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的一艘運輸南極科考站建設材料的核動力破冰貨輪在從芬蘭灣出發,沿大西洋南下,穿過赤道,準備運送5000噸的建築材料到南極大陸建設新一代的東方科考站。不過被發現到了西非海岸就開始在原地轉圈不再前進,航速嚴重下降到只有五六節的樣子。這個速度比大航海時代的帆船都慢得多,按期到達南極海岸已經不可能。外界經過了解情況,原來這艘核動力破冰船只有一螺旋槳,雖然核動力看上去很強大,但是單軸單槳明顯航速快不了。之所以航速大大下降,是因為4葉的螺旋槳居然有一個葉片斷裂消失了。這樣的「三葉螺旋槳」轉動起來就嚴重的不平衡。不但划水效率大下降,還造成整個軸系的嚴重振動。船長想放棄南極運輸任務返航維修,但是俄本土的上級卻嚴厲要求繼續航行,目的地不變。
因為如果本次航行取消,那麼南極洲的短暫夏季和極晝很快就會過去,今年要建設新的考察站的任務就完全泡湯了。於是只能硬著頭皮繼續緩慢的向南前進。勉強又航行了上千海裡後,船長認為如果這樣帶著嚴重的故障長期運行下去,不但最終到不了南極洲,而且動力系統和軸系會在中途完全損壞,即使勉強到了南極附近也開不回來。如果被很快聚集的浮冰徹底凍在南極附近的冰海中,還要再過一年,才能從本土重新派出大馬力拖輪將其拖回來,而這樣的破冰拖輪也不好找。弄不好整個6萬多噸的艦體就完全扔在了南極。關鍵是這還是一艘核動力船舶,當垃圾扔在南極海域如果最終沉沒了,那麼將影響整個南極生態安全,必然在全球引發軒然大波。因此帶病遠徵南極是非常不現實的。現在就要想法儘量在途中修好。
但是整個非洲西部都是非發達國家,根本找不到一個可容納6萬噸核動力船舶的幹船塢或者浮船塢。況且沒有多少國家是喜歡從來沒有接待過的核動力船舶進入本國領海的。俄方沒辦法之下,居然拍腦袋想出了一個潛水維修的辦法。就是派出潛水員攜帶水下切割設備,下潛到貨輪的螺旋槳位置,先切割掉斷裂螺旋槳的殘餘部分,再切割掉與丟失槳葉對稱的槳葉,這樣就讓4片螺旋槳變成了2片槳。雖然航速是越來越慢,但是起碼不會因為不對稱而引發嚴重的振動。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個人認為這起奇葩故障說明了幾個問題:第一是傳說多年的,因為南極條約的存在,不允許任何核動力船舶包括核動力破冰船接近南極大陸。而現在這艘6萬噸以上的破冰貨輪就是核動力的,卻公開往南極運貨。由此可見所謂的條約也就是那麼回事,屬於不出事故就當做完全沒看見,民不報官不究。第二,堂堂的6萬噸以上的核動力大船還如此狼狽。
關鍵就在於這已經是一艘服役32年的老船,基本和庫茲涅佐夫航母的艦齡不相上下。長期只使用而不入塢保養,最終出現了螺旋槳掉葉片這種奇葩故障,一路公開現眼。第三,現在的情況是,即使想回本土徹底維修也不好找船塢。全俄唯一的一艘8萬噸級的浮船塢已經沉沒。雖然現在已經新建成了50萬噸級超級深塢,但是卻在遠東地區,相隔2萬多公裡。不知道此船還有沒有靠2片槳葉航行到維修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