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專家: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劑不會危害健康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成都溫江的食品配料公司,工作人員抽樣留存出廠的香精產品。

工人正在灌裝油類調味產品。

  從「速成雞」、「染色饅頭」,再到非法添加亞硝酸鹽的「老媽蹄花」,食品添加劑似乎成了威脅食品安全的罪魁禍首。近年發生的食品安全問題,使以食為天的國人前所未有地害怕過「吃」。

  食品添加劑,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不是個陌生的名字,炒菜時加的味精和鹽,冰棍裡的香精,都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健康。事實上,當你面對琳琅滿目的食物,不會想到,正是食品工業的發展,才讓我們的飲食生活變得更加豐富。一件食物,既要色香味俱全,又要經得起日曬雨淋,舟車顛簸,沒有食品添加劑是無法做到的。但是,食品生產準入門檻低,大量缺乏誠信意識和法制觀念的小作坊濫用、亂用食品添加劑,餐飲監管缺乏有力的辦法。

  在理性消費逐漸成為趨勢的時候,人們對食品添加劑擔心的核心問題已不僅是「加不加」,而是「該不該加」,「加多少」。我國對於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範圍及用量都有非常嚴格的明確規定,迄今為止,中國的食品安全事件沒有一件是由於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劑造成的。食品添加劑本非魔鬼,只要企業嚴格按照標準正確使用,監管部門監管得力,那麼我們的食品就是安全放心的。

  A 現狀

  「一包方便麵裡有25種添加劑,別吃」「吃麵包相當於啃鞋底」,出現在網絡上的這些「提醒」經常令人不寒而慄,這也讓食品添加劑深陷一場信任危機之中。

  準外婆的要求:連饅頭都不買了

  餘明在成都工作,妻子最近懷孕了,而他們吃的食物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以前放在客廳桌上的土豆片、鳳爪、瓜子不見了,這些都是妻子平時愛吃的零食,可丈母娘王曉紅說了,為了肚子裡寶寶的安全,不能再吃有食品添加劑的東西了。王曉紅要求,女兒不準在外面吃飯,不買外面的熟食。因為擔心有漂白劑和發泡劑,就連買了十幾年的饅頭她都不能再吃了,

  「什麼都不能吃了,就連喝點飲料也要被說教半天。」女兒覺得母親的做法有點過了,但王曉紅說加了添加劑的食物總是對人體有害的,並搬出了「蘇丹紅」、「速成雞」的例子。

  上班族的擔憂:看見添加劑就心虛

  因為長期加班,王眉下了班都習慣到超市買些東西回家吃。面對琳琅滿目的食品,她經常猶豫,到底哪些東西加了什麼,是否有害,心裡沒有底。「印象中被曝光非法添加劑的食物我都不會買,不管是不是那個牌子。」

  通過書本王眉懂得了食品添加劑,對於一名文科出身的人來說,要讀懂經常出現在包裝袋上的山梨酸鉀、本氯酸鉀之類的化學名詞不是易事,「現在看到添加劑就有點心虛,一袋牛肉乾多了一個化學名詞,我去問銷售人員,她也不知道。」

  B 誤區

  所謂食品添加劑到底是什麼,真會對健康構成威脅嗎?健康與食品的色香味之間,人們該如何抉擇?

  吊白塊、蘇丹紅、三聚氰胺

  非法添加物不是食品添加劑

  談到食品問題,消費者的普遍反應都是「現在是吃什麼都不放心」。不論男女老少,談及食品中的各種添加劑,都表示反感,但又無可奈何。

  其實,食品添加劑是指在食品生產、加工及保藏過程中有意識地加入到食品中的少量化學合成物質或天然物質。它是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的重要物質,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都有嚴格的衛生標準和質量標準,並需經衛生部批准,在規定的食品中使用。

  目前,我國允許使用的添加劑有22類2000多種。市場上出售的食品中基本上都有食品添加劑的身影,就連礦泉水也不例外。

  成都大學生物產業學院院長、食品安全專家王衛說,大規模的現代食品工業,是建立在食品添加劑的基礎之上的。傳統的自種自吃的生產流通模式已經無法實現。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人們對於食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色香味俱全,還要保證很好的流通性和保存性,但現實是,食品過幾天就會發黴變質,比如山梨酸鉀添加到醬油中是為了防腐,如果沒有加,醬油一天就會發黴變質,產生的毒素危害力將會給人體造成很大的影響。食品添加劑正好解決了這一問題。

  王衛說,我們在超市中看到的食品,絕大多數或多或少都有食品防腐劑。「奶茶、調味酸奶飲料加入了香精,才會有更多口味;可樂飲料中加入磷酸,才會更加爽口;麵包吃起來鬆軟得加疏鬆劑;花生乳、豆漿要加乳化劑才能保持乳化形狀。」很多時候人們都會產生一種誤解,就是把食品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劑混為一談。近年來出現的一些食品安全事件涉及到的如吊白塊、蘇丹紅、三聚氰胺、福馬林等等,這些是化工原料,都屬於非法添加物,而不是食品添加劑。

  在本月舉行的2014年國際食品安全大會上,與會國內外專家均認為,全世界真正的頭號食品安全問題並非食品添加劑。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表示,迄今為止,在中國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安全事件沒有一件是由於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劑造成的。

  C 困局

  因為一些不正規的企業用了一些不正規的添加劑原料進行生產,使得老百姓對食品添加劑避之不及。

  小作坊逐利亂用濫用添加劑

  西華大學食品工程研究所所長車振明教授認為,食品添加劑被人們誤解為「魔鬼」並非一朝一夕而成。目前,我國絕大多數大中型食品企業都按照國標標準使用食品添加劑。但由於入行門檻低,個別小作坊亂用和濫用食品添加劑,「有的廠老闆就是工人,根本不懂添加劑的常識,認為加一兩或是一斤都沒有影響;有的即使知道,但在利益的驅使下,心存僥倖,比如水發產品只能用鹼泡,但為了追求更好的口感和更長的保質期,有人卻用非法食品添加物福馬林。」

  「公司有食品添加劑的生產許可證,而且整個生產、監督、檢驗都是按照國家針對食品添加劑的標準來操作。」溫江一家專業複合調味料生產企業負責人劉宏傑說,「這些企業生產成本也低,在價格方面,我們也不能跟他們競爭,因此,前幾年,我們的處境也相當困難。」

  監管難度大公眾對添加劑誤解

  車振明認為,現有的監測手段無法對食品中大多數的食品添加劑進行監測,監管部門主要從生產廠家的進貨渠道和臺帳進行,以及從車間一線人員中進行抽樣檢測。

  1996 年 ,我 國 出 臺 了GB2760《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2007年頒布了更嚴格的食品添加劑國標,從過去禁止放什麼添加劑,具體到每種產品允許放什麼。

  雖然法規嚴格,但執法環節相對薄弱,監管部門的人力物力數量不足,分布不細,導致在監測中存在漏洞,不少廠商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一次次曝光的食品安全問題讓公眾疑慮重重,對監管部門的信任下降,食品添加劑不可避免成為了替罪羊。

  「老百姓自我保護更強了,衛生知識也更豐富了,但是還是有誤區。」劉宏傑說,「一些廣告語中所謂的『不含任何添加劑』『不添加香精香料』,實際上都是不可能的,食品添加劑在生活中必不可少。」車振明教授說,近年來,毒奶粉、毒調料等食品安全問題給消費者蒙上了陰影,事實上,這些事件的罪魁禍首都是非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

  D 記者探訪

  從一罐牛肉膏的生產過程了解食品添加劑

  牛肉膏是一種香精香料產品,主要為食品增添風味,是很多休閒食品青睞的佐料。牛肉膏是如何製作而成,記者近日走進了一家食品配料廠。

  【生產前】

  查資質做檢驗

  每天早上,成都市溫江一家食品配料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都會到規定的企業去購買生產肉膏用的原材料:新鮮肉類以及各種配料。該公司專門負責生產的管理人員劉渡生說,採購人員還必須填寫一份採購記錄。採購回來的原料,還有包括瓜爾豆膠、食用香精等在內的十幾種添加劑。在投入生產前,它們還需要到檢驗室裡進行檢驗。氣相色譜儀、酸度計、折光儀器……在這些精密儀器面前,不符合標準的原料將現出「原形」。

  【生產環節】

  每個環節都有把關

  工人們必須經過更衣、消毒才能進入生產車間。再打開一扇紅色的鐵門,便是預處理間,穿著藍色工作服、戴著發罩和口罩的工人們正在將從物流通道中運送過來的牛肉放在一個電子秤上進行稱量。稱量好後的牛肉,被放進一個電煮鍋裡進行蒸煮。待牛肉煮熟,工作人員將其取出,放入機器裡進行攪碎。

  預處理後的牛肉,通過專門的物流通道運至旁邊的反應間,再加入酶進行酶解。整個反應過程,要持續5小時左右,其間還會加入多種胺基酸、香辛料以及糖等。要將流質狀態的半成品加工成為膏狀物,還需要添加輔料。輔料包括麥芽糊精、澱粉以及防腐劑等。「按照千分之一的標準,1噸牛肉膏加入的防腐劑重量不得高於1千克。」工作人員介紹。

  【生產後】

  成品再進無菌室

  生產、包裝好後的牛肉膏,要進入市場銷售環節,還必須經過出廠檢驗。「香精香料的產品生產有一個標準,叫做QB/T1505,裡面的指標都要檢測。」劉渡生說。在無菌間,一名「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正在將送來的牛肉膏樣品放入培養皿中。「48小時後,我們將檢測其中的大腸菌、細菌的數量。」經檢驗符合QB/T1505食品用香精標準相關要求,這樣的產品就可以入庫了。

  互動

  撥96111聊聊食品添加劑

  當我們品嘗珍饈佳餚時,大概不會想到這都是食品添加劑的功勞。民以食為天,食品工業的發展從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在這個過程中,食品添加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如果您對食品添加劑有疑惑,或者對其他相關的食品安全問題有什麼話要說,可以隨時參與華西傳媒集群的互動,為我們的食品安全支招。

  互動方式1.在華西都市報官方微博相關微博中留言評論,或私信@華西都市報;

  2.關注華西都市報官方微信,對相關話題進行討論;

  3.撥打華西傳媒呼叫中心028-96111;

  4.進入華西都市網新聞 頻 道 (http://news. huaxi100.com/),在相關文章中點擊「參與話題」進行討論。

  他山之石

  歐盟

  食品添加劑標註過敏反應

  歐盟規定,食品生產商必須在食品標籤上按成分、重量順序列出所有種類的食品添加劑。不能籠統地僅標明是某一大類,還必須在包裝最顯眼的地方用粗體字標明,不得讓消費者產生誤解。此外,添加劑可能造成的過敏性反應也需要在食品外包裝上標明,以提醒消費者。幾乎每款食品包裝背後都會有一個過敏提示的「驚嘆號」,標有該食品含有什麼成分可能會導致過敏。

  英國

  添加劑種類須列入標籤

  英國建立了一套信息公開系統,從政府到食品生產商,都有責任告知公眾,在其選擇的食品中添加劑的使用情況。

  去年,英國食品標準局更新了食品添加劑指南,當對某種食品添加劑使用存在多方爭議時,將公開介紹多個機構的不同觀點,還建立一個自願禁用某些食品添加劑的食品企業名單。食品生產者如希望規避這些添加劑可能帶來的健康危害,可主動選擇禁用,並將自己加入到企業名單中。當信息公開透明地公布之後,消費者就可以放心地自主選擇了。(記者 李天宇見習記者吳冰清攝影劉陳平)

相關焦點

  • 食品添加劑非法添加物 食品安全大揭秘
    第1頁:究竟何謂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與現代食品業的發展緊密相關,一個國家的食品安全技術和經濟發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通過食品添加劑研究應用水平來衡量,合理合法地使用食品添加劑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傷害。但近些年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卻將人們帶入對食品添加劑認識的誤區,使人們對食品添加劑聞風喪膽。
  • 10種食品添加劑最危害健康
    [摘要]為了延長食品的保存時間或讓食品更美味,其中一定會含有食品添加劑。但是你知道最危害健康的食品添加劑有哪些嗎?哪些零食中含食品添加劑最多?最危害健康的食品添加劑1.鈉:比薩餅、外賣湯、番茄汁和熟肉等食物中含有大量鈉,過量食用會導致腦中風和心腦血管疾病。
  • 食品添加劑≠非法添加物,當「背鍋俠」這麼久,添加劑到底是啥?
    食品添加劑到底是什麼?一直以來,食品添加劑都背負著另一個「身份」——非法添加劑,但其實這二者之間,雖然只相差兩個字,卻完全不一樣。非法添加劑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的,是商家為了牟利而非法添加的有害物質。
  • 中國人吃的食品添加劑太多?關於食品添加劑,我們有太多誤解!
    食品添加劑並不是洪水猛獸 但是,我們需要清楚的是,只要在規定的使用量範圍內,符合添加標準,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合法並安全的,而我們真正需要警惕的是違法添加劑!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判斷食品添加劑是否安全?
  • 那些危害兒童健康的食品安全問題
    食品添加劑對兒童的危害  一、致癌問題  如某些人工甜味劑、色素等經動物試驗證實有致癌作用。如奶油黃色素可誘發大鼠肝癌,甜味劑甘精和苯脲也能引起動物腫瘤。近年來還發現發色劑亞硝酸鈉與肉、魚等食品中的胺類發生反應,形成有強致癌作用的亞硝基化合物。
  • 南陽市高新區大力開展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劑專項治理行動
    河南經濟報 記者 周美嬌 通訊員 屈淑曼近日,南陽市高新區食安委認真落實創建調研指導意見,進一步加強了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劑監管,大力開展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劑專項治理行動,目前,共出動執法人員127人次,執法車輛68車次,檢查餐飲單位、食品經營企業
  •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使用指南》即將出版
    GB2760-2014是國家食品安全標準體系中重要的基礎標準,對指導食品添加劑規範生產、正確使用、保障食品安全、促進食品貿易,具有重要作用。上海食品添加劑協會會員——上海康久消毒技術中心的科技人員周立法先生認為,按新版國標正確使用食品添加劑,對保障食品安全十分重要。
  • 當心化學汙染危害食品安全
    由於環境汙染而帶來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中與人類健康直接相關的是環境對食品的汙染,為了解食品汙染問題,讓我們聽聽專家的說法。  食品汙染指什麼  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汙染物化學研究室吳永寧教授介紹,在食品的生產、加工、貯存、流通和消費過程中,都有可能受到有毒有害化學品的汙染,進而造成食品安全問題。
  • 你分得清食品添加劑與非法添加物嗎?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人們健康生活的基本保障。在一些食品中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是必要的,在一定上能保證食品安全或者提高食品品質。而大家對食品添加劑的偏見主要是由於曾經的一系列關於非法添加物的負面報導。不少人混淆了食品添加劑與非法添加物的概念,把食品添加劑拒之門外。因此,我們需要重新正確認識食品添加劑。
  • 包裝上的化學品危害食品?有專家認為誇大其詞
    「嬰幼兒奶瓶含雙酚A可能誘發早熟」事件已經過去快三年了,奶瓶安全的國家標準依然遙遙無期。近日,由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編制的《嬰幼兒奶瓶安全要求》企業聯盟標準終於發布,填補了我國奶瓶產品國家和行業安全標準的空白。日前,美國科學家喬·阿德通吉在《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雜誌上發表論文稱,食品包裝、儲存和處理過程中所使用的化學品可能會對人類的健康產生長期危害。
  • 麵食中食品添加劑超標問題受關注 專家:應合規科學使用
    麵食是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其食品添加劑超標問題一直備受關注。近期,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完成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277批次,包括涉及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等17類食品。其中,食品添加劑超範圍超限量使用成為抽檢中兩家企業、兩家餐廳麵食製品不合格的主要問題之一。
  • 嚴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守護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嚴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守護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2020-04-22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專家帶你認識食品非法添加物】吊白塊:藏著危害的漂白劑
    專家帶你認識食品非法添加物(1)吊白塊:藏著危害的漂白劑    編者按   為進一步打擊在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保障消費者健康,全國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自
  • 六食品可合法燻制 工業硫磺與食品級硫磺有何不同
    工業硫磺與食品添加劑硫磺究竟有何區別?如何判斷身邊的食品是否經過硫磺加工?這些成為不少消費者困惑的問題。國標規定:食品級硫磺允許6類食品限量使用在近年發布的多個版本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硫磺均作為食品添加劑被允許在有限食品類別範圍和一定使用量限值內使用。
  • 不準使用的添加劑被檢出 陝西通報5批次不合格食品
    ,發現5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品質未達標、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問題。食用過氧化值超標的食品一般不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損害,但嚴重時會導致腸胃不適、腹瀉等症狀。    在食品生產中,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作為一種廣譜防腐劑。按規定,調味麵製品不得使用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在生產加工環節超範圍使用,以達到延長保質期的目的。
  • 山東這14批次食品不合格,涉及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等問題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中規定,毒死蜱在菠菜和普通白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均為0.1mg/kg。少量的農藥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農藥殘留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影響。毒死蜱超標的原因,可能是菜農對使用農藥的安全間隔期不了解,從而違規使用農藥。   滅蠅胺是一種觸殺、胃毒和內吸傳導作用的昆蟲生長調節劑類殺蟲劑。
  • 食品添加劑不是秘密——無添加的食品是否真的更健康?
    有的商人在宣傳產品的時候,利用人們對於食品添加劑不了解而畏懼的心理,標榜其產品無添加、零添加,從而賺取更多的利潤。當然,我的意思不是指所有無添加食品都不好,但是售價遠高於正常產品的無添加食品,並不能對我們的健康產生那麼重大的意義。甚至有的宣傳更是令人啼笑皆非,標註一些本來就不用使用的添加劑。比如酸奶標註無人工色素、無明膠、無防腐劑。
  • 網傳粥店使用增稠劑 專家:黃原膠屬合法添加劑
    網傳粥店使用增稠劑 專家:黃原膠屬合法添加劑   「按包裝上標的配比使用就絕對沒有問題,保證熬出來的粥又黏又稠,而且即便放一天或者隨意攪動都能保證黏稠度不變,不會變得清湯寡水。」店主說,這種增稠劑其實就是黃原膠,可以用於各類加工增稠、穩定、乳化、保溼,人吃了也不會出現任何不適,絕對安全,很多粥店都會採購使用。
  • 攝入量不超標不會危害健康
    新華網北京4月4日電(王忻)甜蜜素是我國的一種常見的合法添加劑,但坊間一直流傳著攝取過量甜蜜素會有致癌、致畸、損害腎功能等副作用。近日,某白酒品牌中被檢測出了含有甜蜜素。作為我國的合法添加劑,白酒中為何不允許添加甜蜜素?中國食品闢謠聯盟針對這個問題邀請專家進行解讀。
  • 食品添加劑「如影隨形」 教你如何正確使用
    色素染出的玉米饅頭、用牛肉膏「化妝」的豬肉……近日來,食品中的添加劑再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其實,添加劑分為合法與不合法的,我們喜愛的食品的色香味,很多都是合法添加劑的傑作。如今的食品添加劑已經滲透到麵食、肉食、水產、乳品、營養保健品等各個門類,同時也是烹飪行業所必備的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