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是農曆十二月,也就是「臘月」,正是臘梅盛開的季節。那麼,是「蠟梅」還是「臘梅」呢?好多人說不清,在這裡就給大家科普一下。
據考查,稱其為「蠟梅」,是因其花瓣色似蜜蠟,質感像捻蠟而得名。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蠟梅,釋名黃梅花,此物非梅類,因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似蜜蠟,故得此名。至於「臘梅」,是因為農曆十二月被稱為「臘月」,而這種花通常在每年的冬末開放,所以俗稱它為「臘梅」。
那麼,「蠟梅」和「臘梅」就是同一種花的不同的兩個名字。「臘梅」是群眾的習慣說法,「蠟梅」才是真正規範用詞。蠟梅的「蠟」,很多人一直以為是「臘」。這是因為蠟梅大多會在臘月開,人們就誤用成「臘」,而這種誤用也逐步被人們認可,所以變成了「臘梅」。其實蠟梅以前一直是「蟲」字旁,古代文獻上都有記載。在修訂後的《現代漢語規範字典》中,蠟梅還是採用了之前的用法。臘梅的寫法以「蠟梅」為正,「臘梅」亦可。
從植物學角度看,蠟梅與梅花也並非同一種植物,蠟梅,屬蠟梅科,落葉灌木;而梅花,屬於薔薇科,是一種落葉喬木。雖然名字中都有一個「梅」字,卻沒有親戚關係。不過,它們也有相同點,如耐寒、怕澇,都是先開花、後長葉。
蠟梅花與梅花的區別有很多,主要有——
1、科屬不同:前者為蠟梅科蠟梅屬,後者為薔薇科;
2、株型不同:蠟梅為灌木,而梅花為喬木;
3、枝條不同:蠟梅均為直枝,而梅花除有直枝外,還有垂枝、扭曲枝;
4、葉片不同:梅花葉互生,葉廣卵形至卵形;蠟梅葉對生,長橢圓形;
5、花期不同:蠟梅在農曆臘月前後開放,比梅花要早約2個月;
6、花色不同:梅花有白、粉、深紅、紫紅等多種色彩,蠟梅花以蠟黃色為主,其他色彩少見;
7、花香不同:梅花是暗香,香味較淡;蠟梅是清香,香味較濃。
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