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行業亂象叢生,各路中介齊心割韭菜,明星胡杏兒也背鍋!

2020-12-14 深度聚焦

最近,在《演員請就位》節目中獲得「年度最佳演員」的胡杏兒迎來了輝煌時刻,但出乎意料的是,在節目之外,她還捲入了一場直播帶貨風波。

「全是割韭菜!」「賠了夫人又折兵」,商家夏飛告訴深度聚焦,他花費177,000元參加胡杏兒直播帶貨首秀,原本對此寄予厚望,但只換來70,000多的銷售額,而且沒有達到合同規定的直播時間。後來,他聯繫了與他對接的「謙尋工作人員」,經過幾輪溝通,對方「電話未接,微信未回」。夏飛說他知道明星們不能帶來很高的ROI(投資回報收益率),但是對方的態度讓他很生氣,「他們大肆欺客,做生意不可能如此無情」。

深度聚焦多方核實信息後,發現這場維權陷入羅生門之中。與商家籤訂合作協議的MCN機構,並非這次胡杏兒直播帶貨首秀的主辦方,此前與夏飛對接的工作人員,也與業界巨頭謙尋沒有一絲關聯。

謙尋闢謠,明星方大喊委屈,主辦方喊冤,矛頭都指向一處:這是一場中間商賺差價導致的糾紛。

來源 / 主辦方魔影文化官方微博

一頭部MCN機構工作人員告訴深度聚焦,行業中存在大量這類「整合營銷公司」,「MCN機構接到明星直播的訂單後,本身沒有供應鏈,消息就會散播出去。許多知名MCN機構,都會打著與明星合作的旗號,去對接商家,然後找這個MCN機構的主辦方,說自己是商家或品牌的代理商,來對接合作,然後就兩頭吃差價,已經屢見不鮮。」

不止一個說:「這種情況非常普遍」。它們還列舉了多種直播「黑中介」的慣用套路:有機構打著明星的旗號進行招商,招商效果不理想,帶著已經招商的商家的資金玩消失;有機構為了賺取佣金,整場直播刷單,再將刷單買來的低價商品在網上轉手,賺取差價;也有冒牌機構打著頭部MCN機構的旗號,對接平臺、商家、品牌,將「狐假虎威」的故事講到底……不止商家,明星、MCN機構甚至行業資深從業者,都有被套路的經歷,曲折離奇,刷新行業想像。

這種不可靠的「黑中介」,正是導致越來越多的人逃離直播帶貨的原因之一。

是誰在割韭菜?

「心涼了,我們可是真金白銀要養活員工的」,商家玖鑽珠寶合伙人夏飛對深度聚焦訴苦。對一個中小商家來說,能夠「砸掉」17萬元的坑位費用的直播帶貨,預期值自然不低。但若不是因為維權,他並不知道自己落入了中介的陷阱。

據萬強提供的聊天記錄顯示,9月27日,萬強通過「北上廣供應鏈達人對接群」加入了玖鑽珠寶的一位工作人員為好友,他表示可以與謙尋對接籤約的主播唄唄兔合作。儘管最終沒有合作成功,雙方還是建立了友誼。夏飛對萬強和謙尋的關係一度很有信心,他說,雙方通過電話溝通時,萬強也曾表示自己是謙尋的員工。他補充說:「後來才知道是以前的僱員。」

」一個月後,他主動聯繫我,說胡杏兒那邊正在招商,是現場帶貨首秀,公司力捧。「看著我們又是知名明星,又是謙尋在背後,就談了起來,」夏飛表示。

根據夏飛的說法,萬強開出的條件非常誘人。第一是費用,胡杏兒直播半小時的坑位費17.7萬元+20%的佣金,郵寄15件物品(暗示有機會帶15件物品);第二是銷售額,至少可以帶來120萬元。此外,萬強還拿出了謙尋這個行業龍頭企業的一把殺手鐧:胡杏兒和謙尋正在談籤約的事情。

商家與萬強的聊天記錄 來源/受訪商家提

這個殺手鐧對於商家來說是非常有殺傷力的,謙尋旗下有淘寶1姐薇婭、吉傑、林依輪等多名頭部主播,實力雄厚。"原本說能上15品,後來說半個鐘頭播不了那麼多,一路降到5品,我想,後面還有謙尋,薇婭在我們心中已被神化,少了一點上品也沒有所謂。最壞的結果是什麼?如果播放不好怎麼辦?於是他給我發了幾個快手,抖音都還不錯的主播,說這些人給你補播。

隨後,對方開始進行催款。夏飛說,「一直讓我們打錢過去,說胡杏兒一個品就是30萬,給我們溝通了177,000,不打就不上品,第二天我們就打錢了。」

然而,在籤約的時候,夏飛卻發現了不一樣的地方。籤約公司是一家叫登頂文化的公司,並非謙尋。據天眼查專業版顯示,登頂文化於2020年8月19日在浙江杭州市餘杭區成立。

「我問他怎麼不是謙尋,他說他們公司是謙尋旗下負責招商的團隊,謙尋是運營團隊,老闆也是他們股東」,夏飛對深度聚焦回憶,「他也說過登頂文化是胡杏兒這次的獨家招商,老闆關係特別硬,前抖音直播負責人,唄唄兔和謙尋也是他搭橋的。」

商家與萬強的聊天記錄 來源 / 受訪商

之所以商家對此並沒有過多懷疑,因為夏飛以前曾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我們也沒辦法確定關係,」夏飛表示,「有些中介人會找中介說好,說『人家問我的身份,你就說我是你公司的』,我遇到很多這樣的情況。」

商家與登頂文化籤約合同 來源/受訪商

但是最壞的結果還是發生了。十一月二十二日抖音直播當天,胡杏兒人氣不佳。」「我就開始錄屏幕,從晚上9:45開始,10:03結束,只有18分鐘就結束了,但是合同上寫著半小時。事後,夏飛聯繫到萬強,雙方就此事進行了商談,最終達成一致進行了補錄。夏飛稱,此前提到的抖音,快手主播來補了,但是補播效果也不理想。

再磋商無果後,夏飛與老闆開始維權。」「胡杏兒一方一直在積極溝通,但與我們籤訂合同的是登頂文化,直接不配合。很多朋友都說沒辦法,直播行業就是這一波行情」,他有些無奈。

在發文之前,夏飛還沒有得到明確的回應。

低的ROI由誰負責?

對此次現場帶貨的羅生門,深度聚焦進行了多方求證。真相大白浮出水面的過程,也就是見證行業亂象的過程。

「我們也很討厭這些騙子,這不是我們第一次碰到冒名的事」,謙尋工作人員深入澄清,與商家對接的萬強,不是謙尋的人,也不是以前的人,明星胡杏兒也沒有跟謙尋溝通籤約的事情。""估計商人把他當作我們的中間人。但是「謙尋沒有任何中介和代理,我們都是自己挑選的,怕中間環節有問題」,他強調說。

謙尋是無辜參與,那麼事件的其他方面呢?

在胡杏兒經紀人告訴記者,「現場對銷售價格、坑位費用、銷售數量等方面沒有做出任何承諾」,胡杏兒經紀人告訴記者,代理公司魔影文化應該獲得的權益全部已經實現,「這件事和藝人沒有關係,我們只是找專業機構合作,其它事情不過問」。

此時此刻,又一個公司浮出水面,魔影文化又是誰?夏飛在維權過程中,才知道這才是胡杏兒這次直播的組織者。

深入聚焦翻來覆去聯繫上魔影文化,一位員工表示,「他們(登頂文化)是看到我們的宣傳海報後聯繫的,我們和登頂只是籤訂了一份關於這個玖鑽品牌的招商合同,沒有任何關係。她說,對於與玖鑽珠寶公司籤訂的協議的現場直播時間是半小時,並不知情。但她沒有出示魔影文化和登頂文化籤訂的合約。

有業內人士對深度聚焦表示,「很多MCN機構沒有供應鏈,接到重大案子一定會去談供應鏈。通常會選擇5-8個機構合作,這是一種合作的方式」,可以理解為,登頂文化實為胡杏兒這次現場帶貨的中介代理商。

以上業內人士介紹,這種類型的中介公司,賺錢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賺取主辦方的返點費用,「一般是坑位費用或流水的10%」,另一種是中間商「賺差價」,比如這次合作中,中介機構登頂文化在魔影文化的基礎上加了一定的費用。

深度聚焦就此事件聯繫到了登頂文化,其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旗下員工萬強藉機與謙尋商談的具體方式,並不知情。現在公司已自費為商家補播了一場,而其與抖音負責人的關係,則以出差為由,未再回復。後來多次嘗試交流,再沒有反應。

「他們當然不急,只有愛惜名聲的明星,和真正想長久做這件事的會急」,魔影文化員工有些無奈。

在這樣的爭論中,誰應該為低的ROI買單?

涉事各方關係圖

資深娛樂律師鄭曉強告訴深度聚焦,從行業實踐來看,明星胡杏兒與魔影文化有合作關係,不直接對商家或峰會文化的要求和標準負責,魔影文化與商家之間不存在契約關係。根據商家提供的合同,登頂文化未能履行合同規定的直播時間要求,對商家構成違約,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但雙方協商了一個補充播出作為補償。如果補播是在商家同意的情況下進行的,可以認為雙方達成了單獨的共識,登頂文化已經對違約進行了補救。

另外,鑑於登頂公司工作人員在合同籤訂前後所做的銷售承諾和一些暗示,商家很難維權,因為合同中沒有明確的保證、保證和賠償。

有資深從業者對深度聚焦分析,在這種情況下,主辦MCN組織在篩選合作夥伴時不夠謹慎,而商家被合作利益所吸引,在檢查對方身份信息和維護自身權益時存在疏忽。

套路超乎想像

這不是唯一的爭議。據天空之眼調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已有678家與直播相關的企業(均為企業)發生了法律訴訟。2020年,有438家企業提起法律訴訟,佔65%。

其中最常見的套路就是合作前承諾ROI,騙商家合作,直播無效後玩失蹤。類似於胡杏兒的日常生活事件,它經常出現在業內。沒有主播和運營商的皮包公司兩頭「騙」,靠對接資源賺了不少錢。

即便是作為行業資深從業者,集淘的營銷總監任汐顏也曾被人忽略。「離開公司後,一些員工註冊了自己的公司,他們會打著我們公司的旗號和我們家的主播談合作。敲開商家後,發現已經承接了品牌的項目合作,把商家交給了我們。最終,我們不知道從商家那裡收到了多少錢。我們不知道如何承諾,結果不好。商家會出去說集淘主播不賣貨。」這讓她覺得很無奈。

這還不是全行業騙局。

業內也有從業者,打著頭部和公司旗號唬人,騙取商家信任。雷風在MCN的組織專注於通過直播明星帶貨,直到現在還遇到一個讓他覺得奇怪的套路。「某公司說要主持明星直播,還藉此用抖音談流量,談權益,談與商家合作。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公司從哪裡來,目的是什麼,我們只能寄律師函。」。

任汐顏的另一段經歷讓她哭笑不得。之前他們公司的品牌合伙人和薇婭合作,她在朋友圈發了一張推廣海報。然而幾分鐘後,她發的內容出現在另一個人的朋友圈,對方用看上去像是她老闆的語氣加了幾句,說「作為一個不靠譜的領頭人,618能給的支持就是給團隊打call」。

來源 / 受訪者提供

她不知道什麼時候加了這個人的微信,翻了對方的朋友圈。「都是關於李佳琪和薇婭的合作信息。我馬上留言問他,你是誰?他就屏蔽我了。」

來源 / 受訪對象提供

空手套白狼套路比較多。食品商人馮曉強遇到的MCN組織,「告訴我ROI保證3,收我2萬塊,幫我安排4個主播,然後我交錢送樣品。直播那天,一個主播沒看到,最後沒播。」後來,馮曉強每天打電話催促對方幾個月,對方才答應退款。

就連擁有主播資源的MCN機構也按照合同的規章制度完成了直播,計費、退貨等手段隨處可見。

還有就是合同鑽字的套路。由於直播成本一般由「坑費+佣金」構成,佣金一般按銷售額的X20%計算,所以合同規定的成本計算基數是「直播銷售」還是阿里媽媽後臺銷售(含退貨),差別很大。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按照直播成交量計算,MCN或主播會增加銷售額,多賺一點佣金,然後退貨,商家的損失會更大。」。

商家王紅對於直播帶貨一直很謹慎。他只靠直播拿貨,卻被坑了。他一般都是通過阿里媽媽等官方平臺合作,因為平臺會根據退款去除後的實際情況來計算最終的佣金。「我已經在平臺上遇到了結算的合作夥伴,平臺會扣稅點,私下要求下線。結果對方收錢了,還開始退貨。」他說,這個行業「真的很難防範」

空手套白狼的套路還有更多。食品商家馮小強遇到的MCN機構,「跟我說ROI保3,收我2萬塊,幫我安排4個主播,然後我付好錢寄了樣品,到了直播當天,一個主播都沒看到,最後沒播。」後來馮小強天天電話催,向對方催了幾個月,對方才答應退款。

逃離MCN機構

為什麼有這麼多MCN機構?

這就是行業快速擴張帶來的負荷。根據天眼查專業版的數據,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有5.7萬家相關企業的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中有「直播」。2019年,中國新增關聯企業只有6300家,到2020年,新增企業超過4.4萬家。

賺快錢的人太多了。

這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難題,涉及所有環節。例如,行業從業者明星黨告訴沈歡,MCN中介組織的出現也與一些明星自己不想對企業負責有關。「或者你直接籤合同。有的不想直接籤字,就是為了規避風險。」據她介紹,業內的現象是,有些明星讓親戚朋友成立中介機構籤約,只是出了問題就拋開關係。「你為什麼不對供應商進行篩選?為什麼不去查一下合作中介的合同權益?真的不懂,還是跑來圖利,真的不一樣。」

即使是正規的MCN機構也有問題。「他們的任務,就是快速賣坑,不會分析品牌和商家,不會考慮是否適合商家,」雷鋒說。商家王紅告訴深度聚焦,「其實主播看到了喜歡的,認可的產品,願意做純佣金,但是機構媒體一直在推佣金的支付模式,導致了很多合作。」

行業的流動性太大,也給了黑中介一個機會。任汐顏告訴深度聚焦,「在這個行業,兩三個月換一次工作很正常。只要有業務資源,在任何公司都可以做,在一個公司呆半年時間也長。」養殖的套路是,「比如有的人確實在錢遜呆了一個月,然後離開了,然後打著在錢遜打工的幌子開始收割。」她經常看到錢遜的工作人員在她的朋友圈裡發布謠言,「每個人都睜大眼睛。」

一定程度上,商家的運氣也助長了中介的囂張。由李佳琪和威亞兩位超級主播組成的直播行業,資源高度集中,滋生灰色收入。

「這個行業確實有硬中介。比如他和主播頭的業務關係很熟悉。業務可以先忽略其他業務的消息,再先回到這個人的消息。他會給你5%的佣金,讓你知道他可以插隊。其實評選小組還是會照常考慮商品,不一定,但是過程可以快很多。」在負責內容營銷的廣告公司裡,之前遇到過一個頭主播業務,半年前才回復他的消息。「你說呢?」

「一般商家被騙有兩個原因。它要麼太聰明,要麼太貪婪,」他說。直播明星帶貨翻車事件頻發,有的商家繞道,有的商家還報著「產品公告+帶貨」的期待。「有賭博心態」。

直到現在,仍然有商家對直播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對接明星資源的老張說,做了幾個月的直播,得罪了之前積累的所有品牌和商家。「直播要百萬銷量」,所以他收拾不了爛攤子。做了幾個遊戲,他選擇了停下來。

直播就像一列高速行駛的火車。明星、MCN組織和企業都爭先恐後地登上火車,以免錯過出風口。受利益驅使,人們不斷非法經營,引發糾紛。

現在,紛爭還在上演。明星們失去了他們的聲譽,企業失去了真正的金錢和白銀,追求一票的MCN機構賺了很多錢。由於這一切,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逃離直播。

「到處都是坑,我們不想摻和進去。」商家老王告訴深度聚焦,公司現在正在調整戰略,並沒有在直播上投入太多精力。在深度聚焦接觸的商家中,不止一家持這種態度。也有商家相信活送的價值,但忍不住問深焦點。「你能給我介紹一些可靠的MCN機構嗎?」我們被欺騙和恐懼。

「現在商家不是逃避直播帶貨,而是逃避「黑心」這個中介,"一個業內人士感嘆.

相關焦點

  • 直播帶貨「黑中介」割韭菜,胡杏兒背了鍋
    近日,在《演員請就位》節目裡獲得「年度最佳演員」的胡杏兒迎來高光時刻,但在節目之外,她意外捲入了一場直播帶貨風波。「完全是割韭菜!我們賠慘了」,商家夏飛告訴深燃,他花了17.7萬元參加胡杏兒直播帶貨首秀,原本寄予厚望,但僅換來7萬多的銷售額,且未達到合同約定的直播時長。事後,他聯繫了與他對接的「謙尋工作人員」,幾輪溝通後,對方「電話不接,微信不回」。
  • 直播帶貨「黑中介」割韭菜,品牌逃離MCN機構,胡杏兒背了鍋
    近日,在《演員請就位》節目裡獲得「年度最佳演員」的胡杏兒迎來高光時刻,但在節目之外,她意外捲入了一場直播帶貨風波。 「完全是割韭菜!我們賠慘了」,商家夏飛告訴深燃,他花了17.7萬元參加胡杏兒直播帶貨首秀,原本寄予厚望,但僅換來7萬多的銷售額,且未達到合同約定的直播時長。事後,他聯繫了與他對接的「謙尋工作人員」,幾輪溝通後,對方「電話不接,微信不回」。
  • 直播帶貨幕後的粗糙生產鏈:從賣腳本到培訓,誰在「割韭菜」?
    於是,一些人看中了直播幕後的這個商機,開始利用創造或倒賣腳本,在直播行業分一杯羹。鋅刻度搜索發現,直播帶貨的腳本主要分為兩類:普通腳本和劇情類定製腳本。一套包含164套非劇情直播帶貨素材的大禮包最低僅售9.9元,類似的素材資料包售價在9.9元至50元之間。
  • 直播帶貨雖然問題多多,但明星網紅「雲擺攤」的長期價值不應否認
    翻車的明星、網紅實在太多,加上近來關於直播帶貨刷單、虛報等現象的揭露,導致外界對明星、網紅直播帶貨普遍持負面看法,甚至將所有責任歸結到他們頭上。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明星、網紅直播帶貨到底有沒有價值和前景?明星該不該成為背鍋俠?直播帶貨頻頻「翻車」,明星、網紅真的是輿論場下的「罪魁禍首」嗎?
  • 十大行業亂象直播平臺:網紅帶貨質量不堪 售後無保障
    來源:黑貓投訴2019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事件也層出不窮,各行業消費亂象不容忽視。黑貓投訴盤點2019年熱門消費維權事件,發布「1號關注」揭曉十大行業「亂象」,帶你走進那些真假套路。
  • 直播行業亂象叢生,消費者利益如何保障?
    今年,最受全國人民關注的新興行業非直播行業莫屬,從疫情初期,直播行業就因為在「宅經濟」中搶佔一席之地而廣泛進入大眾視野;隨後,為助力湖北經濟復甦,直播再次強勢出圈;緊隨其後的公益助農、「雙11」直播帶貨預售戰首戰告捷……直播帶貨一時間風頭無兩,就連明星、運動員、地方官員紛紛投身於直播行業,熱鬧極了。
  • 成都中介、租賃市場為何亂象叢生?
    近期成都房產租賃和中介市場亂象叢生,有幾件事值得大家警惕:1、近期,成都市數家住房租賃企業因採取「高進低出」「長收短付」經營模式出現「爆倉」「跑路」。2、成都大唐、房江湖、德佑(天津)房地產經紀服務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前後分別被成都市住建局通報處理。
  • 許光建:如何破解直播帶貨亂象
    法學專家關於直播帶貨中主播是否屬於我國《廣告法》中定義的「廣告代言人」也還存在一定的爭議。但我們看到,出現消費者權益受損事件後,輿論會同時批評主播和商家,消費者會同時向雙方尋求賠償,而頭部主播相比小主播而言更不容易也更不應該把責任推卸給商家,因為頭部主播常年影響力已接近某些影視體育明星,利用自己的個人形象對產品進行推廣,且頭部主播團隊均有龐大的運營團隊負責篩選推廣商品。
  • 明星帶貨又「翻車」?被曝收10萬「坑位費」僅賣貨695元,黃聖依工作...
    來源:中國經營報今年來,直播帶貨大火,還吸引了不少明星下場。但近來有關明星直播帶貨「翻車」的消息也經常出現。日前,就有消息稱黃聖依在直播帶貨時收了商家萬元「坑位費」,但只賣出了5個杯子,引發熱議。@黃聖依工作室則於今日就此事發出聲明,予以否認。
  • 中消協:直播帶貨等「雲上」消費維權問題突出
    1月14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日前發布「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直播帶貨」新問題層出不窮、在線培訓服務亂象頻現等上榜。中消協表示,回顧2020年,消費維權輿情呈現如下特徵:一是涉疫情消費維權問題凸顯;二是網際網路消費熱度高漲,直播帶貨、在線教育、網路遊戲等「雲上」消費維權較為突出;三是新業務、新模式帶來新消費問題,網際網路經濟「強監管」呼聲走高;四是傳統投訴熱點仍是輿論焦點,消費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
  • 葉璇宣布退出直播帶貨!是明星直播帶貨不行,還是直播帶貨不行?
    最近,明星們紛紛搖身一變成帶貨主播。一方面,受疫情的影響,整個影視行業低迷,不少明星的錢包可能撐不住了,需要通過多種途徑來緩解危機;另一方面,因為直播帶貨領域的火爆,明星對於帶貨主播的看法也在轉變。以過去一個月為例,明星帶貨的數據被一次次刷新,從陳赫的8300萬,到劉濤的1.48億,再到汪涵的1.56億。不同於「頭部主播+明星」的組合方式,如今越來越多的明星開始扎堆擠進直播間,他們獨當一面,變身成為新手帶貨主播。但明星帶貨效果真的好嗎?會給其他主播帶來衝擊嗎?我們盤點了近期入局做直播帶貨的明星,試圖從中尋找答案。
  • 1212快到了,直播帶貨有很多糟心事兒?法官支招"避坑"
    星辰在線12月9日綜合 近日,在《演員請就位》節目裡獲得「年度最佳演員」的胡杏兒迎來高光時刻,但在節目之外,她意外捲入了一場直播帶貨風波。  「完全是割韭菜!我們賠慘了」,商家夏飛花了17.7萬元參加胡杏兒直播帶貨首秀,原本寄予厚望,但僅換來7萬多的銷售額,且未達到合同約定的直播時長。事後,他聯繫了與他對接的「謙尋工作人員」,幾輪溝通後,對方「電話不接,微信不回」。夏飛說,他知道不能指望明星帶來高ROI (投資回報率) ,但對方的態度讓他非常生氣,「他們一副店大欺客的樣子,做生意不能這麼無情」。
  • 王剛、胡杏兒與微拍堂,明星直播拍賣為文玩電商行業帶來了什麼?
    跟往年一樣,老徐全天的空閒時間都花在了手機上,搶搶優惠券,看看這家的沉香,瞅瞅那家的茶器,偶爾點開直播間,小聲地外放,聽主播介紹手中那塊蘇工和田玉籽料。下午五點還差幾分,老徐的兒子小徐打電話來,「爸,快打開微拍堂,王剛老師的直播要開始了,胡杏兒的是七點半。」
  • 直播帶貨「Costco」與電購「只要998」之間還差多遠?
    不過,即便是這5%的通過率,李佳琪直播帶貨卻依然「翻車」了,而且是連續「翻車」。儘管沾滿雞蛋的不粘鍋並沒有阻擋李佳琪直播間的人氣,但是其工作室在「陽澄湖大閘蟹事件」之後發布的致歉信,也給了網紅行業提了一個醒,那就是5%的選品通過率並不能代表「直播帶貨」就可以高枕無憂。
  • 網際網路巨頭染指數字資產 亂象叢生下行業更需自律
    原標題:網際網路巨頭染指數字資產 亂象叢生下行業更需自律 日前,騰訊申請波幣、波洞星等商標一事亦引起外界關注。 有消息稱,騰訊或將效仿百度度宇宙、網易星球等推出類似的區塊鏈平臺,同時發行代幣波幣。以迅雷鏈為例,迅雷方面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區塊鏈的發展剛剛進入3.0時代,還在應用落地的早期,主要的挑戰是如何讓區塊鏈技術應用到實際中去,真正賦能實體經濟,不因行業亂象而錯失發展機遇。 除迅雷之外,多家網際網路公司也與此類數字資產沾染關係。
  • 【質疑】直播帶貨要分三六九 不是所有的直播帶貨都有價值
    【提要】像家電這樣技術含量較高,相對價值大,專業性強的產品,直播帶貨還是要讓懂產品的企業自己的高管來實施,這樣或許要比那些網紅、明星、大咖們的帶貨更具有現實意義!就這一案件來看,受傷害的都是實力不強的賣貨企業,對於全國來說類似這樣的中小企業和品牌受直播帶貨挖坑的不再少數,這僅是冰山一角。正如吃瓜群眾留言所說,「這些直播帶貨的亂象,是時候整治了,不但商家受傷,消費者也會被矇騙,錢都流到這些明星、所謂大V跟平臺的手中了!」其實,這只是冰山一角!據了解這一行的專業人士所說,類似像李立這樣被楊坤和第三方公司所坑的多了去了。
  • 直播帶貨」Costco「與電購「只要998」之間還差多遠?
    儘管沾滿雞蛋的不粘鍋並沒有阻擋李佳琪直播間的人氣,但是其工作室在「陽澄湖大閘蟹事件」之後發布的致歉信,也給了網紅行業提了一個醒,那就是5%的選品通過率並不能代表「直播帶貨」就可以高枕無憂。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近期發布的「四個最嚴要求專項行動」說明,網紅帶貨並非沒人管,而且是要嚴管。
  • 主播「跑火車」亂象令人憂 直播帶貨還能火多久?
    本報記者 陳雪檸 孫奇茹萬物可直播,人人能帶貨。前有薇婭、李佳琦等網紅主播順利「出圈」,後有羅永浩、董明珠等企業家的追逐,直播帶貨儼然成了今年最熱鬧的風口。然而,在現象級事件頻頻刷新眼球的同時,直播帶貨亂象日漸暴露。直播間數據造假、主播虛假宣傳的情況屢見不鮮。電商直播誰來監管?
  • 直播帶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未來可期嗎
    年末了,直播帶貨麼了?接二連三地出現負面新聞,官媒也接二連三地點評直播帶貨亂象的行為,「打假神人」王海也接二連三對直播帶貨的出擊,讓直播帶貨行業掀起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危機。2020年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之年,上半年直播帶貨異常火爆,下半年,尤其是「雙十一」之後,隨著有關部門對電商尤其是直播帶貨的規範和嚴控,明星網紅直播帶貨頻頻爆出爆出負面,剎那間,幾乎把國內的MCN機構都逼上絕路,徹底改變了風口,也說明電商的直播帶貨妖風已停,電商的社區團購的風口已起。
  • 直播帶貨糾紛|直播帶貨的水到底有多深?想帶貨,商家又該如何避坑?
    「現在因直播帶貨沒能達到預期效果而引發的糾紛很常見,類型也很多。唐先生遇到的情況最普遍也最多。」張延來律師說。現在,進入直播行業的公司、個人數量多,能力好壞良莠不齊。網店商家在選擇合作的直播帶貨機構時,很有可能遇到資源差、能力差的團隊和公司,這就可能造成帶貨效果遠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