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忻城縣人民檢察院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人們之間的溝通、聯繫更為方便快捷,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網絡等互動方式普及、滲透於人們日常生活之中。與此同時,一些犯罪分子利用電信等技術實施詐騙活動,令廣大群眾防不勝防。
一、常見電信網絡詐騙類型
1、代辦銀行卡(貸款)類型詐騙
案例回顧:
小A於2019年7月17日在家裡收到一名貸款客服添加微信好友,對方問小A是否需要辦理貸款,在她們公司辦理貸款容易通過且利息低,小A便回復對方自己需要辦理貸款10萬元。接著有一名自稱貸款公司的工作人員電話聯繫小A,對方讓小A把身份證拍照發過去後便發過來一份貸款合同讓小A籤,小A籤完合同後發給對方,對方說辦理貸款需要提供一個可以正常使用銀行帳號,帳號內要預留貸款數額的20%作為銀行放款的保證金,小A按照對方要求把2萬元存入卡內並把銀行帳號和密碼發過去,當天對方就將卡內的錢分5次轉走,一會兒又分5次轉回小A帳號內,沒到2分鐘時間又分5次把所有的錢轉走。對方說是在做帳面流水,轉走的錢第二天再返回來,小A也就沒有懷疑對方。於2019年7月22日對方稱還需要2萬元保證金,讓小A按照他的要求將作為保證金的2萬元轉入卡內,小A通過手機銀行轉2萬元到對方提供的帳號,後對方說第二天就可以放款了。三天過後小A還是沒有收到貸款款項,再去找對方時對方已經把小A拉黑,小A這才發現被騙。
檢方揭露作案手法:
此類案件中,嫌疑人一般通過微信、OQ、微博等各類社交軟體或在網絡媒體發布辦理小額貸款網站,等受害人上鉤時,接著嫌疑人冒充銀行工作人員或者貸款公司工作人員通過電話聯繫受害人,先讓有意向者提供一個可以正常使用的銀行帳號,騙取受害人的銀行帳戶和密碼等信息後,嫌疑人以帳面流水不通過以幫做帳面流水的方式騙取錢財。接著嫌疑人又以納年息、檢驗還貸能力、保證金、稅款、代辦費等為由,要求受害人匯款或直接轉帳實施詐騙。
2、電話冒充領導詐騙
案例
回顧:
小莉是一家公司的職員,2019年6月份的一天,她正在辦公室整理材料,電話突然響起,是個陌生號碼,接起電話後對方自稱是她們公司的「陸總」,後這名男子說該號碼是他個人的生活號碼,後陸總就說他出差外地找領導辦事需要送禮,但是錢不好經過他的手上送出去,叫小莉先幫他轉2萬塊錢給領導,等出差回來再還,小莉信以為真,馬上按照陸總給的帳號轉了2萬塊錢過去。一個小時後陸總又打電話給小莉說錢不夠,是兩個領導,讓小莉再轉2萬塊,小莉又按照陸總給的帳號通過手機銀行又轉了2萬塊過去。後陸總又電話小莉說錢還是不夠,還差16000元,這時小莉猶豫了一下,跟陸總辦公室秘書姍姍核實了情況,姍姍說陸總這會正在會議室開會,小莉這才發現被騙。
檢方揭露作案手法:
此類案件中,嫌疑人通過非法途徑獲取受害人的電話號碼和姓名後,主要以打電話的方式聯繫受害人,冒充受害人領導說自己換了新手機號碼,騙得受害人信任,後以找人辦事要送禮而自己又不方便直接出面為由誘導受害人轉款實施詐騙。
3、「殺豬盤」式網絡交友詐騙
案例回顧:
2019年8月3日,一個自稱是英國人的男子添加吳某微信,後吳某在微信和對方保持聯繫,在取得吳某的信任之後,對方說想來中國投資建立學校,但不想在坐飛機的時候帶太多東西,所以想先快遞發行李箱過來,行李箱內有一百萬美金和其他個人用品,讓在來賓市的吳某幫領行李箱,但是要保險費、海關稅費、快遞費等各種費用6萬元,讓吳某幫墊付。吳某對其深信不疑,隨即到銀行把6萬元匯到對方提供的銀行帳號內。後續行李箱在快遞的過程中繼續產生各種手續費共計3萬元,吳某又到銀行把3萬元匯到對方提供的銀行帳號內。又過了兩天,快遞公司聯繫吳某說行李箱已到,讓吳某去領取,但是要收1萬元保管費,吳某與對方說自己已經沒錢了,而後吳某微信被對方拉黑,吳某意識到被騙。
檢方揭露作案手法:
此類詐騙案中,嫌疑人通過QQ、微信、微博等聊天工具廣加好友,或者通過婚戀網、百合網等交友平臺加受害人為好友,經過一段時間的聯繫獲得好感與信任,受害人便失去了警惕性,之後對方便編造各種理由騙取錢財。在受害人意識到被騙後再去質問對方,這時對方已經把受害人聯繫方式拉黑。
4、刷單類詐騙
案例回顧:
2019年4月16日11時許,李女士在京東上的信用度良好,qq郵箱發過來一個淘寶刷單工作邀請連結,連結號QQ288169****,她就點進去,對方通過連結添加李女士為qq好友,發過來工作介紹文件和項目申請表,讓李女士按照文件提示,將個人信息及支付寶帳戶給對方發過去,後對方便給李女士派發刷單任務和京東帳號,讓李女士登錄對方的京東帳人人號做任務,李女士按照對方的提示進行操作,第一單的任務是100元,給的佣金是5元。然後對方又發了3單任務,第一單是5件,第二單是10件,第三單是20件,每件500元的任務,佣金每件50元,李女士開始做了第一單總共2500元的任務,做完之後問對方要佣金,對方回覆說必須要將剩餘的30件任務全部做完才可以得到本金和佣金,李女士想要拿回前面的錢只能繼續做任務,當做到30件的時候,發現以上做的任務都是用李女士自己的兩個微信支付的,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前後總共被騙15000元。
檢方揭露作案手法:
此類案件中,不法分子利用一些群眾想找「簡單、輕鬆、在家就能做」的兼職的心理,利用「淘寶刷單」這種藉口騙取群眾的錢財。檢方提醒廣大群眾朋友,「簡單、輕鬆、在家就能做」的工作是不存在的,即便是淘寶、微商,也要付出辛勤的勞動才會有收穫。
5、冒充公檢法詐騙
案例回顧:
2019年7月5日,陳先生在來賓市興賓區某賓館內被一名自稱「上海通信管理局」的人打來電話,說陳先生因涉嫌洗黑錢,已被北京市公安局立案偵查,並將電話轉接到「北京市公安局」。所謂的北京市公安局王警官在電話裡對陳先生說,需要其先退出微信登錄,然後將名下的全部銀行卡帳號都告訴對方核查。這時陳先生已經被嚇得六神無主了,只能按照騙子的要求做了。「你涉嫌參與洗錢,只有把資金轉到公安指定的安全帳戶,並通過核查才能洗脫嫌疑。」陳先生急忙按照對方要求把名下的10萬元存款全部轉到了騙子提供的所謂「安全帳戶」中,後發現被騙。
檢方揭露作案手法:
犯罪嫌疑人冒充銀行、通信運營商、社保、醫保等單位工作人員,以受害人名下的銀行卡、電話、社保卡、醫保卡等具有消費功能的工具被冒用或受害人身份信息洩露,涉嫌洗錢、販毒等犯罪,之後冒充公檢法等司法機關執法人員,要求受害人將資金轉入國家帳戶配合調查(部分情況中,犯罪嫌疑人還會向受害人展示假公檢法網站上發布的假通緝令等法律手續,來誘導受害人信任)。
二、其他類電信網絡騙術
1、航班取消,冒充航空公司客服行騙
騙子通常以航班取消、旅客需要撥打客服電話辦理退票手續為由,迫使受害者撥打假航空公司客服電話,從而進一步誘導用戶進行網銀轉帳等操作,騙取錢財。
2、冒充積分商城工作人員,利用積分補差價換禮品進行詐騙
每到月末、月初,電信公司總會給用戶發送積分提示的信息,而騙子也瞄準了該機會,冒充積分商城工作人員,並稱手機積分可以兌換高檔智能機,如果不及時兌換,手機積分將會清零,一旦用戶要求辦理兌獎業務後,騙子將會以積分不夠為由,要求受害者支付一定的差價,進而騙取受害者錢財。
3、發布出售特價飛機票或者火車票的信息實施詐騙
不法分子在網絡上發布該類信息後,一旦事主與其聯繫後,便以需要訂金等形式要求被害人匯款,從而實施詐騙。
4、發送招嫖等不法信息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撥打電話(往往是女性,從而降低事主的心理戒備)或是發送簡訊大致內容為:「本公司長期在***地為廣大男同胞提供優質美女、處女特別服務,包您滿意,不滿意不收錢」。在事主答應和其進行交易後,不法分子會要求事主事先匯去一部分錢作為風險金,在交易完畢之後如果安全就只按照事先約定好的價格收取費用,風險金會退給事主,要是事主不守規矩他們會採取報復。一旦事主給其打錢後,往往還會繼續以各種理由要求事主繼續打錢,直到事主發覺事情不對不再給其打錢時才收手。而此類詐騙的事主礙於法律和道德,往往不會來公安機關報案,從而會使不法分子更加肆無忌憚地詐騙他人錢財。
5、網路遊戲詐騙
網路遊戲常見詐騙手法:一是犯罪分子利用一些熱門網路遊戲網站向遊戲玩家發送消息,兜售點卡或遊戲代練,且實行明碼標價,價格從幾十元到幾幹元不等,伺機行騙;二是犯罪分子利用玩家追求極品裝備,以低價誘使玩家上當受騙;三是犯罪分子利用遊戲漏洞進行欺詐,比如將一個高級別的遊戲帳號賣給玩家,再將該帳號內的裝備、虛擬貨幣盜出來,然後賣給其他玩家等等,可謂花樣百出。由於這些騙子大都採用代理伺服器上網,隱蔽性很強,且每次詐騙金額少、異地交易,只要詐騙成功或者被識破,立刻會將其網站關閉,換掉所有聯繫方式和銀行帳號,使人難覓其蹤。
三、怎樣防範電信詐騙
四、如果不幸被電信網絡詐騙後,該如何避免經濟損失?
1、在詐騙案件發生後,及時到公安機關報案,應在簡單說明案情後,並儘量詳細提供騙子的銀行卡帳號、電話號碼及QQ號碼等信息。
2、如果能準確提供涉嫌詐騙的銀行帳號,可以撥打涉嫌的用戶卡號所屬的銀行客服電話查詢該卡的開戶地點並迅速到營業網點查清資金流向;如果不能準確提供銀行卡號,可以到用戶櫃檯憑本人身份證和銀行卡查詢騙子的銀行帳號。
3、通過凍結涉嫌詐騙的銀卡號為公安機關破案爭取時間。一是通過電話撥打該詐騙帳號所屬銀行的客服電話,根據語音提示,輸入該詐騙帳號,重複輸入3次錯誤密碼就能將該帳號凍結24小時。如果被騙的錢較多,一定要在次日24小時內重複上述操作,則可以使騙子的銀行帳號繼續凍結24小時。二是進入網上銀行頁面,輸入該詐騙帳號,重複輸錯5次密碼,同樣可以使該帳號凍結24小時,這項操作是為了防止不法分子通過網上銀行進行轉帳,同時給公安機關辦理立案凍結手續贏取時間。
THE
END
原標題:《檢察小哥哥帶你一起Get電信網絡詐騙防範知識》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