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山救援現場
歷經8個小時,6人一組輪番抬,摔傷的驢友終於被抬下了彭州九峰山。10月28日這天,一名驢友在九峰山跌落20多米高懸崖,摔傷大腿,這已經是當地救援隊伍本月第四次接警。據當地民警介紹,九峰山在5·12地震之後就處於關閉狀態,裡面山高坡陡,道路多處塌方,並不具備徒步的條件,在此也提醒市民不要前往。
驢友九峰山跌落懸崖 十多名救援力量抬出大山
10月28日上午11點,一名女士在彭州市龍門山鎮九峰山觀音崖附近跌落,彭州市消防大隊通濟專職隊出動7名消防員聯合當地白水河派出所、醫護人員和九峰村巡邏隊前往營救。
出事地點位於海拔3000米附近,徒步前往事發地點,要爬山5個小時。為了更快到達現場,九峰村巡邏隊派出一輛皮卡車,搭載救援人員到了山上祖師殿,節約了將近兩個小時路程。參與救援的白水河派出所民警肖警官介紹,傷者36歲左右,是通過微信群參與了這次登山活動,在下山途中,背包裡的東西也比較沉,「可能是負重體力不支摔下去的。」 肖警官說,這名女士摔落到20多米高的懸崖下,大腿內側差不多有10多釐米的開放性撕裂傷,深可見骨,全身多處擦傷。
兩名具備戶外救護經驗,從旁經過的戶外愛好者對傷者進行了簡單包紮,從下面抬了上來,隨行隊員也撥打了救援電話。上山容易下山難,在滑坡路段、碎石小道,救援人員利用擔架將傷者抬出大山,六個人一組,輪換著抬,在一些狹窄路段,13人託舉著擔架,慢慢往下運送。
直到傍晚7點,傷者終於被送上了救護車,所幸沒有生命危險。而參與救援的消防隊員和民警,有的腳踝擦傷、有的腰部扭傷。「現在全身都在痛。」參與救援的通濟專職隊員高亮今年才27歲,經過這一趟,也是渾身酸痛,隊友中,有的腳卡在石縫裡,受傷更嚴重。
迷路的、走丟的、摔傷的 這已是本月第四次接警
就在10月3日,兩名大學生才在九峰山迷路,被困接近三個小時之後,終於被救援人員發現,送下了山。好在兩人沒有受傷,能夠自行行走,而這次要抬著擔架護送傷者下山,救援隊員一路上也是換著方法將被困人員送下山。
對於彭州消防隊員來說,這已經是本月第四次接警,「第一次是10月3日,兩名大學生在九峰山迷路,另外兩次接警後,救援人員中途返回了,一次是因為有隨行的孩子丟失,後來找到了,還有一次是因為有人在山上腿扭傷,但最後自己自行處置了。這是本月第四次。」參與救援的消防隊員介紹說。
進山救援不比平地,而且九峰山很多路段損毀之後,自身行走都很艱難,更不要說抬著一個擔架行走了。
驢友被困報導 也沒有擋住徒步者
10月29日這天,傷者的女兒表示,她母親的身體已經沒有大礙,「她也不知道當時為什麼會摔下山,當時她試圖抓住周圍的東西,結果什麼也沒有抓到。」事後她表示,當時爬山的共有14人,大家都是通過戶外微信群聯繫的,「當時想著遠離城市的喧囂,結果這個山路還是很危險。」她也表示,不推薦大家去徒步這條線路。
領隊鍾先生則表示,此前他也看到今年國慶兩個大學生在九峰山被困的消息,所以還特別注意過裡面有哪些危險路段,不過,上山沒有出現問題,下山時還是出現了意外。「可能是下山的時候重心沒穩,掉下去了,她當時背了帳篷,女兒的東西也是她在背。」鍾先生說,大家平時都是在成都上班,也是想著周末能夠出去走走,不過,這次的經歷,讓他也意識到了野外的危險,「以後不會去這裡了」。
提醒
地震後九峰山山體毀壞嚴重 已經不具備徒步條件
對於九峰村巡邏隊謝隊長來說,一到周末他就坐立不安,「我們的隊員都希望周末下雨,這樣大家就鬆口氣了。」謝隊長說,下雨就沒啥人進山,在地震之後,九峰山山體損毀嚴重,徒步進山的驢友受傷事件也時有發生,村裡在山下路口設立了警示牌,但反而被上山的遊人扯來扔了。「這次救援還好有皮卡車,不然下山的時候天就黑了。」他也很無奈,上山搜救,也變成了巡邏隊的工作內容之一。
白水河派出所民警則提醒說,5·12地震之後,九峰山山體損毀非常嚴重,裡面多處道路塌方,垮塌下的亂石擋住了進山道路,已經不具備徒步的條件,整個過程中天氣變化多端,非常危險。「希望市民朋友不要貿然進山。」民警介紹說,整個上山登頂要花七八個小時,這種強度也不是景區散步那麼簡單。
成都商報記者 宦小淮 圖由彭州消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