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獅葡萄銅鏡、明元始天尊騎獅木雕、清壓繃石獅、磁州窯獅子燈臺、醒獅圖……今天上午,《百獅獻瑞——甬上獅子藝術藏品展》在海曙區檔案館四樓東展廳展出,百餘只造型材質各異、精巧唯美的「獅子」薈萃一堂,讓人大開眼界。
寧波文保專家楊古城先生認為,這次展覽充分反應了寧波地區各具特色、造型及工藝精美的獅子文化,從中可以了解寧波獅子文化的特徵、用途和對外交往作用。
「獅文化與中國龍鳳圖形一樣,是千百年來大家所喜聞樂見的吉祥物,主要表達吉祥闢邪之意,在寧波民間很盛行。」楊老先生介紹,寧波各地獅子極具地方特色,造型文雅溫和,用途廣泛。如建築上的牛腿獅,倒掛獅;獅子照壁,屋脊獅,鎮宅獅;繡女用的壓繃獅;器物中的獅子燈、香爐獅;護橋獅、石敢當獅、踏腳獅;獅子帽,獅子靴等。
(明元始天尊騎獅木雕)
展覽中展出的清代壓繃石獅,是獨具寧波特色的物件。「壓繃石獅從明朝開始出現,主要作用是繡女繡花時用它壓住繡花繃子,讓布緊繃以便繡花達到好效果。」楊老先生介紹,門前、橋前等地方的獅子是成對出現,而寧波的壓繃石獅是單個出現的,民間有說法稱繡女寂寞時能與壓繃石獅「對話」。
(清木雕獅子)
現場還展出了床四角柱子上的一對倒掛獅子以及床扶手上的獅子木雕,巧奪天工的工藝讓人眼前一亮。「獅子成對出現,寓意『事事(獅獅)如意』;同時,床邊出現獅子也有諧音『賜子』之意,從中可以了解明清時寧波的婚俗。」楊老先生說。
此次展出由海曙區收藏家協會聯合海曙區民間文藝家協會舉辦,參展作品全部來自會員收藏,展覽至1月26日結束。
新聞多一點
寧波(明州)是中國古代四大港口之一,海外貿易和文化交往頻繁,尤其對日本和高麗更盛。
在日本多地保存著由寧波傳播出去的石刻獅子。比如日本福岡飯盛神社收藏著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所造的一對寧波石獅,在日本岡山縣熊野神社、福岡縣太祖神社、宮像大社和太宰府觀音寺、京都由岐社等地,也保存著從明州運去的石獅子。而最為著名的,是已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日本奈良東大寺南大門一對連座高2.5米的梅園石雕獅子,由明州石工伊行末於南宋慶元二年(1196年)雕刻。
編輯:張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