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瓦房店,許多農村居民藉助「惠農e貸」建起了屬於自己的櫻桃大棚。攝影李明霖
春夏之交,是遼南地區部分經濟作物收穫的時節。5月12日上午,在大連瓦房店市駝山鄉泉水村,44歲的村民馬小雨正在自家的大棚裡忙活。他在2018年栽下四畝多的「沙蜜豆」如今已有1米多高,遠遠望去,連成片的櫻桃樹長勢喜人。
「剛建大棚的時候資金不足,自己打工十幾年的積蓄加上向親戚朋友借的錢,還差十幾萬,多虧了農業銀行『惠農e貸』,讓我補齊了剩下的錢。」馬小雨說。2018年,馬小雨通過農行的「惠農e貸」借來了15萬元,建起這個櫻桃大棚。
今年,馬小雨的櫻桃產量將達5000多斤,預計純收入16多萬元,年內就能將貸款全部還清。近幾年,瓦房店櫻桃很受市場歡迎,馬小雨決定再跟銀行貸款30萬元,續建一個櫻桃大棚。
「怎麼可能啊?我們沒有抵押物,又沒有擔保人,怎麼可能貸款給我們?」說起當年貸款時的情景,馬小雨笑了起來。當時,聽說農行主動「放貸」,馬小雨心中充滿疑惑。後來農行工作人員和村幹部現場為村民們講解惠農貸款政策,大家才放下心中的顧慮。馬小雨說:「現在坐在家裡熱炕頭上就能借款、還款,20萬元以下貸款短時間就可以到帳,而且隨借隨還,太方便了。」再過兩三天,馬小雨今年新申請的30萬元貸款就可以下放到自己手中。
馬小雨所在的泉水村有720戶,2400多人,是大連市128個低收入村之一。為了脫貧致富,村裡引進大櫻桃種植產業。近10多年全村主要從事櫻桃種植,到2018年底泉水村已建成櫻桃大棚200多棟。為支持泉水村發展櫻桃大棚,農行已為泉水村發放81筆,涉及60餘戶,累計金額1509萬元的「惠農e貸」。
「近兩年來,農行發放基準利率的精準扶貧貸款,為我們村農戶減輕了融資負擔,為我們今年年底實現低收入村脫貧摘帽做出很大的貢獻。」泉水村黨支部書記王小東說。
瓦房店有「中國設施大櫻桃之鄉」的之稱,通過推動相關產業發展,大櫻桃逐漸成為駝山鄉村民致富的一大主導產業。結合當地農業實際,農行大連分行立足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先後創新推出針對設施農業、特色農業、合作社等多種模式的「惠農e貸」免擔保產品。「我們力求通過金融產品帶動,以產業扶貧喚醒勞動致富。」農行大連分行副行長李傳文說。
近幾年,農行大連分行積極開展「精準扶貧貸款」項目,不斷發揮自身優勢,解決瓦房店設施農業建設資金需求,助力農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
據介紹,今年以來,農行重點支持瓦房店市信用村體系建設,從年初以來報備市行審批通過的四個信用村中,加大力度進行資金支持,並執行基準利率上浮20%的利率優惠。像駝山鄉泉水村為信用村內的低收入村,執行基準利率LPR,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崮田村也是大連市一個低收入村,按照政策,可享受農行的精準扶貧貸款,執行基準利率相應的優惠。針對崮田村農戶的具體資金需求情況,為了落實好農村金融扶貧政策,保證工作成效,農行專門制定服務方案,整村推進,全面幫扶。
在崮田村,農戶王利英的大棚櫻桃種植基地裡,鮮紅的櫻桃已經結出果實,掛滿枝頭。今年,王利英通過農行貸款20萬元,又新建了一個櫻桃大棚。此次申請的「惠農e貸」,不到一周時間貸款就下來了。
王利英告訴記者,有了新的大棚可以遮陰擋雨,果的損耗也小了很多,預計明年可以比今年多賺10萬元。據介紹,今年一季度,農行已為崮田村35戶累計發放527萬元的精準扶貧貸款。
按照瓦房店脫貧攻堅目標,到2020年,全市38個低收入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萬元以上。在2018年實現11個低收入村脫貧摘帽的基礎上,2019年實現累計30個低收入村脫貧摘帽,2020年實現剩餘低收入村全部脫貧摘帽。
瓦房店脫貧攻堅辦公室負責人表示,以「惠農e貸」為代表的「精準扶貧貸款」為農戶生產經營提供了資金支持,切實解決了廣大農戶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困難,助推瓦房店櫻桃等產業實現快速發展。截至2020年4月29日,農行已累計為瓦房店低收入村發放個人貸款3016萬元,幫扶農戶177戶。
「農業銀行近兩年來向瓦房店全市農戶以「美麗鄉村」整村推進項目發放惠農貸款,支持了農戶增收創收,壯大低收入村集體經濟實力,為我市脫貧攻堅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瓦房店脫貧攻堅辦公室這位負責人說。
不斷探索金融扶貧之路,近年來,農行大連分行立足大連農業發展定位,傾力支持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據介紹,近3年來,「惠農e貸」產品累放6億元,培育了6000餘戶農村致富帶頭人,基本形成了「村村有貸款、村村有帶頭」的產業發展之路。通過典型示範作用和就業帶動作用,使產業扶貧成為可持續、可驗證、可複製的金融扶貧「造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