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縣地處沂蒙山區腹地,總面積1706平方公裡,轄14個鄉鎮、1個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95萬人口。近年來,沂南縣大力發揚沂蒙精神和沂蒙紅嫂精神,把 「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繁榮經濟社會發展,助推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重大戰略工程來抓,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全縣公路通車總裡程達2628公裡,其中高速公路71公裡(京滬、日蘭、長深)、國省道163公裡、縣道459公裡、鄉道370公裡、村道1565公裡,基本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以高速公路、幹線公路為骨架,縣鄉道路相連接,農村公路聯網的大交通格局。
「三聯三建一考核」, 實現農村公路管養全覆蓋
在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中,沂南縣積極探索「三聯三建一考核」養護機制,確保了管養到位。三聯:就是縣鄉聯動、資金聯籌、專群聯手,整合各方資源,全力打造覆蓋城鄉,對接美麗鄉村、產業發展、脫貧攻堅和全域旅遊的農村公路網絡。
三建:一是建立組織管理體系。設立農村公路事業發展中心,鄉鎮成立農村公路管理辦公室,縣財政每年列支3000萬元管護經費,用於日常養護、小修保養和路面改善工程,確保農村公路有人管養,有錢管養。二是建立分類養護機制。把農村公路按重要程度分為關鍵路段、重要路段和一般路段三類,做到關鍵路段精心養、重要路段規範養、一般路段不失養。三是建立示範引領機制。制定「四好」農村公路示範縣創建計劃,每年打造1條縣道、3條鄉道、20條村道樣板路段。一考核:採取1+N指標考核體系,「1」就是以群眾滿意度為基本指標,社會滿意度調查80分以上為合格;「N」是指對鄉鎮、專業公司、村居三個層面設置不同的考核指標,通過機制建設,推動四好農村路發展。
加強預防性養護,農村公路質量顯著提升
為延長農村公路壽命周期,沂南縣在日常農村公路養護中,注重採取採取微表處、稀漿封層、碎石封層、碎石封層+薄層罩面、挖補罩面等多種預防性養護措施,達到了「低投入、高效能」的養護效果。2018年以來,利用農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堅」專項行動的有利契機,對全縣農村公路路網建設和管理養護進一步優化,打造了沂新路、沂蒙生態大道、濱河路、垛馬線、常石路等一批高標準樣板路,農村公路管養水平得到較大提升。
一是強化日常巡查,做到治早治小。我們建立了專職巡查隊伍,實行日巡查、日報告,對巡查發現的公路病害,通過微信平臺實時上傳,由技術人員現場核實,專業養護公司負責及時修復。二是強化檢測評定,力求決策科學。縣道和重要鄉道一年評定一次,採用自動化檢測設備,對平整度、路面破損兩年檢測一次;其他公路兩年評定一次、三年檢測一次。根據路面檢測評定結果,委託設計單位制定養護方案,並組織專家評審,做到 「一路一策」、「一段一方案」。三是強化過程管控,確保工程質量。質量責任重於泰山。落實工程質量責任終身制,建立企業「黑名單」制度,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規定,落實四級質量保證體系,全面加強施工環節全過程監管,加大現場質量抽檢和平行實驗頻率,定期開展工程質量「回頭看」,嚴把工程質量關。今年共實施預防性養護110公裡,佔全縣養護工程的76%。通過預防性養護的實施,提高了路網服務水平,優、良、中等路比例始終保持在75%以上。
突出「農村公路+」,實現鄉村美農民富
讓農村更美、農業更強、農民更富是建設「四好農村路」最終目的,我們始終把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務理念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通過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綜合發展。一是農村公路+客運服務。藉助便捷的農村公路,積極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投資1.3億元建成了交通客運中心,在縣城新開通了6路公交客車,在岸堤鎮、雙堠鎮開通了3條鎮村公交客運線路,在沂蒙生態路和「紅色專線」開通旅遊公交專線,極大地方便了山區群眾和遊客出行。二是農村公路+全域旅遊。先後對沂蒙生態路、紅色專線、彩蒙山環線等20餘條旅遊道路進行改造提升,僅沂蒙生態大道沿線就建起了4處4A級景區,2個村莊入選中國最美鄉村,村裡的農副產品成了遊客的搶手貨,沿線開辦的農家樂飯店堪比縣城火爆。三是農村公路+電商物流。農村公路暢通快捷,打通了農村物流「最後一公裡」。目前,全縣在淘寶、京東等第三方電商平臺上註冊的中小企業達1500多家;上線泉潤、聖福記等品牌產品100多種;郵政買賣惠平臺註冊農村超市零售商1181戶。四是農村公路+現代農業。沂南縣積極引導沿線群眾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形成了沂河現代農業長廊。目前,僅沂河路沿線建成以現代漁業園、現代農業採摘園為代表的沿河農業觀光園區35個,3萬群眾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
下一步,沂南縣將繼續把「四好農村路」放在經濟發展大局中謀劃,切實加大對「四好農村路」建設的領導,為「四好農村路」建設做好機制保障,切實加強資金保障,確保交通道路建設高起點、大投入。加強農村公路質量管理,實現由數量到質量的跨越。優化農村公路發展環境,著力解決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推動四好農村路向高質量發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通訊員 王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