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友人出版新疆首批世界文化遺產圖錄獻禮自治區60年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日本友人出版新疆首批世界文化遺產圖錄獻禮自治區60年

2015-09-30 18:14:0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圖為獻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的《新疆世界文化遺產圖錄》。 孫亭文 攝

圖為小島康譽(中)向新疆文博單位贈送畫冊。 孫亭文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9月30日電 (記者 孫亭文)30日,由日本友人小島康譽和新疆文物局局長王衛東共同主編的《新疆世界文化遺產圖錄》畫冊及配套明信片在烏魯木齊舉行首發儀式,獻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

  新疆文物局局長王衛東在序中透露,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文化顧問、日本友人小島康譽個人出資,在新疆文博單位的配合下,出版該畫冊。此是新疆的6個遺產地首次以世界文化遺產的身份在世人面前亮相。

  2014年6月,在卡達首都多哈召開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新疆的北庭故城遺址、高昌故城遺址、交河故城遺址、蘇巴什佛寺遺址、克孜爾石窟、克孜爾尕哈烽燧6個遺產地,作為申報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入選,成為新疆首批世界文化遺產。

  據悉,該畫冊共收錄圖片120餘幅,內容豐富,涵蓋廣泛,其中既有遺址照片,也有出土文物照片。中新社記者在該畫冊中看到,每個遺產地都分為「遺產概況」、「歷史沿革」、「突出的普世價值」、「遺產保護」部分。

以位於新疆南部拜城縣的克孜爾石窟(千佛洞)為例,「其是西域地區現存最早、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洞窟類型最全、影響廣泛的石窟寺遺存」。圖片中有該石窟的外部全景、多個石窟壁畫,如第38窟主室券頂「猴王捨身救群猴本生故事」;還有流逝海外的菩薩頭像以及人首象身泥塑等圖片。

  小島康譽在首發儀式上稱,新疆的文物在世界上都佔有重要的位置。自己從1982年以來,140多次造訪新疆,30多年來見證了新疆對文化遺產和文物的保護。「這是非常好的事情。」

  他在圖錄序中寫道:「今年是我的第二故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的喜慶日子,這本介紹新疆的世界文化遺產圖錄,就是我們給大慶的獻禮之一。」

  據悉,1987年,小島康譽皈依佛教淨土宗,他直言,克孜爾石窟裡面的佛教壁畫對自己影響重大。(完)

相關焦點

  • 日本友人出版新疆首批世界文化遺產圖錄獻禮自治區60年
    原標題:日本友人出版新疆首批世界文化遺產圖錄獻禮自治區60年 孫亭文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9月30日電 (記者 孫亭文)30日,由日本友人小島康譽和新疆文物局局長王衛東共同主編的《新疆世界文化遺產圖錄》畫冊及配套明信片在烏魯木齊舉行首發儀式,獻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
  • 內蒙古自治區資訊|一個日本友人,數十年全在內蒙古栽樹,沙漠變森林!
    一個日本友人,數十年全在內蒙古栽樹,沙漠變森林!在1997年時候,剛從學校畢業出來的大龍隆司來到內蒙古考察,他第一次發現了科爾沁沙地是那麼的美,金黃的沙子復蓋住了整片的大地,顯得是那麼的美。因為它覺得如果將能這片沙漠變綠,一定非常有成就感。隨後,他說幹就幹,帶著自己的搭檔從日本坐了3個小時的飛機來到內蒙古,開始了自己的植樹生涯。
  • 了不起的成就——自治區成就展向新中國60周年華誕獻禮
    據工作人員介紹,新疆「7·5」事件後,來觀看展覽的觀眾倍增,尤其是新疆展廳的觀眾增加最為明顯,不少還是外國人。很多外國媒體記者特地趕來觀看。兩名路透社記者還專訪了新疆展廳的負責人,這位記者說,她會客觀地展示新疆自治區60年來所取得的光輝成就。  孫洪宇是一名退伍軍人,他在新疆展廳轉了好幾遍。
  • 自治區成立60周年:美麗家鄉在我心 新疆地圖親手制
    編者按:一位69歲,一位56歲,在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他們選擇製作一幅特別的新疆地圖獻禮。老人要傳遞的,不僅僅是團結與熱愛,更有對幸福生活的感恩與珍惜。    阿勒泰69歲老人費時10個月用羊拐骨拼出新疆地圖     560顆羊拐骨緊緊相連道祝福  560顆羊拐骨,經過煮製、打磨、上色,拼成一幅顏色分明、形狀準確的新疆地圖——這個獻禮自治區成立60周年的創意地圖,出自阿勒泰富蘊縣杜熱鎮的哈薩克族老人哈丁
  • 世界自然遺產:新疆天山
    申遺過程2013年6月21日上午,正在柬埔寨王國首都金邊召開的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正式公布,中國「新疆天山」列入世界自然遺產。自2009年始,新疆天山申遺項目全面啟動。2012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新疆天山作為我國唯一申報世界自然遺產項目報世界遺產中心;同年3月,230萬字的新疆天山申遺中英文文本,正式通過世界遺產中心技術審查,新疆天山拿到了申遺「入場券」;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赴新疆實地考察評估,新疆天山申遺項目以其突出的遺產價值和較高的保護管理水平,折服了實地考察的專家並予以高度評價。
  • 《新疆的文化保護與發展》白皮書(全文)
    截至2017年,新疆文物點9542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3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558處。文化文物系統現有博物館93個(包括自治區博物館和吐魯番地區博物館2個國家一級博物館),館藏文物45萬件/套。  新疆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 瑪納斯縣邀請著名音樂人金放來疆採風獻禮60年
    慶祝自治區成立60周年,緊密圍繞以音樂文化為載體,弘揚「愛國愛疆、團結奉獻、勤勞互助、開放進取」的新疆精神,圍繞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新疆瑪納斯的發展變化,近日, 由國內著名音樂人、詞作家、編劇、導演金放為代表的《瑪納斯之戀》音樂採風團的知名詞曲作家音樂人一行11人,來到新疆歷史文化寶地瑪納斯進行了為期五天的音樂採風活動。
  • 新疆公布頒牌首批70個自治區鄉村旅遊重點村
    中國網5月29日訊 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與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公布了首批70個自治區鄉村旅遊重點村,這是2019年新疆9個村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後首次開展自治區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建設。
  • 新疆旅遊攻略(31)新疆旅遊關鍵字-新疆世界文化自然遺產錄
    新疆旅遊攻略(31)-新疆旅遊關鍵字-新疆世界文化、自然、遺產名錄一、新疆世界遺產名錄1、北庭故城遺址(北庭故城內西寺遺址)是唐代北庭都護府,述說西域歷史的生前世今。景區包括「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遺產地之一、全國最大的國家級天鵝自然保護區—天鵝湖,中國絕品景點開都河九曲十八灣;中國首批特色景觀旅遊名鎮、中國最美村鎮—巴音布魯克鎮。景區具有草原之戀、天鵝家園、扎克斯臺觀鳥臺、巴潤庫熱、巴西裡克觀景臺、草原聖山塔格楞山、胡參庫熱等景觀,是集山丘、盆地、草原、溼地為一體的生態旅遊景區,素有「天山南麓最肥美的牧場」的美譽。
  • 「愛祖國 愛新疆」群眾文化活動舉行 慶祝自治區成立60周年
    各族群眾齊跳麥西來甫舞蹈(央廣網記者 吳卓勝 攝)央廣網烏魯木齊10月1日消息(記者吳卓勝) 今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6周年也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早上8點30分,約一萬名各族群眾在烏魯木齊人民廣場參加了升旗儀式後,舉行了慶祝自治區成立60周年——「愛祖國 愛新疆」群眾文化活動。麥西來甫、社火、戲曲等群眾文化活動熱情上演。
  • 姬路城—日本國家特別史跡首批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作為日本最具象徵意義,且保留度最為完整的城堡,姬路城既是日本政府指定的國寶及國家特別史跡,也是日本首批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姬路城是日本100名城之一,與熊本城、松本城合稱為日本三大名城;由於其保存度較完好(城內的天守為日本的12座現存天守之一),也被稱為「日本第一名城」。
  • 日本世界文化遺產之旅
    日本不但自然風光旖旎,更有不少獨特的人文景觀,其中有一些已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而被各國遊客所看重。近日上海國旅推出一條以西日本景觀為主體的旅遊線路,它包含了日本西部和中部四個主要的世界文化遺產,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日本人文景觀的價值取向。
  • 良渚遺址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價值何在?
    我省考古界先後與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劍橋大學、日本奈良文化財研究所、日本金澤大學、美國加州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北京大學、河海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等國內外學術機構合作,取得了許多研究成果。目前,良渚遺址國際考古研究中心正在籌建中,未來將進一步擴大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推進跨國界、跨學科的研究。良渚遺址的考古研究成果也為我們增強文化自信提供了強勁的考古學證據。
  • 泰國最古老的首都遺址,有790年的王朝歷史,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這次的回歸不說我專長的美食,寫的是我一直想有系統整理的世界遺產,在寫過日本、中國、韓國、馬來西亞、印尼等亞洲世界遺產,甚至是義大利、古巴等歐美世界遺產後,這次將鏡頭轉向舊愛泰國,主角是泰國世界遺產中,我唯一去過的素可泰。
  • 座談|「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首次全面整理出版
    1990-1991年我到日本龍谷大學訪學,每日所在的西域文化研究會的研究室就在大宮圖書館內,這裡收藏著大谷探險隊所獲文書的另外一部分,就是1945年匆匆從旅順運回去的兩大木箱中的文書,所以那時有機會看了全部大谷文書的縮微照片和部分原件,而西域文化研究會的研究室裡,也有不少有關旅順博物館藏品的文獻,讓我更加多地了解了這批文獻的價值。
  • 文物新疆|白日登山望烽火:新疆世界文化遺產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西約10公裡的雅爾乃孜溝村一帶,是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14世紀絲綢之路東天山南麓吐魯番盆地重要的中心城鎮。公元前1世紀發展為車師前國的王庭所在地,此後歷為高昌王國、唐西州、高昌回鶻王國等下轄的交河郡或交河縣。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新疆古代服飾的記憶
              《新疆古代服飾的記憶》這一展覽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舉辦。該展覽匯聚了新疆絲綢之路沿線考古發掘出土的154件(套)毛、皮革、棉、麻、絲等紡織物珍品及假髮、泥塑等文物,追溯自先秦到明清近4000年間的新疆古代服飾文化的歷史源流和發展變化。
  • 伯希和:敦煌石窟圖錄(全集)
    1906年,法國漢學家保羅·伯希和第一次赴西域, 很偶然地,在烏魯木齊聽到一位被流放官員說起藏經洞的消息,於是,立刻出發前往敦煌, 兩個月馬不停蹄,於1908年2月一行三人終於到達, 5月12日晚上,經過與王圓籙的多次交談,伯希和最終獲得了已經單獨放在一邊的全部漢文和藏文寫本
  • 北京中軸線等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新華社北京11月17日電(記者 廖翊)記者從此間舉行的全國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會議上了解,45項不同類型文化遺產,被國家文物局列入更新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於17日正式公布。)、錦溪(江蘇省崑山市)、沙溪(江蘇省太倉市)、同裡(江蘇省吳江市)、烏鎮(浙江省桐鄉市)、西塘(浙江省嘉善縣)、南潯(浙江省湖州市)、新市(浙江省德清縣)    16.絲綢之路(河南省、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海上絲綢之路(江蘇省南京市、揚州市,浙江省寧波市,福建省泉州市、福州市、漳州市,山東省蓬萊市,廣東省廣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
  • 浙江衢州援疆企業榮獲新疆自治區首批工業旅遊示範基地
    11月12日,記者從地區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了解到,日前,阿克蘇金勺果業有限公司榮獲自治區首批工業旅遊示範基地。近年來,在地委、行署的高度重視下,地區工業旅遊得到較快發展,湧現出一些地域特色鮮明、自主創新能力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俱佳的工業旅遊示範企業,為推動地區工業旅遊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