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時候,任何市場頂級強者間的合作都不缺少關注,但對於一個行業而言,真正的看點在於強者之間能否真正協同互補,在融合中催化出行業核聚變。
日前,智能交通領域正上演一出新的強者合作。A股上市公司千方科技2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獲得阿里巴巴集團36億元入股,並與阿里雲達成深度合作。消息如是日驚雷,震動資本與業界,以至次日千方科技股票直衝天花板,甫開盤便以20.21元一字封停。
巨大的參股金額固然抓人眼球,但更值得關注的是資本運作之後的合作,究竟能在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掀起幾重巨浪。畢竟一方是始終對智慧城市存在野望併力推「城市大腦」多年的巨頭阿里,另一方是在交通行業深耕近20年並早已在智慧交通領域建立絕對護城河的龍頭千方科技。站上新平臺後的「新」千方或將在更大領域開啟全新篇章。
千方科技方面表示,雙方將結成全方位的夥伴關係,基於未來場景開展深度協同合作的探索與嘗試。「合作會基於各自優勢,聚焦於智能交通和邊緣計算領域共同推進智能化解決方案的落地實施,為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的應用打下基礎。」
一定程度而言,智能交通不僅是雙方鎖定的彼此強勢合作領域,更是實現更大願景,即通往智慧城市的入口與路徑。
而如今,智能交通也正處於爆發邊緣。
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城市智能交通建設千萬級項目數量235個,合計市場規模68.1億元;2017年千萬級項目數量達到1087個,合計市場規模190.08億元。經過幾年發展,目前,國內大中型城市已經基本實現智能交通系統集中控制、交通數據集中顯示、綜合統計查詢以及基於GIS地圖的扁平化指揮調度。中小型城市的外場設施設備及基礎應用系統也基本建設完成。
如何通過一個「中樞」將時變、非線性、不連續、不可測、不可控的交通信息以及承載系統連接到一起,真正實現從技術到場景的落地成為智慧交通新一階段的難題。而這個難題的解決需要通過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實現系統信息的互聯互通,並通過系統與終端設備的鋪陳,最終幫助城市交通進行思考、決策、調節與互動。正如前所述,「最後一公裡」的通過需要阿里與千方科技的協同與合作。
阿里的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在此前城市大腦應用中已經得到極大展現。如城市大腦可以對信號燈配時優化,同時對100個路口連接而成的動態網絡進行計算,並將計算量優化到10的15次方,相比於行業普遍算力,其效率直接提升了85倍。但這些技術要更好的應用到城市交通場景中,必須通過更高效的前端感知設備、數據分析與處理系統等進行承載與落地。
而這恰恰是千方科技的核心優勢所在。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千方科技在業內率先完成了覆蓋城市交通、公路交通、軌道交通、民航、水運等領域的交通產業布局,形成從產品到方案、從硬體基礎設施到軟體智慧中樞的完整產業鏈。
如今,千方科技可以為交通管理部門提供從頂層設計到前端應用的專業全鏈路綜合解決方案和服務。截至2018年末,千方科技累積申請專利超過2000項,自主研發的V2X系列產品、ETC等產品被應用於全國數百個智能交通項目中。
2018年年報顯示,千方科技全年實現營收72.51億元,同比增長35.35%,其中智能交通業務全年實現收入達到34.93億元,同比增長19.40%。
千方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我們的理解中,智慧交通的綜合解決方案並非是一套標準化的產品,而是面向繁複需求的解決方案組合體,需要將AI、雲計算等先進技術與城市交通場景的痛點需求真正結合。
「我們採取綜合化、精細化的方式對整個交通狀況進行大數據的分析與開發,以形成一個更精細化、智能化的解決方案,對局部區域路線,如路權、車權、人權、行道權等交通組織進行調整,結合雲計算、大數據算法,這套體系可以得到進一步優化。」
據其介紹,公司已經做好將智慧交通解決方案向全國更多地區進行推廣的準備,尤其隨著與阿里技術和市場全面協同程度的不斷加深,城市智能交通的普及和進化程度也必然實現巨大躍升。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傳播商業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布,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