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七十高齡獨遊歐洲 自嘲是「流浪的老狗」

2020-12-25 騰訊網

[導讀]張潔,75歲的她一直流連於旅途中,張潔說自己旅行沒有特別清晰的目的,只定出一個大方向,然後走哪兒算哪兒。所以她幽默地自稱為「流浪的老狗」,甚至將自己的新書也以此為名。

張潔(圖片來自網絡)

《流浪的老狗》書封

還記得《愛,是不能忘記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無字》中那些在愛情和命運中掙扎的女人嗎?這些作品至今還深入人心,而其作者、著名女作家張潔最近幾年卻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鮮有作品面世。直到今年10月,由譯林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旅行隨筆《流浪的老狗》,才讓更多的人發現,原來張潔是個愛旅行、愛流浪的人,這些年一直「在路上」。

《無字》之後 返璞歸真

張潔認為,「我的靈魂是用來流浪的」。因此這些年,75歲的她一直流連於旅途中,幽默地自稱為「流浪的老狗」,甚至將自己的新書也以此為名。

不同於《無字》時期的痛徹心扉,從《流浪的老狗》中可以看出,張潔的心境明顯已經淡然許多。《流浪的老狗》記錄了張潔一個人背著行囊遊歷世界的獨特感悟,她隨身帶著相機,一路拍拍走走,記錄了一個個精彩的瞬間,既拍自己乘坐過的大巴和火車,也拍下了歌劇院、石磨坊、靜謐的湖泊、迷人的小咖啡館……正如書中所說「誰能說攝影不是另一種形態的小說?很多時候,一幅攝影作品就是一篇言之不盡的小說」。

七十高齡 獨遊歐洲

老年人出境遊大多選擇跟旅行團或由子女隨行,但張潔卻喜歡一個人乘坐大巴,不但因為大巴便宜,更因為它通常都會繞停靠的小鎮一周。張潔說自己旅行沒有特別清晰的目的,只定出一個大方向,然後走哪兒算哪兒,如果對某個地方第一感覺不錯,她就會下車待一宿。

在住宿上,她從來不住五星級飯店,也「無法像年輕人那樣,落腳在幾個人一間的青年旅社,任憑四周吵鬧也能安然入睡」,所以75歲的張潔只能「背個背包邊走邊選,見到可意的旅店就停下」,這為旅途增加了不少樂趣。如,某個小旅店中貌不驚人的俄羅斯女人,曾祖父竟和屠格涅夫是朋友,而她本人也對文學頗有見解。

略顯諷刺的是,在異國很多地方遇到同胞,本來應該覺得很親切,但張潔卻無奈地寫下:「如今比薩到處是高腔大嗓、驚得雞飛狗跳、惹人頻頻側目的某國人——哪國人?你懂的。」

總想再次上路

旅行成為張潔理解和介入這個世界的方式,「只有在行走中,在用自己的腳步叩擊大地,就像地質流浪的老狗隊員用手中的小鐵錘,探聽地下寶藏那樣,去探聽大地的耳語、呼吸、隱秘的時候,或將自己的瞳孔聚焦於天宇,並力圖穿越天宇,去閱讀天宇後面那本天書的時候,他的心才會安靜下來」。

多年來的「在路上」帶給張潔兩個副作用,一個是令她「午夜夢回,常常有幾秒鐘時間,不知身在何處。再一個副作用就是「跑野了,總想再次上路」。

所以,當有外國朋友問她是喜歡北京的家還是紐約的家時,張潔回答的卻是:我喜歡流浪。

相關焦點

  • 周立波與張潔的兩次婚姻
    1990年,周立波與大6歲的張潔相戀,遭到了張潔父親的反對,周立波一氣之下打瞎了張父一隻眼,被判入獄205天。出獄後,張潔竟立馬和周立波結了婚,沒想到周立波又傍上了小6歲的溫州富婆,拋棄了張潔。1967年,周立波出生於上海市黃浦區,自小聰明伶俐,熱愛曲藝。
  • 主人去世未久,18歲老狗卻被家人趕走,一張合照暖了眾人心
    02主人去世了,18歲老狗的遭遇太現實穆妮卡,一隻在年老時被送去收容所的臘腸犬。雙眼已看不清東西的它已經18歲了,如此高齡的年紀,卻只能在收容所中苦苦煎熬,「人情淡薄」這個詞正好來形容它的家人。穆妮卡有一位好主人,把它從小養到老,即使在它失明後,也是極為耐心地照顧。
  • 90歲高齡的她想到武漢做志願者,結果流浪到上海
    90歲高齡的王老太終於坐上了上海回遼寧的火車,昨天回到了自己的家。被警方送到了閔行區疫情期間社會面流浪乞討人員的安置點和隔離點安置點。 如何讓流浪人員疫情期間也安全?3月5日,閔行區民政局透露,2月底,疫情期間閔行區專門給社會面流浪乞討人員新設置了一幢樓的安置點和隔離點,這裡成為了流浪人員臨時的家。截止3月4日,站點內共收了34個流浪人員。在民政工作人員的幫助下,3個流浪人員回家了。
  • 執著的餐飲追夢人——記省「三八紅旗手」張潔
    沒錯,這些餐飲品牌店的「當家人」就是張潔。「我很愛我現在的事業,雖然不是一帆風順,可卻始終如一地堅持著自己的信念,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談起自己的事業,張潔眼神裡閃著光。  上世紀90年代,張潔進入稅務系統工作,在常人眼裡,這是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環境舒適,待遇在當時來說還算豐厚。
  • 季羨林:來世與母親相會,趴在她腳下的仍然是這條老狗
    以上節選自《加德滿都的狗》一條老狗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我總會不時想起一條老狗來。在過去七十年的漫長的時間內,不管我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不管我是在亞洲、在歐洲、在非洲,一閉眼睛,就會不時有一條老狗的影子在我眼前晃動,背景是在一個破破爛爛的籬笆門前,後面是綠葦叢生的大坑,透過葦叢的疏稀處,閃亮出一片水光。
  • 獨遊天目湖
    獨遊天目山水翠,,世外桃源在心頭。」不知不覺,一首詩在腦際跳將出來,不一定真的要去尋覓桃花源,獨遊天目湖,喜山樂水,寵辱皆忘,桃源就在自己心中。 想想上午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翻山越嶺,汗流浹背,走馬觀花,感到群遊有群遊的好處,熱鬧。想想現在獨自一人,品山觀水,浮想聯翩,感到獨遊有獨遊的好處,冷靜。如果說群遊是快節奏,是只爭朝夕,是「一覽群山小」,那麼,獨遊是慢節奏,是從容儒雅,情景交融。
  • 俗話說:「老狗上房,家敗人亡」,是啥意思?老狗為何不能上房?
    不過農村人認為狗是不可以上房頂的,有句俗語叫「老狗上房,家敗人亡」,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大家都知道,狗是一種很恐高的動物,一般情況下,狗都是在院子裡臥著的,特別是一些年齡較大的狗,更不會去比較高的地方。
  • 馬幫CEO張潔:跨境出口電商是座金山,而我要做的是傍著金山賣水!
    ,以張潔在馬幫之外自有的出口跨境電商公司為例,早已經實現了月超千萬的交易水平。入口跨境電商的邏輯是追求統一壟斷的,因為這個行業的sku高度集中,只認大品牌的邏輯讓他們幾乎進入了一種標品競爭市場,從業者都在自己找流量,建平臺,希冀成長為寡頭壟斷國內消費市場;而出口跨境電商的邏輯是追求:多產品+泛平臺的組合收益,從業者背靠中國製造供應鏈可以輕鬆獲取數萬,數十萬sku,而且面相的市場又多樣的,美國有美國的市場需求,歐洲有歐洲的市場需求,到處都有存在紅利的價格窪地,因而這樣的市場可以容納海量的商戶
  • 《流浪地球》電影主題曲 劉歡帶著地球去流浪完整歌詞介紹
    《流浪地球》電影主題曲 劉歡帶著地球去流浪完整歌詞介紹  帶著地球去流浪 (《流浪地球》電影主題曲) - 劉歡  詞:劉歡  曲:劉歡  詩作:曹操  編曲:趙兆  獨唱:劉歡  童聲演唱:鄭楚馨  製作人:劉歡  吉他:薛峰
  • 《逐夢時代》對話中德智慧教育創始人&CEO張潔
    北京中德智慧教育文化有限公司創始人&CEO張潔做客本期《逐夢時代》,與觀眾們分享她與思維教育的逐夢故事。  張潔,北京中德智慧教育文化有限公司創始人&CEO,具有20年的早教經歷持續不斷地推動著兒童思維教育的發展,以國際化的視野和愛的初心深切地關注中國兒童核心素養能力養成;2003年創辦北京中德智慧教育文化有限公司
  • 老狗被丟在公園,全身多處腫瘤,卻因一張毛毯被兩位女子重金相救
    街上時有老狗垂頭喪氣地路過,無論它們是才走丟的家狗,還是流浪多年的流浪狗,餘生以這樣的方式結束,它們也是很不甘的。可不甘又怎樣,有些人會用「自顧不暇」來搪塞,有些人會用「畜牲而已」來唾罵,更有些人會拿「爸爸媽媽」來諷刺,能救這些老狗的人不多。
  • 「最美志願者」張潔:放棄穩定工作甘做村童守護者
    張潔向記者展示她設計好的海報。  福州晚報記者 梁凱鴻 文/攝  「80後」福州人張潔,放棄在廣州穩定的工作毅然回鄉,創辦了福州市信任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今年,張潔被評為「2018年福州市最美志願者」。  緣起:  兒時迷路外來工助她回家  在晉安區鼓山鎮的一個城中村,記者在「村童媽媽聚樂部」門口見到了張潔。她穿著樸素,正在設計近期活動預告的海報。
  • 正觀大字典:「歐洲病夫」,英媒自嘲英國現狀
    正觀大字典搜羅全球各地新聞資訊碎片化信息中發現世界趨勢「好好學習 ,天天向上」今天,正觀關注「歐洲病夫」>近日英國出現變異的新冠病毒,而被三十多個國家限制交通,路透社21日報導時以「歐洲病夫」(Sick man of Europe)為題來自嘲。
  • 中國作協副主席張潔丨細膩深摯,凝重恢弘,優雅醇美的文學風格
    著有作品集《張潔小說劇本選》,小說散文集《愛是不能忘記的》、《方舟》,小說集《祖母綠》等,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獲全國第二屆茅盾文學獎,曾被譯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種文字並出版。另有《只有一個太陽》,散文集《在那綠革地上》以及《張潔集》等。一九八九年張潔獲義大利年度「瑪拉帕爾帝」國際文學獎。
  • 歐洲最美步行街,流浪藝人的家——巴塞隆納蘭布拉大街
    在西班牙巴塞隆納,有一條近 2000 米長的步行街,大量流浪藝人云集於此進行表演,吸引著世界各地遊客來此遊覽,這條步行街就叫蘭布拉大街(La Rambla
  • 十一出境遊預熱 一周跑遍歐洲不如「獨遊一國」
    從各旅行社安排的線路看,今年十一出境遊中,除了常規的歐洲10國等線路外,深度遊、主題遊比重增加,如瑞士8日遊、英國深度文化9日之旅、俄羅斯莫斯科聖彼得堡8日遊等,遊客可以遊遍一個國家所有的著名城市,不再只有過去「一天跑一個國家」這一種線路可以選擇。
  • 狗年說狗史:狗是如何從食物變成罵人的話的,看完真心疼老狗了
    孟子就曾經說過:「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可以食肉矣」,這句話是說雞豬狗這類的牲畜,不要錯過它們繁殖的季節,這樣七十歲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狗在成為罵人的代名詞之前,還曾經一度成為了誇人了的象徵,可以說是狗的巔峰時刻了。
  • 杜甫獨登臺
    杜甫獨登臺 2012-11-01 17:40 作者:大仙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歐洲遊淡季不淡 出遊人數同比增幅一成(圖)
    記者近日走訪呼和浩特各大出境旅行社發現,縱觀11月出境遊市場,除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比較受歡迎之外,一進旅遊淡季便「休眠」的歐洲遊今年卻人氣爆棚,尤其是德國、法國、瑞士、義大利等地,尤為受到歡迎。
  • 「歐洲病夫」!英國媒體集體自嘲!英國成為「國際棄民」
    圖為 疫情下的英國 英國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是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儘管經濟實力再強的國家都抵抗不住來自疫情病毒的打擊英國媒體都自嘲:「歐洲病夫」。由此可以見得該地區疫情情況是多麼嚴重。最近,英國也是一路坎坷啊!之前脫歐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持續了三年終於畫上了一個句號。 脫歐事件雖告一段落,但是疫情就開始全方面的大爆發,據了解,英國與30多個國家切斷了「旅行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