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不僅僅只是一種情懷…
(一)羅布林卡
在拉薩西郊,我們邂逅了這座典型的藏式風格園林。始建於十八世紀40年代,至今經過200多年的擴建,已規模宏大,全園佔地36萬平方米。
園內100餘種植物裡,不僅涵蓋拉薩地區常見花木,而且還有取自喜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異草,也還有從內地移植或從國外引進的名貴花卉,堪稱高原植物園。
它還是西藏人造園林中規模最大、風景最佳、古蹟最多的園林,羅布林卡意為「寶貝園林」,現也被稱為「人民公園」。
從史至今,幾經修繕,它的面貌已煥然一新,除奇花異草之外,園內也有各類飛禽走獸。花池草坪並修葺工整,且亭臺水榭玲瓏有致、戲臺與木質桌凳精巧雅趣…
所見亭臺水榭,林木蔥鬱,的確出人意料!沒曾想這會是屬於西藏的一種風景,這也會成為認識它的另一種視角。置身其中,看樹影婆娑、花木婀娜多姿,一陣清涼愜意,不愧是「夏宮」。
又見百花爭奇鬥豔極盡熱烈,風韻猶存的藏式建築儼然而立,莊重典雅,意外地再觀覽到藏式書法作品以及唐卡、藏香等民族手工藝品,深感這座拉薩的頤和園又的確深藏不露…
也禁不住感嘆,松贊幹布的這座後花園的雅致任其他也再難以比擬!
(二)大昭寺與八廓街
有1300多年歷史的大昭寺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也是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經過歷朝歷代修改擴建並形成今天的規模。
其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環寺外牆一圈稱為「八廓」,輻射出來的街道便是「八廓街」,又名八角街。
八廓街是拉薩的商業中心,至今仍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傳統面貌和居住方式,也是藏民行轉經儀式的主要路線。
而回想起當時站在街上見到藏民虔誠的叩拜與轉經祈禱,也不由得感嘆什麼才是強大的信仰!那一刻,所見一位位飽經風霜的信徒,懷揣著的對於美好生活的期待與嚮往竟是那樣堅定而從容。
大昭寺前香火繚繞,虔誠的叩拜者們在門前的青石板留下了等身長頭的深深的印痕,萬盞酥油燈通明,亦留下了歲月與朝聖者的洗禮。
這究竟是一片怎樣的淨土?竟如此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朝聖者,並且,任無論是怎樣的顛沛流離竟也都無法阻擋這群朝聖者的前行…
來到西藏也才知道,信仰原來是這樣堅不可摧!
(三)布達拉宮
拉薩市區西北瑪布日山上,有一座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與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布達拉宮,它也是西藏最為龐大與最為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堪稱中華民族古建築精華之作。
布達拉宮主體建築分為紅宮與白宮兩部分,紅宮與白宮交相輝映,主樓高117米,外觀13層,內為9層。依山壘砌,群樓重疊,巍峨壯觀…
布達拉宮前為布達拉宮廣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廣場。當站在布達拉宮廣場仰望自己眼前的那座雄奇的聖殿時,一種敬仰與自豪油然而生!
也只有這片神聖的高原才能孕育出這樣勤勞與智慧的民族,也才能為在歷史的長河裡留下這樣的鴻篇巨製。而對於這樣一片聖潔的疆土,萬幸自己也已抵達。
攀登布達拉宮時必要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因為所到之處無不震撼!回想起當初導遊介紹其建築的修建標準以及用料時,自己深感意外。然而,一個民族為了擁護自己的信仰而作出的貢獻也讓自己肅然起敬。
參觀下來,也不由得感嘆布達拉宮是至今為止自己所見過的最宏偉的宗教建築,我想,不止是其珍藏讓人嘆為觀止,其所代表的文化意義以及在中華民族歷史文化上的地位也非一般遺存能等量齊觀!
來到拉薩,遇見布達拉宮,並帶著一種朝聖的心情,仿佛開啟了與歷史的對話,那種震撼無法言說卻直擊心靈…
(四)「文成公主」大型實景劇
都說來西藏,遊布達拉宮,轉八廓街與觀《文成公主》是不容錯過的。
與布達拉宮面對面隔遠相望,挺立在3767.19海拔高地的正是文成公主劇場。劇場內以拉薩自然山川為背景、在聖域高原璀璨星空下進行的大型實景劇《文成公主》仿佛真讓歷史回溯到了1300多年以前…
回眸漢藏歷史文化,竟然催生了如此一幕幕動人篇章,漢藏流傳已久的歌舞、戲劇竟也是如此華麗,藝術形式表現融入科技手段並將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現得淋漓盡致!
露天實景劇場的恢弘氣勢、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可謂震撼人心,文成公主進藏細節、人物故事刻畫簡直扣人心弦,演繹出的哪是1300多年前關於松贊幹布與文成公主的一場歷史?竟不禁覺得那一幕幕歷史細節真實到在虛構與現實中迴旋…
論演繹可以達到怎樣一種精湛?來體會一下《文成公主》吧!待叩響歷史的餘音,也相信它足以感慰人心…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遇上西藏,遇見拉薩,漫漫徵途裡因這片高原聖域而起伏跌宕的心路歷程所受到的每一絲絲碰撞竟也是那樣耐人尋味!
遇見西藏,又仿佛是遇見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