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實在太不爭氣或散夥 大陸徹底看明白了釋「武統」信號

2020-12-26 鳳凰衛視

核心提示:蔡英文冥頑不靈不承認一中原則,美臺軍事關係不斷提升。分析指出,臺灣島內遏制「臺獨」的勢力已經消亡殆盡,大陸的研判是未來能夠遏制「臺獨」勢力的只有中國大陸。

鳳凰衛視1月5日《新聞今日談》,以下為文字實錄:

林瑋婕:邱先生我們知道,其實從蔡英文政府上臺之後呢,兩岸關係是稍微比較緊繃一點的。

邱震海:相當緊繃。

林瑋婕:很多的一些風吹草動,再加上川普當選之後,頻頻在一中問題上面來觸碰大陸方面的界限,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一段話,王在希前副會長說的這段話,怎麼樣去解讀呢?

邱震海:應該說是釋放了一種信號,而且王在希坦率講,我們大家知道他過去的軍方背景,而且過去國臺辦和海協會背景等等。雖然說現在已經是一個退休之身,但是他說的話還是有份量的。所以我想這裡面可能一半是他個人意見,一半是官方或者準官方通過他的嘴巴釋放出來一個信號,之前我們知道大陸軍方人士釋放信號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南京軍區前副司令王洪光中將,也不是最近一次。

林瑋婕:去年的。

邱震海:他去年已經就有了,而且最近一次在《環球時報》年會,12月17號年會當中也講過了,他說100個小時結束戰鬥,雖然之前說的可能更短,這次把結束戰鬥的時間拖長一點了。但不管怎麼樣,都是最近大概一兩個月,兩三個月,大陸各個方面的人士都釋放出來一種信號,這說明什麼呢?我想無非是兩個,一個是個人的意見,還有一個是準官方的意見。我個人傾向於兩者皆而有之,這話基本上是白說,但是我確實認為是皆而有之,為什麼呢?就像你剛才說的,蔡英文上臺之後七個半月時間,將近八個月時間,應該說大陸能看到的都看到了。不可期待的也得不到了,對不對?因為蔡英文基本上是一個非常老奸巨滑的,她在讓你在抓不到摸不到的任何情況下,完全就迴避一個中國的原則,對不對?因為我們知道5.20上臺之後在大陸是滿腔熱情,希望她能夠達成這個共識,或者哪怕你不說這個話,但是你至少能夠迂迴的表達這麼一個意思也行,但她現在不但是。

林瑋婕:她就是不肯。

邱震海:表不給你,裡也不給你。所以之前我已經講過,我說與十年之前的陳水扁相比,蔡英文是一個更難對付的對手,因為她是一個飽讀之士,她以前是倫敦經濟政治學院畢業的,而且她的邏輯性很強,你看她說的話,沒有一句話是能夠讓你完全能夠抓得到把柄的,然後讓你一拳頭能夠打過去的,但是每一句話讓你感到很不爽,而且她邏輯非常嚴明。在這種情況下,這是一個,就是蔡英文本身的底線,她的堅韌性,她的個人的性格,或冥頑性,頑固性都已經展露無疑了,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就是在臺灣內部,從大陸的眼光來看上去,我的解讀是,國民黨實在太弱了,你看現在從去年兵敗如山倒,到後來洪秀柱,現在據國民黨內部的消息說,明年差不多就是吳敦義來接的了,對不對?所以坦率地講,從過去一段是,幾個月之前,洪秀柱主席訪問大陸的時候,老實說談的並不是很好,大陸方面,當然是以誠相待,但是老實說也知道,你只是一個過渡的國民黨主席,如果說她大權在握,大陸可以全方位的跟你展開溝通,但是誰知道,你明年8月份以後還在不在臺呢?現在看這個情況,她顯然明年8月份以後的國民黨主席肯定是不是洪秀柱了,很有可能是吳敦義了。當然即使是吳敦義的話從2017到2020年,恐怕國民黨東山再起希望也不大,至少得等到2024年,而且從現在情況來看可能是每況愈下。所以一言以蔽之,從大陸情況來看起來,大陸研判就是島內能夠制約「臺獨」的勢力基本上已經消亡殆盡了,或者即將消亡殆儘是在一個弱勢的這麼一個範圍當中,現在能夠遏制「臺獨」的勢力只有唯獨一個就是中國大陸。

第三個就是剛才你說的川普,最近比較詭譎的是,不但是川普接蔡英文的電話,川普還說蔡英文最近要去,他說會不會見?we'll see,這顯然,我上次說不是傻,就是壞。還有就是,在歐巴馬行將卸任之際,美臺的軍事關係大幅提升,過去其實也有。但過去都是在暗裡的。

林瑋婕:臺面下的活動變成檯面上的發條了。

邱震海:現在完全到了臺上,從這裡面我們可以看到,雖然說最近的奧普之爭,奧普駁議,一個是歐巴馬行將卸任,另外一個是川普馬上要上臺,兩個人好像駁議的很厲害。但是在對臺灣的問題上奧普是有共同性的,雖然說一個是川普做的比較魯莽一點,馬上接蔡英文的電話。但是歐巴馬?在行將卸任之際,美國國會大幅度的通過,或者明著通過美臺軍事關係的提升,這顯然是讓中國大陸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意味著什麼呢?當然各自都可以解讀。既然是美國也這樣了,蔡英文也這樣了,然後國民黨又這麼不爭氣,臺灣島內遏制「臺獨」的勢力已經消亡殆盡,自然我剛才說大陸的研判就是,未來能夠遏制「臺獨」的只有是中國大陸,能夠遏制「臺獨」的最後一招就是軍事鬥爭的手段,所以我想這個大概是一個大背景從過去七個月當中我們可以解讀出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才有最近,無論是王在希,還是王洪光都是以個人身份,但是又是以前軍方人士的身份發出這種準官方或者半官方的信息。

我想到目前為止,應該說這種呼聲在上升,呼聲的背後是一種戰略研判,但是是不是馬上會走到一觸即發呢?我認為在目前這個階段顯然不會。但是這個是保持一種戰略威懾力量,已經向臺灣內部的,或者民進黨、蔡英文已經發出信號了。如果再這樣搞下去,大陸不是吃素的。

《新聞今日談》節目在鳳凰衛視資訊臺播出【節目專區】

首播時間:周一至周日18301900

重播時間:周一至周日223023:00  05:30 – 06:00

想看更多金牌時評、熱點解讀、主播風採、幕後猛料?噓!悄悄加入鳳凰私享會(IDphtvifeng),讓小鳳君帶您走一走鳳凰衛視的小後門。

 

 

    

相關焦點

  • 解放軍何時武統?
    也許會拿下澎湖,這得看政治目的的要求。  現代海空封鎖都是配合政治和經濟因素,並直接影響戰爭目的的達成。此次解放軍使用快速機動的空中兵力和遠程精確打擊兵器演習,表面上看是零星無序,但只要加上雙航母並綜合所有的演習,就可迅速形成立體封鎖與打擊體系。
  • 大陸主流媒體刊文談「武統」臺灣 國臺辦回應
    3月28日上午,國臺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針對大陸的主流媒體刊發了系列的「武統」文章一事,發言人安峰山作出相關回應。中國日報記者:近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與臺灣交往法」,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在這種敏感的形勢下,最近有大陸的主流媒體刊發了系列的「武統」文章,比如臺灣到底怎麼打。就有評論認為,這是不是釋放了大陸方面不排除「武統」的信號,請問您對此有什麼評論?
  • 專家:「不獨」就沒有「武統」一說
    顯然,與關心兩岸關係走向和自身命運的臺灣人不同,美國人在「武統」話題上賣力炒作有著自身利益的算盤。「大陸2020年要武統臺灣」這一說法近來不僅在美國被議論紛紛,在島內同樣流傳甚廣。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的「外交國防」組召集人林郁方1月底表示,在臺灣海峽部署航母容易被臺灣的反艦飛彈擊中,大陸若想「武統」臺灣,起碼要等3個航母戰鬥群構建完成,至少要10年至15年時間,大陸不會莽撞地發起軍事行動。新黨主席鬱慕明近日則在《中國時報》刊文說,蔡當局執政近兩年來口口聲聲「維持現狀」,要大陸「再給善意」,但事實卻是蔡當局率先挑釁,不僅放話,更有實際行動。
  • 若「武統」臺灣,蔡英文狂言大陸將付代價?馬英九:美軍不可能來
    民進黨媚外忘本這近兩年來,「美臺勾結」更加猖獗,從美國通過所謂的「臺灣旅遊法」等一系列「新法案」,「美臺」之間不顧大陸勸誡私自軍售,臺當局還允許美方高層官員訪臺,在挑釁大陸的方向上不斷展開的鋪墊。美方衛生部長阿扎近日宣布訪臺,在美方境內最敏感時期邁出歷史以來尺度最大的一步。
  • 「武統」呼聲達到頂峰!蔡英文放棄「和統」機遇,一條路走到黑
    編輯:晨星現在大陸正面臨著相關肺炎疫情的考驗,為了更好地防控這一次疫情,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而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更是趁著這次機會來推行她的「臺獨」主張,甚至在疫情面前她毫無人道精神,也不敬重生命,在大陸地區最缺乏口罩等醫療物資的時候
  • 專家:不獨」就沒有「武統」一說
    顯然,與關心兩岸關係走向和自身命運的臺灣人不同,美國人在「武統」話題上賣力炒作有著自身利益的算盤。「大陸2020年要武統臺灣」這一說法近來不僅在美國被議論紛紛,在島內同樣流傳甚廣。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的「外交國防」組召集人林郁方1月底表示,在臺灣海峽部署航母容易被臺灣的反艦飛彈擊中,大陸若想「武統」臺灣,起碼要等3個航母戰鬥群構建完成,至少要10年至15年時間,大陸不會莽撞地發起軍事行動。
  • 臺灣陸委會前副主委:大陸「武統」的可能性在變小
    【環球時報記者吳薇】臺灣蔡英文當局上臺後,兩岸關係急劇惡化,「武統」「2020統一時間表」等成為兩岸關係熱門詞彙。今年以來,大陸軍艦和軍機持續繞臺、美國軍艦3次通過臺灣海峽,加上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中潰敗,都讓所謂「時間表」以及2019年的臺海局勢更受矚目。《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就相關問題專訪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陸委會前副主委趙建民。
  • 國臺辦前副主任王在希一番話嚇壞臺媒:大陸決定「武統」?
    【國臺辦前副主任王在希一番話嚇壞臺媒:大陸決定「武統」?】在目前臺海局勢緊張局勢下,臺灣民眾對於兩岸關係走向到底怎麼看?害不害怕?民進黨和一眾綠營支持者還要叫囂「臺獨」,繼續升高兩岸對抗嗎?蘇貞昌之流真要拿掃把抵抗解放軍嗎?今天,臺灣中時新聞網一篇標題為《大陸決定武統臺灣?國臺辦前高官曝3關鍵:和平統一可能性喪失》的報導,嚇壞很多臺灣網友。
  • 大陸遠未做好「武統」準備?港媒:美國前國防官員誤判
    一些前華府官員、智庫專家近期常提及「武統」話題,有理性的,有帶偏見的,不少人撇開「臺獨」尋釁、外力介入等因素,不問其因,只問其果,顯然是誤判了。美國前國防部官員唐安竹的觀點,就屬於這一類。唐11日在美國《外交政策》網站撰文說,目前「武統」的可能性仍小,大陸遠未做好準備:1,新冠疫情之下,大陸面臨內外風險和威脅;2,進攻臺灣不是輕而易舉的事;3,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不利於北京進行一場可能代價高昂的戰爭。
  • 大勢有利但國民黨卻主客觀都不爭氣
    前兩次選舉,民進黨乘著「太陽花學運」的「威力」,馬時期國民黨的內鬥,並充分利用大打「國民黨不倒,臺灣不會好」的心理戰技巧,還有被視為「第三勢力」的白色力量的崛起而作側翼掩護,勢如破竹,在兩場選戰中都再次擊潰國民黨,拿下前所未有的佳績,不但是攻城略地,奪取了多數並富庶的縣市,重演「地方包圍中央」的戰略戲碼,而且也一舉攻陷「總統府」和「立法院」,得以實現「完全執政」。
  • 美前高官提醒臺灣:大陸「武統」的機率日益升高
    「武統」臺灣的可能性很高。 美國國防部前助理:大陸「武統」臺灣可能性大 美國前國防部助理表示目前解放軍的實力不容小覷,臺灣問題相當嚴峻
  • 若大陸「武統」臺灣日本是否協防 日防相作出回應
    海外媒體稱,日本防衛大臣巖屋毅當地時間1月16日被問及若中國大陸「武統」臺灣,日本是否會「協防」臺灣?巖屋毅回應,對於兩岸關係,日本希望能夠和平解決。了解更多詳情,請看下面視頻:海外媒體稱,日本防衛大臣巖屋毅當地時間1月16日被問及若中國大陸「武統」臺灣,日本是否會「協防」臺灣?巖屋毅回應稱,對於兩岸關係,日本希望能夠和平解決。
  • 大陸網友不喜的侯友宜盧秀燕聲勢鵲起,是因「臺灣人是非不分」?
    在大陸網友的語境下,侯友宜、盧秀燕是不招待見的,尤其是前者,很多人直接冠以「藍皮綠骨」、「王金平第二」的稱號。之所以如此,大概有兩方面原因,其一、侯友宜幾乎不對兩岸議題表態,有「暗獨」的嫌疑;其二、侯、盧二人在2020「大選」期間,遲遲不願表態支持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落下「不團結」、「扯後腿」的罵名。
  • 時政點評(三)丨「武統」那天,就是美「棄臺論」付諸實踐的時候
    世人皆知美國一直視中國為對手,而臺灣卻不管不顧的與美國交好,其實在實際上,臺灣只是美國用來抵抗中國的一枚棋子,到大陸真正要實行兩岸統一的時候,美國定會放棄臺灣,也就是說「武統」臺灣那天,就是美「棄臺論」付諸實踐的時候。然而在「臺獨」分子和綠營支持者眼裡,美國支持臺灣的情形是很難得的,而且很有可能會實現他們「臺美建交」、「臺灣獨立」的美夢。
  • 1996年喊「武統」全臺皆備 如今為何「不痛不癢」?
    這才是根本原因  與1996年「武統」聲浪導致臺灣軍人24小時穿防彈衣候命、民眾徹夜排長隊籤證離臺的情景相比,如今的「武統」聲浪,對「臺獨」的威懾力似乎大不如前。儘管大陸機艦繞臺頻頻、大陸軍人喊出了「丟掉幻想,準備鬥爭」的口號,對於部分不明事理的臺灣網民而言,仍然意味這是大陸「光說不練」,嚇唬嚇唬的。
  • 「武統」臺灣什麼時候開始?解放軍專家權威解讀
    編輯:晨星由於今年突發的新冠疫情的影響,導致國際局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而我國大陸和臺灣的兩岸關係也發生了一定變化,而且由於民進黨當局對大陸所採取的種種錯誤行為,引起了許多民眾的憤慨,很大一部分激進的網民更是提出「武統
  • 大陸「武統」言論持續發酵,新黨青年軍:蔡英文應主動釋善意
    輿論普遍認為,缺少經費的新黨,必將徹底走向泡沫化。雖然處境艱難,但新黨有一批年輕人選擇留下打拼,他們兩岸新聞平臺持續發聲,讓兩岸人民聆聽到統派的聲音,新黨副秘書長蘇恆就是其中一位。近日,她在接受導報駐臺記者採訪時表示,選舉失利是一時的,努力在島內推動兩岸和平統一的理念才是她和新黨長久的目標。隨著大陸的崛起,自己意識到只有兩岸和平統一才能讓中華民族走向復興。
  • 「武統」聲音甚囂塵上,何時武統臺灣?解放軍專家:6大觸發條件
    編輯:虎威軍校對:查爾斯一場疫情,讓外界徹底看清民進黨當局為了所謂的「獨立」,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疫情期間的一系列「騷操作」,可謂冷血至極,對中國大陸和美國的兩副面孔讓島內外民眾氣憤不已,「武統」聲音再次甚囂塵上。中國大陸對臺軍事動向密切關註解放軍專家楊承軍,在實現祖國統一的戰略進程中,中國大陸一向有理有據,光明磊落。眼下在全球疫情形勢嚴峻的背景下, 對民進黨當局軍事動向以及海外軍事勢力的幹預程度形式密切關注。
  • 以武拒統?蔡英文想不到,大陸還未出手,25日「臺獨」已收到噩耗
    自蔡英文出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民進黨當局為了推動「臺獨」,不惜緊抱美國大腿,挾洋自重、「以武拒統」。除了耗費巨資從美國購買武器裝備外,民進黨當局還計劃在島內「自造潛艇」,妄圖藉此對抗大陸。不過讓蔡英文意想不到的是,大陸還未出手,「臺獨」25日便收到了噩耗。
  • 前美媒記者:大陸武統臺灣條件完善 2018年可部署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圖片來源:臺媒資料圖)海外網7月20日電 蔡英文當局執政後,「武統」聲浪不斷,而這些聲音在此前國民黨執政期間完全沒有。日前,前美聯社駐臺記者溫逸德(Peter Enav),近日以〈Taiwan Under the Gun: An Urgent Call to Action〉為題撰寫評論,放言稱「中國大陸將在2018年會武統臺灣」,他還稱,「武統」條件已日漸趨向完善,預估2018年下半年可部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