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西姆·奧列什金,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助理,曾在今年8月31日對外表示:如無意外,俄羅斯將在2020年佔據全球GDP排行榜第五名的位次(超過德國),從而有可能提前實現普京總統就職時的承諾。
這就有點奇怪了,2020年上半年俄羅斯當局公布的經濟增速是「同比下降3.4%」,完成的GDP為486058.50億盧布,按今年上半年盧布與美元的平均匯率折算為7010億美元,僅在全球排第12名。
而第四名德國,在今年上半年經濟同比實際下降6.3%,完成的GDP約為16221.8億歐元,折合1.787萬億美元——超過俄羅斯經濟總量的兩倍。差距如此之大,為何俄羅斯官員反而有信心在「今年實現對德國的趕超呢」?
更加有意思的是,無論是2019年,還是今年上半年德國經濟總量在全球都是排第四名,僅次於美國、中國和日本。如果俄羅斯今年要趕超德國,那排名應是排全球第四,不是排第五啊。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答案就是「馬克西姆·奧列什金所說的是另外一種算法,即採用世界銀行的購買力平價體系來核算各種GDP」。我們會發現:採用購買力平價規則,2019年中國與美國的排名互換了,我們的GDP超過了美國(人均仍是美國大幅領先)。
印度經濟總量也大幅提升至全球第三名,日本全球降至第四,德國降至全球第五名,之後就是全球第六名的俄羅斯——按購買力規則,2019年俄羅斯GDP已高達4.28萬億美元,遠比匯率體系下的排名更高。
按購買力,2019德國的GDP接近4.66萬億美元,與俄羅斯拉近距離(仍有接近4000億美元的差距)。俄羅斯官員認為,疫情很可能使得2020年德國經濟降幅更大,而兩國經濟總量在購買力體系下差距不是很大,因此有信心在今年實現趕超。
對此,網友們如何看待呢?南生認為即便是採用購買力,俄羅斯趕超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俄羅斯經濟還是正增長,二季度疫情加速擴散,GDP下降了8%,整個上半年下降3.4%。
德國的二季度經濟降幅達到了11.3%,整個上半年下降6.3%。從上半年的情況來看,俄羅斯經濟增速優勢不小。但俄羅斯疫情感染程度實際上二季度末尾時已經超過了德國,所以三季度俄羅斯經濟降幅有可能更大。
展望整個2020年,多家機構對德國的經濟增速預測是「下降6%到8%之間」,對俄羅斯經濟增速預測是「下降5%到7%之間」。俄羅斯經濟增速優勢並不大,這或許不能填補「購買力體系下的經濟總量差距」。
當然了,當前法國、西班牙、英國的疫情又在加速擴散,德國也有著類似的跡象。如果出現二次爆發,那俄羅斯經濟增速優勢可能會擴大到3到4個百分點,但也很難填報近4000億美元的差距啊,德國大概率仍將具有微弱優勢。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