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巽寮灣,是一處4A級景區,同時也是一座在國內名氣不小的旅遊地。當然,如果你曾經去過惠州巽寮灣,應該聽說過,它還被人稱為中國的馬爾地夫。而這,其實都在於惠州巽寮灣的美麗多彩,甚至是罕見的景色。
來到惠州巽寮灣(編註:巽寮當地人稱的白沙灣、長壩灣、金海灣、野豬灣、碧甲灣、荷包灣等等大大小小海灣都非常漂亮,於是乎統稱一律叫"巽寮灣"),我的第一個印象是這裡的海灘特別麼美,寧靜的小海灣給人一種安靜的感覺。巽寮灣有個美麗的小島,名叫「雙月灣」,這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名字,需要到快艇出海才行。
不過,假設是第一次坐快艇,會有出海踏浪的感覺,畢竟與大海有親密的接觸。你可以把手伸出船外,讓手指和浪花接觸,手指踏浪,一個字「爽」。
來到雙月灣,這裡的沙灘特別軟弱,光腳丫踩著沙灘上特別舒服。這裡海水特別清澈,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特別的蔚藍,海浪打著你的腳丫上很舒服,海浪時而排山倒海地打過來,時而小橋流水溫柔地打過來。
海灘裡,個人覺得最有意思的要數「趕海」了,所謂趕海就是指海水退潮時,一些礁石或淺海中山谷露出海面,當地人和遊人們拿起鐵撬和鉤子到潮汐上撬一些貝類,蟹類和蝦類,或者是浮遊生物,當地人稱為趕海。
在趕海人眼裡,這些礁石並不是簡單自然的物質,而是一件藝術品,人們拿著鐵鍬小刀在精心打磨這件藝術品。檔案,這裡最難捉要數一種叫「黃金魚」的魚類,這東西喜歡在礁石上打各種形狀的洞穴,有點像兔子,講究狡兔三窟。所以,想要找它時候需要碰碰運氣:除了需要用鐵鍬在礁石打個洞洞,且需要拿個類似像「洛陽鏟」的工具在每個洞洞裡都嘗試一遍,看看這「黃金魚」在不在家。只要這樣的操作,才能「釣魚成功」。
另外,還有一些小朋友喜歡在沙灘裡挖洞,據說這樣可以挖到螃蟹。不過,這種事情在筆者看來並不容易。相反,小朋友們在沙灘裡挖洞,應該只是想體驗其中的樂趣。事實上,他們跟很多遊人一樣,如果一個上午收穫不到什麼食物,也只能體驗勞動的樂趣。
既然是海邊景點,那麼肯定有比較完善的配套設施,雙月灣所處的海邊自然少不了海味。諸如,皮皮蝦和牡蠣和三文魚自然少不了,此前筆者就和一船的漁民大哥出去捕魚,漁民大哥一出去捕魚一走就是半個月,有時還會遇上大風大浪,或者會有生命的危險,為此豐收與否同樣全憑運氣。
不過,漁民朱大哥的運氣就不錯,收穫很多海貨,朱大哥給我辦一圍海鮮全宴,這也是生平第一次在船上吃晚餐。當時的晚餐很特別,不放什麼特殊的調料,只簡單放了幾把食鹽,這海鮮一切都顯得那麼原汁原味,過一把真正「海味」癮。晚上,累了一天,吹吹海風,光腳丫浸泡在海浪也是一種別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