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副縣長一句話,臺當局急了!

2020-12-24 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 範凌志】「金廈通水」正式啟動,日前,金門縣副縣長吳成典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希望將金門與廈門打造成「共同生活圈」,雙方互相尊重彼此制度。同時,他還表示並不反對「一國兩制」,此言引發臺當局不滿,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在記者會稱「一國兩制在金門沒有市場。」10日,《環球時報》記者就此專訪吳成典,他認為,只要符合同胞的根本利益的政策,他都不會反對,「民族能夠站起來才是最關鍵的。」

資料圖:金門副縣長吳成典(來源:中時電子報)

環球時報:您說當前金廈間事實上已很接近共同生活圈的運行模式了。為什麼這麼說?

吳成典:兩岸「小三通」已經運行了18年了,一直都很平順,每天往來金門廈門的船班有四五十次,半個小時就到。我們在金門辦活動,比如羽毛球、舞獅舞龍、馬拉松、腳踏車比賽,不管參與者是來自臺灣還是大陸,我們都很歡迎,客人相處也很愉快。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以前大陸人來金門都會穿得很整齊很漂亮,男士穿西裝、女士會化妝,現在都是穿著家常服、短褲就來了。為什麼呢?因為根本不用過夜,常常就是早晨過來,下午買了東西就回去了。很多金門老百姓到廈門買房子,就跟回到自己家一樣,這就是共同生活圈。

環球時報:您是否認為未來兩地的出往來手續應該更簡化?

吳成典:手續不是我們地方政府在管控,是「中央」(臺當局)在控制,有時候松一點,有時候緊一點,很不方便。我覺得廈門與金門之間根本不需要審核,有的居民甚至一天來兩次,審核沒有意義啊!只可惜目前還做不到,只能慢慢往那個方向發展。

未來金門廈門之間需要簡化的事情很多,比如新臺幣、人民幣應該直接通用,再比如金門和廈門就在一塊,兩地之間打電話怎麼能算「國際長途」呢?這說不通啊!

5日舉辦的金廈通水典禮。

環球時報:日前臺「移民署」和陸委會等「聯審會議」否決您參加大陸引水典禮的申請。您有何看法?

吳成典:我是很想去啊,但是他們不批准,我也只能接受。從大陸引水談了很多年,雙方也都同意,大陸和臺灣都幫了金門很多。所以我說,金門在大陸和臺灣之間,對雙方沒有分別心,我們希望臺灣和大陸都好。

環球時報:您昨天說不反對「一國兩制」,引發陸委會不滿,您怎麼看?

吳成典:我們是要兩岸合好,攜手合作,讓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當年把臺灣割讓給日本,造成了很多沒法抹平的歷史痕跡,我們不能重蹈覆轍。

談到「一國兩制」,其實以前臺灣對金門就是「一『國』兩制」,兩岸對峙時,臺當局頒布「金門馬祖地區戰地政務實驗辦法」,金門就是戰地政務,發行自己的鈔票,有報社、有酒廠、自來水廠,臺灣本島很多縣市都沒有這些東西。到現在,金門和臺灣本島的差異還是存在。所以說,金門就是在「一『國』兩制」下走來的,現在大陸提出「一國兩制」,為什麼不能談呢?

陸委會在他的立場上,肯定要那樣講。我們傾向於從生活層面,同胞之間互相體諒、攜手合作,民族能夠站起來,這才是最關鍵的。我也不是講我個人的意見,我是把老百姓的想法表達出來。只要符合老百姓利益的政策,都不會反對。

環球時報:大陸國臺辦主任劉結一出席「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現場會」後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不止「三通」,兩岸應該全面通起來。您認同嗎?

吳成典:金門有1700年的歷史,東晉的時候就有人來住。這1700年裡有1600多年,金門和廈門都是在一起的,以前金門老百姓經常過去廈門割牧草來養牛養馬。所以在金門人看來,金門和廈門都不能說「一家親」,因為原本就是一家人。

兩岸剛剛啟動「小三通」的時候,福州有個書法家叫陳奮武到金門來為我們題字,寫什麼好呢?我說就把三個「通」寫在一起吧!我的解釋就是「通通(都)通」的意思,除了「小三通」,我們還可以通氣、通捷運啊。當然,我們也歡迎臺灣同胞來這邊投資興業,共同享受金門廈門共同生活圈的便利。

相關焦點

  • 金門副縣長不反對"一國兩制"令臺當局不滿 "民族站起來才是關鍵"
    資料圖:大小金門島的衛星地圖。【環球網軍事綜合報導】「金廈通水」正式啟動。8月9日,金門縣副縣長吳成典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希望將金門與廈門打造成「共同生活圈」,雙方互相尊重彼此制度。此言立即引發臺當局不滿,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稱,「一國兩制在金門沒有市場」。10日,《環球時報》記者就此專訪吳成典,他認為,只要符合同胞根本利益的政策,他都不會反對,「民族能夠站起來才最關鍵」。環球時報:您認為當前金廈間事實上已很接近共同生活圈的運行模式了。為什麼這麼說?
  • 金門這面「照妖鏡」,照出了臺當局的敗類嘴臉
    蔡英文當日來到金門,還把「美國在臺協會」的官員帶過來,不僅如此,更獻上花圈紀念「在臺海戰役中死去的美軍士兵」。在中美交惡、兩岸關係緊張的敏感時期,蔡英文和美國駐臺官員的行為真是別有用心。"炮擊金門"62周年,蔡金門祭美軍在中美交惡、兩岸關係緊張的敏感時期,蔡英文和美國駐臺官員的行為真是別有用心。
  • 金門這面「照妖鏡」,照出了臺當局的敗類嘴臉
    23日,是「炮擊金門」戰役62周年。蔡英文當日來到金門,還把「美國在臺協會」的官員帶過來,不僅如此,更獻上花圈紀念「在臺海戰役中死去的美軍士兵」。在中美交惡、兩岸關係緊張的敏感時期,蔡英文和美國駐臺官員的行為真是別有用心。在中美交惡、兩岸關係緊張的敏感時期,蔡英文和美國駐臺官員的行為真是別有用心。這兩天人金門成了一面「照妖鏡」,照出了蔡英文的敗類嘴臉。
  • 金門通水,臺當局「裡外都輸」
    這項工程包括海底管線工程總經費達13.5億元新臺幣,當局補助85%,金門縣政府負擔15%。金門縣自來水廠透露,雙方購水契約長達30年,10年後的引水規模將提升到每天3.4萬噸,且保有擴充到每天5.5萬噸的彈性,可滿足金門未來30年中長期發展的用水需求。
  • 金門馬祖澎湖呼籲臺當局給予大陸旅客免籤待遇
    中新網11月1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金門、馬祖、澎湖縣府團隊昨天(16日)在金門縣府行政交流決議,建請臺當局給大陸民眾到3離島免籤證的待遇,以利3縣觀光發展。兩年1次的離島縣聯合運動會,今年輪迴由金門縣主辦,15日起進行3天。澎湖縣長王幹發率同縣府團隊、連江縣副縣長陳敬忠率同縣府團隊陪同選手參加,昨天下午與金門縣長李沃士、縣府團隊進行行政交流。
  • 金門這面「照妖鏡」,照出了臺當局的敗類嘴臉
    23日,是「炮擊金門」戰役62周年。蔡英文當日來到金門,還把「美國在臺協會」的官員帶過來,不僅如此,更獻上花圈紀念「在臺海戰役中死去的美軍士兵」。在中美交惡、兩岸關係緊張的敏感時期,蔡英文和美國駐臺官員的行為真是別有用心。在中美交惡、兩岸關係緊張的敏感時期,蔡英文和美國駐臺官員的行為真是別有用心。這兩天人金門成了一面「照妖鏡」,照出了蔡英文的敗類嘴臉。
  • 臺當局延後金門通水典禮遭各界批評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7月31日報導,金門為解決用水問題,自大陸晉江引水,工程完工後已通水使用。引水工程通水典禮原定於8月5日在金門舉行,臺當局陸委會7月27日卻突然出聲,「建議」典禮延後。陸委會提出的推遲理由是「時機不宜」。直接背景是近日東亞青年運動會在臺中市的舉辦權被取消,民進黨當局歸咎於大陸「打壓」。
  • 臺當局延後金門通水典禮 可笑又可悲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7月31日報導,金門為解決用水問題,自大陸晉江引水,工程完工後已通水使用。引水工程通水典禮原定於8月5日在金門舉行,臺當局陸委會7月27日卻突然出聲,「建議」典禮延後。  陸委會提出的推遲理由是「時機不宜」。
  • 金門各界籲重啟小三通,「反中」成癮的民進黨當局能從善如流?
    從今年2月10日小三通停航以來,在整整9個月的時間內,以「觀光立縣」的金門遭到重創。連日來,包括金門縣長楊鎮浯、金門「立委」陳玉珍等人紛紛發聲,希望小三通能逐步開放。陸客曾佔金門觀光市場半壁江山從1949年以後,金門因屬戰地,長期處於戒嚴狀態,直到1992年11月,兩岸關係趨向和緩,臺灣當局才宣布解嚴。解除軍管後的金門確立「觀光立縣」的方針,戰地風光成為重要特色。
  • 金門喝上大陸水臺當局急了 竟怪不是「免費贈送」 輿論狂打臉
    面對等了二十幾年的大陸水終於來了,金門當地民眾以辦喜事的心情,開心施放和平氣球。(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8月6日訊 在3000金門鄉親的見證下,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5日正式啟動,兩岸邁入「共飲一江水」新時代。現場人聲鼎沸,洋溢著辦喜事的歡欣氣氛,有老人哽咽說「等了20幾年,總算等到這一天!」不過,這樣的喜事在臺當局那裡卻變了味兒。
  • 金門副縣長:不反對一國兩制 民族站起來最關鍵
    8月9日,金門縣副縣長吳成典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希望將金門與廈門打造成「共同生活圈」,雙方互相尊重彼此制度。他表示不反對「一國兩制」。此言立即引發臺當局不滿,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稱,「一國兩制在金門沒有市場」。10日,《環球時報》記者就此專訪吳成典,他認為,只要符合同胞根本利益的政策,他都不會反對,「民族能夠站起來才最關鍵」。
  • 金門縣長堅持兩岸通水典禮照辦,臺灣當局耍心機
    陸委會稱,引水工程是由臺灣地區政府、金門縣政府和大陸三方出資,通水典禮應包括三方相關人員,但因「時機不對」沒有原先三方人員出席,所以就沒有所謂典禮的問題。同時,陸委會還表示,臺當局能夠體諒金門對於自大陸引水的重視,畢竟這是金門長期推動的民生事項。因此政策上,金門通水時程不變,不受未舉辦的通水典禮影響。
  • 質問民進黨當局對金門做過什麼 臺媒體人:金門高粱早晚變大陸品牌
    【環球網綜合報導】為就臺中東亞青運停辦一事表達對大陸的不滿,臺當局日前以「時機不宜」為由,要求金門縣府推遲金門廈門引水項目的通水典禮。對此,臺灣資深媒體人唐湘龍質疑民進黨當局到底為金門做了什麼,持續這樣的話,早晚有一天金門高梁會是大陸品牌。
  • 臺當局一「反制」可苦了金門縣政府 春節臺商或將擠爆金門機場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當局不滿大陸開通M503航線,取消兩岸春節加班機的行為,讓金門縣政府頭痛不已。30日晚,金門縣政府發表聲明稱,由於取消春節加班航班,預期將有大量臺商經由「小三通」往返臺灣和金門,希望不要再增加「小三通」航班,以免造成空運壓力,大量人潮擠爆金門航空站。
  • 金門各界籲重啟小三通,「反中」成癮的民進黨當局能從善如流?
    陸客曾佔金門觀光市場半壁江山 從1949年以後,金門因屬戰地,長期處於戒嚴狀態,直到1992年11月,兩岸關係趨向和緩,臺灣當局才宣布解嚴。 解除軍管後的金門確立「觀光立縣」的方針,戰地風光成為重要特色。
  • 分析:為何大陸對金門供水總差「最後一公裡」?
    近期,與廈門遙遙相望的金門縣用水頻頻告急:多個水庫乾涸或快見底,釀造知名金門高粱的金酒公司面臨無水釀酒的危險,居民用水緊張……  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廈門市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無論是從供水量、水質,或是水利工程技術等方面考慮,廈門已具備向金門供水的有利條件,願意隨時向金門供水,幫助金門解決缺水問題。
  • 賴清德當面抱怨金門「新三通」講太快 通水一事沒幫當局...
    【環球網綜合報導】金門同胞終於喝上福建水後,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與金門縣副縣長吳成典8日同臺出席一場活動。吳成典會後受訪時表示,賴清德「抱怨」在引水議題上,金門縣長陳福海沒幫臺當局說點話,可能會讓人民誤解,覺得「中央」都沒有幫忙。賴還聲稱,金門拋出來要「通水」、「通電」、「通橋」的「新三通」,「話講得太快了。」
  • 金門炮戰60周年這天,臺當局「出手」了
    這一天,是金門炮戰60周年紀念日。60年後,也同樣是在這一天,臺當局竟再度對大陸漁船出手,抓捕扣押18名大陸漁民。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截圖據臺媒報導,23日凌晨,臺當局海巡隊在桃園永安外海發現了「越界違規」的大陸漁船,並在登船檢查後帶走了18名船員。小銳注意到,這已經是一個月來臺當局至少第6次向大陸漁船下手。
  • 金門終於喝上大陸的水 臺當局:先交4.9萬營業稅
    這是8月4日拍攝的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取水地——福建晉江龍湖。 新華社記者姜克紅攝參考消息網8月9日報導臺媒稱,金門首批自陸引水10萬噸,零關稅,但照課5%進口營業稅約4.9萬新臺幣,外界批評民進黨當局為德不卒。
  • 金門終喝上大陸的水 臺當局:先交4.9萬進口營業稅
    (原標題:金門終於喝上大陸的水 臺當局:先交4.9萬營業稅) 臺媒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