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豬疾防控管理,3大類疾病,從「病原體」解決,減輕死亡率

2020-12-13 澎湃小傑哥

家豬疾防控管理,3大類疾病,從「病原體」解決,減輕死亡率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技術可以更好地輔助農業生產,加快農業發展的腳步,2020年以來,伴隨著「養豬業」的興起,投身到養護行業的農民也越來越多,也包括一些商業大佬,拿出大部分的資金投資在養豬行業裡,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規模化標準飼養」已成為當下發展的趨勢。

養豬不難,難的是技術的把控,以及面對「疾病」的判斷能力, 養殖業面對的最大風險就是「疾病」,尤其是傳染性疾病,往往出現病原體後無法快速準確的判斷,從而導致大面積的感染。

如何解決「病原體」首先要知道,病豬都是由於那些種類的病菌感染的。

家豬在臨床的感染的疾病大概分為3大類:

①傳染性疾病 ②普通性病症 ③寄生蟲感染性病症

⑴ 傳染性疾

隨著養殖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自行創業養豬,兩三畝地搭建養豬場,也能賺到相當可觀的收益,養殖業最為讓人擔心的就是疾病的傳染,像傳染性疾病,在短時間內是無法治癒的,傳染的後果相當厲害。

傳染性疾病通常是由於「微生物」引起的,病原微生物有很長時間的潛伏期,在較短的時間內是無法判別的,並且傳染性也是最強的,有一例病原體可以傳染多例,像近幾年的豬瘟,口蹄疫,藍耳病等傳染性疾病。

病原微生物還可以再分為細菌傳染,病菌傳染,環境衛生達不到病菌,豬場不定期的消毒,引發細菌滋生,因而引發病原微生物對動物造成的傳染性疾病。

傳染性疾病不僅可以傳染,而且還是流行性的,動物一旦被感染,動物的機體還有可能發生變異的現象,培育出來的後代也有可能是異性。

⑵ 普通性病症

普通性病症是沒有病原體的,相對傳染性疾病是比較安全的,病率頻發高,不傳染,普通性疾病具體下分為3大類,內科,外科,產科。

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都屬是屬於普通性疾病,普通性疾病引發的原因跟豬場的環境衛生管理有離不開的關係,包括豬飼料的配比問題,飼料養分含量低,豬就容易引發普通病症,普通病症的病死率不是很高,但是也要格外的注意,尤其是小型的養殖場,環節的把控是不能少的。

⑶ 寄生蟲感染性病症

由於寄生蟲爆發,侵入到動物的機體內部,破壞了動物的機體組織,動物的抵抗力下降引發病症,寄生蟲感染性病症不是很常見,病死率很低,多數的幾種會侵入動物機體內部,也有一少部分會寄生在動物機體的外表皮。

感染寄生蟲感染性病症的動物,最明顯的表現是極度消瘦,抵抗力下降,影響到消化吸收,消瘦得非常明顯,十天半個月的時間脂肪就能明顯的減少。

了解了這3大類「疾病」,再尋找根源,從根源上就很容易解決,最近這兩年的生豬價格一直都處於上漲的趨勢,很多年輕人都投入到養殖業中,養殖有風險,需要謹慎行事,減少避免病死率是提高出欄量的重點,疾病的預防一定要多加重視。

相關焦點

  • 非洲出現神秘未知病原體「X疾病」疑出現零號病人、致死...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據多家媒體周三(12月23日)報導,剛果(金)的一名女性患者出現了與伊波拉出血熱類似的症狀,但其伊波拉病毒檢測至今仍為陰性。 當地醫學專家稱,這位女性可能感染了某種致死率高達90%的未知病原體。
  • 1709種病原體,人類身體疾病中哪些來源於動物?
    那麼,除了熟知的狂犬病、貓癬之類的疾病,還有哪些常見動物會感染人類?分別會致人得什麼樣的疾病?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編寫的《2019年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2018年我國布病的發病人數為37947,發病率為2.73(1/10萬),無死亡率。布病的發生率較低,但人畜共患的疾病仍應為大眾所了解。數據表明導致人類生病的病原體有1709種,其中人獸共患的病原體832種。
  • 夏季養豬,這3種病的死亡率最高,請養豬人注意防控
    最近接連有兩個網友朋友給筆者來電諮詢豬場的情況,都是自己家的豬場突然之間死了兩頭母豬,現階段豬場有死豬多數人想到的肯定就是非洲豬瘟,可是據這兩位朋友反應臨床症狀又不太像非洲豬瘟,所以打電話給筆者進行諮詢,下面就針對夏季死亡率較高的3種疾病進行分析,請養豬人在夏季養豬的時候進行防控。
  • 家禽飼養管理與疾病防控技術
    第一節 土雞品種第二節 放養雞舍建設第三節 飼養管理技術第四節 疾病防控技術第五節 免疫接接技術桃源雞介紹品名:桃源雞--28日齡12--14小時/日;飼養密度飼養密度過小,造成浪費;飼養密度過大,雛雞發良不均,易發生疾病,病死率高,保持適宜的飼養密度。
  • 國內鱖魚養殖及疾病防控研究現狀
    在當前我國提出合理利用土地資源與水資源大環境背景下,科學化、高密度和健康的人工養殖是大勢所趨。目前,鱖魚營養需求、人工飼料生產、養殖模式和疾病防治等方面已經有部分研究。本文綜述了當前鱖魚的營養需求、養殖管理和主要疾病與防控方面的研究進展,為我國鱖魚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一些依據。
  • 科普巡講|疫情當下,要做好呼吸系統傳染病防控!
    蔣榮猛介紹,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包括:≥65歲的老年人和<5歲的兒童;患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除外)、腎病、肝病、血液系統疾病等人群;肥胖者(體重指數大於30);妊娠期及圍產期婦女。 防控流感重在預防。蔣榮猛說,接種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 一場毀滅性的蝦病襲來,蝦農只有做最壞的打算做好管理
    由於其高死亡率,許多受EMS/AHPND影響的蝦生產國,在產量和出口銷售方面都經歷了相當大的損失。 本文將深入探討什麼是EMS/AHPND,以及它所造成的危害,預防和應對EMS爆發的各種措施。 一、EMS/AHPND是什麼?
  • 深圳市疑難病原體鑑定中心成立並順利揭牌
    此次揭牌儀式由市疾控中心夏俊傑主任主持,中國疾控中心徐建國院士、馮子健副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楊瑞馥研究員、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闞飆所長、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萬成松副院長等傳染病防控和微生物研究領域的專家以及市衛生健康委羅樂宣主任、吳兵副主任、公衛處嚴吉祥處長等領導出席。
  • 貓瘟一種導致貓咪死亡率,非常高的一種疾病,應該如何預防呢
    在這個季節的這個時期,重要的是注意以下寵物的身體不適,給貓剃毛的人應該聽說過貓鼠疫,飼主也經常說老虎變色的事吧,死亡率也很高。此時,飼主認為貓沒有大問題,推遲了最佳治療時期,如果你的寵物出現了症狀,並且服用了藥物也沒有改善,請立即去看醫生,很多醫生都說,預防接種不充分的貓最容易受到貓鼠疫的影響,我不這麼認為,打預防針感染貓鼠疫之前我問過養貓的醫生,醫生說即使打了預防針,你的貓也一定有貓鼠疫的症狀,班肖認為,貓只要不出去,不接觸外面的任何東西,不打預防針就可以了,即使貓接種了疫苗,它也會得一些疾病
  • 一場毀滅性的蝦病襲來,蝦農只有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管理!
    由於其高死亡率,許多受EMS/AHPND影響的蝦生產國,在產量和出口銷售方面都經歷了相當大的損失。本文將深入探討什麼是EMS/AHPND,以及它所造成的危害,預防和應對EMS爆發的各種措施。2009年,中國南方養蝦場發生了一場嚴重的疾病,導致南美白對蝦和斑節對蝦出現較高的死亡率。
  • 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基層疾病防控隊伍建設的路徑優化
    隨著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各個行業復工復產復學,各地人員流動和聚集增加,疫情存在的風險絲毫不能忽視,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如何加強基層疾病防控隊伍建設成為當前亟須解決的課題。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基層疾病防控隊伍建設的現狀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基層疾病防控隊伍建設,首先就需要有效把握基層疾病預防控制隊伍建設的現狀。
  • 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看修改《傳染病防治法》的必要性
    非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但具有傳播傳染病病原體可能性的野生動物不在此範圍內,比如蝙蝠,不是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但是具有傳播傳染病病原體的野生動物,這類野生動物不存在保護的問題,但有控制的必要,把這類野生動物與人類隔離開來,不能讓它們進入人類的生活,應當納入控制的野生動物範圍之內。
  • 死亡率比鼠疫更高,非洲國家爆發恐怖傳染病患者眼、嘴、肛門出血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多個國家蔓延,另一種鮮為人知可怕的疾病卻在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爆發。自2014年以來,已有至少2000人死於這種疾病。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1日報導,在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一些村莊,一種恐怖的疾病奪去了當地人的生命。
  • 春季北方地區水產養殖魚塘管理技術重點
    在前多年春季魚塘的發病率較低,但近幾年由於水體汙染、魚種退化、池塘老化以及管理不到位等因素,使北方魚塘在春季也發生大批死魚現象,往往給漁民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因而筆者就春季魚塘的管理建議應抓好以下幾點工作。一、徹底清塘,減少病原體傳播池塘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魚類的生長和健康,因此在投放魚苗前一定要做好清塘工作。
  • 省專項檢查組到我市開展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衛生綜合實地檢查
    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古潔出席會議並匯報我市2020年開展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衛生工作情況。去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疫情防控和醫改工作兩手抓,持續改善人民健康狀況和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
  • 【科普】鼠、蚊、蠅、蟑「四害」防控知識90問之一:鼠類防控
    《鼠、蚊、蠅、蟑「四害」防控知識90問》,有四個特點:一是「細分類」,即對四類常見病媒生物進行分門別類的介紹;二是「廣覆蓋」,從繁殖生長過程到與人類的鬥爭史,從生物習性深度解剖到常見疑問和誤區,如同「四害」防控「百科全書」;三是「接地氣」,滅鼠、除蚊、打蠅、殺螂的各種實用方法應有盡有;四是「有趣味
  • 地球的一半|疾病入侵,罪魁禍首真的是野生動物嗎?
    在缺乏管理的情況下,這些流浪狗很容易染上狂犬病,染病的狗更具有攻擊性,也使得附近村莊的人和家養動物成了感染狂犬病的高危群體——除去被病狗咬這種明顯的傳播方式,人甚至不需要接觸流浪狗,只要某家的狗沒有打狂犬疫苗,又和村外的老李頭爭風吃醋打了一架,就有可能把狂犬病毒帶回家。而研究也表明,兀鷲的消失帶來的狂犬病暴發,不但使人的生命財產沒了保障,也為公共衛生部門防控疾病增加了難度,帶來財政損失。
  • 山大《Cell》封面:首揭不同蜱蟲物種的遺傳結構和病原體分布特點
    該研究對我國27個省市自治區,覆蓋8種生態地理區系的678組蜱蟲樣本進行了重新測序和大規模比較分析,探索了蜱蟲的常見遺傳基礎,並首次揭示了不同蜱蟲物種的遺傳結構和病原體分布特點,為深度研究蜱及蜱媒傳染病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
  • 四環素類抗生素可誘導宿主對疾病的耐受性
    四環素類抗生素可誘導宿主對疾病的耐受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5 16:23:52 近日,葡萄牙裡斯本大學Luís F. Moita及其團隊發現,四環素類抗生素可誘導宿主對疾病的耐受性。