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灣冰封海鷗覓食難 邀您伸援手留住"精靈"

2020-12-24 半島網官網



海灣大橋與環灣大道交會處,成群海鷗飛舞覓食。

    連日來採訪膠州灣冰情時,記者經常看到一群群海鷗在海邊的冰面上盤旋,一旦發現一塊沒有結冰的海面,就會扎堆飛向那裡尋找食物 。1月19日,記者採訪了解到,今年在膠州灣過冬的海鷗有5個品種,大約5萬隻 ,一旦海面大面積冰封無處覓食,它們極有可能被餓死或向南轉移到其他海域過冬。為了幫膠州灣海域留下這些小精靈,本報發起「保護海鷗」行動,呼籲有愛心的市民或企業餵食海鷗。

5萬隻海鷗留青過冬

    海邊的淺灘、河口是冰情比較嚴重的地區,為何還經常看到海鷗在海邊覓食呢?「不能說海鷗就喜歡到海邊覓食,其他海域如果食物豐富,它們也會飛向那裡。」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站高級工程師王希明向記者介紹說。

    「實際上,每年冬季大部分海鷗是會遷徙到南方過冬的,而我們島城冬季氣候較為溫暖,有一部分海鷗會留青過冬。」王希明表示,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站常年負責島城的鳥類保護工作,他從事這樣工作已經20多年了,每年都有大批海鷗從西伯利亞、中國東北等地飛臨青島越冬避寒,今年在膠州灣過冬的海鷗有紅嘴鷗、黑尾鷗、銀鷗、灰背鷗、灰翅鷗5種,大約有5萬隻。

食物減少到垃圾場覓食

    海面冰封,有不少海鷗飛往太原路垃圾站,爭搶著地上的腐食。有一些市民認為,海鷗喜歡吃髒的食物,是一種「垃圾鳥」,很髒,但事實並非如此。

    「海鷗喜歡群聚在食物豐富的海域,在海邊、海港、盛產魚蝦的漁場上,都會有成群的海鷗在水面上飛翔覓食。」王希明介紹說,海鷗喜食部分植物、甲殼類動物和其他小動物。這幾年,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加強,膠州灣的環境治理工作得到改善,海鷗很喜歡在這過冬。「因為冬季海上的食物少了,為了填飽肚子,海鷗才會去垃圾場找東西吃。如果幹淨的海域有食物,它們肯定不會吃垃圾的。」

    王希明表示,「垃圾鳥」的說法是一種誤解,動物對環境的適應性比較強,實際上有時候海鷗是清理了環境,扮演著「清道夫」的角色。

保護精靈請你伸援手

    「真怕這些海鷗餓壞了啊!」18日上午,站在環灣大道附近海岸旁觀海鷗的襲先生心疼地感慨。

    王希明說,每年冬季海上結冰時,都能看到有些熱心市民拋一些食物餵海鷗,一點食物撒過去,上百隻海鷗都飛過來。「但現在很多人還意識不到保護海鷗的重要性,單個市民的力量太微弱,有些人還不能每年都堅持,這會讓海鷗離我們遠去的。」王希明說,在海上飛翔的海鷗,是一道亮麗的景觀,這也不是任何城市海邊都有的,我們要珍惜。

    海面冰封,可別餓壞了我們的海鷗朋友!本報計劃發起「保護海鷗」行動,希望熱心市民、企業能參與到此次活動中,提供一些小魚蝦、麵包渣、專門飼料等食物,到環灣大道附近海域餵食海鷗。聯繫電話:80889781。

膠州灣冰情有減緩趨勢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預報中心19日16時發布海冰藍色警報,遼東灣、萊州灣浮冰範圍均達到IV 級警報(藍色)標準。

    記者了解到,預計 1月20日至22日,遼東灣浮冰最大外緣線70~80海裡,一般冰厚10~20釐米,最大冰厚35釐米;渤海灣浮冰最大外緣線20~30海裡,一般冰厚5~15釐米,最大冰厚25釐米;萊州灣浮冰最大外緣線30~40海裡,一般冰厚5~15釐米,最大冰厚25釐米;黃海北部浮冰最大外緣線15~25海裡,一般冰厚5~15釐米,最大冰厚25釐米;膠州灣浮冰最大外緣線可達1.2~1.7海裡,一般冰厚3~8釐米,最大冰厚12釐米。專家告訴記者,從監測情況來看,膠州灣的冰情趨緩,浮冰覆蓋範圍較18日減少0.1海裡,而從預測情況來看,冰層厚度變薄。

    文/本報記者王悅  任金梅 圖/記者 何毅 陸金星

在青過冬的5種海鷗灰翅鷗

    體長 60 多釐米,頭、頸純白色,臉頰紅色,翅膀灰色,下體白色,屬稀有種類。

  紅嘴鷗

    身體以白色為主,嘴赤紅色,翅膀帶灰色。紅嘴鷗數量最大,體態較小。

  銀鷗

    體長 60多釐米,體上部深灰色,下體白色,嘴巴呈肉色。它的叫聲似「鳥——鳥」。黑尾鷗

    體長 40 餘釐米,飛翔時,尾巴有一條黑色寬帶,嘴巴黃色,嘴前端有一紅點或黑點。

  灰背鷗

    體長60多釐米,成鳥與銀鷗相似,臉頰紅色,背部青灰色,肩以上是銀白色。

■相關新聞黃島貨運碼頭現大面積海冰 海事部門破冰助船出港

    半島都市報1月19日訊(記者葛楠) 連日來,受強冷空氣影響,黃島部分海域海水結冰,部分冰層厚度超過10釐米。為此,青島海事局對轄區海域冰情進行嚴密監控,定點定時進行巡視,確保船舶通航安全。

    17日,停靠黃島麗星碼頭1號泊位的船舶因海冰無法出港,海事部門迅速出擊組織相關作業船舶進行救助,破除礙航海冰,使該船順利脫困出港。

    據了解,連日來,受強冷空氣和寒潮天氣的持續影響,黃島麗星物流貨運碼頭至大煉油碼頭水域,出現大面積海水結冰現象,部分冰層厚度超過10釐米,給該區域船舶航行帶來了安全隱患。

    入冬以來,青島海事局採取多項措施積極主動應對,截至目前,轄區海域未發生安全事故。在海冰影響期間,青島海事局還將對不滿足航行安全的船舶限制進出港。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郭新舉]

相關焦點

  • 膠州灣冰封海鷗覓食難 邀您伸援手留住"精靈"
    海灣大橋與環灣大道交會處,成群海鷗飛舞覓食。  連日來採訪膠州灣冰情時,記者經常看到一群群海鷗在海邊的冰面上盤旋,一旦發現一塊沒有結冰的海面,就會扎堆飛向那裡尋找食物 。1月19日,記者採訪了解到,今年在膠州灣過冬的海鷗有5個品種,大約5萬隻 ,一旦海面大面積冰封無處覓食,它們極有可能被餓死或向南轉移到其他海域過冬。為了幫膠州灣海域留下這些小精靈,本報發起「保護海鷗」行動,呼籲有愛心的市民或企業餵食海鷗。  5萬隻海鷗留青過冬  海邊的淺灘、河口是冰情比較嚴重的地區,為何還經常看到海鷗在海邊覓食呢?
  • 海鷗大軍從後海聚集棧橋覓食 遊客興奮狂餵食
    記者諮詢青島市野生動物保護站工作人員得知,最近一段時間天氣比較冷,受青島前海和後海之間小氣候的影響,後海的海鷗都會飛到前海來覓食,同時春節期間遊客餵食較多也是近期前海海鷗較多的原因。  記者來到棧橋海邊發現,前海一帶到處都是海鷗群,棧橋東側海面上有4群海鷗,有的在低空盤旋,有的在海面上棲息,棧橋西側也有3群海鷗,還有一群海鷗在棧橋上空不停盤旋,遊客們紛紛買來海鷗食不停地拋向空中餵海鷗。「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海鷗,真漂亮。」
  • 膠州灣進入嚴重冰期 10餘艘"破冰船"嚴陣以待
         成排的漁船凍在碼頭內,漁民無法出海選擇在家忙年;養殖戶加快對養殖池的供氧和換水,有的將海參打撈上來趕在節前賣個好價錢……1月18日,記者對膠州灣沿線冰情進行了探訪,冰封之下的生活仍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著,而膠州營海邊防派出所備下了10餘艘「破冰船」應急。預計未來三天,島城無強冷空氣來襲,冰情發展趨穩。
  • 越冬海鷗飛回青島 獨腳海鷗堅強覓食讓人感動
    2015年11月8日,山東省青島市,隨著越冬的海鷗陸續飛回青島,一隻疑似被盜獵者夾斷左腿的海鷗堅強覓食的場景讓人感動 。  這是一隻市民喜愛的紅嘴鷗,攝影師在一個群體中發現了它的存在,它在飛翔時並未受到影響,當它覓食時,卻發現,它只有一隻腳!  攝影師「雪魂」在一群紅嘴鷗中一眼就發現了它。  孤獨地、高傲地站在那裡,眼神犀利地望著遠方。
  • 河田雞面臨滯銷各地伸援手
    22日,長汀縣官方微信公眾號「微長汀」上一條求助信息在微信朋友圈迅速傳播,這則名為《福建長汀:河田雞等畜禽滯銷 抗「疫」助農請您伸援手解難題》的信息稱,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商貿物流嚴重受阻,讓河田雞等畜禽成了滯銷品,希望大家一起伸出援手。
  • 膠州灣現罕見候鳥黑腹濱鷸
    記者在膠州灣大橋下看到,沿岸的海冰還是挺厚的一層,想化開就得等來年了,海冰中一條木質的小漁船被封在冰中 ,顯得有些單薄……    而在膠州灣跨海大橋青島端北側的海域,記者看到一種灰色的海鳥密密麻麻地站在灘涂上覓食,數量足足有千餘只,體型相比身後的紅嘴海鷗小了不少,但是姿態優雅,也不怕人。
  • 最美瞬間 | 危難之時伸援手 樂於助人樹新風
    最美瞬間 | 危難之時伸援手 樂於助人樹新風 2021-01-05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戰「疫」,眾多國際友城伸援手
    武漢戰「疫」,眾多國際友城伸援手 2020-02-01 14:21:19 作者:房家梁 責任編輯:房家梁   (抗擊新型肺炎)武漢戰「疫」,眾多國際友城伸援手
  • 青島膠州灣雪後夕陽入畫來
    前不久,一場寒流讓整個青島變成了冰的世界,膠州灣後海在寒流的影響下變成了一片莽莽冰原,曾經撥浪翻滾的膠州灣的海浪變成了一座座千姿百態的冰雕,寒流帶來的北風吹散了霧霾帶來了絢麗的落日,在如火夕陽的映照下,潔白的冰雪籠罩在一片紅橙色的夕陽下無比壯觀。海岸線附近的海面被海冰徹底冰封。
  • 大連人最喜歡的地方,星海廣場南端的星海灣,看海鷗跳舞更是精彩
    海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最常見的海鷗是候鳥,它們喜歡聚集於物產豐盛的海域,大連沿海地區的漁民親切地稱海鷗為美麗的小天使、迷人的精靈和可愛的朋友。走在海邊,看著太陽反射出的金色光芒,幾道白光在我面前閃過,定睛一看,發現是一隻飛翔的海鷗,它們有的自由飛翔,有的在水面嬉戲,有的準備高飛,有的降落在巖石和堤壩上覓食。人們欣賞海鷗,又因為海鷗是反腐鬥士,所以經常在港口碼頭清除船上的魚、蝦、爛貝、爛肉,從而維護海灣環境的清潔衛生。
  • 青島與海鷗這場持續26年的「戀情」起自一把大米花
    而回溯到26年前,這樣的場景是絕對看不到的,那時青島的海邊還沒有這麼多海鷗,海鷗也不敢與人親近,而這一切都緣起於一場持久而充滿溫情的「挽留海鷗行動」。當年參與這場行動的青島野生動植物保護站高級工程師王希明如今回憶起來,不無感慨地說「一把爆大米花招來漫天海鷗」。今天讓我們一起聆聽王希明講述那些關於青島與海鷗的故事。
  • 危難之中伸援手 人間處處有真情——最美西湖保安員王鑫
    12月13日,陳先生將一面印有「危難之中伸援手,人間處處有真情」的錦旗送到了王鑫的手中,感謝王鑫日前及時伸出援手,關鍵時刻救了其老父一命。「感謝您及時出手相助,不然情況不堪設想。您就是我們的恩人!」陳先生這樣對王鑫說道。
  • 春城昆明的「好朋友」,紅嘴鷗又飛過來了,幾萬隻海鷗等你來約會
    紅嘴鷗10月2日,昆明海埂大壩來了一群小精靈,熟悉昆明的市民都驚呼:「紅嘴鷗又來了!」,今年的紅嘴鷗又開始春城之旅了。相比去年,紅嘴鷗今年提前10天到來。一是因為西伯利亞冬季提早到來,海鷗被迫提前遷徙曖冬的昆明。二是海鷗們來來回回遷徙多年,比較熟悉遷徙路線,飛行時間有所縮減。
  • 渤海、黃海北部及膠州灣海域冰情加劇
    中廣網北京1月2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受冷空氣影響,我國渤海、黃海北部及膠州灣海域冰情加劇,從藍色預警升級為黃色預警,給沿海水產養殖、交通航運帶來不利影響。  大面積海冰,不僅給漁民帶來損失,也給海鷗覓食和越冬也造成了極大困難,已有部分海鳥因無法覓食而死亡。厚度超過10釐米的海冰,也給進出港的船舶也造成很大障礙。黃島貨運碼頭經理王付餘:  王付餘:結冰以後圍油欄打不開,我們就不能及時安排離泊。
  • 第十四屆昆明海鷗文化節來了!邀您共赴「春城之約」
    據介紹,本屆海鷗文化節以「共築生態文明,共赴春城之約」為主題,在整合、延續往屆海鷗文化節精品活動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了多維度的創新。發布會現場,海鷗文化節組委會共發布了6大板塊的活動內容,涵蓋了文化創意、音樂創作、昆明特色劇目展演、潮流市集等眾多元素,新花樣、新玩法層出不窮。從即日起至明年2月份,一場極具震撼的視聽盛宴和富有創意的文化之旅即將開啟。
  • 青島賞「鷗」攻略來了 刮北風的時候拍攝海鷗最好
    作為備受島城市民喜愛的動物,海鷗早已是大家的老朋友了,除了前海一線的棧橋、五四廣場、小麥島、沙子口等區域,西海岸唐島灣、顧家島、積米崖、李村河膠州灣入海口,膠州灣溼地等也都成了海鷗的棲息地。對此,早報記者為想要到海邊投餵海鷗的市民遊客奉上一份「史上最全」賞「鷗」攻略,方便大家在這個冬天帶著家人朋友一起海邊賞鷗。
  • 「農博商城」伸援手 - 海口晚報數字報·海口網
    本報報導永興合作社循環種養愁銷路引關注  「農博商城」伸援手  進園實地考察  本報7月2日訊(記者謝大強)本報6月20日報導了秀英區永興鎮君貴伍專業種養合作社循環種養愁銷路後,「農博商城」主動伸出援手,表示願意通過網絡平臺幫助這個合作社圓綠色循環種養夢。
  • 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迎來80年難遇瀕危候鳥
    【規劃】膠州灣中北部劃定三大功能區  近日,青島市申報的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獲批國家級海洋公園,這標誌著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正式建立。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位於膠州灣中北部,總面積20011公頃。其中,海域面積19971.77公頃,陸域面積39.23公頃。海域面積約佔膠州灣海域面積54%(以膠州灣保護控制線劃定的海域面積為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