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娛樂原創
文|遠木 編輯|樸芳
2019年可謂是華語數位音樂的井噴之年。
隨著創作者與原創歌曲不斷增多,音樂行業向外延伸更加廣泛。有數據統計,2019年新發歌曲數量超過2018年近一倍,新發歌藝人數量甚至超過過去兩年的總和。
在藝人和歌曲數量皆成爆發性增長的背後,是音樂類型的多元化以及多個層面的變化。
昨日,騰訊音樂旗下的《由你音樂榜》發布的《2019華語數位音樂年度報告》,基於全網音樂收聽、銷量以及聽歌用戶畫像等數據,總結年度華語數位音樂及音樂人類型,盤點2019年華語音樂行業的諸多變化和趨勢。
2019,國風、偶像風靡之年
先看進入榜單的音樂類型。2019年對於國風樂迷是值得欣喜的一年。報告顯示,國風類歌曲佔比超10.41%,多首爆款歌曲進入榜單TOP10,嘻哈、民謠等相應回落。可以看出,國風音樂的比重逐漸增長,並逐漸展露勢頭,破圈獲得更多受眾,正如報告中所說,主流的定義,正被顛覆。
其中,國風音樂的創作者類型多元,既有肖戰王一博合唱的《陳情令》OST《無羈》、新晉音樂人娜美、餘昭源/葉裡的《醉仙美》、《初見》等,同時也有傳統歌手許嵩的曲風復興,不同領域的音樂人共同組成豐富的國風內容。
近年來隨著古裝劇盛行,國風音樂質量進一步提升,比如《陳情令》裡的主題曲《無羈》作為偶像效應的音樂作品,通過穿透粉絲群體接觸到更多受眾。
在榜單的流行音樂方面,一邊是傳統明星藝人在華語音樂行業的影響力依舊穩固。騰訊音樂的年度單曲TOP3,是周杰倫的《說好不哭》,林俊傑的《將故事寫成我們》以及Ice Paper的《心如止水》;另一邊,優質爆款作品也不斷在平臺新晉音樂人當中產生,比如陳雪凝的《綠色》、大壯的《偽裝》、海倫的《橋邊姑娘》也進入年度單曲TOP20,列於國民大眾必不可少的音樂清單。
由於去年的爆款歌曲如《一生與你擦肩而過》《火紅的薩日朗》《你的答案》等在全網獲得極大傳播,也讓更多新面孔出現,如平臺音樂人阿悠悠、娜美、要不要買菜的歌曲登上榜單。
不過主流音樂明星的地位依舊沒有被撼動,衡量音樂人影響力的因素之一,就是專輯購買數量,在這方面,蔡徐坤、華晨宇、張藝興等人依舊佔領年度專輯銷量前三位置。雖然在過去一直不乏對流量歌手的爭議聲音,但隨著流量偶像音樂作品的質量提升,在滿足粉絲內部圈層的情懷之外,同樣在影響大眾音樂審美。
此外,在這份報告裡,還邀請了知名樂評人組建評委會,推薦值得關注的華語歌手,除了耳熟能詳的傳統歌手以外,不乏諸多新人面孔,對於更多中長尾音樂人而言,也意味著提振信心,激勵他們以更多的熱情與動力繼續創作優質音樂,提高行業知名度。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以來由於疫情影響,眾多音樂人、歌手都發布了抗疫公益歌曲表達自己的聲援,李榮浩、寶石GEM、林俊傑與孫燕姿都在第一時間用音樂力量來為武漢加油打氣,不少疫情相關的音樂作品關注度也得以提高。
從榜單在搖滾、國風、說唱等領域的評選結果可以看出,主流明星如今在音樂市場的地位依舊牢固,同樣,能夠入榜的明星特點也很明顯,即普遍年輕化且粉絲群體龐大,未免使報告的部分內容顯得有些偏頗。
拿年度搖滾TOP20舉例,前三名依舊是年輕流量明星尤長靖、王源和蔡徐坤的單曲,也引起較多網友質疑,「肖戰是歌手?」、「這是搖滾榜單麼」、「給我整懵了」等。
總結看來,大家普遍認為入選明星較為偶像化,缺乏其他類型的搖滾藝人,上榜歌曲不能全面反映華語音樂現狀等,這也是報告值得思考的問題。
OST上榜佔比較高
垂類綜藝促進破圈
2019年全年,影劇綜都分別出現不少的黑馬,尤其是影視領域,多方位帶動不同類型的音樂崛起。報告顯示,由你音樂榜的上榜作品分別來自OST、廣告、遊戲、綜藝等領域,除了常規錄音室作品之外,OST成為佔比最高的上榜歌曲類型。
得益於去年多部電影和電視劇取得口碑上的勝利,而音樂能夠引發劇情回憶與共鳴,直接促進用戶對原聲音樂的關注與認同。
比如2019年在票房超過10億的五部電影中,其OST的由你指數均超過80分,比如《哪吒》的《今後我與自己流浪》、《少年的你》的《我們很好》,皆在流媒體平臺獲得不小播放量。
電視劇方面,2019年《陳情令》以4014萬銷售額的突出表現,帶動電視劇OST類整體專輯銷售額相比2018年上漲304%;臺劇《好想你》讓伍佰老歌《last dance》翻紅,日均播放量暴增174倍,更是優質影視劇帶動音樂的有力證明。
而反過來,歌曲也能對影視形成潛移默化的宣發作用,在5首熱門OST的評論區裡,與劇情有關的評論數佔比均超過50%,也體現出音樂作為橋梁,能夠帶動其他潛在用戶觀劇,拿《無羈》歌曲為例,歌詞中傳遞出的愛情、成長等價值觀,與影視劇劇情形成極高的匹配度。
如果說影視是人們對某些歌曲產生熱情的部分推動力,那麼音樂垂類綜藝對音樂則有更加直觀的影響。由於2019年音樂綜藝尤其是網絡樂綜高密集的播出,在不斷向大眾科普音樂類型、推出優質音樂人的同時,也在改變人們對音樂人的認知。
報告指出,3個月的綜藝播出期,是歌手出圈的黃金期。憑藉綜藝節目的曝光與歌曲本身質量,進而突破固有粉絲圈層,獲得更大範圍的受眾。
比如《我是唱作人》綜藝播出期間,王源憑藉一首《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的走心演繹,獲得更多男性聽眾,改變以往女性受眾居多情況;《樂隊的夏天》綜藝播出以後,部分路人成為樂隊的忠實粉絲,寶石老舅的《野狼disco》也是藉助《中國新說唱》綜藝得以迅速爆紅。
這些案例說明,音樂人出圈的空間和機會正在增多,不少歌曲及背後的音樂人,通過綜藝效應得到高度曝光與快速傳播,不光是對過往音樂人曝光渠道的突破,也給音樂人出圈帶來更多新的思路。
榜單之外的華語音樂人
國風崛起、OST突出、主流華語明星影響力依舊強勢,這是我們從報告中得到的幾大關鍵信息。不過,華語音樂行業的發展,除了榜單主要提及的頭部藝人以外,依舊離不開一眾中長尾音樂人的共同努力。
對於數字時代下的音樂人而言,線上渠道雖然能夠增加曝光機會,但至於歌曲能否成為爆款依舊具有不確定性。由你音樂榜的首要作用,就是給音樂人提供更多創作與曝光方面的參考方向。
當然,報告只是一份參考,對於一眾華語音樂人而言,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優勢與特徵來創作歌曲,不能一味靠追隨和模仿市場趨勢而失去自我風格。
其次,除了榜單以外,由你音樂榜也在去年推出多場線下熱LIVE打歌會,搭建華語流行音樂體驗館等,試圖創造更多中腰部音樂人的曝光機會。
除了普遍的平臺流量扶持之外,直播成為如今促進音樂人曝光、新作品宣發的新方向。不久前騰訊音樂也提出了音樂現場娛樂品牌「TME live」,試圖通過線下籌辦+線上直播的形式,為更多音樂人增加與粉絲接觸的機會。
此外,網易雲音樂、唱吧等多個音樂平臺如今都在大力投入直播,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對優質音樂人的競爭只會愈加激烈。
不過總體而言,隨著更多新晉音樂人、影視綜OST以及原創優質音樂的產生,由你音樂榜還在不停積累和利用數據體系的路上,未來還會為華語音樂行業的發展帶來哪些具體影響,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