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論中國)韓國江原道知事:改革開放推動韓中關係發展
中新社首爾12月5日電 題:韓國江原道知事:改革開放推動韓中關係發展
中新社記者曾鼐
1983年,一起劫機案,讓韓國江原道「意外地」與中國產生交集。35年後,江原道與中國7個省市結為「姐妹城市」,中韓兩國友好城市數也達到182對。
「正因改革開放,推動了韓中關係更密切地發展。」江原道道知事崔文洵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江原道地處韓國東北部,與朝鮮接壤,是著名旅遊區。在這裡,有個家喻戶曉的歷史事件。1983年5月,一架中國飛機遭遇劫持,迫降在韓國江原道春川市。史學家日後將這起劫機案稱為,「戲劇性」地打開了中韓的交往通道。
「那是很多韓國人第一次見到中國人。」崔文洵依然記得從電視上看到的劫機新聞,但他當時可沒想到中國的今天,「變化翻天覆地。」
40年改革開放,中國不僅在經濟上實現跨越式發展,也不斷擴大「朋友圈」,加深與世界的互動。在崔文洵看來,過去四十年,中國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正因改革開放,推動了韓中關係更密切地發展。
1992年,中韓建交,36歲的崔文洵是韓國文化廣播公司電視臺(MBC)的記者。後來他成為MBC臺長,因一部電視劇與中國「結緣」。
2005年,在崔文洵的努力下,MBC製作的《大長今》引入中國內地,連續創下收視高峰。同年,他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
「那時韓中幾乎沒有文化交流。」崔文洵說,到訪湖南等地,感到韓中地域文化有諸多相似之處,「應加強交流。」得益於中國改革開放政策,韓中影視合作日趨密切。崔文洵介紹,不僅韓劇在中國熱播,目前韓國也開闢了專門頻道播放中國影片。
改革開放,不但促進民心相通,也增進了中韓的政治互信和經濟往來。如今中國是韓國最大貿易夥伴國,近五年來,中韓兩國的互訪人數達5034萬人次。
崔文洵對此感受頗深,「韓中各領域交流越來越多。」2011年,崔文洵當選江原道道知事後,擴大了與中國地方政府合作。「吉林幾乎每年都去,所有江原道在中國的『友城』都去過。」他說。
崔文洵對中國基礎設施的發展印象最深,尤為關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他稱,江原道束草等地具備與中國互聯互通的優勢,「將加強該區域與中國的聯繫。」
推動韓中冰雪合作,也是崔文洵近期的目標。早在2015年,北京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後,崔文洵第一時間向北京市政府發去賀電。今年,第23屆冬奧會在江原道平昌、江陵等地舉行。「願將經驗分享給北京。」崔文洵說,正與河北展開合作,部分中國冰雪運動員或將到江原道訓練。
崔文洵還有個更大的夢想:「從韓國坐著火車去看北京冬奧會。」
他為記者展示了一幅地圖,其上,密密麻麻的鐵路線將中國和朝鮮半島相連接。「這是希望規劃的鐵路,從韓國到朝鮮,再抵達北京。」崔文洵說。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江原道歷來是韓朝交流的積極推手。崔文洵表示,中國一直積極參與解決朝核問題,未來朝鮮半島的和平,需要韓國與中國加強合作。「期待中國更大的發展,希望韓中關係不斷向前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