來相問塵世法, 搖頭擺手不須還。
燃燈劈峰開淨土, 金殿宏偉慧燈懸。 香菸繚繞燻法界, 經聲佛號震雲天。
山頂淨地修梵行, 空空寂寂真性顯。 阿彌陀佛垂金手, 接引極樂把家還。
梵淨山金頂
梵淨山金頂,是武陵山脈的最高峰,又叫紅雲金頂,因其晨間常見紅雲瑞氣環繞,故得其名。新金頂海拔2336米,從峰腳到峰頂垂直高差94米,遠眺金頂,恰似農家蒸飯用的甑子,又像雲海中高高聳起的一隻巨大的驚嘆號,奇險無比。攀登金頂,需由右側沿從絕壁上鑿出的狹窄石蹬,藉助鐵鏈,手腳並用才能攀援而上,倘若不慎,便會墜入萬丈深淵。金頂是梵淨山人文景點和自然景觀的「聚景盆」,品位高,絕世僅有。
梵淨山金頂山峰直立高達百米,中部裂縫名金刀峽,將金頂一分為二,上有天橋相連。兩邊各建有一廟,一邊供奉釋迦佛、一邊供奉彌勒佛。
紅雲瑞氣常繞四周,人稱紅雲金頂,諧「鴻運金頂」。狀若飛天遊龍,又似佛手二指禪,更像人類的生命圖騰。根據其形而又稱「天下第一峰」。
攀鐵索而上,四面懸崖峭壁、一路古廟摩崖,主要有明萬曆元年的《道院》、清康熙52年的《天橋功德碑》等。
中途經過靈官殿、龍頭石,到達觀音洞。觀音洞是絕壁上的一處石穴,依山懸空建成石屋,石屋下面是萬丈深谷,供奉觀音菩薩。觀音洞又叫做「打兒洞」,傳說長期未生育子女的善男信女向金頂磕三個響頭,再帶一小石頭丟入金頂半腰這個洞中,必得佛賜子女並健康成長。
觀音洞外面憑空伸出一塊石頭—報恩石,上刻有「無德不報」四個大字。從觀音洞往上為「金刀峽」「一線天」。峭壁上有一天然泉眼「定心水」。
金頂周圍萬卷經書、蘑菇石、老鷹巖、「金盆洗手」栩栩如生。老金頂千姿百態,角峰相遂,百丈深淵的牛尾河谷太子石一峰挺立,堪稱一絕。
梵淨山(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梵淨山,得名於「梵天淨土」,位於貴州省銅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縣交界,地處北緯27°49′50″—28°1′30″,東經 108°45′55″—108°48′30″,靠近印江縣城、江口縣東南部、松桃縣西南部。系武陵山脈主峰,是中國的佛教道場和自然保護區,位於銅仁地區中部。
[1] 梵淨山總面積為402.75平方千米,緩衝區面積372.39平方千米。
[2] 主要保護對象是以黔金絲猴、珙桐等為代表的珍稀野生動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態系統。森林覆蓋率95%,有植物2000餘種,國家保護植物31種,動物801種,國家保護動物19種,被譽為「地球綠洲」、「動植物基因庫「、人類的寶貴遺產」。
[3] 梵淨山於2018年10月17日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4]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 於2008年6月30日被評為中國十大避暑名山, [5] 中國著名的彌勒菩薩道場, [5] 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網」(MAB)成員, [5] 同時也是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認定的世界自然遺產。
[6] 2018年7月2日,中國貴州省梵淨山在巴林麥納麥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7] 2020年2月,待疫情結束後至2020年12月31日,景區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