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款相機能夠在傳感器尺寸儘可能大的同時還保持小巧身形,其必定能夠成為攝影師的夢中神器,而佳能G9 X有望成為候選之一。
其內置的1英寸傳感器較其他卡片機的1/2.3英寸要大上4倍,較一些老款高端卡片機的1/1.7英寸也要大上2倍有餘,例如佳能自己的PowerShot S120。值得注意的是,G9 X的體積與S120相差無幾。
G9 X售價為449美元(約合人民幣2873元)
市面上也存在其他同樣配備了1英寸傳感器的卡片機,例如索尼的RX100以及佳能自己的G3 X、G7 X和G5 X,上述4款產品採用了同樣的傳感器。然而,只有G9X小得可以納入口袋中。
功能
為了獲得如此嬌小的身形,在功能上必然要有所取捨,G9 X雖然在傳感器尺寸以及處理器規格上(DIGIC 6,2000萬像素)非常出色,但卻沒有提供取景器,也沒有可以傾斜展開的屏幕。
鏡頭方面也採取了折衷的設計思路,G7 X提供了4倍光變、24-100mm的等效焦距以及f/1.8-f/2.8的最大光圈,然而G9 X卻只有3倍光變、28-84mm以及f/2.0-f/4.9,在拍攝的靈活度上會打一定的折扣。
往好的方面看,G9 X提供了3英寸的觸控屏,內置Wi-Fi以及NFC,而且與其他G系列產品一樣,其向用戶提供了手動以及半自動曝光模式,還支持RAW文件格式。
品質以及操控
擁有光潔時尚機身的G9 X不禁讓人聯想起廣受好評的S120,可以毫不費力的納入牛仔或是夾克口袋,其較PowerShot G7 X以及其他大底相機要明顯纖薄許多,例如索尼的RX100 Mark III。
前部的紋理在兼顧美觀的同時也為抓握帶來便利,位於頂端的模式撥盤使得用戶能夠在各種曝光模式間快速切換,例如手動、半自動、自動以及創意選項。
機身上的按鈕數目並不多,大多數操作都可以通過觸控屏完成。如果你不太喜歡這種操控方式,那麼這款相機並不適合你。
機身後部僅有4個按鈕,其中包括了可以喚出快速菜單的「Q」按鈕,白平衡和測光操作可以在其中完成,其在觸控屏上同樣存在對應的控制。
ISO、曝光補償、光圈或是快門速度之類的參數全都可以通過觸控屏來調節。環繞鏡頭的控制環同樣可以用來設置某些參數,用戶可以在主菜單或是屏幕上選定某個設置,然後通過撥盤進行調節,輕觸屏幕亦可進行自動對焦點設置。
相機同樣沒有提供方向選擇鍵,所有關於菜單導航或是設置調節的操作全部都需要通過觸控來完成。對於習慣了傳統操控方式的用戶來說,初次上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來適應,而對於那些伴隨觸屏智慧型手機成長的一代來說,可能會覺得更為習慣一些。但無論如何,對於總數達到8頁的菜單項來說,觸控操作顯得較為繁瑣。
機身側面有一個用來發起Wi-Fi連接的按鈕,不注意看很容易就被忽視。成功連接之後,用戶可以在智能設備上啟動佳能CameraWindow應用,其可以用來下載照片或是遠程遙控相機。
考慮到G9X配備了與G7 X同樣的傳感器以及一顆DIGIC 6處理器,不免讓人對其期待頗高。而該產品也沒有讓人失望,照片效果生動,飽和度非常出色,一如既往地具有佳能產品溫暖及有深度的色彩表現。
JPEG照片呈現生動的色彩
微距模式樣張
「創意拍攝」添加濾鏡或隨機剪裁效果
最廣角度拍攝樣張
大底傳感器搭配最大光圈能夠為用戶帶來一些出色的照片效果,同時儘量降低低光照條件下的ISO取值。
當ISO介於100至400間時,照片細節相當出色,在不超過A3幅面的尺寸下效果令人驚豔,而如果放大至100%,則某些精細的區域會丟失一定的細節,但也不會較其他同尺寸傳感器相機更糟糕。
如果繼續調高感光度,雖然細節表現仍保持不錯的狀態,但大概到了ISO 1600時,整個畫面會逐漸向水彩畫般的風格發展。如果照片只是需要在A4或更小尺寸的場合下使用,即便是ISO 6400也是可以接受的。
截至目前為止,由G9 X生成的raw文件還不能在Adobe Camera Raw中打開,但用戶可以下載佳能自己的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進行處理。對於採用高感光度拍攝的JPEG照片,這款軟體能夠進行顯著地降噪處理,在照片平滑度輕微下降的情況下顯著消除了色度噪點。
測光系統也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職工作,為用戶帶來精確曝光的照片。當然,如果需要在主動AF下拍攝高對比度場景,則可能需要通過撥盤進行曝光補償調節或是切換至重點測光。
對焦快速且精確,特別是在良好光照條件下。而在低光照的條件下,相機偶爾會努力尋找拍攝目標,也許會啟動輔助對焦進行幫助,但發生錯誤對焦的情形非常罕見。
在實測中,G7 X在採用能夠達到的最廣角度拍攝時,照片四周會產生輕微失真,而G9 X看起來沒有這方面的問題,當然這有可能與鏡頭有關。無論廣角還是長焦拍攝的照片都非常清晰。
●優點
能夠輕鬆納入口袋中的嬌小身形使得這款大底卡片機能夠從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且絲毫沒有影響到畫質的表現。
●缺點
過於依賴觸控屏完成絕大多數拍攝操控,在菜單中導航讓人感到疲憊不堪。
結論
雖然G7 X以及索尼RX100 IV也屬身形小巧的相機之列,但都無法與G9 X相比。但是,後者在將重點放在了機身尺寸的情況下,在鏡頭的性能上也做出了一定的妥協,當然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這並不會造成任何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G9 X在綜合性能上較G7 X略差,後者提供了性能更好的鏡頭、可以翻轉的屏幕以及更多的操控按鈕。如何選擇就看用戶自己的偏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