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款40萬!朋友圈千萬別這麼發…海口中院終審判決!

2020-12-12 騰訊網

你的朋友圈有沒有

曾經被一種神奇的飲料刷屏?

據說減肥、排毒又養顏

還勝過任何藥品!

像這樣

一當事人發的微信朋友圈

摘要

「能讓常年臥床的百歲老人四天坐立七天行走,能讓常年不孕不育的夫妻喜獲寶寶,還能讓癌症患者不吃藥就可以痊癒……」2018年,一款名為「富迪小分子肽」的固體飲料,在部分海口市民的朋友圈裡被大肆宣傳,賣家聲稱,該產品勝過任何藥品。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三名涉嫌在微信朋友圈發布違法廣告的人員處以40萬元罰款,三人不服,經過行政複議、二次審判等法律程序,近日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了終審判決。

A

輕信朋友圈廣告,把保健品當成藥

2018年6月份開始,海口市民劉全德(化名)從B某處購買了大量的「富迪小分子肽」飲料。然而,他和妻子服用後發現,並沒有像廣告中宣稱的那樣有神奇療效。於是,夫妻倆欲將剩下的產品退掉,結果遭到賣家的拒絕。在退款無門的情況下,劉全德夫婦將情況反映給了海口12345政府服務熱線。

根據劉全德提供的證據,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初步鎖定了三個人,分別是A某、B某(二人為夫妻)以及C某。明明只是一款固體飲料,卻被上述三人稱為有藥物功效,在朋友圈裡大肆宣傳發布。

B

發現沒什麼療效,要求退款被拉黑

2018年12月初,海口市民劉菊(化名)的丈夫被確診患造粙細胞瘤。「當時醫生建議趕快動手術。」情急之下,劉菊從朋友處得知了「富迪小分子肽」,「朋友說,這款富迪小分子肽治好了很多癌症患者,還能增強免疫力。有些患者甚至都在準備後事了,吃了這款產品後出現奇蹟。」

一賣家朋友圈截圖(記者翻拍)

面對這樣的宣傳,劉菊信了,她花4萬元買了約190盒「富迪小分子肽」產品,想給丈夫服用。然而,在吃了大約150盒「富迪小分子肽」後,丈夫的病情並沒有好轉,劉菊便聯繫朋友,要求退掉剩餘的產品,結果對方卻一拖再拖,「2019年9月,對方答覆我『你自己處理』,然後把我拉黑了。」

2019年7月份,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收集到相關證據後,依據廣告法相關規定,對A某、B某和C某作出責令停止發布廣告,在相應範圍內消除影響,以及罰款的行政處罰。其中,A某被處罰15萬元、B某被處罰10萬元,C某被處罰15萬元。

C

賣家:我們在朋友圈發的不是廣告,而是自己的使用感受

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後,上述三人申請了行政複議。A某等三人認為,在朋友圈裡發布的並非廣告,而是自己使用產品後對客觀感受的描述。此外,三人稱,涉事產品是符合相關規定的保健食品,對身體無毒無害且具有保健功效。因此三人認為,他們的行為沒有造成任何不良社會後果,並已及時糾正,且主動消除了影響,屬於法定不予行政處罰的情形。

對此,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為,申請人在其微信朋友圈宣傳富迪小分子肽產品,該產品品名為小分子肽固體飲料,配料表是大豆肽粉(非轉基因大豆)、菊粉,產品類型為固體飲料,並非藥品,不具有疾病治療功能。而申請人通過在其微信朋友圈宣傳該產品能夠治療腎病綜合症、肺氣腫等案例,以此來宣傳該產品具有疾病治療功能。且申請人認為富迪小分子肽是符合國家食藥監局相關規定的保健食品,沒有對人體有毒有害的物質,即其已經承認富迪小分子肽根本不是藥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十七條「除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並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規定,即使是保健食品也不能發布產品具有疾病治療功能的廣告。

保健品的宣傳廣告(記者翻拍)

綜上所述,被申請人(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做出《行政處罰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法律定書準確,程序合法,作出的行政處罰恰當。

海口市人民政府依法予以維持。

D

3賣家不服處罰結果,將執法部門和政府告上法庭

在海口市人民政府依法維持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行政處罰後,A某、B某、C某對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及海口市人民政府提起訴訟,認為行政處罰錯誤。瓊山法院作出判決後,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及海口市人民政府均提起上訴。

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20號處罰決定及78號複議決定是否合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十七條規定,除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並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根據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在廣告中涉及疾病治療功能,以及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的,由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責令廣告主在相應範圍內消除影響,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本案中,A某、B某、C某長期在微信朋友圈中發布虛假廣告信息,將屬於普通食品而非藥品的富迪小分子肽,虛假宜傳能夠治療頸椎病、慢性前列性炎、痛風、癌症、類風溼等疾病,混淆藥品和普通食品的區別,誤導不明真相的消費者或患者,尤其是辨別能力不強的老年人,很可能因此耿誤最佳治療時機,給消費者或患者帶來無法挽回的人身損害,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依法應當予以處罰。

鑑於A某、B某、C某隻是在微信朋友圈發布虛假廣告,屬於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明顯偏低的情形,且情節不嚴重。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照法定程序調查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作出20號處罰決定,對其分別罰款15萬元、10萬元以及15萬元,事實清楚,證據充分,適用法律正確,結果並無不當,應予維持。海口市政府作出的78號複議決定,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正確,結果亦無不當,應予維持。

綜上,上訴人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海口市人民政府的上訴請求成立,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予以支持。

E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保留證據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重罰是為了更好地對這些人員進行懲戒,也希望以此為更多微商人員敲響警鐘,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桂林洋分局副局長陳治宏表示。記者了解到,對朋友圈進行虛假宣傳進行重罰的情況,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所做的處罰尚屬海南首例。

陳治宏提醒廣大群眾,不法經營者會抓住老人防範意識較弱的特點,採用免費試用體驗、講座授課、專家義診、贈送禮品、無效退款等小恩惠、承諾,誘導老人花高價購買假劣保健品,「切勿貪小便宜,不要輕信不法商家的虛假宣傳和免費承諾,通過正規渠道購買並核查保健品企業及產品信息。一旦發現上當受騙,保留相關證據,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來源:海南特區報、臨高人網 編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發布招聘、租房、賣房、求職信息請進入

相關焦點

  • 朋友圈這麼發廣告,重罰40萬元!
    據說「減肥、排毒又養顏」還「勝過任何藥品」像這樣↓近日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三人在微信朋友圈發布固體飲料「富迪小分子肽」勝過藥品內容一案進行了終審判決三人合計被處以>罰款40萬元把固體飲料當神藥賣多名消費者退款無門「能讓常年臥床的百歲老人四天坐立七天行走,能讓常年不孕不育的夫妻喜獲寶寶,還能讓癌症患者不吃藥就可以痊癒……」2018年6月份開始,海口市民劉全德(化名)從B某處購買了大量的
  • 安徽宿州中院終審判決30人涉黑案
    安徽宿州中院終審判決30人涉黑案 2021-01-11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家慧案判決:海口中院多名法官接受請託致案件錯判
    二審中,包括海口中院副院長、時任海口中院行政審判庭庭長在內的海口中院多名法官直接或間接接受張家慧請託,致法官「在壓力下作出維持原判的錯誤結果。」判決書顯示,張家慧因犯受賄罪、行政枉法裁判罪、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八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四百萬元。12月9日,新京報記者獲取本案的一審判決書,其中提到張家慧利用省高院副院長的職位影響,向承辦案件法院的領導、法官提出要求、施加壓力,讓法院判決迪納斯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張家慧丈夫劉遠生)勝訴。最後導致迪納斯公司在一起房地產項目中少繳納4600多萬元的增容費,給國家造成巨額經濟損失。
  • 麗江房東毀約趕人案終審:客棧租賃合同有效,房東需賠40萬
    關於阿玲訴房東的財產損失賠償糾紛的終審判決 本文圖片均來自於澎湃新聞記者 彭渝被房東毀約驅趕已經20個月的麗江客棧老闆阿玲,迎來了新的轉機。5月10日,麗江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書顯示,客棧老闆阿玲與房東白麗剛夫婦的租賃合同至今合法有效,白麗剛夫婦拆除客棧部分房屋對阿玲造成損失需賠償400000元。
  • 你也在朋友圈發過這種廣告嗎?有人被罰40萬元
    賣家聲稱該產品勝過任何藥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三名涉嫌在微信朋友圈發布違法廣告的人員處以 40 萬元罰款>近日法院進行了終審判決2018 年 12 月初,海口市民劉菊(化名)的丈夫被確診患造粙細胞瘤,當時醫生建議趕快動手術。
  • 我的朋友圈我做主?切記,別這樣發,已有人「入坑」,被罰40萬
    不過,要告訴大家的是,雖然你有使用自己朋友圈的權利,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話都能夠往朋友圈發。切記,微信朋友圈千萬不要這樣發,已經有人「入坑」,被罰40萬,所有的微信用戶都應該引以為戒現在的朋友圈似乎漸漸變味了,已經不再是大家分享日常、分享心情的地方,更像是一個商場,賣什麼的都有,有賣衣服的,有賣保健品的,有賣化妝品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人家不賣的。
  • 在朋友圈這樣發微商廣告,三人被罰40萬!
    近日,美商社注意到,新海南客戶端報導了一起在朋友圈發布虛假廣告被罰款的案例。據了解,富迪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迪)旗下三名代理在朋友圈發布虛假廣告,被相關部門處以40萬元罰款。但在朋友圈的實際宣傳中,這款普通食品卻被神化為包治百病的「神藥」。經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調查發現,富迪旗下三名微商柯某、姜某、賴某在其朋友圈內,大肆進行虛假宣傳,發布了多起「小分子肽」治療疾病的案例。
  • 上海「留日學生機場弒母案」作出終審判決
    今天上午,上海一中院將對轟動滬上的「留日學生機場弒母案」作出終審判決。2011年3月31日,24歲留學生汪佳晶從日本返回上海。
  • 「老賴」變更養老金帳戶逃避執行受審 海口法院直播庭審經過
    變更被法院凍結的養老金帳戶逃避執行 被法院罰款後「故伎重施」未果  「老賴」自以為聰明涉拒執罪受審  南國都市報9月19日訊 (記者何慧蓉) 19日上午,海口市龍華區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陳某涉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一案。
  • 《烏蘇里船歌》案終審判決 郭頌敗訴船歌屬於人民
    《烏蘇里船歌》案終審判決
  • 河北承德中院現"陰陽判決" 專家:需提供解釋
    但該水庫原承包人孟祥珍則仍在到處反映此水庫的糾紛問題,稱承德市中院的「陰陽判決」讓他失去上訴的機會,承德市中院卻始終未能給出讓他信服的解釋。該「陰陽判決」是指兩份案號、判決時間均相同,結果卻截然不同的判決書:承德中院於2015年1月2日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該判決書是裁定將案件發回承德縣法院重審,孟祥珍於2015年4月17日收到判決書結果卻是維持原判。
  • 微商這樣發朋友圈,被罰400000元!
    「能讓常年臥床的百歲老人四天坐立七天行走,能讓常年不孕不育的夫妻喜獲寶寶,還能讓癌症患者不吃藥就可以痊癒……」近年來,一款固體飲料,在朋友圈裡被大肆宣傳。賣家聲稱,該產品勝過任何藥品。海南省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三名涉嫌在微信朋友圈發布違法廣告的人員處以40萬元罰款,三人不服,經過行政複議、二次審判等法律程序,近日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了終審判決。
  • 廈航打折機票退款後續:法院終審判決機票款全退
    中國消費者報長沙訊(記者餘知都)湖南長沙消費者陽曙文因遲到3分鐘未能辦理登機牌被拒絕登機,在辦理退票時,原本購買的六折機票,被航空公司要求按全價機票扣除40%作為退票費(詳見《中國消費者報》2014年10月17日A1版《廈航打折機票退款太霸道 機票費510元 退費票340
  • 出國旅遊千萬別發朋友圈,否則……
    來源:視覺志(ID:iiidaily) 一個做人的基本常識: 「出國旅行前和期間 千萬別發朋友圈 看在朋友的面子上我忍了 過了幾天,這位女士給我發過來一張截圖 「我的朋友圈有做代購的 比你買的便宜10塊錢呢!」
  • 公安局副局長兩度判罪量刑不一終審後仍有反覆?
    河津法院兩次判其有罪,運城中院兩次終審判其無罪。2005年7月,河津市委組織部發文,恢復吳向明同志市公安局副局長職務。2006年8月25日,他向運城法院提出國家賠償申請。同月,河津市政法委向運城中院遞交報告稱,不能接受運城中院審判結果,要求對吳進行再查再訴。   「可能是要重審吧。」河津法院副院長王喜奎說。
  • 寧夏高院終審裁定維持銀川中院原判 原銀川飯店經理季永武領刑20年
    對於原銀川飯店有限責任公司經理季永武一案,5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高院對外發布,終審裁定維持銀川中院數罪併罰,執行其有期徒刑20年並處罰金80萬元的判決。  2002年2月9日,季永武以寧夏永通養殖有限公司的名義借款收購了原銀川飯店。2006年5月30日,季永武以銀川飯店的名義與寧夏黃河明珠餐飲有限公司籤訂《在建項目收購合同》。
  • 海口兩級法院今年執行案件1.5萬餘件
    據了解,近三年來,海口兩級法院通過邀請人大代表見證、監督法院執行行動,司法資源向執行行動傾斜,建立執行工作規章制度等措施,推動「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海口中院副院長、新聞發言人郭朝陽在發布會上介紹,自2016年以來,海口兩級法院先後組織開展了「執行風暴」、「椰城烈焰」、「秋風落葉」等一系列專項執行行動,強化執行工作措施,成功執結了一大批積案、大案、「骨頭案」。
  • 「世界旅遊小姐」麗江遇害續:嫌犯終審獲死緩
    終審維持「死緩」 賠償已到帳20萬  2008年12月29日,本報獨家披露了「世界旅遊小姐」、山東模特徐倩在麗江離奇遇害一案。昨日記者從麗江中院獲悉,雲南省高院在受理被告人魏磊的上訴並進行審理後,已作出維持一審判決的終審裁定,即判處被告人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 奇蹟:「凱榮都酒店」8年欠租8000萬 法院判決成「一紙空文」
    2019年12月,海珠區人民法院下達(2019)粵0105民初6120號判決書,一審判決明確:解除冠昊公司與凱榮都公司的《租賃經營合同》及補充協議;凱榮都公司自判決生效之日一個月內將物業全部交還給冠昊公司;十日內支付冠昊公司租金、房屋佔用費等5186萬餘元(到2019年1月7日止)。
  • 「萬裡大造林」案終審宣判 終審維持一審判決結果
    新華網呼和浩特4月9日電(湯計 楊文斌)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9日對「萬裡大造林」案件作出終審裁定,終審裁定維持了包頭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結果:主犯陳相貴以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2億元;主犯劉豔英以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