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感應紀實
邵安撫念佛脫難
(我們在生時會碰到種種困難甚至危難,如果臨時能急切地念起這句阿彌陀佛,就能依佛光得到救度。)
晉江的邵彪,做讀書人時,夢見自己到了一處官府,人們都叫他「安撫」。邵彪沾沾自喜地說:「這不是我能考中,然後做到安撫嗎?」
走到前面,看到一個官員問他:「你知道你沒考中的原因嗎?」他回答:「不知道。」官員就叫人帶他去看。只見一個大鍋裡煮著蛤蜊。一見邵彪,就作人的聲音叫著邵彪的名字,邵彪就念阿彌陀佛。才念一聲,蛤蜊都變成黃雀飛去。邵彪後來果然考中,而且做到了安撫使。
由此可見,殺生阻礙人的前程(即以殺生的惡業力折損福祿,從而難以上升)。又從中看到佛力廣大,對佛不可不生恭敬心,而且官職自有定分,不可苛求。邵彪在危難中一念阿彌陀佛,蛤蜊就變作黃雀飛去,可見佛力能頓時消業轉厄,邵彪因此而恢復前程。我們也可從中得到啟發:遇到危難時,一心念阿彌陀佛,就會得到改善。
念佛風疾不作
龍舒先生說:我最近坐船到鎮江,閘門裡缺水,船無法開行。我就在金山借了《阿彌陀經》,想校對、刻板以作廣泛流通。我舉筆的時候,右手出現風病,手指抖動,寫字不便。於是舉指念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數聲,禱告佛,祈求消掉風病,成就我書寫此經。祈禱後,手指就不抖動。以至寫完經都沒有發作。以此可見佛與菩薩就在眼前,只是人的信心不到罷了。
夢中念佛脫恐懼
我夢寐中有恐懼時,念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無不當即得到安穩,或者立即醒覺。足見佛和菩薩的威神迅速,只要辦好信心,效用無不應驗。
念佛屋壓不死
有個老婦兩眼瞎了,走路時要叫小孩牽著,常念阿彌陀佛。一天,老婦在舊屋下休息。屋子忽然倒下,小孩跑掉了,老婦在下面。當時有兩根木頭撐著,護在她上面,而未被壓死。這就是念佛的效驗。
念佛疾病遂愈
有個官員叫李子清,寄居秀州,很喜好道家,曾經跟我求學。前年他長時受瘧疾之苦,我告訴他:「只怕子清你不信,如果信就一定有效。」我就傳給他一個方子,叫他臨發病時,專心念阿彌陀佛,而服這貼藥。子清照做後,當天就好了八分,第二天也如此服藥,由此完全痊癒。子清因為此事而堅信佛法,常把《淨土文》放在袖中。
另有位梁氏女子兩眼都瞎了,她念阿彌陀佛三年,繫念不斷,結果雙目又開明了。
繡佛舍利迸出
贛州有位廉中大夫恭人[2],發心繡一幅一丈六高的阿彌陀佛。才繡到一半,就有舍利迸出。這是她親戚鄭逢原對我講的。
佛像常有舍利
真州鍾離少師家,夫人任氏修西方,雕了阿彌陀佛像,高四寸八分,佛龕裝飾得很莊嚴。她常頂戴修行,這佛像的兩眉間常迸出舍利,大如米粒,光彩照人。
夢佛遂得聰辯
隋朝慧思禪師(智者大師之師),因夢到阿彌陀佛對他說法,其後聰辯過人。生平有種種祥瑞。
念佛治病得愈
近來秀州有個僧人,常念阿彌陀佛給人治病。有病人請他去後,常常得以痊癒。秀州人都會說到此事。
念佛孫兒免難
我同鄉有個老人,每當有事就一定合掌至額頭念阿彌陀佛。他孫兒才兩三歲,一次跟母親到田野中,忽然丟失,老人到處找都沒找到。過了幾天,有人來告訴他說:「小孩在溪水外。」去尋,果然找到。
還可以見到他的腳印遍布在沙灘上,那溪水很深。這麼小的孩子怎麼能過去?而且竟過了好幾天都沒出事。人們認為這是他祖父至誠念佛的感應。
《念佛警策》裡載錄的念佛故事
作者翁叔元說:蓮池大師採集晉唐以來念佛往生淨土的事跡,為作傳、贊,總共一百六十六位,合成一冊,稱為《往生集》,行世已久。叔元親見的有四個人,都是常熟人士。
一是常熟北門的金童廟僧,每天手持一板在街巷中穿行敲打,高聲唱著:「無常迅速,一心念佛。」人們也不以為奇。
這是警策人們每天都要念死無常:如果我今天沒有一心念佛,閻羅王現在就派鬼差來抓我,我怎麼度過呢?談玄說妙有用嗎?哭爹喊娘有用嗎?金錢、權勢等能抵擋嗎?顯然都沒用。念佛能超越生死,從而收攝自心,一心念佛。
崇禎十三年的春天三月,金童廟僧辭別了一切鄰舍。翁叔元當年八歲,正在門口玩耍。金童廟僧摸著叔元的頭說:「小相公,好好念佛,老僧去啦!」叔元當時不解何故。
第二天金童廟僧在佛前拈香,合掌念佛,端坐而逝。
▼
第二例是常熟城南的陳婆,七十多歲,以紡棉紗為業。平時隨紡車聲念佛,邊紡邊念,終日佛不離口,如是經歷有三十年。
有一天,陳婆忽然對孩子說:「兒呀,沒見空中的幢幡寶蓋嗎?」她因而拍手大笑。自己取水沐浴後,便合掌往生了。來觀者很多,圍得像一堵牆。
叔元趕過去看時,只見陳婆凝然端坐,屋內的香氣清芬襲人,並非世間所有。這是順治十年四月的事。
第三例,崇文禪師,是蓮池大師的法孫,住在南洙村的一間靜室中。五十歲時雙目失明,於是專心念佛。每天夜晚登座修瑜伽施食法,三年不斷。
順治十五年的三月十四,他徒弟行先來叔元這裡說:「我師父明天要歸西,特地派我來告別。」叔元急著趕過去看。
當時已經昏夜,城門關閉出不去。第二天凌晨趕到禪師的住處,有僧俗三十多人圍聚。禪師正坐在床上,命令徒眾誦《彌陀經》一卷,誦完便寂然往生。屋裡聞到菊花香,三日不散。
▼
第四例、指南禪師,曾經參學多年,住在東塔寺的吳王庵。終日默坐念佛。別人給他錢,他拿著就轉送人。性情坦率,對一切都沒什麼牽掛、留戀。
芝塘裡有幾個善人,一向以來皈心指南禪師。康熙三十年夏天六月份,他們進城來看師父。師父說:「來月初五,我要跟諸位施主告別了。」到了日期,大家都趕來。禪師也沒別的話,唯一勸大家念佛,結著跏趺坐便化去了。叔元的兒子當時正在廟裡讀書,親見了此事。
作者又說:淨土法門自從蓮池大師圓寂後,江浙地區能繼承的人寥寥無幾。但常熟有普仁寺,金壇有淨土寺,駐錫兩地的有截流、身葉、霞標、鶴臞四大師(截流大師後來被尊為蓮宗十祖),都有大弘願,以念佛法門導引後進,精進勇猛。學人紛紛歸附。
截流大師往生後,有個孫狀元的兒子被冥府勾攝,死去了一晝夜。醒來後說:「我被押到閻王殿下,黑暗中忽然見光明朗照天空,香花布滿虛空。閻羅王伏倒在地,迎接西歸的大師,就是截流大師。我因為被大師的光明照到,遂得以放還人間。」
同一天,有南關外的吳家兒子病死了,過了一晚復活過來,說到他入冥府的所見,與孫狀元的兒子所說一致。
南無阿彌陀佛
清淨蓮社:弘揚傳統文化、因果教育、儒釋道經典,歡迎關注!
歡迎轉發,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