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2021年第97屆箱根驛傳比賽前半程落下帷幕,雖然日本新冠肺炎疫情仍不容樂觀,但規模很小,以日本頂尖精英大學生選手為主的箱根驛傳比賽還是正常舉行。
觀眾除了觀看直播還可以在地圖上看到選手實時排名
在前半程比賽中,幾所院校交替領先,競爭十分激烈,似乎沒有誰有明顯優勢,第一賽段法大領先,第二賽段東國大領先,第三賽段東海大領先,第四賽段創價大領先,前半程最後一個艱難的爬坡賽段創價大繼續保持優勢一直到終點,獲得前半程冠軍。
但事實上今天的比賽成績似乎不如去年,特別是在第一賽段第一公裡花了3分33秒。 以至於解說員毫不掩飾自己的驚訝,"這是不是史上最慢的呢?
而在第二賽段,東京國際大學著名黑人選手文森特隊首先跑進東須賀中轉站。他的成績是1小時5分49秒,超過去年東洋大學的相澤翔創造的1小時5分57秒的區間紀錄,從第二賽段開始,箱根驛傳才顯示出的確是高水平競技。
東海大學的石原翔太郎在3區超越東京國際大學的Uchida Mitsu,讓東海大學在第三賽段取得領先。
創價大學的Tsubazu在第四賽段超越了東海大,並一直保持到第四賽段結束。
創價大學的三上雄太顯示了較強的爬坡能力,並且頂住壓力,從第五賽段開始一直保持領先,確保創價大學首奪箱根驛傳前半程冠軍。
而青山學院竹石尚人雖然號稱爬坡能力強著稱,但仍然未能縮小與領先隊伍的差距,他甚至因為拼太兇,發生了抽筋,青山學院今年雖然保留了上屆箱根冠軍中的6名成員,但整體狀態平平,前半程成績可謂相當糟糕,似乎保留前十名種子隊伍都成問題。
接下來我們帶著跑者了解一下箱根驛傳
日本馬拉松之父創造了箱根驛傳
箱根驛傳全稱東京箱根間往復大學駅伝競走,由關東學生陸上競技聯盟與讀賣新聞社共同舉辦。
每年1月2、3號兩天在日本舉行。
這一全日本最受關注的路跑接力賽事於1920年由金慄四三創辦,金慄四三是一名馬拉松運動員,他參加過三次奧運會。
在退役之後,他致力於日本田徑事業的發展,推動了箱根接力和福岡馬拉松的舉辦,因此,他被稱為「日本馬拉松運動之父」。
至今為止除戰爭期間比賽被迫取消之外每年都舉辦,到2020年已經是第96屆。
日本馬拉松運動之父金慄四三
箱根驛傳簡介
箱根驛傳路線是由東京讀賣新聞東京本社至神奈川縣箱根町蘆之湖之間的往返。往路107.5km,復路109.6km(基本上可以理解為一個往返),全長217.1km。
兩天的比賽總共分為十區,每天比5個區,每個學校派出十位選手參賽,每個選手平均要跑差不多半馬左右的距離。
比賽一共有21支隊伍參加,其中包括獲得種子權的10支隊伍(上屆比賽前10名), 以及通過預選賽選拔出來的10支優勝隊伍,和1支由不同學校組成的關東學生聯合隊伍。
箱根驛傳雖然是全日本備受矚目的日本大學生體育比賽,但其實只有日本關東地區的大學才有參賽資格,日本關東以外的大學都是沒有箱根驛傳參賽資格的,雖然現在日本很多人呼籲希望箱根驛傳能全國化,讓日本全國的大學都有資格參加,但目前來說這個討論並沒有一個結果,參賽隊伍多不一定是好事,這也體現了賽事的傳統與傳承。
箱根驛傳的線路特點
箱根驛傳往路(去程)
箱根驛傳復路(返程)
這是十個賽段的基本特點:
一區(21.3km):
在東京市中心位置出發,備受關注,一區各個學校基本都會派出自己的速度型選手。
二區(23.1km):
二區一直被稱為「花之二區」,在這一區間各個學校都會派出自己的王牌選手,不僅因為這是距離最長的區間之一,更因為從中間13公裡開始有一個陡坡以及最後3公裡還有魔鬼一般的上下坡在等著選手們。
三區(21.4km):
三區的選手們跑的路能看到富士山,同時也是在沿海大道上奔跑,風景雖是絕佳,但實則選手們需要忍受強勁海風的幹擾。
四區(20.9km):
雖然是平地上距離最短的區間,但這一區選手們必須不能給五區的上山選手們拉後腿,需要拼了命的縮小與前方的距離以及拉大與後方的距離。
五區(20.8km):
終於來到了令人望而生畏的箱根山,五區的選手們需要一口氣從水平線跑上標高874米的日本國道一號線最高點,再經歷折磨心智的上下坡最終穿過箱根神社大鳥居到達往路終點,上坡最能體現選手耐力,所以箱根驛傳有得五區獲冠軍的說法。
第五賽段選手將面臨箱根山800米的爬升對於心肺功能是極強考驗
六區(20.8km):六區與五區正好相反,先經歷一段上下坡後需要從874米的最高點一口氣跑下山回到平地,下坡大家可能認為衝下來很省力,其實下山跑會給人體帶來極大的負擔,控制不好速度和轉向還很容易摔倒,同時該區間的選手們因為是從箱根山上起跑的,溫度很低。
七區(21.3km):七區是氣溫變化最大的區間,從寒冷的箱根山出來後太陽越升越高,氣溫而隨之升高,且9公裡後也會有不斷的上下坡。
八區(21.4km):八區選手們則與三區相反。
九區(23.1km):進入9區即將展開最後的爭奪,排名靠前的隊伍要力爭冠軍,而中等偏上的隊伍則為明年的種子權奮力拼搏,而較為落後的選手們為了避免「提前跑」而使出渾身解數。
十區(23.0km):最終區間將決出最終冠軍,冠軍擁抱慶祝和亞軍失落的畫面每年不斷更迭。
箱根驛傳的競技文化
箱根驛傳這項賽事在近百年的發展歷史中,逐步形成了其自身傳統和特色。其第一個特色就是斜跨在選手身上的窄布條,可以稱之為校帶!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代表色和校帶設計,而關東學生聯合隊伍用的是官方的帶子。
校帶在比賽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存在,作用類似於接力賽中的接力棒,要從第一位選手傳到最後一位選手,代表著每個學校的榮譽和傳統,也是每位選手的責任、比賽中的精神支柱。
其實第一棒結束後,這根校帶就已經被第一棒選手的汗水打溼,就是這樣一根被前面隊友汗水浸溼的校帶從頭傳遞到尾,充分體現了這項賽事的文化和信念。
日本文化中有儘量不麻煩別人,自食其力的傳統,這一文化也深刻影響到了這一賽事,路跑比賽都要封路,由於箱根驛傳是接力比賽,如果長時間封路必然會給當地的交通帶來極大的不便。
為了避免某個選手跑得太慢過度影響交通,箱根驛傳規定,如果某校與比賽中目前跑在第一的學校時間相差太多的話,該校的選手就還沒到達交接區,該校的下一位選手也必須要提前開跑了,這也構成了箱根驛傳第二大特色。
下面這張照片顯示了由於「提前跑」的比賽規則,眼看著隊友跑過來卻無法完成交接,只能起跑。正是因為這一殘酷規則,一旦一所學校一名選手跑得太慢,導致到時間時,仍未到交接區,下一棒選手就被迫不得不出發,這時選手們會拿到主辦方提前準備好的校帶——雖然都是校帶,但沒有隊友的汗水就如同失去了隊伍的靈魂,所以說這根校帶絕對是箱根驛傳的精神象徵。
而未能及時完成交接的選手懊悔自己跑太慢,他們在拼盡全力後流下悔恨的眼淚,常常痛哭流涕,也說明這項團隊賽所彰顯的文化價值。
小結
熱愛跑步、熱愛馬拉松運動可以說是很多日本國民的信念,而箱根驛傳之所以能發展近百年也充分體現了日本人對於這項運動的傳承,大和民族敢於拼搏、吃苦耐勞、勇於創新的精神更是在這項運動中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
在比賽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選手達到區段終點後紛紛倒地,可見日本選手有多拼!
箱根驛傳還有明天半天的比賽,誰能最後奪冠,還有很大懸念,但去年冠軍青山學院由於落後太多,基本上已經退出今年冠軍爭奪在大概率上將是一個可以預料的結果,明天後半程以及最終總冠軍我們拭目以待!
想要提高核心力量的跑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