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的修行正道——《楞嚴禪心》之修行2個重點

2020-12-11 重樓逾陀

大家聽過「開悟楞嚴,成佛法華」的說法嗎?

年初筆者參加話頭禪修,有幸聽到法師關於心性及修行的開示,獲到不少啟發,但是吉光片羽,未窺全豹。現在感恩法師將多年的心得,輯集成《楞嚴禪心》一書,除了闡述《楞嚴經》的十番顯見,即真心的十大特質,最難得教導我們如何結合禪觀和生活實踐,有助真正做到活用楞嚴,走向修行的正道。

漢傳佛教對《楞嚴經》十分重視,但卻不容易看懂它,法師指出:「特別是經中有些觀念與常入的生活經驗完全相反。比如,『心在身內』是多數人牢不可破的認知,可是佛告訴阿難:『如果心在身內,那不是真心,而是妄心。』佛也說,[…]這個世界與一切眾生,都是真心產生的虛幻夢境。」這都不易體會和領略。

法師讀《楞嚴經》已有三十多年,最初「不僅內容看不懂,觀念亦難接受」。他為了深入法義,涉獵各家註解,甚至將各版註解存於電腦,有空就看,慢慢體會。研讀《楞嚴經》使他體認修行2個重點:

一要避免誤入歧途二要在義理與實修取得平衡

歷來祖師大德推崇為「開悟楞嚴」,因為此經是「兼備義理及實踐的行解地圖」,「涵蓋佛法整體教理和精準的修行次第」。法師先以經中十番顯見,也就是從真心的十大特質去闡釋真心與妄心的分別,再從禪修體驗及生活實踐,說明每個當下與這十個特質的關係。

法師非常重視我們修行要有正確的知見。那次禪修期間,雖然聖嚴師父曾在錄影帶中,要求帶領禪修的法師不談太多理論及概念,多讓禪眾坐禪體會,但是法師繼續苦口婆心幫助我們釐清真心和妄心,因為他在小參中,發覺有些已有多年經驗的禪眾一直用錯方法,走錯方向。「就像有些禪眾,在蒲團上很用心,下坐後還是用心,只是選擇散亂心而不自知。」那次,他以「波浪與海水論」及「騙子論」,一再叫我們提防那懂得易容換服的騙子:妄心。

他在此書以不同的角度指出修行之道,如:

「禪的修行,是從五蘊現象看到空性的本質,並以佛法的正知正見為舵,透過與正知正見相應的正行,一邊度化眾生,一邊斷除煩惱。正知,是透過知見的釐清,不斷修正顛倒認知。進而落實和正知見相應的正行,轉化錯誤的認知,人我對立的行為模式,才能與聖人同見同行。」

「正見則是透過空觀,在生生滅滅、起起落落的現象中,看到緣起無常。[…]身心五蘊,及[…]內外五塵環境,均是無常的生滅現象。既然有生滅,就只是被感知的現象,並非不生不滅,具有見聞覺知功能的空性。」

我們需要先認清「現象」和「空性」的分別,才不會被前者牽引,懂得以後者為出路。

「修行,即是轉有為法為無為法。凡是把任何現象當成我,從中取捨,不論境界有多奇特、殊勝,皆與『本來無一物』的佛性沒有關係,至多是佛性的某種功能。」

至於如何以正知及正見,運用在坐禪和生活實踐上,請容下次再談。

相關焦點

  • 元音老人 | 《楞嚴咒心》修法,修行之人必知!
    元音老人 | 《楞嚴咒心》修法【咒文】:都盧用瓦達 大底約他 嗡 阿錄尼 皮舍地 皮納 白熱納 陀尼 攀陀攀陀尼 白蛇納 胖尼攀 虎信 都盧 印攀 娑哈【功用】:持此楞嚴咒心一遍等於持楞嚴咒一遍,修法人若常誦此楞嚴咒心,既能降伏自己無始劫以來的邪欲心及煩惱種子,又能降魔、得定,作用很大,修行之人必知!
  • 楞嚴經:為什麼說不斷「淫慾」的修行,猶如蒸沙成飯一樣荒謬?
    因為按照佛教的說法,不斷「淫慾」的修行,是無法真正地進入禪定的,進不了禪定,其修行也就沒有太大的意義。因此,我們在《楞嚴經》中看到佛如此說,即:「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飯?」
  • 是出世修行好?還是入世修行好?
    我們應將禪的智慧運用到生活之中,不能僅在打坐的時候用禪,世上的人事物都有禪意。所以正果,正道即使是在滾滾紅塵之中也可修得。真正領悟禪機的人,能如風般自由來去於紛亂塵世間,如「孤雲出帕,去留一無所系;朗鏡懸空,靜躁兩不相干」。
  • 釋淨空:楞嚴經裡面講到修行方法,一個字歇
    如果病要是快好了,就可以走了義修證的路,了義修證最快速的是禪、是密。現代有不少人醉心在學密、修禪,實際上自己病重得不得了,重得不得了他又還想不要藥,把藥丟掉,那只有死路一條,不是生路,是死路一條。所以修行綱要是在轉識成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轉第七識為平等性,這兩個轉是在因地上轉,這兩個一轉,阿賴耶就成大圓鏡,前五識就成成所作,附帶的都轉了。所以說真正的根本就是兩條,何必尋枝摘葉受那個苦頭?我們中國歷代祖師一生當中成佛作祖的人多得是,阿羅漢怎麼能夠相比!所費的時間少,所吃的苦頭也很有限,就能夠成大功,這也是我們中國佛法的特色,諸位一定要相信。
  • 楞嚴經賞析:智海長老講楞嚴經
    也就是說,一開始時,佛以阿難將墮因緣,自說神咒破魔;到末了,佛又自說五十種陰魔,教示首楞嚴行者如何覺知魔事、破魔,作為結束;於其中間,種種破立,皆是以破魔、破邪、破妄為主軸。所以略說本經之結構,即是:自阿難示墮、佛入定放光說咒,文殊將咒往救,此即是破魔之始。然後阿難請示修定的方法,因為誠如阿難所自述者,修行若光,追求聞慧,定力不足,境界現前時,便把持不住,戒體難保,險些墮落,成就魔事。
  • 「內觀禪」與「修行解脫」
    宣隆大師亦說我們會知道修行的進程,到達第一個階段時 — 須陀洹初果 — 我們一定知道,因為那時是真正見到了這條路。我們現在還未入門,真正見到修行的道路時,便稱為「見道位」,那就是證初果。緬甸上座部佛教以成就初果為一個在家人的修行目標。能夠見道,清淨的信念就可以建立,所以叫做清淨的法眼 — 法眼淨,這又稱為預流果,即開始參預聖人之流。
  • Vlog探訪香港「心經簡林」和大嶼山隱居修行地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新發現,途徑很多大嶼山隱士居士修行地,在潺潺流水間,在鳥語花香中,聆聽穿林打葉聲,感嘆:大嶼山真乃風水寶地,引全天下隱士競搶地!‍此前讀《空谷幽蘭》,一位外國人寫的尋訪中國隱士的書,裡面講中國隱士大都在九華山一帶,我此前去五臺山也見過不少修行的隱士,但感覺香港修行的隱士比較幸福,身處鬧市中的一方寧靜地,有山有水,山水寶地,好不愜意!
  • 《在家修行》Be a Household Practitioner
    ) 《在家修行》 Be a Household Practitioner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For a fair mind, observation of Sila (precepts) isunnecessary.
  • 本命年人生不可思議的大翻轉:出家、修行,跟著聖空法師學楞嚴!
    時間過的真快,一晃我也是三十多歲的人了,接觸楞嚴咒已經8年了,越發覺得楞嚴咒對每個修行人真的是太重要了。正好,母親要來佛母寺參加2012年百日楞嚴法會,我借著這個緣分,人生有了不可思議的翻轉!那年我才剛過了24歲生日,本命年的我,為了闢邪圖個好運,除了外衣,裡面一碼大紅色。那時候,我穿了一件印著一個超級大花貓的黑色大T恤,披頭散髮,跟著老媽就風風火火的來到了佛母寺。
  • 《楞嚴經》講解:耳根圓通是一個法門,可你們知道怎麼修行嗎?
    宏海法師《楞嚴經·卷七》講解75所以這裡開始就是佛給我們講的,就是開始要,說你看,汝今修證佛三摩提,於是本因元所亂想。怎麼樣?第三,增進違其現業,就是你要欲增進禪那禪定,證到聖位的話,必須違其現行,就是你要相違,跟它對著幹,你現在的六根攀緣取著六塵的業行,你要跟它對著幹,要違,相違。所以從這三種增進來講,你看從這三種次第來講,第三種增進就是,其實就是指的耳根圓通了,第三種增進就是違其現業,那不就是入流亡所,到空寂圓明。
  • 夢參老和尚楞嚴經講解:有一種順緣的障礙,是你修行的隱形殺手
    《楞嚴經》第三卷:【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夢參老和尚講解《楞嚴經》節選整理染業跟淨業不同,眾生迷的深與淺不同,修證的進度就不同。所有的一切都是循業發現,循著染業發現一切染法,循著淨業就修行一切淨法。這個業非常的複雜、非常的深。
  • 記一次終南山上打「禪七」的修行體驗:見聞篇
    溫馨提示:點擊右上方「關注」,隨時閱讀更多精彩修行故事。當年佛陀經歷過各種修行,沒有完全證悟,最後來到菩提樹下打坐並自誓:「不證菩提,不起此座」,經過七天,因「睹明星」而悟道成佛。「禪七」便是源於效法佛陀「剋期取證」之意。而禪堂也叫做選佛場,立限七日以資選佛,自宋以來漸成禪宗特色。
  • 正修行路|藕長於泥,可喻入世修行;那長於清水,可喻在寺院修行嗎?
    問:若藕在泥中生長,越發清香,可喻入世修行;那麼藕在清水生長,是否可比喻在寺院裡修行?  答:也不能一概而論,諸佛是逗機說法。有些人在煩惱中修行,他提升特別快,對於他人誤解誹謗,他只說「阿彌陀佛」,滿心歡喜;有人打他一拳,他高興得不得了,正好檢驗忍辱程度。像這種人,煩惱越重,環境越惡劣,他成就越快。
  • 《楞嚴經》解釋:楞嚴經是什麼樣的經
    楞嚴經是一部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經書,而且它指的心是人的真心,也就是自己本身具有的佛性,這個佛性,大家是可以從楞嚴經的經文中來找,那裡面講解的特別的清楚。楞嚴經也是一本開悟的經書,其中的經文中,就有大家在修行的時候會越到的各種的問題,並且連詳解的解決方法都為大家指明,所以對大家的修行和開悟都非常的有幫助。基本上只要大家了解了楞嚴經中的含義,那麼就是可以開悟的,所以如果大家是在修行的話,那麼就是可以多多的念誦楞嚴經,這樣對大家的修行,開悟都是非常的有好處。
  • 看不懂《楞嚴經》,難道就沒有辦法修楞嚴了嗎?
    蕅益大師:《楞嚴經》是誠一代時教之精髓,成佛作祖之秘要,無上圓頓之旨歸,三根普被之方便,超權小之殊勝法門,摧魔外之實相正印也。」虛雲老和尚:「無論老少,常讀楞嚴,此經是你隨身善知識,時聞世尊說法,就和阿難作同參!」
  • 禪修行中的打坐定力提升的絕密方法
    禪通達每天將給大家帶來一篇優質文章禪通居士編語:此篇內容是一位修學定力經驗非常豐富的師兄。他分享的定力修學內容是一個系列,此為第四篇內容。真實分享,我的修習定力提升過程以及心得感悟!定力修行至關重要,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定力修行中的念佛法門到底為何如此重要?
  • 清靜經.修行密鑰.靜坐冥想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簡稱《清靜經》,原文五百多字,平臺分六章講解,修行密鑰是平臺推出的一個系列,附加分享各種修行方法,如有不理解或其它分歧可留言共同探討。修行建議悟後起修,在充分理解和有懂的人指導下循序漸進,否則建議只是看看,不要盲目嘗試!切記!如《愣嚴經》所講一切境界都是障礙,不是勝境。如《圓覺經》所講清心淨覺是修行的根本。
  • 記一次終南山上打「禪七」的修行體驗:感悟篇
    溫馨提示:點擊右上方「關注」,隨時閱讀更多精彩修行故事。本文接著前一文,繼續分享編者終南山打「禪七」的修行體驗之「感悟篇」。師父非常注重實修用功,修行一定要經歷一番磨練後,再得到的東西才能有親切感,我們參禪要明心見性,要開悟,師父說要悟處親切,就是要大家好好的去用一番功夫,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 賀玉鉉修行醫學院首屆修行療愈師班本期在鄖西圓滿結業!
    邀請嘉賓及全體參會人員在「玉鉉修行療愈師班開學紀念畫軸」上簽字,共同開啟中國修行醫學之新篇章,共同譜寫修行醫學——綠水青山修行療愈之壯麗畫卷中華5000年修行文化及傳統醫學中,一直蘊藏著底蘊深厚的「中國修心醫學」。《修行醫學研究叢書》,羅可道人從中華5000年修行文化中探索「中國修心醫學奧秘」,「性命雙修、先命後性」,「身法入、心法出」等等。本書中,羅可道人用基礎醫學的基礎——醫化學角度,來研究修行方法的醫學原理,其中十餘個原創《修行醫學理論》,填補修行及醫學領域之空白。
  • 《楞嚴經》的重點,只有一句話!智慧全在其中,你懂嗎?
    我要提醒大家:修行人,你的心住在什麼地方,對你會有很大的影響;你住在五陰再來調伏五陰,你就不是它的對手了,你就很難修行了。你看有些人修行了幾十年,沒什麼進步,方法錯誤!所以這個根本問題,你一旦錯了,正如《楞嚴經》說的:你住在一個五陰的假相來修行,你是虛妄性的;就好像你用沙去煮,它一輩子不可能煮成飯。五陰身心是生滅性的、是輪迴性的;輪迴性的東西,你能夠修出菩提性出來嗎?不可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