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博物館之海南省博物館簡介與珍貴藏品

2020-12-17 博物館展示

海南省博物館

海南省博物館,英文名稱是Hainan Museum,國家一級博物館,也是海南省一個綜合類現代化博物館。重點展示與南海歷史、海上絲路、地緣政治和海洋生物礦產資源等方面有關的文物和標本。

海南省博物館外景

博物館簡史:

海南省博物館籌建於1984年,最開始是和掛牌成立於1996年的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署辦公,直到2008年11月15日新展館才正式開館。

海南省博物館內景

建築指南

海南省博物館佔地面積60餘畝,主體設計以遵循親近自然、節能降耗的設計理念,以古沉船展廳為整個序列的高潮和終結,將一二期工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海南省博物館主要分為石器展館、陶瓷展館、金屬展館、書畫展館和虛擬展館五大展館。

海南省博物館內景

參觀信息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09:00-17:00

周二至周日

周一全天閉館

溫馨提示:拍照留念時請勿使用閃光燈、自拍杆和腳架。

海南省博物館內景

部分珍貴藏品

「越王亓北古」錯金銘文青銅複合劍,戰國時期文物,通長65.2釐米,格寬5釐米。

「越王亓北古」錯金銘文青銅複合劍

唐三彩馬,唐朝時期文物,屬於立馬俑,高73.7 、長81.3釐米。

唐三彩馬

宋青白釉花口鳳首壺,宋代時期文物,口徑6~7.3釐米、足徑10.4釐米、高40釐米。

宋青白釉花口鳳首壺

青黃釉褐彩雙聯罐,唐代時期文物,出土於東方市羅帶鄉十所村高19.2釐米,單罐底徑9.6釐米。

青黃釉褐彩雙聯罐

蓮花紋瓦當,唐代時期文物,2002年出土於海口珠崖嶺城址,直徑15釐米,邊輪寬0.85釐米。

福建松溪窯刻劃花碗,宋代時期文物,出水於西沙群島海域,口徑25.8釐米,足徑7.2釐米,高9.4釐米

侍女俑,明代時期文物,出土於海口市金牛嶺公園明代陶貴家族墓地,高17.5—22.5釐米。

買賣地券,大觀元年時期文物,也就是公元1107年,長25釐米,寬13.6釐米,厚2.8釐米。

相關焦點

  • 中國著名博物館之上海博物館簡介與珍貴藏品
    上海博物館上海博物館,英文名Shanghai Museum,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其收藏、研究、展覽和教育以中國古代的藝術品為重點,館藏文物近102萬件,其中珍貴文物14萬餘件。新館是方體基座與圓形出挑相結合的建築造型,具有中國「天圓地方」的寓意。館名「上海博物館」系建國後上海第一任市長陳毅所書。
  • 中國著名博物館之浙江省博物館簡介與珍貴藏品
    浙江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英文名Zhejiang Provincial Museum,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浙江省內最大的集收藏、陳列、研究於一體的綜合性人文科學博物館,館藏文物達十萬餘件。浙江省博物館外景博物館簡史:浙江省博物館始建於1929年,最開始叫做「浙江省西湖博物館」,1953年8月更名浙江博物館
  • 中國著名博物館之江西省博物館簡介與珍貴藏品
    江西省博物館江西省博物館,Jiangxi Provincial Museum,國家一級博物館,江西省第一批古籍重點保護單位。江西省博物館是將歷史、自然、革命三個博物館合在一起,組成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江西省博物館藏品3.4萬餘件。展品以江西各地出土的歷代陶瓷器數量最多,以及金銀器、青銅器、玉石器和古字畫等藏品。
  • 中國著名博物館之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簡介與珍貴藏品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英文名稱是ChongQing China Three Gorges Museum,國家一級博物館,是一座集「巴渝文化、三峽文化、大後方抗戰文化、統戰文化、移民文化」等的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傳播為一體的綜合性省級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11.35
  • 中國著名博物館之山西博物院簡介與珍貴藏品
    山西博物院山西博物院,英文名Shanxi Museum,國家一級博物館,是山西省投資最多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珍貴藏品約40萬件,院藏圖書計16萬餘冊,古籍11萬餘冊,其中善本888函、5043冊。年開始稱作山西省博物館。
  • 中國著名博物館之南京博物院簡介與珍貴藏品
    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英文名Nanjing Museum,是我國第一座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被評為「全國公共文化設施管理先進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館藏文物40餘萬件。
  • 鳳凰城山西大同市博物館介紹及珍貴藏品
    大同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境內古蹟眾多,著名的文物古蹟包括雲岡石窟、華嚴寺、善化寺、恆山懸空寺、九龍壁等,大同地處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實為全晉之屏障、北方之門戶,且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
  • 中國鐵道博物館簡介
    中國鐵道博物館簡介中國鐵道博物館是中國鐵路唯一的國家級專業博物館。它的前身是鐵道部科學技術館,1978年成立,2003年更名為中國鐵道博物館。主要任務是負責鐵路文物、科研成果等展品的收藏、保管、陳列、展示及研究工作。同時,還是鐵路及社會各界進行愛國主義宣傳教育和科學普及教育的基地。中國鐵道博物館有三個展館:正陽門展館、東郊展館、詹天佑紀念館。
  • 大英博物館|從小倉庫到800萬件藏品
    、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正在排隊等候參觀 1972年大英博物館特展《圖坦卡蒙寶藏特展》的普通群眾目前,大英博物館擁有藏品800多萬件,涵蓋古埃及、古印度等不同時代地區的藏品,甚至還收藏了史前史、人種學和考古學的資料,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
  • 大英博物館:不是每件藏品都是搶的 罕見中國珍貴文物無緣歸故土
    其收藏建基於漢斯·斯隆爵士遺贈的71000多件藏品,至今館藏已達800多萬件,涵蓋了200多萬年的人類歷史,由於館藏甚豐而空間(展覽面積約75,000平方米)有限,目前尚有大批珍貴文物未能展示於世人面前,每年接待遊客超過600萬人。
  • 五朝古都鄭州市博物館及珍貴藏品
    鄭州上古時代屬九州中的豫州之域,是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故裡,在商朝、春秋戰國時期,曾五次為作為商朝、鄭國、韓國等的都城,擁有黃帝故裡、商城遺址、天地之中等眾多歷史遺址。鄭州市博物館是鄭州市地區的文物標本收藏、陳列、展出、宣傳教育與科學研究機構。該館文物藏品相當豐富,共收藏各類文物兩萬餘件。
  • 海南省民族博物館關於文物徵集的公告
    為了進一步豐富海南省民族博物館藏品,留存民族記憶,築牢文化根基,促進科學研究,加強陳列展覽和社會教育工作,現向社會公開徵集具有較高歷史、藝術等方面研究價值的藏品。特此公告如下:(一)反映海南島歷史上各時代、各民族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
  • 那些流失在大英博物館的中國藏品!實在讓人痛心!
    大英博物館( The 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該館成立於1753年,於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
  • 中國規模最大的私人博物館落戶三亞
    新華網三亞11月25日電(記者王英誠)中國規模最大的私人博物館三亞卓越天涯古生物化石博物館25日落戶海南省三亞市。博物館館長、中國著名民間收藏家李躍卓表示,博物館將建成一座集科研價值、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於一體的現代化博物館。
  • 國際博物館日 | 逛逛世界五大著名博物館
    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文物收藏主要來源於清代宮中舊藏,是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故宮博物院現在中國一共有兩處,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兩者均為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另外瀋陽故宮博物館也習慣上稱為瀋陽故宮博物院。一般簡稱北京故宮博物院為故宮博物院。
  •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藏品徵集工作管理辦法
    依據鑑定評估意見,制定《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徵集藏品清單》,徵集部組成徵集談判小組,開展徵集談判工作。徵集談判小組至少3人(含)以上,其中1人為監督人員(黨支部委派)。第十三條 徵集報批。向館領導呈報《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徵集藏品審批表》,逐級報批,擬定《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徵集藏品協議》,提交律師法核。
  • 中國國家博物館除鎮館之寶與珍貴文物之外還有一份珍貴藏品-契約
    中國國家博物館位於北京市天安門廣場東側,成立於1912年,曾用名「國立歷史博物館」「北京歷史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2003年正式更名為「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建築面積20多萬平方米,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
  • 這個法國博物館稱:沒有中國藏品的博物館就不是世界級博物館.
    ▲這兩件藏品,都是法國收藏家伯希和從中國新疆帶到法國的壁畫,可惜已是殘片。另一個與吉美的中國文物關係密切的人物,名叫盧芹齋,浙江湖州人,先後旅居法國、美國等,二十世紀初國際著名的文物販子、大古董商,將許多中國國寶級的文物販賣至國外。
  • 組圖:大英博物館——全球最著名的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內已殘損的中國河南的巨大佛像 大英博物館內的中國唐三彩     博物館內的中國清代名臣劉墉(劉羅鍋)的書法珍品,吸引了來自中國的參觀者。>   已有逾250年歷史的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
  • 上海師範大學博物館新館已正式開放!海量珍貴藏品等你觀看
    仔細盤一盤,高校裡的寶藏真不少:上海海洋大學博物館裡有一條長達18.4米的抹香鯨標本;華東政法大學則收藏了「華人神探」李昌鈺的偵查工具;東華大學的學校博物館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個綜合反映中國紡織服飾歷史文化和科技知識的專業博物館……這些展品都是大學的學術積澱。 在我們生活的社區附近,上師大的博物館也是一等一的有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