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通過識人術,我們可以更好地識別不同性情的人,以便更好地共事、交往、合作等等。帝王會識人用人,可以成就一代霸業;企業家會識人用人,可以使企業蒸蒸日上;普通人會識人用人,可以近君子遠小人,避禍就福。
一、人群中最安靜的人,往往最有實力
古人有云:「侵略如火,不動如山「,意思就是在打戰攻略城池的時候,要和烈火一樣勇猛;而防守駐地的時候,要和大山一樣儼然不動。同理,一個人「靜若處子,動如脫兔」,也是非常厲害的,沒有行動的時候像未出嫁的女子一樣沉靜、穩重;一旦行動就猶如飛馳的兔子一樣敏捷迅速。
這類人往往不喜歡張揚,懂得內藏鋒芒,行為做事都很低調。他們表面看起來很普通,但是能夠「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表現出強勁的爆發力。
那些安靜的人,虛懷若谷,積蓄的勢能更多,最後也更厲害!在水裡蹦躂的往往是小魚小蝦,在人群中最吵鬧的也是小角色,所以老祖宗告誡我們:千萬不要小瞧人群中最安靜的人,因為他們往往最有實力!
二、膽小的男孩一般能成大事
俗語說:「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這句話看似很有勇氣,實則誤導了很多人,讓很多人魯莽行事。
巴菲特自己也說過:「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我不會輕舉妄動」。就好比創業,並不是一股腦地投入就有回報,而是要穩打穩紮,小心謹慎,深思熟慮,謀劃好各個環節,才有贏的概率。
古人早就告誡過我們:「小心駛得萬年船,小心謹慎為上策,事前謹慎,事後才不至於後悔。」
看似膽小的男孩,實則內心思慮周全,考慮問題全面,不會魯莽行事,犯錯少,成功多,人生就能翻盤。
一個人要想建立驚天動地的事業功績,必須小心謹慎,如履薄冰般經歷險峻的考驗。所以,性格謹慎的人,穩步走好每一步,因此往往能夠成大事。
三、一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三等人:沒本事,大脾氣
聰明外露者德薄,詞華太盛者福淺,喜歡耍小聰明的人,往往最後都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比如戰國縱橫家蘇秦,東漢末年的大才子楊修,以及三國謀士許攸等等。
真正厲害的人,不急不躁,喜怒不形於色;而脾氣越大的人,越喜歡虛張聲勢,仗勢欺人,自然本事和福氣都欠佳。
小人則不同,他們不善於自我反省,心思都放在外物上,遇到事情,也是習慣性地將責任推卸給別人,所以他們的自身進步很少,也會在無形中與很多人結仇。
一個人,不斷內求發展,才會真正進步,品德、能力、修為都會逐步提升。一個人,在外表拼命裝飾,愛慕虛榮,滿腹物慾,把過多精力浪費在無用的人或事上面,則必然層次不高,沒有什麼內涵。
所以,古人總結說:君子滿心懷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所以他們把準求順從真理當作是快樂。小人滿肚子裝的都是各種欲望,所以他們就把滿足欲望當作快樂。
這個版本的《道德經》也是如此,建議大家讀一讀,這是翻譯得最接近原版意思的道德經了,因為文言文實在是晦澀難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