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有個磨鏡臺,講的是中國南禪七祖懷讓以磨磚作鏡之舉頓悟江西馬祖道一的故事,馬祖道一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天天念經打坐,以為這樣就可以悟道成佛,懷讓於是在他草庵外面日夜磨磚,霍霍之聲吵得馬祖道一不能專心,於是出來問懷讓為何磨磚?懷讓答道,磨磚以成鏡!馬祖說:磨磚怎能成鏡?懷讓反問:天天枯坐念經打坐怎能成佛?馬祖於是頓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讀書修行最重要的不是靜處體悟而是知行合一,特別要在事上磨練才能真正得道。
什麼是哲學?真正的哲學跟你們哲學書上的不一樣,哲學書上的是哲學史而不是哲學。很多人把哲學史當做了哲學,或者以為把哲學書背下來就認為懂了哲學,其實未必。很多哲學教授教了一輩子哲學,他懂哲學史但未必懂哲學,反而像木工出身的李瑞環卻不僅懂哲學而且能用哲學。懂哲學還不夠,難的是用哲學。
那什麼是哲學呢?拿一棵樹來說,看到一棵樹是一棵樹這是物理學;看到一棵樹不是一棵樹而是由很多分子、原子不同排列組合而成,這是化學;看到一棵樹不是一棵樹也不是分子原子而是「存在」,這是哲學。哲學不是具體的事物也不是分子原子等要素,他是抽象、是一般。哲學家的眼裡沒有具體的世間萬物,他看到的只是存在。
有的哲學家認為人類只能認識事物本身而不能認識事物背後的存在這是不可知論,有的哲學家認為人類可以認識事物的本質這就是可知論。有的哲學家認為我們的認識必須符合對象,接受感知對象的刺激而產生認識,這就是唯物主義認識論;唯心主義則認為不是我們的認識符合對象而是客觀對象要符合我們的認知模式,人的內心本自具足一切世間萬物,我們要做的只不過是去明心見性。
西方哲學家都是數學家或邏輯學家,喜歡建模,用數學或邏輯學方法來建構現實的世界,他們依靠自己的理性,用數學方法證明了現實的世界是虛幻的,歐幾裡得空間變成非歐空間就是計算出來的。理性思辨是西方哲學的傳統。而中國哲學靠的不是理性思辨而是靠物我一體的證悟修煉。中國哲學的方法是一分為三的辯證法,就是太極圖中的陽、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三中狀態,而不是西方哲學的萬物只是二分。中國哲學家看到的世界是同時一心三觀,中假空具足,不執著於一種。
西方哲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懂哲學,但要想用哲學非要有中國哲學的修煉工夫,不僅是靜處體悟,更要在事上磨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