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工作法概括為:搭建一個平臺。成立以鎮黨委書記為主任的綜治維穩、矛盾糾紛調處中心,鎮村組形成一張網的網格化管理;組建兩支隊伍。組建村級治安巡邏隊和矛盾糾紛調解隊;把握三個重點。一是重點關注長期涉訪涉訴人員,二是重點關注刑釋人員,三是重點關注轄區外來陌生人員;建立四項機制。一是齊抓共管機制,二是月例會定期研判機制,三是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四是實行獎勵激勵機制。這一工作法是朝邑鎮創新社會綜合治理實踐的重要特色,是順應新時代鄉村振興、構建「三治、三排、三調」「三個三」的基層治理體系與多元背景下,進行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嘗試。新時代的朝邑「一二三四」工作法實踐,以矛盾糾紛化解、突發事件處置和綜治維穩工作為出發點,形成了新時代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永葆與時俱進和服務群眾本色、堅持經濟發展與平安建設並重、不斷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的社會治理經驗,努力成為當代農村基層綜合治理的先行者。
第一部分:背景與起因
隨著新時代農村綜合改革的步伐不斷深化,各類矛盾糾紛日趨複雜突出,對傳統的基層工作方式方法形成了挑戰。當下農村社會的各類矛盾糾紛,小到家庭和鄰裡矛盾,大到土地承包、人居環境建設、拆遷徵地、私搭亂建、村集體收益等經濟糾紛,以及涉及行業的醫療糾紛、環境保護糾紛、道路交通事故糾紛等新型矛盾,這些矛盾歸結為民事糾紛、行政糾紛、輕微刑事糾紛等,它們相互融合、相互滲透,處理不及時也可能升級轉化,情況複雜。面對這些矛盾糾紛,政府已採取多種措施加以解決,但新問題需要新思路、新挑戰需要新方式、新時代需要新作為,朝邑鎮黨委和政府直面新時代農村綜合治理的新課題,群體研判,科學施策,精準謀局一張網格化綜合治理平臺,有效解決了當下農村基層社會矛盾化解問題。
「一二三四」工作法的精髓就是凸顯政府層面的「靈動性」和基層網點的「能動性」,就像蜘蛛精心密織的一張大網,只要有昆蟲飛撲到網上的任何點上,蜘蛛第一時間都能感覺到,並且快速對獵物進行撲殺。為此,在行政層面上完善構建了基層調解隊伍和巡邏隊伍作為主網格,又把農村的「五老」 人員(老幹部、老黨員、老教師、老軍人、老模範)組建成矛盾調處的支網格,使農村矛盾化解工作有人問、有人管,達到了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群訪不出鎮。
為此,朝邑鎮嘗試從鄉村傳統治理文化中發掘矛盾糾紛化解的新思路,從鄉村能人中提煉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新舉措,以「一二三四」工作法制度建設作為構建「三治、三排、三調」基層治理體系的重要一環,開啟了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嘗試。
第二部分:做法與經過
朝邑鎮「一二三四」工作法自2013年至2015年實踐摸索,2016年整理完善,2017年提出運用,並在全縣推廣,經歷了逐步深入的三個階段。
2013-2015年:發現農村治理難點,啟動調解隊伍建設,推選出1276名「管事能人」。2013年初,朝邑鎮就農村綜合治理情況進行調研,發現基層社會矛盾化解工作佔用了鎮村幹部大量的精力和公共資源,村幹部無法把精力集中在帶領群眾致富增收上。在村幹部、致富能手等群體外,農村社會治理亟需一支既通曉各戶情況又具備群眾工作能力的隊伍,來解決大量的矛盾化解工作。如何把矛盾問題消滅在源頭,成了當時工作的思考起點。後續調研發現,在農村有一些能人和「五老」人員,他們或利用自己經營技能,引領鄉親們共同發展,或利用自己在村民中的威望,解決鄉村治理中的難題,引領農村鄉風文明的民間正能量。同時發現,基層社會中的長期涉訪涉訴人員、刑釋人員以及外來陌生人員是引發社會穩定問題、鄉風文明治理問題的主要因素,這個新發現讓朝邑鎮找到了突破口:引導群眾自己評選身邊的管事能手,由群眾自己推舉他們身邊的「管事能人」,達到讓群眾見賢思齊的效果,同時,引導這些熱心腸的管事能人及時的關注長期涉訪涉訴人員、刑釋人員以及外來陌生人員這三類人員。2014年5月,朝邑鎮根據群眾的意願,10—15戶評選一名管事能人,在全鎮推選出了主要由「五老」人員組成調解隊伍。
2016年:發揮管事能人的積極作用,明確管事能人「引領鄉風文明、宣講法律政策、調處矛盾糾紛、反映社情民意、倡導移風易俗」等五個方面職責,他們不僅要發揮能人在調解矛盾糾紛、維護公序良俗、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積極作用,更要發揮其榜樣的帶動作用,讓群眾有事找能人。為此,朝邑鎮在1276名管事能人的調解隊伍群體中進一步遴選6名鎮級金牌調解員,28名具備法律知識、善於調解糾紛、熱心公共事務的調解能手,培養成為「重法尚法、知法守法」的人民調解員。同時,針對容易引發社會不穩定因素的三類重點人員和農閒季節矛盾問題上升趨勢,轄區內各村組建各自的治安巡邏隊伍。在調解隊伍規範方面,製作印發了《朝邑鎮調解隊伍人員工作手冊和管理辦法》,朝邑鎮進一步意識到,管事能人參與基層治理需要有陣地、有載體、有平臺,方能形成工作的標準化、制度化、常態化。為此,朝邑鎮又開展了建設矛盾糾紛化解平臺和管理機制的探索,搭建以鎮黨委書記為主任的綜治維穩、矛盾糾紛調處中心為平臺,鎮村結成一張網,圍繞綜治調解工作,構建了保障社會穩定的系列工作機制,一是建立齊抓共管機制。就是在矛盾糾紛調解屬地管理的基礎上,對於重大疑難糾紛,由鎮黨委、政府牽頭,制定工作方案,村級組織及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模式。二是建立月例會定期研判機制。每月召開專題會議,收集信息、督促檢查工作完成情況。三是建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按照「摸清緣由、穩定情結、提出方素、督促落實、妥善解決」的工作步驟進行處置。四是實行獎勵激勵機制。對於工作能力強、素質高、成績突出的工作人員進行適當物質獎勵,提高工作人員積極性。由此,「一二三四 」工作法初步形成。
2017年至今:著力推動「一二三四」工作法特色品牌,探索新型社會網格化管理的鄉村治理新路。2018年5月,朝邑鎮在全鎮推動新型社會管理網格化便民服務,納入矛盾排查調處、平安建設、信訪穩定、扶貧幫困、美麗鄉村、防災減災、鄉風文明、安全生產和保衛藍天等九項工作內容,對「管事能人」進一步明確為網格員,「管事能人」的不僅是簡單的矛盾調解管事一項職責,他們的職責定義進一步豐滿,他們既是矛盾糾紛的調解員,又是平安建設的宣傳員,還是社情民意的信息員,也是突發事件的處置員。實現了村村綜治宣傳有人抓,問題矛盾化解有人管、民情信息有人搜集。堅持黨建引領,不斷發揮網格管事能人在鄉風文明、普及法律政策、調處矛盾糾紛、反映社情民意、倡導移風易俗的作用,結合「三個三」目標,成為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
朝邑鎮「一二三四」工作法實踐,最大程度的實現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系。其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彰顯公平正義,讓「一二三四」工作法成為推動轄區法治社會建設的有效舉措。朝邑鎮堅持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規範「一二三四」工作法運行,賦予網格員、人民調解員職責,讓網格調解隊伍成為普法主陣地、矛盾化解地。同時,網格調解員不是簡單的普法調解,而是引導群眾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明辨事理。2020年3月13日,朝邑鎮沙底信用社出現存儲款異常,群眾擠兌現象,引起陝西省省信用聯社和金融辦的高度重視,存儲款異常呈現出逐天增加的態勢,情形較為異常,朝邑鎮綜治維穩中心按照「一二三四」工作法,第一時間啟動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由鎮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牽頭,針對群眾存儲異常情況第一時間反饋上級主管部門,同時和轄區金融部門進行溝通和對接,啟動《朝邑鎮防範和化解地方金融風險預案》。針對轄區突發事件的處理機制,做到預案到位、機制到位、人員到位、協調到位、處置到位、效果到位。按照銀監會章程和地方商業銀行存儲款相關條例,遵循「存款自願、取款自由、替儲戶保密」的原則,傳謠造謠者由公安機關介入調查,盲從取款者由所在網格的網格員具體負責政策宣傳和解釋。至此,金融風險異常情況發生後,沙底村網格員王豐收同志按照「一二三四」工作法網點上發生的突發情況,和黨委政府保持高度配合,第一時間組織村組網格管理員進行政策解釋和闢謠宣傳,本網格內群眾異常取款情況迅速得到遏制,短短一周內轄區4000餘戶群眾快速步入生產生活正常氛圍。
二是弘揚文明鄉風,讓德孝禮賢之風成為鄉風文明的重要窗口。鄉風文明是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總體要求之一,「一二三四」工作法中,村民自治與能人參與、鄉賢參與形成新農村融合發展的嶄新局面,是鄉村和諧發展的重要內涵之一。「五老」網格員德高望重、為人楷模,是言傳身教的標杆、道德引領的榜樣,通過他們的嘉言懿行維護公序良俗,讓家風更和美、民風更淳樸、鄉風更文明。朝邑鎮平羅村向冒森作為「五老」網格員,舍小家、為大家,以德作範,以孝為先,和村級兩委會以創建平羅3A級農業公園為契機,分別以孝道文化為主題,邀請省內文化名人書寫門楹、家訓1200餘幅,協助縣婦聯牽頭,創建市級家風家訓傳承館,建設村級市文化大禮堂,在「十三五」農村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工作中,相繼舉辦了慶豐收「篝火節」、鄉村振興「鑼鼓大賽」、 600年村史「村慶節」,引導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深刻理解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把德孝、善孝的理念有機的融為了德育教育的一部分,讓崇德尚法帶動公序良俗,夯實了鄉村振興的法禮基石。家風和美、民風淳樸、鄉風文明已成為新朝邑新文明、新規範追求目標。
三是激發民主活力,讓「一二三四」工作法成為促進村民自治的有效載體。《村民組織法》中的「三自四民主」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黨組織動員群眾、組織群眾的可靠力量,在鄉村治理中能有效發揮進得了家門、坐得下板凳、拉得上家常、建得起感情的優勢,明確符合條件的村級調解隊伍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組織成為鄉村治理的中堅力量,他們收集社情民意,凝聚民智民力,讓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蔚然成風。朝邑鎮吳王村二組10.2畝組級機動地近五年來一直處於只耕種不交承包費的違規狀態,群眾一直怨聲載道。新一屆村級幹部反映後,首先由鎮調解委員會牽頭,鎮經管站全力配合,鎮村組片四級網格員全程參與,不辭辛苦、風餐露宿,走訪了當時親自參與的群眾和承包戶,搜集整理了符合實際的第一手資料,真心傾聽了現階段土地承包價,把以民為本、為民服務始終作為農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最終以機動地承包合同為依據,實事求是還原土地承包背景和發包程序,以事實為依據,以《合同法》為準繩,快速有效的為集體挽回了歷年將近一萬餘元的經濟收入,群眾拍手稱快,切實感受到了村級綜合治理中「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帶來的快樂和感悟。同時,為轄區其它行政村同類土地糾紛問題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第三部分:成效與反響
在近年的探索和實踐中,「一二三四」工作法呈現出治理成效顯著、社會影響強烈、公眾參與積極等特點。
一是矛盾糾紛化解方面舉措紮實、成效顯著。2019年至今,全鎮24個行政村和兩個社區共開展黨的十九大、二中、三中、四中精神主題宣講活動32場、各類普法宣傳活動128次,舉行中省市縣主題教育活動12次,參與群眾超過6.9萬人次;四級網格員牽頭創建了325個美麗家庭,組建了26支平安建設巡邏隊,全鎮「十三五」期間化解了328件矛盾糾紛,收集了186條社情民意,夯實了平安建設的基層基礎,築牢了和諧穩定的基層防線。
二是社會各界反響強烈、高度認可。朝邑鎮「一二三四」工作法踐行以來,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陝西黨建網、渭南日報、法治日報、渭南今日頭條等媒體報導。中央綜治維穩領導、省政法委、司法廳,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縣委書記等領導來鎮上調研指導「一二三四」工作法踐行情況。
三是社會公眾積極參與、參與面廣。朝邑鎮「一二三四」工作法在踐行過程中,就是自上而下、上下聯動充分參與的產物。在 「兩支隊伍」中,特別關愛和呵護自治和德治中的「五老」網格員,他們是最了解村情、貼近群眾、知曉當代社情的基層瑣碎問題的調解者和處置者。推舉中按照群眾公推公議的原則廣泛發動,在鄉村調解隊伍組建中,廣泛徵詢群眾意見,有德者舉、有望者薦,有能者選,最終民主評議選舉產生。「一二三四」工作法既是對當代鄉村社會傳統自治的延續,又是對現代社會治理理念的吸納,不僅提高了各類資源的利用率,同時也獲得了群眾較高的滿意度,開創了社會綜合治理新局面。在「一二三四」工作法基礎上,探索出「三治、三排、三調」「三個三」的工作模式,在圍繞村容整潔、鄰裡和睦、婚喪嫁娶等內容,實現了三方參與,三方並舉,三方融合,三方滿意(群眾、政府、社會)。逐村制訂和修改了貼近農村實際的《村規民約》,規範實施了喜慶宴聚和殯葬改革兩項制度,各村成立禁賭禁毒勸導協會、村級民樂園,群眾積極參與,常年正常演出,成為村民文化建設的主陣地。
第四部分:探討與評論
朝邑鎮通過踐行「一二三四」工作法這一新時代新特色的基層治理模式,將傳統的單一行政基層治理進行時代化、制度化、系統化的設計,將德治、法治和自治融為一體,具有時代的創新性和可複製性,既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也是構建法治鄉村的有益探索,是一種可與「楓橋經驗」和「四議兩公開」經驗相媲美的新型鄉村治理模式。「一二三四」工作法是新時代朝邑鎮所有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忠誠踐行載體,更是基層鄉鎮工作者直面群眾的有益嘗試。
在「一二三四」工作法實踐過程中,個別利益受損者或涉及親屬幫派為達到非法目的者,認為其往往混同於「強人治村」、「能人治村」、「富人治村」,強調鄉村治理者的個人能力,本質上是缺少制度性規約和權力監督的「人治」體系。在現實中也的確存在認識和實踐的誤區。但以朝邑鎮「一二三四」工作法的實踐為觀察樣本,能夠有效回應疑慮。
在學理探討中,「一二三四」工作法實際上是從「形」的官僚處置到「行」的唯物主義靈活運用的一種飛躍,在基層工作中,鎮村幹部一直面臨「千條線、一根針」的尷尬局面,從家長裡短到扶貧幫困再到惠民政策落實,時時處處都可能遇到意外的矛盾和問題,單一的行政應急和處置隊伍不能滿足治理需求,迫切需要構建行之有效的全員治理體系,真正形成遇事有人知、見事有人攬、處事有人管的綜合治理體系。
同時,朝邑鎮「一二三四」工作法實踐推廣中,也提供了新時期和諧社會的有效治理啟示,即該做法的關鍵是處理好「三個關係」,對「一二三四」工作法實踐的推廣也要把握好這些關係。
一是正確處理好黨的領導與民間自治的關係。黨建統領是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大政治優勢,「一二三四」工作法中的一個平臺正是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把加強黨組織的引領與充分發揮群眾自治有機結合。
二是正確處理好單一治理與民主治理的關係。網格調解隊伍不僅是群眾有了矛盾糾紛時參與調解,當好評理員、調解員。同時,還是網格服務員、民情信息員、村務監督員和政策宣傳員,是鄉村治理的綜合力量,傳遞正能量,傳播好聲音。
三是正確處理好繼承傳統與實踐創新的關係。「一二三四」工作法是融入了基層特色和時代精神的創新探索。在推廣運用這一工作法時,既要傳承傳統治理文化扶正揚善、孝老愛親、回報桑梓等文化品格,又要充分融合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等時代精神,更要善於學習運用大數據智能化手段,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的活力和效率。
大荔縣司法局 宋曉燕
編輯:李馬寧
責編:鄭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