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媽出門辦事,交代我做一頓午飯,想想自己十幾年的獨居漂泊生涯,下廚做幾個小菜,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嘛。於是,經過我一小時的切洗燉炒,四道菜新鮮出爐,分別是:爆炒油麥菜,紅燒鯧魚,醬油炒花蛤幹,以及我們的傳統美食「海蠣煎」。
作為福建沿海農村生活的居民,海鮮是必不可少的菜餚,我們這裡盛產海蟶,海蠣,以及各種海魚。海蠣作為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海產品,有著「海中牛奶」的美譽,深受家家戶戶喜愛。
海蠣,又稱牡蠣,是一種在淺海地區生長繁殖的貝類生物,漁農們一般是用粗繩綁上海蠣殼,在海邊灘涂上的蠣田裡種養,種出來的海蠣往往個大、水多。下面我就分享一下我們家日常生活中海蠣的吃法。
在我們農家,一般都是去購買新鮮打撈上來的帶殼的海蠣貝,然後放家裡自己破殼。因為買帶殼的牡蠣,其一是比較廉價,其二是比較新鮮,原滋原味。市面上破殼好的海蠣都是經過泡水的,海蠣的肉質也不會那麼鮮嫩。老媽隔三差五都會買個五六公斤回家破殼,然後放冰箱裡,隨用隨取。海蠣殼含有豐富的鈣鋅磷等微量元素,以前人們都會磨成粉末,混合在飼料裡拿去餵養雞鴨,可以讓雞鴨生長得更健壯。
做海蠣煎之前,要先把海蠣用清水淘洗兩三次,用手輕輕的淘水,撈出殘存的海蠣殼碎片。接著瀝乾水分,加入一點點生抽,細鹽,雞精與老酒,根據跟人喜好可以加入小蔥末,香菜末或芹菜葉,醃製十分鐘;然後加入兩湯匙的地瓜粉或者木薯粉攪拌均勻,儘量不要用麵粉,否則做出來的海蠣煎口感會有點生硬,不會那麼滑嫩。
平底鍋起鍋下油,要用中小火燒制,火太大很容易焦糊。待油熱後,用湯匙一點點地把調製好的海蠣平鋪在鍋底,蓋上鍋蓋悶一下,等到聞到香味出來後,用鍋鏟翻個面,大約10分鐘便可出鍋,一道海蠣煎就製作完成了,色香味俱全,配飯香滑可口,讓人食慾大增。
海蠣煎作為福清鄉下農村一道家常美食,也經常出現在飯店的餐桌上,很多人都慕名而來品嘗。海蠣還有更多的做法,比如海蠣湯,炸海蠣,炸海蠣餅等各種吃法,不過對我來說,海蠣煎還是最可口美味的。
作為福清本地的特產,海蠣子中含有豐富的牛黃酸,有很明顯的保肝利膽作用;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存在,有利於對孕婦促進胎兒的生長發育;吃海蠣子還可以幫助我們起到補鈣的功效;在海蠣子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12,這些物質在一般食物中都是比較欠缺的,具有活躍造血功能,有利於我們的血管健康。因此海蠣也是一種藥膳食材,可謂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一方水土一方情,各個地方的美食文化不同,作為我們福清農家美食的「海蠣煎」,值得您去嘗試哦。#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