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公園是以具有特殊地質科學意義,稀有的自然屬性、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具有一定規模和分布範圍的地質遺蹟景觀為主體,並融合其它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
近日,國家地質公園增至214家,看咱們內蒙古都有哪些地方……
內蒙古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
內蒙古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佔地面積1343平方公裡,以第四紀冰臼群和花崗巖石林地貌及地質構造為主要特色。園區內具有10種類型的地質地貌景觀,即冰川地貌、花崗巖地貌、火山地貌、泉類地貌、峽谷地貌、湖泊景觀、河流景觀、溼地景觀、典型礦床及採礦遺蹟景觀和沙地景觀。
內蒙古阿爾山國家地質公園
阿爾山地質公園於2004年成為阿爾山國家地質公園;於2017年成為阿爾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並加入了世界地質公園網絡。阿爾山地質公園以火山地貌和溫泉為主要特色,輔以千姿百態的花崗巖山峰和千迴百轉的高原曲流河,在國內外都具有獨特性、典型性,是探索高原演化、火山作用和溫泉形成的地學博物館和實驗室,是一處融科學研究、生態旅遊、科普教育和休閒度假的地質公園。
攝影/楊孝
內蒙古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最西部的阿拉善盟境內,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質構造、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形成了以沙漠、戈壁為主的地質景觀,全面反映了我國西北地區風力地質作用形成的各種典型的地質遺蹟,是目前中國、也是世界上唯一系統而完整展示風力地質作用過程和以沙漠地質遺蹟為主體的世界地質公園。
攝影/孫其俊
內蒙古寧城國家地質公園
內蒙古寧城國家地質公園是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2009年8月國土資源部批准為第五批國家地質公園、主要地質遺蹟為古生物化石、含化石地層剖面、熱水溫泉資源。道虎溝化石群保存於中侏羅統九龍山組,屬於燕遼生物群,其他存在於下白堊統義縣組,屬於熱河生物群,是燕遼生物群與熱河生物群的過渡區,是世界級的化石寶庫。
內蒙古二連浩特地質公園
二連浩特地質公園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科普教育基地,位於二連浩特市區東北9公裡處的額仁諾爾鹽池一帶,是內蒙古最早載入國際古生物史冊的恐龍化石產地,景區內現已建成恐龍科普館、礦物晶體館、化石埋藏館、伊林驛站遺址博物館以及樹化石景區。
內蒙古巴彥淖爾國家地質公園
內蒙古巴彥淖爾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地處內蒙古高原,地質公園由磴口沙漠湖泊園區和巴音滿都呼恐龍化石園區組成,面積314.01平方千米。內蒙古巴彥淖爾國家地質公園地處的一級構造單元為華北板塊,二級構造單元為華北北部陸緣增生帶及華北陸塊,三級構造單元由北向南依次為寶音圖—錫林浩特火山巖型被動陸緣、陰山隆起及鄂爾多斯坳陷。
攝影/孫其俊
內蒙古鄂爾多斯國家地質公園
內蒙古鄂爾多斯國家地質公園是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境內,公園總面積179.66平方千米,主要地質遺蹟分布面積52.35平方千米,2011年12月被國土資源部批准獲得國家地質公園建設資格。公園地質遺蹟景觀資源豐富,類型多樣,是一個以構造剖面、古人類遺蹟和古生物化石為主,輔之以地貌、水體景觀的綜合地質公園。
內蒙古清水河老牛灣國家地質公園
老牛灣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山西省和內蒙古交界處,以黃河為界,南依山西偏關縣,北岸是內蒙古清水河縣,西鄰鄂爾多斯高原的準格爾旗。老牛灣地處晉陝大峽谷的核心地段,河谷兩岸壁立萬仞,河道中碧波萬傾,河岸上長城聳立,村落中古蹟遍布。這裡是長城、黃河唯一交匯的地方,也是人文歷史與自然遺蹟完美融合之處。鬥轉星移,歲月流轉,滾滾黃河蜿蜒而過,在此留下了千百年來為世人稱讚的壯麗奇觀。
來源: 內蒙古文化和旅遊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