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橋直街再推650米,打造全長1.5公裡國家級休閒街區

2021-02-26 紹興E網房產

850米步行街在推進650米,成為一條全長1.5公裡的國家級休閒街區,可連青藤書屋、魯迅故裡!

春節假期,倉橋直街步行街成為遊客熱門「打卡地」,人們在此逛古街、賞古韻、遊臺門、嘗小吃,對這條古韻悠長的老街讚不絕口。

不過不少人提出,倉橋直街作為休閒街區顯得太短,遊客難以盡興。1.5公裡長的倉橋直街能否全部成為步行街?

圖源網絡

倉橋直街是紹興最具傳統特色的風情老街,從寶珠橋到凰儀橋段,全長1500米,其民居、街坊、河道保存完好,具有濃鬱水鄉風貌。民居大多為清末民初建築,有各式各樣的臺門43座,在這條不長的古街上,有倉橋、寶珠橋、龍門橋、府橋、石門橋、酒務橋、西觀橋、凰儀橋等古橋。

圖源網絡

倉橋直街步行街長850米,這裡禁止車輛通行,沿街店面和業態經過提升,古韻悠然。古街上設有越藝館、黃酒館、戲劇館和書畫館等,馮家老臺門、錢家老臺門、華家老臺門等成為旅遊展示點。紹興的傳統建築特色與民情風俗也在這條街上流淌。這裡已成為古街區休閒街的典範,成為紹興老街旅遊的精品地。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紹興一直沒有一條像模像樣的步行街,魯迅故裡步行街原來只有350米,現在延長了一段,但仍有些偏短;書聖故裡步行街為方形,顯示不出步行街的特色。紹興古街休閒區與外地著名的步行街比較起來,顯得「氣短」「量小」。倉橋直街原本有1500米,由於只利用了850米,這條步行街如被「攔腰截斷」。


圖源網絡

從倉橋直街石門檻至凰儀橋段的650米,能否也改造成為步行街?倉橋直街從石門檻到凰儀橋也是古街小巷,這裡排汙管道已接入每家每戶,管線一律入地,具備了推行步行街的條件。

隨著青藤書屋及周邊保護工程的實施,將倉橋直街步行街推進到前觀巷、後觀巷、魯迅路段,這樣可以將倉橋直街休閒街區與青藤書屋、魯迅路步行街連成一體,更好地展示紹興古韻風情。

青藤書屋周邊綜合保護項目總投資10億元,總用地面積約12公頃。該項目北至人民西路、西至倉橋直街、南至魯迅西路、東至解放南路,包含徐渭藝術館、紹興師爺館、青藤廣場和其他配套設施。

將倉橋直街全線1500米打造成為步行街。倉橋直街連接青藤書屋、魯迅故裡步行街可以變成現實。


今年2月,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發布《旅遊休閒街區等級劃分》標準。倉橋直街作為紹興的休閒街區,應該全部成為步行街,並串街連片,使之成為國家級休閒街區,以激活、帶動紹興全城旅遊發展。

圖源網絡

紹興歷史街區價值很高,但一直是「單打獨鬥」,沒有「融合」「聯網」。

圖源網絡


倉橋直街未來可以打通三味書屋河道與倉橋直街河道,讓遊人可坐著烏篷從城市廣場到魯迅故裡。還可以通過建造停車場的方式,把魯迅故裡人流引到倉橋直街,讓倉橋直街陸上慢行道與水上烏篷遊融合起來,將倉橋直街經典臺門和風情展示出來。

END—

福·利·時·間

2020新版紹興樓盤地圖

免 費

送!送!送!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小編聯繫

相關焦點

  • 倉橋直街:20年的變與不變
    倉橋直街:20年的變與不變 發布日期:2020-10-08 10:10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17年前便獲得
  • 紹興老街,倉橋直街,醉美江南
    這裡是紹興特有的「臺門」 建築保存得最多的街區之一,整個街區保存著完整的「有河無街」水鄉格局。與魯鎮及魯迅故裡不同,倉橋直街在保護時以修繕為主,尊重原真性,而不是推翻重建。它是一條鮮活的老街,原住民在裡面安詳地生活,整條老街有一種從容而閒適的步調,而且沒有門票。
  • 紹興倉橋直街
    紹興倉橋直街不長,約1.5公裡長,位於紹興府山東面,老城區歷史街區內,是以古城風貌為特色,以傳統民居為主要內涵,集居住、商業、旅遊為一體的歷史文化街道。倉橋直街還獲得了「聯合國亞太地區遺產保護獎」,稱此老街是「中國遺產活生生的展示地」。老街主要有河道、民居、石板道路三部分組成。
  • 【活動預告】來倉橋直街逛青年農夫市集吧
    ‖   ‖   ‖   青石板,曲曲折折   溼苔蘚,青青幽幽   烏篷船,搖搖擺擺   為紮實推進紹興新青年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切實幫扶「新農人」拓展銷售渠道、抗擊疫情,助力文明城市創建,由共青團紹興市委主辦,越城區文明辦、團區委、府山街道越都社區共同承辦的「古城青春季——青年農夫市集」活動將在倉橋直街石門坎隆重舉行
  • 倉橋直街,詮釋紹興原味生活的好去處…
    紹興倉橋直街,全長1.5公裡,由河道、民居、街坊三部分組成,民居多為清末民初建築,眾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臺門保存完好,具有濃鬱的水鄉風貌。河道兩側,以水鄉傳統民居為主,每家後院都有一個小河埠,為紹興城內典型的「一河五街」格局。
  • 倉橋直街位于越子城歷史文化保護區內,一派小橋流水人家景色
    倉橋直街位於紹興老城的西北邊,是老紹興頗有聲譽的歷史文化街區,也是地標性的步行街。這條老街並不算太長,河道兩側,以水鄉傳統民居為主,每家後院都有一個小河埠,為紹興城內典型的「一河五街」格局。這些民居基本上都建於清末民初,也有少量仿古的新建築。
  • 【活動預告】來倉橋直街逛青年農夫市集吧
    ‖   ‖   ‖   青石板,曲曲折折   溼苔蘚,青青幽幽   烏篷船,搖搖擺擺   為紮實推進紹興新青年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切實幫扶「新農人」拓展銷售渠道、抗擊疫情,助力文明城市創建,由共青團紹興市委主辦,越城區文明辦、團區委、府山街道越都社區共同承辦的「古城青春季——青年農夫市集」活動將在倉橋直街石門坎隆重舉行
  • 長650米,門面128家!溫州美食一條街來了
    作者:溫都記者 呂進科 通訊員 莊苗苗一年內,完成金虹東街網紅美食文化街區打造,創成區級特色商業街。三年內,創成金虹東街市級特色商業街,形成主打特色的美食街區。五年內,構建「四點一圈」休閒消費區,推動街區由平面化向立體化轉變。溫州人的「深夜食堂」又有了新的選擇。
  • 倉橋直街好逛亦好拍!
    倉橋直街是紹興最具傳統獨特老街,從寶珠橋到凰儀橋段,全長約1500米,保留了老紹興古樸的風貌,可謂古色古香,建築特色明顯,獨具水鄉風情
  • 紹興倉橋直街,沈園,魯迅故居,鹹亨酒店來一碗黃酒
    倉橋直街抵達後從倉橋直接開始,用雙腳來丈量這座小城,倉橋直街由河道、民居、街坊三部分組成,最吸引我的是小橋流水,可惜當天沒有下雨,若是綿綿細雨天,在橋上偶遇打著油紙傘的江南美女,那真是會把我美的不要不要的,可惜油紙傘美女沒有,倒是遇到一大姐問兄弟吃飯不?
  • 周末在紹興逛倉橋直街,除了臭豆腐茴香豆,看看還有什麼好吃的
    現在剛好江南的梅雨季節,周五的晚上,我和老公商量,下雨天,也沒別的地方可去,就近去一趟紹興吧,反正熟悉,景點什麼能看多少是多少,沒有一定要去的點,就去紹興度個休閒的周末吧。說走就走,在周六時陰時雨的天氣裡,我們來到紹興。
  • 斥資30億元,福清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進入建設新階段
    2018年6月,《福州市特色文化街區建設工作方案》出臺,各縣(市)區將打造12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福清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入列其中。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是福州市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龍首橋初系木橋,宋天聖5年(1027)改造為石橋,正對舊縣衙門,初名通海橋。元祐2年(1087)再改建,更名「坦履」。紹興20年(1150)擴建,長70餘丈,始更名「龍首橋」。明萬曆34年(1606)移建於小孤山,即現橋址,為石砌墩臺的石樑橋,全長55丈,寬1.5丈,共19門,橋墩寬2米,長5.2米,兩端設分水鋏。
  • 觀音山夢幻海岸海濱休閒街開街 打造小文藝小清新度假街區
    觀音山夢幻海岸度假區再推旅遊休閒新項目!昨日,經過近一年的籌備與建設,觀音山夢幻海岸海濱休閒街 「浪漫開街」,休閒街以浪漫、文藝、小清新為風格,融合了民宿酒店、養生保健、休閒購物等諸多旅遊元素,打造時尚年輕的海濱休閒旅遊、文化創意街區。80萬平方米的建築群滿足遊客吃、住、行、遊、購、娛多樣化的旅遊需求。
  • 甌海新橋街道打造美食文化街區
    據悉,美食小鎮作為新橋街道「一街一品」重點打造項目,將以美食文化街區建設為突破口,以新餐飲產業園區打造為著重點,整體推進美食小鎮建設。金虹東街位於新橋街道金蟾社區,本次重點打造金蟾大道以南段全長650米,該段擁有門面數128家,商鋪99家,其中餐飲類65家,街區兩側涉及老舊住宅19棟,工業廠房7棟及夢多多小鎮。
  • 紹興倉橋直街,感受古街文化,美得讓人沉醉,獲得聯合國大獎
    紹興,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既有江南水鄉的柔情,又有繁華都市的熱鬧,而倉橋直街就是其中一處熱鬧繁華的地方。也許每一個地方都有一條街每當節假日的時候遊客就特別多,也是當地必去的打卡地這一。倉橋直街就是紹興水鄉最具代表性的古街之一了。
  • 福清利橋歷史文化街區規劃方案出爐
    本報訊(記者 錢嘉宜)擁有千年歷史的福清利橋古街有望在年底再放光彩!記者從福清市獲悉,福清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近日向社會公告《福清市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規劃方案》。根據方案,利橋街區將融合傳統老福清韻味與現代風格,串聯起多個文保單位和古建築,集中體現福清的華僑文化與海絲商貿文化。據悉,福清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是福州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之一。
  • 倉橋直街位于越子城歷史文化保護區內,一派小橋流水人家景色
    倉橋直街位於紹興老城的西北邊,是老紹興頗有聲譽的歷史文化街區,也是地標性的步行街。這條老街並不算太長,河道兩側,以水鄉傳統民居為主,每家後院都有一個小河埠,為紹興城內典型的「一河五街」格局。這些民居基本上都建於清末民初,也有少量仿古的新建築。
  • 福清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規劃方案出爐
    20日,記者從福清市獲悉,福清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向社會公告《福清市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規劃方案》。根據方案,利橋街區將融合傳統老福清韻味與現代風格,串聯起多個文保單位和古建築,集中體現福清的華僑文化與海絲商貿文化。  據悉,福清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是福州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之一,亦是福清中心城區僅存的歷史文化遺產和傳統民居聚集區。
  • 通「文脈」暢「商脈」 鄭州德化街再升級
    未來,德化街將突出以二七紀念塔、二七廣場、二七紀念堂為核心,以步行街為中軸線,大力實施「規劃引領、環境提升、產業升級、文化復興、活力打造」5大工程,全面拉升「產業縱軸+文化橫軸」坐標體系,打造「最中原、鄭中心」樣板的「百年德化·紅色地標」以及與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會客廳」。
  • 府山直街、偏門直街……街巷裡藏著多個越醫流派
    越醫四大流派扎堆小巷11月1日,記者走進倉橋直街石門檻旁邊的「老錢家婦科」,70多歲的「錢氏女科」第23代傳人錢知訓,正在與一位來自東北的遊客魏女士交談。魏女士從網上知道了大名鼎鼎的「錢氏女科」,這次來到紹興旅遊,想特地了解一下這個中醫流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